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建勋
(宁波市鄞州区电影发行放映公司,浙江 宁波 315101)
试论农村电影发展存在问题及对策
沙建勋
(宁波市鄞州区电影发行放映公司,浙江 宁波 315101)
作为文化传播的一个重要手段,农村电影在全面提高农村居民文化素质、道德修养、思想认识的同时,也能够补齐农村地区文化软实力的短板,促进“中国梦”的实现。然而由于当前农村电影发展存在的一些问题,制约了农村电影的进一步发展。基于此,本文试图探寻可行的对策来繁荣农村电影市场,促进农村电影发展。
文化传播;农村电影;文化软实力;发展
在我国农村社会,电影可谓是最受欢迎,同时也是最主要的文化娱乐方式,不仅伴随了几代人的成长,更是已经凝聚为一种文化符号,在我国电影发展史上烙上了深刻的烙印。伴随城乡一体化以及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推进,传统二元结构在被逐渐打破的同时,我国农村电影也处于重大变革之中,农村电影服务的受众层面和区域格局等也随之产生了很大的改变,这无疑使得农村电影旧的运营机制难以满足新形势下农村居民的需求,还需要在多个方面进行调整与完善,只有如此才能使农村电影更好地服务农村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一)各地区农村电影发展不平衡
我国一共有69万个农村行政单位,然而各个地区农村电影放映队规模、放映人员数量、放映设备等存在着较大差异。根据有关报道显示,农村电影繁荣发展的地区,一般整体文化水平、经济水平相对较高,拥有较多数量的企业,不仅能够完成国家规定的播放指标,而且电影市场运作也比较活跃,甚至一些地区还打造出了属于自己的电影放映品牌。而经济欠发达地区、偏远地区的农村电影发展就相对滞后,基础设施建设跟不上群众观影需求。
(二)受众层面与区域格局已经改变
进入21世纪以后,伴随城乡一体化以及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推进,改变了农村人口结构的同时,也使得区域观影群众的结构产生了变化。据统计,截至2014年底,我国城镇化率已经上升到了54.77%。在城市逐渐成为社会经济发展基本载体的同时,农村地区大量中青年人口开始涌入城市寻找新的发展机会,大量空巢老人滞留农村,使得农村电影公共服务需求量下降,影响了农村电影这一公共服务产品的使用效能。而涌入城市的农村群众在城市里却很难寻找到公益电影的放映渠道。由此可见,由于受众层面与区域格局已经改变,已经使得农村电影公共服务资源与实际需求产生了不匹配现象。[1]农村电影有必要对服务受众与区域予以进一步明确,进而根据受众不同以及人口结构的不同提供恰当的农村电影服务。
(三)农村电影产业结构过于单一
完整的电影产业结构,应当在电影产业链的每一个阶段融入市场营销观念,不论是电影制作、电影发行宣传、电影放映观看还是电影后续产品的研究开发,每一个阶段、每一个环节的开展,都应当是对影片商业价值的进一步开发与提炼。然而事实上是,我国农村电影市场长期以来就未能得到整体性的开发,造成农村电影产业存在多方面的不足与缺失。[2]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农村电影经营链条结构单一,二是农村电影产业系统扩容乏力。就经营链条结构单一而言,虽然一些地区在个人包场、影政联姻、影企联姻等方面开展了积极的探索,但是未能形成一定规模,农村电影的诸多广告业务大量来自于地膜、化肥、饲料等农资产品商家,广告投入费用低,仅够日常运转补贴,难以作为主要的财务来源,也阻断了农村电影向其他行业做更深入的衍生与延伸。农村电影产业系统扩容乏力是指农村电影的经营主体在执行完国家要求的公益电影放映任务后,并没有有效利用现有的资源来延伸自己的业务,仅仅满足于政府提供的场次补贴,缺乏拓展电影市场的动力与勇气,没有在经营主要业务的同时去积极拓宽经营思路,主动向多业务转型。
(一)加大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
农村电影基础设施包括电影观影场所条件、电影放映设施与设备等。针对农村地区农村电影基础设施远远落后于城市的情况,各地政府应当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吸引更多资金进入农村电影市场。一方面,加大电影放映设施、设备的购买补贴力度,增加设施、设备的数量,并根据当地实情合理扩展放映队伍规模,以更好地满足农村电影放映需求。二是努力改善农村群众的观影条件。面对大多数行政村没有固定场所来放映农村电影这个实际情况,当地政府应当将此项工作纳入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规划之中,切实解决农村电影放映场所问题。在具体实践中,政府还可以出台相关优惠政策[3]引导民间资本进入,有效推动农村电影放映场所的问题,改善农民观影条件。比如江西省吉安市泰和县政府主管部门就下文明确:一是各个乡镇的文化站要在每个行政村选择场地宽阔、人口集中、群众经常来休闲娱乐的场所设定农村电影固定放映点,比如村祠堂、村级文化室、村广场等。二是设置农村电影放映公示牌,让农村群众清楚电影放映时间以及放映什么节目内容,方便群众集中前来观看,扩大农村电影的宣传面以及群众受益面。截至目前,泰和县已经设立了农村电影固定放映点以及放映公示牌的行政村数量近200个,观影群众数量明显增大,大大增大了农村电影的服务力度。又如呼伦贝尔市的农村农牧区数字电影院线公司为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断提升公共文化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在海拉尔区哈克镇联合村、孙家屯村、团结村、扎罗木得村等条件较好的村委会活动室,挂牌设立公共文化服务公益电影放映点,开展农村电影放映服务,解决了农民看电影易受气候、天气、露天场所等外部因素制约的问题,保障了群众零距离、无障碍地享受现代公共文化服务。同时,党员、志愿者和群众之间开展“自下而上、以需定供”的服务模式,村民可以选择自己喜爱的影片,增强了观影热情,丰富了业余文化生活。
(二)创新农村电影的服务模式
党的“十八大”要求国家建设应当逐渐实现从粗放型向集约型靠拢,应当重视科学的规划与引导,尽可能减少行政干预,不断规范管理手段,逐渐由传统计划、行政干预的方式慢慢向现代的经济、法律方式过渡。在这样大的发展趋势下,为有效解决农村电影受众层面与区域格局已经改变这一问题,农村电影即便是以公益事业为主的公共服务,也应当结合农村电影的使用效能以及各地事情,努力创新农村电影服务模式[4]。在保障农村群众基本的文化权益的同时,又能实现农村电影公共服务资源的合理配置,使农村电影公共服务事业将自身的效能充分发挥出来。比如湖南省湘潭市经开区为了让辖区内的农民工、外来务工人员、环卫工人等也能享受到基本的文化权益,丰富广大农民工朋友的业余文娱生活,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于2016年11月24日晚正式启动了农民工公益电影院,这在全省乃至全国都属于创造性的举措。目前,湘潭经开区一共设立了3家农民工公益电影院,分别是宾之郎企业、杉山社区银都影院、红旗社区,一共可容纳600余人观看电影。三个场地分别于星期四、星期五、星期六晚上轮流放映。农民工可以带着打工证明和身份证前往社区办理通行证,今后可凭证观影。
(三)创新农村电影的发展模式
伴随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文化产业的形式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这样的形势背景下,农村电影也应当有所思考,不断创新自身发展模式,不断拓展效益性与公益性范围的业务宣传工作。首先,充分利用媒介传播力度大、农村电影覆盖面广、数字化播放技术[5]功能多等优势,吸引更多的商家、企业进入农村电影市场,借助农村电影这一宣传渠道帮助入驻商家与企业提升自身形象,提升产品美誉度,扩大消费群体,或者与商家、企业等开展业务合作。如此既能保证顺利完成农村电影放映任务,又能够为农村电影服务的正常运转以及进一步发展提供资金保障,还能够有效减轻政府的财政负担,实现社会效益与公共效益双赢的作用。比如重庆市江津区电影公司,让放映队在保证完成放映任务的情况下,积极与快递、保险、物流等行业的企业开展合作,兼营部分快递业务、代理保险产品、代销产品等业务。对于这些专业公司而言,去农村地区开展这些业务会产生较高的成本,而对于电影公司而言,原本就需要下乡放映电影,因此可以充分利用流动放映的平台来实现成本的有效节约,反而更具开展这些业务的优势。
总而言之,伴随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群众在物质生活得到改善的同时,对农村电影服务的质量有了更高的要求。那么农村电影应当深刻认清目前农村电影存在的问题,并积极探寻可行的解决对策,只有如此,农村电影才能实现持续、健康、快速发展,更好地为农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服务。
[1]田义贵,黎光容.发展农村电影产业的对策与建议[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4(10):7-11.
[2]孙晖.城镇化背景下的农村电影放映研究[J].电影艺术,2015(4):20-26.
[3]刘梓欣.安吉模式:农村电影公共服务个案研究[J].电影艺术,2015(4):27-31.
[4]戴幼玲,刘圣兰.基于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视野下江西农村电影发展的战略选择[J].农林经济管理学报,2015(6):670-676.
[5]刘红艳.农村电影放映主要做法和发展对策[J].西部广播电视,2016(3):141.
J943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