艺术教育与文化创意产业结合的研究

2017-01-24 15:51:38翟浩澎
中国民族博览 2017年5期
关键词:艺术创作艺术家创作

翟浩澎

(黑龙江财经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25)

艺术教育与文化创意产业结合的研究

翟浩澎

(黑龙江财经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25)

21世纪是一个创新的时代,科技水平快速发展,世界经济欣欣向荣,文化创意产业进入了高速发展的时期。文化创意产业的经济贡献逐年提升。人们在满足基本生活的同时对文化产业的消费也在逐年提升。文化产业的发展进入了突飞猛进的时期,它的发展离不开艺术创意工作中的创作智慧,需要优秀的艺术创意人才。艺术教育成为艺术创意人才培养的关键,教育的质量关系到艺术创意水平和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艺术教育的培养与文化产业无缝对接才能真正做到学以致用,本文将对艺术教育与文化产业结合提出合理的建议,总结艺术教育紧密结合文化创意产业的方法。

艺术;艺术家;艺术教育;文化创意

一、文化创意产业

创意产业曾在《英国创意产业路径文件》中有明确的阐述。就是文化、传媒与体育定为创意产业,创意产业是属于个人创造力、技能的活动,而通过知识产权的生成和取用,这些活动可以发挥财富与就业的成效。文化创意属于创意产业中的一元,创意过程是将传统、民族与现代、世界进行组合的过程,是将原有的界限打破创造新事物。

文化创意产业是一种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产生的以创造力为核心的新兴产业,强调一种主体文化或文化因素,依靠个人通过技术、创意和产业化的方式开发、营销知识产权的行业。文化创意产业主要包括视觉艺术、表演艺术、工艺与设计、雕塑、环境艺术、广告装潢、服装设计、软件和计算机服务、广播影视、动漫、音像、传媒等方面的创意群体。艺术作品质量水平对于文化创意产业起到致关重要的作用,艺术创意决定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能力,艺术创意决定文化创意,文化创意产业与艺术创意息息相关、紧密相连。

二、艺术属于文化创意产业的范畴

什么是艺术,这是每一个艺术家都要回答的问题。人在创作艺术、欣赏艺术的同时不断挖掘艺术的本质奥秘。马克思主义从多角度、多层面作综合整体的考察,把艺术看作是一种社会现象。艺术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它是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属于思想意识形态。艺术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经济基础的反映,艺术与经济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艺术的特殊社会意识形态和特殊的精神生产形态,在实践生产活动中,反映从物质到精神的社会活动,它能创作出精神产品,给人以审美的精神享受。

艺术的分类较为复杂,看问题的角度不同,因此艺术的分类也是有多种多样的分类标准。一般艺术的分类我们以艺术形态的感知方式标准分类,可以分为四种类型:视觉艺术,包括美术、摄影、雕塑、绘画、舞蹈、园林、建筑、工艺美术等;听觉艺术,包括音乐、戏曲等;视听艺术,包括电影、电视、戏剧等;想象艺术,主要是指文学作品。艺术是创造性的文化活动,从某种意义上说艺术是文化创意的一种高级形式,艺术具有创新性的属性。

三、艺术家是艺术创作的主体

艺术是产生于创作它的主体人的,人的主观意识产生了艺术,它将社会、个人联系起来。因为艺术的产生与发展离不开人,而创作艺术品的人也是社会的人,离开了社会的人也就无法完成艺术了。艺术创作的主体是艺术家。艺术离不开创作者,而艺术家离不开家庭、社会、民族、文化、科技、潮流等因素影响与熏陶。每一个艺术家的创作都会在以上的社会因素的影响下进行,也就是说艺术家的创作实际上是一个时代的印记。艺术家具有深厚思想修养和艺术修养,才能具备艺术独创性才能和本领。艺术家在进行艺术创作过程中通过生活体验、艺术构思、想象加工完成艺术作品。

四、艺术教育的使命召唤

(一)艺术教育从家庭教育开始

家庭教育伴随着一个人从出生到成长为青少年的初始阶段,影响到人的一生。是人的思想性格形成的基础阶段,这可以从著名艺术家的传记和作品中窥见。在幼儿时期接受艺术教育对今后的修养和艺术成长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二)高校艺术教育原创人才培养力度缺乏

艺术教育是对创意、个性和想象的培养。当下艺术教育侧重模仿的艺术再现创作,强调绘画技巧能力和软件设计应用能力,侧重技能培养,缺乏想象力和创造力的理念。艺术教育是将艺术创作的理念传授给学生,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个性创造力,创作出个性鲜明的艺术作品。艺术创作属于个人艺术灵感和审美创作过程,艺术工作者应具有独立创作的热情与活力。目前艺术教育培养出的艺术工作者大多照本宣科,艺术创作中往往临摹或是效仿,缺乏创新。

(三)艺术教育应注重艺术素养教育,增加文化积淀

艺术教育对象大多是艺术类考生,我国艺术类考试在考试选拔中文化课成绩不高,课程注重艺术技术教育,导致艺术工作者的文化积淀普遍不够。文化内涵与艺术素养往往是艺术创作的关键所在,较高的艺术修养对于艺术的审美和评价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艺术创作说到底是思想和意识的创作,思想和头脑的意识支配手进行艺术的加工与表现。文化与艺术是紧密相连不可分割的整体,传承西方与东方的文化理念,创作具有文化底蕴与内涵的艺术作品才是艺术教育的根基所在。

五、艺术教育与文化创意产业的结合

文化创意产业与艺术教育的关系是互为促进、相互作用与制约,高质量的艺术教育培养出优秀的艺术工作者,推动文化创意产业高水平的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环境也为高质量的艺术教育提供土壤。

(一)艺术教育教学引入文化创意产业项目

艺术教育教学目前是以课堂教学的方式进行艺术理论与实践的学习。大专院校艺术教育与创意产业的结合,将项目引进课堂教学,通过真实项目情景开展教学,可以直接解决在项目创作中遇到的种种问题,艺术创作更具有实战意义。艺术教育的教育模式是师生教育,在教育中教师会影响学生的创作风格,老师往往是一言堂,学生在教学中将老师的授课变成金科玉律,过于教条和死板。

(二)艺术教育与文化创意公司合作直接对接市场需求

文化创意具备艺术性的同时,就有极高的市场和商业价值。市场是教育的最终目的,市场对于人才的需求,是教育培养艺术人才的标准。在艺术教育中仅仅满足课堂教学的内容无法达到培养市场需求人才的目的。艺术教育与文化创意公司的对接才是培养优秀艺术创作人才的关键。艺术教育与文化创意公司的合作,就可以理解为“订单式”培养,艺术教育可以利用创意公司的资源,为艺术教育提供硬件条件,发挥公司的资源优势,直接对接艺术人才培养。文创公司的艺术设计师同时也成为艺术教育的双师型教师,双师教师具有更强的艺术市场化经验,了解文化最前沿的技术发展动态。

(三)艺术教育在文化创意产业中提高文化素养

我国的艺术教育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使用培养写实艺术、古典艺术为主要培养流派,就是说艺术教育在借鉴、模仿苏联模式,借鉴的结构就是一直在模仿而还未超越的结果。结合东西方文化的差异以及东西方文化的各自特点,各取所长。尤其是东方文化中博大精深的中国本土文化,在艺术教育中走出一条中国特有的艺术文化创意产业之路。在艺术教育中引导普及文化知识,提高艺术工作者的历史、艺术、人文、地理、科技、文学等方面的文化艺术修养,因为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与振兴离不开艺术教育。

六、结语

艺术教育引进市场机制进行市场化,艺术教育的整体运行中具有市场特征,文化创意产业是艺术市场的商品化表现。文化创意产业是艺术家艺术创作的艺术思维和意向物化,艺术创作是艺术家创作过程中对主体思想情感和客观生活不可缺少的两方面的组合。艺术家的培养离不开艺术教育的规律遵循,是对艺术家创作的冷静、客观地观察和体验生活的教育。艺术教育的艺术流派如写实派、浪漫派、印象派等,艺术思潮如古典主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等。艺术教育对艺术创作方法至关重要。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离不开艺术教育,加快艺术教育与文化创意产业结合的发展,可以改变艺术教育死板单一的教育理念,拓展出新的教育模式,加快艺术教育与文化产业结合,可以培养出更多的优秀艺术人才,促进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

[1]钱毕欣.论产学研合作办学对高校动画专业人才培养的意义[J].艺术教育,2010(7).

[2]王晓婷.文化创意产业需求下高职艺术创新人才培养的路径探析[J].艺术科技,2016(10).

[3]赫灵华.文化创意产业背景下艺术大学生创新思维与创业能力的关系探析[J].长春师范大学学报,2015(5).

[4]赵根良.合芜蚌文化创意产业崛起与高职教育发展对策[J].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

[5]俞鹰.文化创意产业视野下的艺术设计教育模式探讨[J].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5).

[6]李征.高职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培养研究——以河北省为例[J].职教论坛,2013(11).

[7]唐小艳.艺术类高职院校在文化创意产业中的作为——以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为例[J].艺海,2013(5).

J05

A

翟浩澎,黑龙江财经学院艺术系。

本论文是黑龙江财经学院2017年度科研课题研究成果。课题名称《民办高校艺术设计专业产教融合培养创新人才的研究》(项目编号:YB201716)。

猜你喜欢
艺术创作艺术家创作
一世哲布尊丹巴艺术创作考叙
中国藏学(2022年1期)2022-06-10 05:56:34
《榜样》:艺术创作的一次“出圈”表达
《一墙之隔》创作谈
小小艺术家
小小艺术家(2018年3期)2018-06-11 15:31:46
小小艺术家
小小艺术家(2018年2期)2018-06-06 16:26:48
小小艺术家
小小艺术家(2018年1期)2018-06-05 16:55:48
艺术创作全面繁荣
西部大开发(2017年8期)2017-06-26 03:15:56
丰富艺术创作
西部大开发(2017年8期)2017-06-26 03:15:54
创作随笔
文艺论坛(2016年23期)2016-02-28 09:24:07
创作心得
小说月刊(2014年1期)2014-04-23 09:0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