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积山石窟127窟壁画《西方净土变》构图图式特点探析

2017-01-24 14:55杨晓东
中国民族博览 2017年2期
关键词:麦积山七宝中轴线

杨晓东

(麦积山石窟艺术研究所,甘肃 天水 741000)

麦积山石窟127窟壁画《西方净土变》构图图式特点探析

杨晓东

(麦积山石窟艺术研究所,甘肃 天水 741000)

第127号石窟作为麦积山石窟最重要的壁画窟,壁画题材丰富、篇幅宏大、色彩艳丽,展现出当时独特的艺术风格与情感体验。《西方净土变》作为麦积山第127窟大型经变画的代表作,对其进行构图图式特点探析,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推动南北朝时期绘画艺术风格以及表达方式的研究。文章以麦积山石窟127号窟中的《西方净土变》为主要研究对象,在相关理论的指导下,全面分析壁画中所展现出来的构图图式及特点,以期实现对壁画的美学分析,能够进一步促进南北朝艺术体系复原工作的实现,为后续工作的进行准备了条件。

麦积山石窟;西方净土变;构图;图式特点

麦积山127号窟俗称麦积山石窟的“壁画宫”,它完整集中保存了中国最早的大型经变画。正壁绘《涅槃经变》、右壁绘《西方净土变》、左壁绘《维摩经变》、前壁绘《七佛图》、顶部天井绘《东王公西王母遨游太空》、顶部四斜坡绘《睒子本生》和《萨埵那太子舍身饲虎》等巨幅作品,其中最大的《涅槃经变》近20平米,最小的顶部天井壁画《东王公西王母遨游太空》近6平米,它们代表了中国早期经变画的最高水平。2003年,本人决定对127窟做整窟的临摹和研究。然而在此窟众多的壁画中,《西方净土变》是我选择的第一幅临摹对象,从线描整理到临品完成,共用了一年半时间,通过研究性临摹,对此画的艺术特点和表现手法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西方净土变》壁画全图约10平米,古代艺术家用独特的构图图式,依据《佛说观无量寿佛经》《佛说阿弥陀经》等佛教经,将西方净土世界场面用独幅画展现出来。对其构图图式特点进行研究与探析,不但能够从文化的角度上探究北魏时期普通民众的佛教观点及生活状态,还能够从壁画的布局、人物造型、透视、绘制方式、色彩应用等多个方面,对北魏时期的绘画艺术特点进行全面整合,从而以更加科学的视觉来看待《西方净土变》中所表现出来的艺术风格,能帮助我们进一步明确以西方净土变为代表的古代壁画所包含的各类美学元素,不但有助于其文物价值的实现,还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发挥其艺术价值。

一、《西方净土变》壁画内容解析

《西方净土变》壁画画幅呈横长方形,横长4.7米,纵高2.1米,现假设从正中取一中轴线,在中轴线上,绘阿弥陀佛正坐于庑殿内做说法状,宫殿檐角末端处各缀一铎,随风摆动,观世音、大势至菩萨侍立于佛左右两侧,菩萨下方左右绘阿难、迦叶两大弟子,双手持宝瓶侍立,作供养状;另十大弟子众立于阿难、迦叶两侧;众弟子左、右两侧对称地绘阙楼一座及花树四棵,挺立其中;阙周围绘有众多听法僧众,形态各异,阙楼左右两侧上方各绘娱佛飞天两身,以流云相伴,翩翩起舞;两阙楼前方各置四身乐伎,跪坐于长方形绿色毡毯之上,从正前方看,两毡毯呈“八字”状依次摆布,左边四身手分别执揍排箫、凤头箜篌、芦笙、竖琴等乐器,右边四身各持朝鲜鼓、铂、缶、牛角号等乐器.在画面中轴线中部,置绘一架建鼓,华盖为顶,华盖四周缀有璎络,顶周围以莲瓣装饰,鼓腔表面以卷草纹装饰,底坐呈十字架形,十分华丽;建鼓左右两旁各站立两人,正在击鼓对舞,在中轴线上,下部左右两边绘 “七宝桅栏”,桅栏前方绘一条绿色带状水面,内可见莲花,即“七宝莲池”和“八功德水”。整幅画面描绘了极乐世界宏大的欢乐场面, 图像完整,画面人物众多,布局合理,在我国石窟壁画中为现存最早的大型经变画。

二、《西方净土变》构图图式探析

西方净土变是根据《阿弥陀经》和《佛说观无量寿经》所描绘的表现《西方净土》世界场景的早期大型绘画作品。原作作者为了突出主题,达到生动表现净土世界的稳定、庄严、祥和、宏大、欢乐和神秘等特点的目的,从而选用了恰当的构图图式,传达出特定的情韵和气势。现我就此壁画的构图图式特点作如下探析。

(一)对称性均衡式布局

1.纵观整幅画面

可以发现中轴线左右两侧所布置的景物的名称一致,具有对称性。即:中轴线左右两侧分别绘制了菩萨、大弟子、弟子众、花树、阙楼、飞天、七宝桅栏、七宝莲池、击鼓伎乐、席地奏乐伎、舞伎等形象。

2.中轴线两侧所绘景物的数量基本相同

即:两侧各置菩萨一尊、大弟子一尊、弟子众若干、花树四棵、阙楼各一座、飞天各两身、七宝桅栏一段、七宝莲池一汪、击鼓伎乐一身、席地奏乐伎四身、舞伎一身。

3.中轴线左右两边布置的人物身份高低类同

即:阿弥陀佛左右都站立肋侍菩萨,菩萨两侧各绘一大弟子,大弟子两侧绘有弟子众,两阙楼下部四周绘有普通众僧侣和众俗家弟子,建鼓左右两侧置以击鼓伎和舞伎。

4.中轴线左右两边景物所占据的空间位置相同

即:菩萨、大弟子、弟子众、花树、阙楼、飞天、七宝桅栏、七宝莲池、击鼓伎乐、席地奏乐伎、舞伎等所占据的画面空间位置相同,以佛和建鼓为中心呈左右均衡、两两相互呼应之势。

通过以上分析,此壁画全图中轴线左右两边所展现的景物名称、景物数量、人物身份高低及其所据空间位置相同一致,左右匀衡,相互呼应,具有鲜明的对称性特征。达到了表现主题性的目的,使画面产生了稳定、安静、祥和的情韵,

(二)全景式布局

“全景式”构图是将所描绘的一切景物完整地摄入画面,同时兼有鸟瞰、高远、深远视觉因素的传统构图图式。此壁画又采用“全景式”构图图式,运用许多视觉因素,兼用其它绘画语言,完整地展现了一百多位不同的人物形象,庑殿顶式的宫殿建筑(兜率天宫)、阙楼、花树、建鼓、乐器、飞天、流云、桅栏、七宝莲池等景物,成功营造了净土世界宏大的场面,它是是典型的全景式构图图式。宋代著名画家郭熙在《林泉高致》中,对“三远法”下过这样的定义:“山有三远,自山下而仰山巅谓之高远;自山前而窥山后谓之深远;自近山而望远山谓之平远”。从此画看,这些视觉因素已得到了成功的运用。

1.鸟瞰构图图式

即从高空朝下俯视,视线与水平线有一俯角,它是完整展现景物的理想图式。此画面中,地平面布置的七宝莲池、人物所处的地面环境以及宫殿阙楼的顶部、席地奏乐伎所处的毡毯平面等,这些都成功采用了鸟瞰的视觉因素,才能充分表现景观的完整性。

2.画面又采用了深远的视觉因素

众所周知,画面出现的纵深感效果是由于运用焦点透视所形成的近大远小的视觉感受,观此画中正“八字”形摆布的左右两边跪坐乐伎的毡毯,会发现:沿“八”字的“撇”和“捺”各引一直线,两直线就会相交,形成一个交点,这个点正好在佛座底边中点位置,形成了焦点,从而出现了近大远小的视觉感受,这样就表现出了画面中的纵深感和空间感.

3.画面也运用了高远的视觉因素

其通过运用高远的构图方式,反映了一种仰视所见的巍峨宏伟的景观气势,表现出了笔挺的花树和高耸的阙楼等。同时兼用了对比的手法,恰当梳理人物和各景物之间的关系,才使得所表现的景物产生了高远的视觉效果。

(三)对称性中的不对称性是这幅壁画的另一图式特点

壁画中轴线左右两侧的景物在对称一致的基础上也有不对称性——变化。

1.阿弥陀佛左右两侧的菩萨弟子的人物动态和人物设色有明显的区别。

2.左右两侧毡毯上的“席地奏乐伎”所执乐器各不相同。

3.左右两侧听法的 “弟子众”服饰各不相同。

4.左右两侧“花树”造型有明显的区别对比。

5.阿弥陀佛两侧声闻弟子众的疏密组合关系有明显的不同。

(四)《西方净土变》壁画的构图还带有很强的主观性

它通过物像大小对比、人物之间以及人物与景物之间的遮挡关系、透视变化、虚实手法,达到突出主题的目的,造成深远的空间效果。

综上所述,127窟《西方净土变》壁画中所运用的对称性构图、全景式构图,对称性中的不对称性构图以及构图中带有的主观性构图等绘画语言,都是由所要表现的主题决定的,同时为其服务,它结合其它绘画元素,生动客观地表现了佛教精典的文化内涵,它是中国石窟史上的一幅巅峰之作,开创了大型经变画的先河,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意义。

三、结语

麦积山石窟壁画虽然保存数量较少,但是由于其丰富的壁画题材、宏大的绘画场面、独特的构图图式、简练的造型手法、概括流畅的线条应用和丰富的色彩使用技巧等,使其成为我国古代石窟壁画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本文以《西方净土变》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对其构图图式及特点的探析和梳理,以期为麦积山石窟壁画从美学角度进一步的研究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1]张宝玺.麦积山石窟壁画叙要[J].中国石窟.天水麦积山,1998(6):194.

[2]魏文斌.麦积山北朝经变画[J].丝绸之路,2005(7).

J2-3

A

猜你喜欢
麦积山七宝中轴线
“畅读中轴线 最爱北京城”东方少年领读者培养计划启动
上海市闵行区七宝镇明强小学(东校)五(3)小白帆中队
晒经石、麦积山石窟
壮观的麦积山
首付10万起! 做广州业主!坐拥中轴线+名校资源+三大商圈!
上海市闵行区七宝实验小学
家有巧手爷爷
麦积山石窟北方少数民族因素之探析
麦积山
中轴线 古老北京的文化坐标(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