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的路径探析

2017-01-24 14:22许煜华
中共合肥市委党校学报 2017年5期
关键词:社会科学理论课话语

许煜华

(南京师范大学,江苏 南京 210023)

新时期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的路径探析

许煜华

(南京师范大学,江苏 南京 210023)

提高中国的国际话语权,对内构建起集突显中国实践的政治话语、展现中国自信的学术话语、契合人民群众价值观的大众话语三者有机统一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既是一个必要条件,又是一项基础系统性工程。目前,在社会不同领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的建构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在哲学社会科学领域,学术不自信导致哲学社会科学处于长期“失语”状态;在思政宣传工作方面,“话没说好”导致大众尤其是广大青年学生厌恶甚至排斥意识形态领域的东西;在宣传载体即新媒体传播方面,西方多元化思潮的媒体渗透对我国网络主权构成了严重威胁等。这就要从话语内容、话语表达方式、话语网络传播三层面来建构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 路径 构建

“经济建设是党的中心工作,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1]近年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工作建设,努力加强和改进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和理论研究工作,先后召开了文艺工作座谈会、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等会议,并致力于打造融通中外的中国话语体系。“话语体系”作为当前意识形态领域的高频词汇之一,由于研究的角度和所涉及的研究领域不同,对其还没有明确的定义。但“话语体系”从字面上来看是由“话语”和“体系”两个词合成。“话语”是思想的外在表达形式,“体系”是将事物要素整合成有机统一整体。从这个角度理解,话语体系则是在话语表达的基础上所建构的一个具有特定逻辑理路的有机整体。因此,“话语体系是关于思想观念的表达系统,包括概念、范畴、基本原理及相应的表达方式等”[2]。

当前,习近平强调要“着力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3]。这意味着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与提高中国的国际话语权是有机统一的。提高中国的国际话语权,首先要说好自己的话,讲好自己的故事。而讲好自己的故事关键在于树立对本民族文化和语言的自信。当前中国特色对内话语体系的建构是要解决“说什么”和“怎么说”的问题即:话语内容和话语宣传两大问题,在这过程中就必然要涉及到立场观点、思想阐释、价值传播等重大问题。目前,在社会不同领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的建构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需要我们从话语内容、话语表达方式、话语网络传播三层面来建构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

一、话语体系构建之话语内容层面

当今西方在世界的话语优势地位与其繁荣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是密不可分的,如美国的“历史终结论”、“文明冲突论”、“民主和平论”等理论以及“权力转移”等概念无不首先出自该国的哲学社会科学领域,可以说构成西方话语权基础的自由、平等、人权、民主、法治等概念和理论都是西方历史上哲学社会科学家们的创造。“哲学社会科学是一个国家理论生产的场所和主流价值观构建的阵地,也是政府政策的智库和大众教育的重要知识来源”[4]。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在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中必然伴随着许多社会问题,这都需要哲学社会科学来解释和解决。因此,当前在话语内容层面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也就意味着要构建起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的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能够用自己独立的话语理论和概念解释中国的实践。坚持理论指导下的实践探索和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才可能凝练出更加凸显中国实践特色的新范畴、新理念、新思想,才可能真正提升中国的国际话语权。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要特别把握好三个方面的资源:“一是马克思主义的资源;二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资源;三是国外哲学社会科学的资源”[5]。并“按照立足中国、借鉴国外,挖掘历史、把握当代,关怀人类、面向未来的思路”[6]来加强哲学社会科学的说服力、吸引力和阐释力。

(一)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实现话语内容架构中国化

“在解读中国实践、构建中国理论上,我们应该最有发言权。但实际上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在国际上的声音还比较小,还处于有理说不出、说了传不开的境地”[7]。这其实是对中国道路、中国制度的自证能力欠缺。究其原因,也就是我们一直受到西方话语体系的困扰,始终未能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范式形成高度的理论自觉。改革开放以来,以西方经验为基础、以西方思维方式为导向、以解决西方所遇到的问题为指向的西方学术话语体系大规模流入中国,应当承认这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但大规模学习西方理论却导致了我国哲学社会科学领域出现了盲目崇拜西方理论的倾向,忽视了马克思主义作为社会科学重要分析框架的地位,最终形成了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向西方“学习”的“路径依赖”。正如王绍光在分析中国政治学时谈到:“我们所用的概念、基本假设、分析框架、研究方法大多来自西方,甚至我们讨论的热门话题也往往是由西方人提出来的”[8]。也就是说,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在发展过程中大多是以“知识移植”为手段,更多的是接受西方理论话语框架、概念体系,缺乏自身的学术话语研究范式。

鉴于此,当前构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必须摆脱西方化研究范式的束缚,自觉地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范式。“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范式要求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要以中国问题为研究对象,把解决当代中国实际问题作为学术研究的主要任务,在研究中推崇历史主义的方法,旨在追踪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实践逻辑,实现哲学社会科学的话语创新”[9]。“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近代以来我国发展历程赋予的规定性和必然性”[10]。实现话语研究范式由西方化向中国化转变,就是在哲学社会科学的具体研究中在自觉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的前提下,将其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也就是将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和方法论真正融入到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中,进而形成符合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实际发展的研究范式,构建起自己独立的学术理论和概念体系。当前,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学术话语体系在坚持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的基础上取得了重大进展。比如,“五大发展理念”这一概念的提出。关于“五大发展理念”在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中的重要地位,顾海良曾说:“由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这五个方面构成的新发展理念,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核心观点、根本方法和基本立场的表达,是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学术话语体系建设的重大成就”[11]。因此,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实现话语研究范式中国化可以使我国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主动构建起独立的学术理论而不至于陷入被动接受西方意识形态的局面。

(二)根植于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坚定话语内容自信

一味向西看,大多数时候都只是充当西方话语的“传声筒”和“复印机”,对中国社会的解释却“发不出声”。这本质上是我们对自身文化的不自信。其实,“绵延几千年的中华文化,是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成长发展的深厚基础”[12]。“中华民族有着强大的文化创造力。每到重大历史关头,文化都能感国运之变化、立时代之潮头、发时代之先声,为亿万人民、为伟大祖国鼓与呼”[13]。因此习近平总书记才会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十分宝贵、不可多得的资源。所以任何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的构建都离不开本民族的思想文化传统,总是在本民族思想文化传统背景下形成并发展起来的。可以说不忘本来才能更有自信“说话”,根植于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才能打造出具有中国特质的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

“根植于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坚定话语内容自信”并不是一句口号,而是需要我们正确处理本民族文化传统性与时代性、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如何处理好本民族文化的传统性与时代性的关系?借用冯友兰先生的“阐旧邦以辅新命”[14]最为合适。“阐旧邦以辅新命”也就是将“旧邦”即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作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的养料并结合“新命”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有自信地阐发出来。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其实就是一段构建一套完整的话语体系并用这套话语体系建构和传承中国古代文明的历史。我们要对自己的文明自信,我们要学会用自己民族的语言、理论解释当前中国发展道路。这也是不脱离时代而进行的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论创新。“站立在960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土地上,吸吮着中华民族漫长奋斗积累的文化养分,拥有13亿中国人民聚合的磅礴之力,我们走自己的路,具有无比广阔的舞台,具有无比深厚的历史底蕴,具有无比强大的前进定力。中国人民应该有这个信心,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有这个信心”[15]。但是我们又不能“夜郎自大”,盲目自信以至于排斥其他先进文明成果。我们应在坚定文化自信的同时借鉴其他先进文明成果来丰富我们的哲学社会科学体系。正确处理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也是坚定话语内容自信的应有之义。

(三)立足于当代中国现实语境构建中国化概念体系

哲学社会科学“目前在学术命题、学术思想、学术观点、学术标准、学术话语上的能力和水平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还不太相称”[16],较西方国家而言在国际议题设置方面还处于劣势地位。这是合力作用的结果。但有一点值得我们反思:我们确实缺乏原创性的学术概念和话语。“在解读中国实践、构建中国理论上,我们应该最有发言权”,而现在我们却出现了“失语症”。显然,在解读中国道路、中国制度的过程中不能简单依赖于西方的话语体系。“看到别的国家有而我们没有就简单认为有欠缺,要搬过来;或者,看到我们有而别的国家没有就简单认为是多余的,要去除掉。这两种观点都是简单化的、片面的,因而都是不正确的”[17]。因此构建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 “只有以我国实际为研究起点,提出具有主体性、原创性的理论观点”[18],才能形成自己的特色和优势。在立足于当代中国现实语境的过程中,问题意识很关键,而构建中国化概念体系是重点。

马克思曾说“问题就是时代的口号,是它表现自己精神状态的最实际的呼声”[19]。因此,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要直面中国问题,构建“以问题为导向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20]。具体而言,要围绕当代中国改革发展的实际而展开,关注时代前沿问题,关注时代重大问题,关怀时代现实问题。大时代催生大理论,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社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习近平总书记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相结合,提出了一系列重大理论成果,如一个“中国梦”、“两个百年目标”、“三严三实”、“四个全面”战略思想、“五大发展理念”等。这些理论在具体实践过程中还会遇到各种现实难题和理论问题,就需要哲学社会科学家在具体的实践中发现问题并试图从理论上回答好、解决好这些现实难题和理论问题,形成相应的理论命题。

概念是话语体系的基本元素和核心组成部分。立足当代中国实践,自觉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概念解释中国问题是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构建的重点。在西方社会科学话语体系中,绝大多数概念都是从西方社会发展经验中提炼出来的,我们不能说他们的概念对我们来说没有用,而是要警惕我国的实践简单移植别人的概念来解释。因此这就需要我们自觉运用具有中国特色的概念解释当代中国问题。比如“社会主义协商民主”这一概念就较好地自证了当前中国的民主制度。虽协商民主是西方自由民主语境下的概念,但与中国的协商性民主是存在天壤之别的。中国的协商性民主是从人民民主出发,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进行的不同形式的协商。党的十八大首次提出的“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就是在立足于中国政治实践的基础上提出的具有自身特质的概念,反映出了立足本土的协商性人民民主与西方语境中的协商民主在理论逻辑、实践形式等方面的本质区别,同时也揭示出了中国协商民主的实质。这一重要概念的提出为中国现代政治文明提供了理论指导和具体方向,同时也为中国政治学话语建构奠定了基础。

二、话语体系构建之话语表达方式层面

一定的话语内容总是通过相应的话语方式得以表达。在逐步建立一套能用自己的概念、理论解读中国实践的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的过程中,话语宣传中的话语表达方式即“怎么说”也是至关重要的问题。这其实是要解决好大众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话语、学术话语的了解、接受、认同问题。由于人们知识水平、认知程度等的差异,对理论的期待、理解、需求也有很大的差异,要让大众对中国特色的理论话语 “真听”、“真信”、“真服”,因此面向“什么人”“怎么说”又是必须要解决的问题。在这里,从话语表达层面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着重探讨的是创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话语表达方式,提高其话语质量。青年大学生是祖国的希望,民族的未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国家意识形态教育和道德教育的前沿阵地和主渠道。创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话语表达方式,通过具有感染力、说服力、渗透力的话语表达来掌控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话语权,真正让学生听得进、听得清、听得亲,真正入耳、入脑、入心。目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说了没人听”“听了不太懂”“懂了也不实用”的现状对建构有中国特色的话语体系构成了严峻挑战。当前提出在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过程中创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话语表达方式其实是要在教学中要处理好话语方式与话语语境的关系、理论抽象性与具体化的矛盾、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关系这三大问题,并以此增进青年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话语、学术话语的理解、提高认同感。

(一)坚持话语方式与话语语境相统一的原则实现话语表达与时俱进

话语是时代的呼声。时代不同意味着语境不同,话语的具体内涵和影响也不同。任何话语的表达都基于一定的话语语境才能实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话语表达也不例外。同一知识点的话语表达在不同时期、不同的语境下,面向不同的话语对象应选择不同的话语表达方式。

“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21]。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表达要因境致用必须立足其所在的现实语境。一旦话语脱离了它所在的现实语境,思想政治理论课将失去它该有的实效性。如:在对一些事实进行评论时则应结合特定的语境采用相对严肃或是幽默风趣的方式来表达。在语词的选择上,在坚持该有的严肃性和政治性的前提下适当使用学生易接受的与时俱进的话语。总之,应立足现实语境讲与时俱进的话、讲学生易理解接受的话。

(二)辩证处理理论抽象性与具体化的矛盾实现理论话语向实践话语转化

伴随着“05方案”的实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学科体系、教材体系建设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总体而言目前思想政治理论课依旧存有说了没人听,听了也不太懂的现象。这与当前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话语表达理论化、抽象化有一定关系。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理论性强,有的教师在讲解过程中教学话语仍使用大量高度理论化、抽象化的语言来表达。这样高度抽象理论化的教学话语严重脱离了学生的生活实际,将教学思维和语境仅局限于教材文本和讲台之上,缺乏形象性、生动性、趣味性,致使理论教学抽象难懂,学生难于消化理解,倍感枯燥。这极大地影响着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的理解和认同。

辩证处理理论抽象性与具体化的矛盾要求将思想政治理论课固化的表达方式转换为灵活性的表达方式。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理论体系较为完整,但往往采用固化的表达方式使得理论表达让学生抽象难懂。若思政课教师依旧使用高度抽象化、理论化的语言表达则会让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大打折扣。“思想政治工作从根本上说是做人的工作”[22]。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语言要说给学生听,并能让学生听得懂,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这就要求教学话语要从晦涩难懂的理论话语向生动形象、通俗易懂的实践话语转变,采用适合学生特点的灵活多样的、随机应变的表达方式,以通俗易懂的语言、灵活多样的表达方式冲击学生的听觉,让其入耳入脑。这当然也不能过度追求符合学生的“胃口”以适应学生而没有起到思政课真正的引导作用。

具体而言,思想政治理论课实现理论话语向实践话语转变要注意:讲地清、讲地亲。

一方面,“讲地清”意味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深入理解意识形态的基本范畴与语言,能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运用自如,既能做到“忠于教材”、又能做到“高于教材”。在教学中,一味符合学生需求而忽视理论知识的讲授意味着舍本逐末。但也不能将理论高高挂起,脱离实际去讲。而是应在把握正确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方向的同时积极关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时代化表达,用富有时代特色的话语讲清楚马克思主义理论,用朴实无华而又不失哲理的话语将理论阐释清楚。这样既掌握了理论的精髓、拓展了其内容、增强了其时代内涵,又易被当代大学生所认同与接受。

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话语来源于教育对象的日常生活实践。相应地,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表达方式要与教育对象的需求、认知特点等契合,这就是要“讲地亲”。“讲地亲”主要是要在贴近学生现实生活的基础上实现说理话语与叙事话语的统一。当前高校教育的对象基本是“95后”青年学生,伴随着互联网成长起来的一代具有强烈的主体意识、自我表达意识等特点。如果不充分了解他们的思想状况和心理活动,仍灌输着抽象的理论话语而不将其化为鲜活生动的实践话语,则难以真正让学生理解、认同、接受马克思主义理论。因此,要“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23],思想政治理论课理应考虑大学生的情感需求,结合学生的考研、就业、创业等展开教学,实现由理论话语向实践话语转变,讲学生“听地亲”的话。在坚持正确方向的同时,注重使用贴近学生实际和适合大学生特点的新话语,如网络话语、生活话语等。这样说学生“听地亲”的话,通过回答学生日常生活的问题和关心的社会问题就能更好地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话语权。

(三)辩证处理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关系实现话语“独白”向话语“对话”转变

在教学活动中,新教学理念倡导“学生主体、教师主导”。但长期以来,思政课堂仍存有单向度的信息传递而非双向互动交流的现象,说教、控制式的话语表达明显。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仍带有一种高压强制的态势、政治训导式的语气向学生宣讲、陈述思想政治理论,满堂灌输教学内容,“在课堂的教学场域中,不是“‘以理服人’,而是‘以力服人’”[24]。这种近乎“独白”的话语表达方式易让学生有一种政治传达的枯燥生硬感。长此以往,学生就对思想政治教育这样的意识形态宣传工作反感甚至生成抵触情绪。因此必须辩证处理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关系,实现话语“独白”向话语“对话”转变。

一方面,思政课教师可通过设计好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主题并通过组织专题教学、课堂讨论、社会热点评说等具体教学形式构建与学生对话式的平台。以问题为导向,通过借助对相关问题的描述、阐释和讨论激励学生表达热情,给予学生表达观点的机会,以此调动学生自主参与课堂交流的积极性,改变以往控制式、宣讲式、训导式的教师独语方式。实现话语的双向互动并不意味着教师丧失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话语权,而是意味着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让学生有思考和讨论的空间,将“对话”互动融入教学过程,达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思想化育效果。

一方面,思政课教师要找准自己的角色定位,不能一味充当控制者和支配者的角色。思政课教师应把握教学中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之间的关系,在教学话语中融入真诚的情感因素,通过情理相融的话语表达方式加强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意识形态领域的接受与理解,唤起学生内心的认同与共鸣。这样的认同和共鸣意味着思政课教师较好地充当了思想引领者的角色,同时也意味着在师生之间较好地建立了一种“你说,我听”与“我说,你听”的话语轮次关系。借助这样的关系,师生双方之间就构建了有效的信息传递与反馈路径,建立了双方或多方表达、倾听、理解和接受的复杂对应关系,从而实现思想、情感的有效沟通与交流。

三、话语体系构建之话语网络传播层面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是由一系列具有内在逻辑关系的要素如话语内容基础、话语表达方式、话语传播等构成的系统。随着互联网+的纵深发展,面向普通大众进行有效地话语网络传播也是新时期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的重要路径。一方面,网络为普通群众提供了一个开放、可平等表达意见的话语场域。依托新媒体技术快捷、形式活泼等特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术话语、政治话语更易转换为普通群众易理解、接受、认可的大众话语。另一方面,网络空间场域存在着多元化的传播受众及其利益诉求,各种声音、言论和复杂情绪杂陈其间,往往造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术话语、政治话语 “说了没人信”“说了传不开”的局面。加上多元网络社会思潮的侵蚀,网络传播语境也面临诸多因素的困扰。网络空间的话语分裂与碎片化、西方话语霸权的网络渗透与侵袭等在相当程度上造成了网络空间的混乱无序和主流意识形态话语网络传播的“虚弱”状态。因此,在话语网络传播层面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主要是从网络传播受众和网络传播语境两大角度解决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术话语、政治话语如何转换为网民易理解、接受、认可的大众话语及如何维护网络主权安全,打造主流网络舆论生态问题。

(一)以受众为中心实现中国特色话语网络传播大众化

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网络传播大众化实质是要解决好广大网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党的一系列方针政策的了解、接受、认同问题,也就是通过网络这一传播媒介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术话语、政治话语转化为广大网民易接受的大众话语。当前多元化的传播受众及其利益诉求在网络空间自由流动,其结果是网络话语形态呈现出明显的离散性和碎片化特征。虽在网络空间中关于中国特色的话语宣传并不少见,但在大多数网民看来,中国特色话语离自身生活相距遥远。这就无法调动网民认知、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就造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说了没人信”“说了传不开”的局面。要解决这一困境就必须以网络传播受众为中心,聚焦网民利益,实现符合网民思维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网络传播。

首先,关注网民现实生活。“理论的真正价值和意义,在于捕捉问题、分析问题、说明问题,在于理论文本的现实价值和指向”[25]。网络空间各种网络话语议题的设置与聚焦并非完全虚拟,归根结底都是现实社会生活中各种焦点问题的集中反映与网络映射。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网络传播过程中必须将虚拟与现实结合起来,回归现实生活,以积极主动的姿态回应当下群众社会生活中出现的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网络传播的镜头对准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实践,转变那种高高在上的网络传播话语倾向。比如在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网络传播大众化的过程中为实现其网络话语权必须积极关注网民的现实生活并主动呼应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的困惑,在各种噪音、杂音的传播中凸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说服力。

其次,聚焦网民利益。马克思曾指出:“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2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只有关注大众问题、反映大众诉求、维护大众利益才能真正获得大众认同。网络为老百姓提供了一个相对平等、开放、匿名的可自由表达空间,老百姓在这一网络空间中都在表达着各自的利益诉求。因此要构建起大众认可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就必须立足大众现实利益诉求实现网络传播改革。“网民来自老百姓,老百姓上了网,民意也就上了网”[27]。充分了解民心、民情才能更好地打造出一套易被认可的话语体系。比如习近平总书记在谈到中国梦时指出,我们的人民“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期盼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28]。这谈到的都涉及到老百姓具体的、真实的个人利益。不仅诠释了中国梦是国家梦、民族梦,而且也是老百姓的个人梦。这样的话语聚焦了老百姓的切实利益就容易在老百姓中产生强烈共鸣,也能在网上“说了有人信”“说了传得开”。

最后,符合网民思维。要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在大众中入眼、入耳、入脑、入心就必须在传播过程中采取大众听得懂、听得进、乐意听的表达方式。在网络传播过程中也就是要契合网民的话语特点、思维模式以及接受习惯等优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传播机制和策略。网民的思维特点大都是具体而非抽象的,因此面向普通网民的理论话语需要据此而形成特定的选择取向以确保网络传播的效果。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网络传播过程中,如要想大众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形,就需要将概念化、符号化的“价值体系”转换成受众易于感知、通俗易懂的“草根语言”,使其由“高大上”的理想状态转化成“接地气”的生活状态,实现核心价值观文本表达逻辑向网民日常生活语言逻辑的转换。

(二)维护网络主权营造安全有序的网络传播空间

“互联网的跨界性和传播的即时性,使信息实现了在网上的完全自由的流动”[29]。随着互联网+的纵深发展,西方文明的“民主、自由、人权”等价值理念包装成“普世价值”,渗透到特定的网络事件、议题等文化产品中,传播蛊惑人心的观点和意识偏见,或以隐秘的方式渗透着西方国家流行话语背后隐藏的思想价值观。这或多或少改变着我国网民的思想,挤压着主流意识形态话语的生存空间,这在相当程度上造成了网络空间的混乱无序和主流意识形态话语网络传播的 “虚弱”状态。同时,西方发达国家控制着网络核心技术,在2013年根据前美国中央情报局雇员爱德华·约瑟夫·斯诺登所揭露的“棱镜事件”来看,美国的确是利用其先天的技术优势,对别国进行监听进而操控别国的内政。这就迫切需要维护我国的网络主权安全。

维护网络主权安全,也就是我们能在我们自己的网络空间中做主,能“知道风险在哪里,是什么样的风险,什么时候发生风险”[30],并且使主流意识形态的话语占据主导地位。从技术层面来说,要 “加快构建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障体系”。具体而言,要严厉打击反华反政府的网站,消除对我国社会、马克思主义以及主流意识形态不符的非理性信息,消除危害党政形象的不良信息,消除网民对我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的怀疑。这样网民在浏览各种网络信息时才不会因为信息的聚合和价值判断的失当而失去理性,激化矛盾。

[1][3]习近平.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努力把宣传思想工作做得更好[N].人民日报,2013-08-21(01).

[2]肖贵清,李永进.邓小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的建构 [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4(8):18-24.

[4]全国高校社会科学科研管理研究会组.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话语体系建设[M].武汉大学出版社,2016:285.

[5][6][7][10][12][16][18]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05-19(02).

[8]王绍光著.祛魅与超越[M].中信出版社,2010:3.

[9]苏星鸿.构建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的方法自觉 [J].社会主义研究,2015(6):54-59.

[11]顾海良.新发展理念与当代中国政治经济学学术话语权的提升[J].文化软实力,2016(1):27-30.

[13]习近平.在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5-10-15(02).

[14]王仁宇.“阐旧邦以辅新命”——冯友兰20世纪中国学术思想 [N].光明日报,2016-01-19(10).

[15]习近平.在纪念毛泽东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讲话 [N].人民日报,2013-12-23(02).

[17]习近平.在庆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6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N].人民日报,2014-09-06(02).

[1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0卷)[M].人民出版社,1982:289.

[20]贾建芳.以问题为导向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5):38-45.

[21][22][23]习近平.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9(01).

[24]曹锋.高校思政课话语体系下的大学生政治认同 [J]. 中国青年社会科学,2016(3):41-47.

[25]黄传新.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研究[M].学习出版社,2012:269.

[2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人民出版社,1956∶82.

[27][30]习近平.在践行新发展理念上先行一步,让互联网更好造福国家和人民[N].人民日报,2016-4-19(01).

[28]习近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N]. 人民日报,2012-11-16(04).

[29]刘文.网络化对社会主义国家政治安全的挑战及对策[J].社会主义研究,2004(2).

2017-08-06

许煜华,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16级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专业硕士研究生。

责任编辑:马俊

猜你喜欢
社会科学理论课话语
大数据时代下高校体育理论课教学模式研究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河北农业大学(社会科学版)》2021年喜报
我刊获评四川省社会科学优秀学术期刊
现代美术批评及其话语表达
独立学院公共体育理论课教学现状研究
话语新闻
话语新闻
“那什么”的话语功能
新课标下中职体育与健康理论课有效教学策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