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科技馆如何进行自主创新建设

2017-01-24 14:55权赫美
中国民族博览 2017年2期
关键词:展馆科技馆展品

权赫美

(黑龙江省科学技术馆,黑龙江 哈尔滨 150018)

浅谈科技馆如何进行自主创新建设

权赫美

(黑龙江省科学技术馆,黑龙江 哈尔滨 150018)

科技馆作为一个直接向公众传播科学知识的重要媒介,越来越受到国家的重视和社会的认可。科技馆的建设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创新的过程,本文论述了科技馆自主创新的必要性,分析了展馆缺乏自主创新的原因,分别从观众需求、观众的参展方式、展品设计、展示模式的转变、临时展厅的设置5个方面详细介绍了展馆如何进行自主创新建设。

科技馆;创新;建设

引言

科技馆作为一个向公众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思想和方法的重要媒介,越来越受到国家的重视和社会的认可。科技馆的目的是向大众展示在科技领域所获得的研究成果,从而实现全民科学意识的有效普及,使得人们确实融入科学。在感受科学神奇魅力的同时培养他们的兴趣,激发对科学的热情,为我国实现创新型国家奠定基础。

公众对科技馆从陌生到熟知再到认可经历了漫长的时期。经过长达百年的历史,当前科技馆展览的基本理念已经从传统的展现核心驱动发展成为观众核心驱动,而在强调这一变化的同时,也极其注重提升社会大众的科学素质,通过充分有效发挥人与科技元素、科技元素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从而实现科技馆价值的全面发挥。当然,在这一过程中,要系统化融入社会大众的生理特点和心理变化。然而,目前我国很多科技馆还处于模仿其他国家的模式,中小型模仿大型展馆的片面理念,使得很多科技馆所展示的内容缺乏应有创新,同时由于其中对科学元素要求较低,所以其未能展现科技馆的基本功能。总的来说,想要实现其发展,就需要积极构建自己的科研体系,提倡自主创新,成为一个有特色、詹前沿、受关注、被认可的教育基地。

一、科技馆缺乏自主创新的原因

(一)缺乏高素质的人才队伍

具体的调查数据统计表明:当前在我国357家科技馆中,总共有专职从事科普工作的人员7881名,也就是说每个科技馆平均有22名专职工作人员,而兼职的人员共有70583人,基本上每一个科技馆约为200人,而其创作人员为603名,每个科技馆创作人员平均不超过2人。因此,可以说当前科技馆在经验建设过程中,缺乏必要的专业素质,而在人才队伍机制上,存在管理岗设置与技术岗位设置不平衡的现象,专业技术人员相对较少,此外,从事展教工作的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有待提升。专业性培训缺乏或者不到位,普遍缺乏高学历人才。这就影响了创新性思想的带入,造成了科技馆的发展停滞不前。

(二)缺乏完整的科研体系

目前,我国的科技馆从展示内容、展品设计以及科普教育上出现很多的模仿和重复,这是因为我们缺乏属于自己的科研团队,不能深入地研究当前的科技形式、观众的需求与反馈、预期想要达到的科普效果等问题,不能创造出与观众需求和社会趋势相吻合的科技内容,从而没有形成真正的“以观众需求为主”的设计理念。

(三)缺乏对人员专业素质的培养

客观来说,目前我国尚未形成专门针对科普人员理论培训的渠道,尤其是在高等教育体系中,未设置该专业教学。

许多科普人员都是来自各行各业而且学历偏低,缺乏理论的认知;加之,我们不重视对科普人员专业素质的培养,缺乏对理论与实践经验的培训以及学术研究的熏陶,使得整体队伍对科普教育的认识和思考不够深入,不能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观点。我们还发现具有创新性思想的征文并不是很多,从这一点上就可以看出大多数的科普工作者缺乏思考、缺乏研究、更缺乏创新意识。

二、科研体系的建设

科技馆所展示的内容直接地反应了现代科学的发展水平,面对科普大众,我们要按照观众需求和社会需要在展品设置、展区规划、教育活动设计、科学实验研发、对外交流合作以及线上互动平台建设等方面做出深入的研究工作。所以,科技馆要搞好自主创新建设必须要成立自己的科研队伍,成员按照研究内容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根据既定目标提出研究问题并解决问题,做好方案实施的前期准备(文献查阅、研究方法、设计方案)以及后期的结果分析和评估;科研团队每周或半个月要进行一次研讨会,相互交流观点,增加学术研讨氛围,提高独立创新意识;此外,还要与其他兄弟馆和高等院校进行交流合作,设计研发出受欢迎的、受启发教育的展品,体现出当代最前沿的科技水平。

三、展馆的自主创新建设

(一)重视公众的需求

1984年美国博物馆协会出版了《新世纪的博物馆》报告,将“教育”认定为博物馆的“首要”目标。[2]而科技馆直接的教育服务对象就是科普大众,公众可以在这里享受终身的再教育。多年来科技馆的理念也发生了重大的转变,从传统的“展品中心”转化为“观众中心”。因此,我们要深入研究公众来馆参观的需求,参观后的收获以及展馆未能满足其要求的反馈等,这样我们才能更有效地进行创新建设。

在自主创新建设中还要重视情感化教育[3],目的就是通过展品使观众了解科普知识,掌握一定的技能,并培养一种科学的学习态度和探索精神。

观众是展馆的服务对象,也是其生命所系。要成为以观众为导向的展馆,不仅要重视现有观众的需求,还要考虑潜在观众(未来)和虚拟观众(网络)。

(二)研究观众的参展方式

科技馆展览的主要目的就是展现科技成果、传播科学知识。一个成功的科技展览可以通过不同的科技场景再现和摹仿探索发现的过程去引导观众逐步深入地理解科学原理甚至对部分既定事实提出质疑,而科技展览的成效最终是由观众所反馈给展馆管理人员的信息所决定的,因此,观众的参展方式是科技馆展示设计的重要环节。

在加拿大安大略科学中心的木材厅里,观众可以参与到用木材造纸的全过程中,并将试验结果带走。这种参与方式无疑打破了只用手摸摸展品或只按一个按钮的传统参与方式,为观众带来了更好的触觉享受,是一种新型的交互式体验。[4]

(三)注重展品的创新设计

科技展品是科技展览的核心和灵魂,展品设计是科技馆展览的主要环节。我国的科技馆从表面上看,展品数量多,观众流量大,但实际上大多还是以展品为中心,而且多数科技馆展示的内容和展品相似,缺乏创新和时代感。如何做到以观众为中心,将展品作为观众学习讨论的必要条件,则需要我们将展品定位在国内外经典展品的基础上,搞自主创新研发。

目前,我国展馆的展示内容缺乏多元素的融合,比如,展品大多为宏观展示,缺乏一些微观世界的科技展示,这就需要我们考虑进行宏观和微观的结合。

(四)转变展示的模式

科技馆的展示模式从最早的“藏品制”到“学科中心”模式,再到摸索中的“课题中心”模式。“学科中心”模式是我国科技馆展示的主要模式,也称“展品制”,其展示特点是以展品为核心,在一个展示区域里通常没有特定的主题,展品展示布局常采取学科分类方式,例如物理、数学、化学等。而“课题中心”模式通常以“展区制”展示模式为主,一个展区有一个特定的公众比较感兴趣的主题,展示内容围绕主题展开,展品设计围绕内容发展,它的体验内容是综合性的主题或社会课题。[5]这种模式只在个别科技馆中有探索和实施。

“课题中心”模式将是科技馆展示模式发展的趋势,观众不再是进入科技馆后对展示的内容没有概念、无头绪,走马观花般地参观,而是通过若干个展品了解一个完整的内容体系,对每一个主题都有参与体验并能留下深刻的印象,从而充分地了解科学技术分发展水平以及对社会和人类的重要意义。我国科技馆应重视展馆展示模式的转变来更好地适应时代和社会的发展要求,这将是我们开拓创新的一个重要方面。

(五)临时展厅的设置

科技馆设置常设展厅的同时,可以再设置一个临时展厅。对目前社会热点问题、观众有争议的问题以及观众感兴趣的内容(可以通过调查了解)做出临时展示。这种展出方式不必时间很长,而且可以换多个主题,展览方式新颖且效果明显。观众在这里可以得到知识的拓展,还可以感受到科学技术与我们的生活关系如此的密切。黑龙江省科学技术馆在临时展厅展出过海洋精灵——水母主题展,展示了海月水母、赤月水母、彩色水母、天草水母等10多种600多只活体水母、15颗活体珊瑚、6套互动展品、40余块图文展板,非常受观众的欢迎,来馆参观的观众反馈说在这里他们了解了水母原来有这么多的种类,而且还有毒性,这些感官的享受和知识的拓展在其他地方是得不到的。

(六)其他方面

展馆的创新建设不仅仅要注重以上几方面,在教育活动设计、科学实验研发、对外交流合作以及线上互动平台建设等方面还要进行深入的研究,不论是哪一方面,在设计过程中都要注重观众需求、社会发展和科技发展水平,搞自主创新研发。科技馆的建设过程本身就是不断探索和创新的过程,是科普教育工作者一直努力的方向,目标就是使科技馆能够可持续地发展,更好地完善科技馆的科普教育功能,更好地服务公众,提高全民的科普意识,促进国家的科技发展,为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奠定基础。

[1]佟贺丰,黄东流.中国的科技馆现状分析[N].科技日报,2012(12):28.

[2]马旭弘.多中心治理视角下泉州市科技馆管理模式研究[D].泉州:华侨大学,2014.

[3]郑奕.博物馆教育活动研究——观众参观博物馆前、中、后三阶段教育活动的规划与实施[M].上海:复旦大学,2012.

[4]朱丹.科技展品的情感化设计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7.

[5]张睿.中国现代科技馆展示新理念初探[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09.

[6]梁兆正.对科技馆建设理念和建馆模式的探讨[J].科普研究,2010(24):53-75.

G315

A

权赫美,女,硕士,副研究馆员,研究方向:科普研究、科普教育研发。

猜你喜欢
展馆科技馆展品
科技馆一日游
2022两岸赏石文化交流线上展览展品展示第2辑
展品被盗了
创意展馆
创意展馆
创意展馆
深圳科技馆新馆
海德汉EMO2019展品预览
CIM T2017部分展商主要展品预览(一)
科技馆惊魂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