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茜
(温州市鹿城区瓯江小学,浙江 温州 325000)
浅析素质教育舞蹈课对中小学生心理发展的影响
欧阳茜
(温州市鹿城区瓯江小学,浙江 温州 325000)
据《2010—2011年度大学生心理调查报告》显示,90%以上大学生有心理方面的困扰,心理压力60%以上来自人际交往。为何这些大学生会有如此高的心理压力呢?有人撰文指出,大学生在中学阶段往往只顾学习,忙于应付高考,而在如何与人相处方面接受的教育较少,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就要从小学、中学开始,甚至在幼儿园和家庭教育中就要加强人际交往,尽早为他们提供人际交往甚至合作的机会,营造一个益于心理健康发展的环境。
素质教育舞蹈课;中小学生;心理发展;影响
舞蹈教育实践证明,舞蹈教育对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有着特殊的影响作用。具有同样身心条件、同样年龄的孩子,在同一时间教授素质教育舞蹈课和不教授素质教育舞蹈课,两年以后他们就会向着两个方向发展,不仅身体发育出现明显不同的特征,而且心理感觉、爱好、追求也会发生很大的差异。通过对素质教育舞蹈课的观摩,发现素质教育舞蹈课不仅仅有助于学生的身体健康,更重要的是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大有益处。艺术教育对这些方面有益,是因为它并非这些内容的正面说教,而是将意义含在其中。吕艺生教授在《舞蹈美学》中指出,舞蹈审美教育,就其舞蹈本身来说,就是动在其外,意在其内;而就审美教育本身,舞蹈教育是动在其内,而获得的是意外收获。这样分析,相较心理辅导课,面向普通学校的素质教育舞蹈课更有可能在无形之中解决青春期的学生在人际交往当中面临的难题。他们的心理压力或负担如果没有在适当的时机以适当的方式缓解,极有可能酿成大祸。素质教育舞蹈课能够潜移默化地改善他们在学习、生活中面临的不良心理状况,进一步缓解他们的心理压力,从而使他们的人格更加健全。
蔡元培在《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中提到:“所谓健全的人格,内分四育,即:(1)体育;(2)智育;(3)德育;(4)美育。”可见在教育活动当中,要将培育学生健全的人格为教学目标,以上四条缺一不可。事实上,素质教育舞蹈课作为美育的一部分,对人格形成了一系列积极正面的影响,在避免传统说教的教育方式下,让学生自觉地反映对美的观念并通过身体展现出来,除了进行美育,舞蹈课课例中有意识地将德育的内容包括进去,有利于学生成为一个完整的人。
在素质教育舞蹈课的教学环节中,还没有一门课程像素质教育舞蹈课一样让学生成为真正的主体,教师只是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意愿做属于他们自己的作品,这对形成他们独立自主的人格是至关重要的。学生们通过独立思考,建立自己的审美观,由于课例的正常进行可联系到很多非智力因素,能够提高学生的情商(EQ)。如在小学四年级的课例“秋天的遐想”中,小学生想到了闻桂花、拾桂花、拾落叶、落叶飘飞等一系列秋天进行的活动。赏桂这组的表演,学生们编了一个小故事,其中有位学生特别想把桂香带走,忍不住要把桂花摘下来,可是另外几位学生阻止了她,还提出给大家和花朵一起拍照的好主意。在小学生的创作作品当中很好地传递了人们应该做到保护环境,不乱采摘,让学生自觉意识到“保护环境,从我做起”,这比上思想政治课印象要深刻得多。在二年级的课例“鸡的一天”中,学生从公鸡打鸣、母鸡起床觅食、唤醒小鸡吃食、草地游戏、觅食、母鸡孵蛋和下蛋、天黑回家的过程艺术地展现了鸡的分工和一天。艺术以它的感染力去培养人们良好的道德情操和高尚的道德品质,鼓舞人们的乐观主义和进取精神。学生们通过上素质教育舞蹈课不仅感受到自身姿态的美,更可以感受到心灵、大自然和世界上一切美的事物的和谐之美,从而培养他们对美的追求和向往,激发他们形成积极向上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一个具备完整人格的人,必定懂得如何妥善地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只有人格分裂的人才会起害人之心。
在素质教育舞蹈课上,学生在舞蹈过程中不仅能积极主动、兴奋地参与,而且也通过该课缓解了精神紧张,并使大脑皮层得到休息,消减了平时的压力,情感得到了释放,从而稳定情绪,改善心境,使人心情舒畅。在舞蹈课的过程中,同学们的情绪都很高涨,无形中会使他们从学习文化课的疲劳中恢复过来。因此每次舞蹈课上老师的鼓励,都激发着他们通过身体来传达自己的想法。我印象很深的是在“天声舞才”这个课例中,高中的同学一边极力地运用肢体动作,一边配合歌唱或者呐喊来表演他们自己编创的舞蹈,过程中释放了他们在文化课上的沉重压力。抑或是,同学们在通过欣赏别组的表演时,幽默的表现方式逗得整个教室哈哈大笑,都是一种压力舒缓的方式。值得一提的是,北京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的校长敢于让高三上素质教育舞蹈课,其目的就是为了让即将面临高考的同学们也有放松身心的机会,享受艺术教育的权利。
在素质教育舞蹈课程的始终,课堂气氛都是轻松自在的,同学们的表现也是即兴自如的,它是学生每周最为期待和喜欢的课程之一。毕竟在初高中课堂里,素质教育舞蹈课没有文化考试,不用交答卷,以一种寓教于乐的方式进入到课堂当中,学生在游戏中,身心得到放松,思维得到启发,打破了传统的教化。
在中小学生的学习生活中,一般课堂气氛都是比较沉闷,同学之间交流和合作的机会很少。在家里,很多学生都是独生子女,父母都将他们视为掌上明珠,免不了会形成他们以自我为中心的意识。这种意识往往会导致他们在将来的人际关系中碰到困难,而在大学生活中会与朝夕相处的室友不和、吵架甚至迫害对方,似乎也不是不可预见的。素质教育舞蹈课上,通常会让学生自动分成小组,合作完成一个课堂作业,这种方式不仅仅让他们学会交流和合作,还能培养他们的领导能力,更重要的是学会倾听。每一次分组,学生就会形成不同“角色”,他们就在团队中各司其职,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北京景山学校表演的《间奏》是经过课例“天声舞才”两个课时的学习中,利用不同声音为动机所编排的作品,作品中不同的声音形成和谐的节奏型,形成一个交响合奏。作品体现出学生之间的高度默契,这必定需要团队的不断练习和磨合才能达到这种效果。在他们创作的作品获得成功和好评的时候,该组成员会有一定的成就感,增添了他们的自信心,并在一定基础上增进了成员间的友谊。
素质教育舞蹈课上,除了展示自己编创的舞蹈之外,学生还被要求给其他小组提意见。除了能够让他们学会评论,建立正确的审美标准之外,也给表演小组成员提出新问题和新挑战。当同学直言不讳地提出自己的建议和意见时,该小组成员会虚心接受意见,并提出适当的解决方式进行改善。俗话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当他们相互促进,并得到进步时,两个组的成员都获得了一定的成就感,并使他们形成乐观开朗的心态。他们会发现:原来同学们都各有所长!
通过对素质教育舞蹈课的实践,发现在素质教育舞蹈课上,什么都有可能发生。这些学生,特别是那些举止行为与一般学生相比有些异常的学生,恰恰反映了他们异常的心理状态,甚至改变了他们的一生。一个刚接触这门课的同学,由于对舞蹈怀有歧视心理,当舞蹈教师问他对舞蹈的看法时,他说:“扯!”另一同学马上解释:“他说的扯就是假!”老师不但不生气,反而鼓励他们说真话,并通过这一个字说出了舞蹈艺术存在的问题,老师为此还表扬了这名学生,后来这名学生成为了班上的骨干,极具创新思维。一个班级里有个特别好动的孩子,上别的课程总是走来走去,甚至还影响别的孩子,在一节课例“百变的运行”中,我表扬了他的‘鲤鱼打滚’和‘蜗牛伸缩’的运行方式,同时夸奖他大胆有自己的创新想法,从此他就一发不可收拾,不再游走,创造出了一个又一个新奇独特的小作品。
素质教育舞蹈课程能够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不仅得益于它的教育目的和教育理念,更加得益于舞蹈这一特殊的艺术形式所决定的特殊的教学方法。跟文化课程相比,舞蹈课看似没那么重要,毕竟它不会影响考学,但它却是不可缺少的,它与文化课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它能够提高学生的情商,缓解学生在青春期必经的心理负担和压力;更重要的是,它还能帮助学生塑造健全的人格。通过其独有的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影响学生们对人和事的看法,以一个更加乐观和积极的心理状态去看待自己和世界。
[1]吕艺生.素质教育舞蹈文集[M].上海音乐出版社,2013.
[2]吕艺生.舞蹈教育学[M].上海音乐出版社,2015.
J70-4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