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浩
(1.中国社会科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 102488;2.云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昆明 650500)
【文化视点】
我国网络社会意识形态建设的基本经验
王 浩1,2
(1.中国社会科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 102488;2.云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昆明 650500)
网络社会意识形态建设日益成为意识形态建设的主阵地、主战场,其建设成效直接关系我国意识形态建设工作的全局。尽管对于网络社会意识形态建设的认识还存在很多不足,但在面对新境遇,应对新挑战的实践探索中,总体上形成了一套具有中国特色、适合中国网情的网络社会意识形态建设原则和建设方法。总结和梳理这些经验对进一步推动我国网络社会意识形态建设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网络社会;意识形态;建设;经验
互联网进入我国二十多年来,我们积极面对这一新技术、新事物对我国意识形态建设所带来的重要影响,始终遵循积极发展、科学规划、加强管理、趋利避害、为我所用的原则,不断推进我国网络社会意识形态建设的探索。虽然对于网络社会意识形态建设的认知还存在很多的不足,还处在探索的过程中,但是已经形成了一系列关于网络社会意识形态建设的定位、原则和对策,并在实践中有力地促进了我国网络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巩固和发展。这些成功的做法和经验也为进一步提升网络社会意识形态工作奠定了重要基础、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是人类社会经历农业革命、工业革命之后而迎来的新技术革命成果,代表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它引起人类社会发展的深刻变革,不仅拓展了人类生活的新空间,也实现了人类社会生产领域的新突破,成为推动人类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动力。面对这一新的发展趋势,我们国家主动融入、积极发展、科学利用,并把推动以网络技术为核心的信息化发展作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依托,作为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推进国家现代化发展目标的重要支撑。
首先,遵循“没有信息化,就没有现代化”的理念,积极推动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为国家现代化发展提供技术前提、奠定物质基础。我国始终高度重视以互联网为核心的信息化建设,坚持把互联网发展作为国家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核心工程,大力提升我国互联网的覆盖率和普及率,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硬件支撑。以1994成功实现与国际互联网的全功能连接为开端,我国网络信息化发展进入了快车道。据2010年国务院发布的《中国互联网状况》白皮书中统计,从1997年到2010年,全国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投资高达4.3万亿人民币,全国通讯光缆总长度达826.7万公里[1]。1997年到2016年间,我国网民人数已经从62万增加到7.10亿,网络覆盖率增加到51.7%。我国网站总数从1500个增加到454万个。2013年,国家提出实施“宽带中国”战略,进一步加大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计划到2017年固定宽带达到2015年发达国家的水平,并且移动互联网宽带的覆盖率要接近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这些基础设施建设战略的大力推进,将进一步为国家信息化发展奠定重要的物质技术基础。
其次,把以互联网为核心的信息化和工业化的融合发展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以及推动现代化的重要路径和核心动力。在实现现代化发展目标的过程中,我们提出了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理念:以工业化奠定、夯实信息化基础,以信息化引领、带动工业化的发展。正是这一理念的指导,以互联网为核心的信息技术有力地推动了我国传统行业的改造升级,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核心要素和关键依托。近年来,在不断推进国家信息化建设的同时,信息产业在我国获得了飞速发展,2014年,全国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收入、利润总额占工业总体比重分别达到9.4%、7.8%[2]。互联网金融、互联网贸易等更呈现出迅猛发展的态势,2014年互联网经济占GDP的比重已经升至7%。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大大降低了交易成本,提高了交易效率,从而大大提高了经济效益,充分演绎着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对经济发展带来的巨大作用。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呈现出新常态特征,为进一步破解经济发展发展资源束缚严峻、产能相对过剩、供给需求不平衡、创新能力不足等问题,2015年国家提出了“互联网+”行动计划。这一计划的实施将进一步推动互联网与整个经济社会的融合发展,为实现我国经济社会跨越发展提供新平台、新动能。互联网的发展催生了许多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深刻地改变着我国经济结构和经济面貌。在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创造丰富物质财富,推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的同时,也必然为增强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再次,实施“网络强国”战略,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和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奋斗目标提供新保障、新支撑。2014年习近平从整个国家发展目标出发,从信息化发展的极端重要性角度出发,从我国网络发展的现实要求出发,提出了 “网络强国”战略。互联网发展首次被提升到整个国家发展的最高战略层面。其中,网络基础设施、网络核心技术、网络安全、网络文化软实力等成为“网络强国”战略的重要环节。这一新战略准确定位了在网络时代、信息时代,以互联网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将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越来越关键的作用,这一战略的实施必将为推动“两个一百年”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奋斗目标的如期实现提供重要的支撑。因此,可以说,互联网的应用和发展是我们实现中国梦的关键一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随着互联网在我国的迅猛发展,其所产生的负面效能和影响逐渐显现,形形色色的思想文化、价值观念在这里交流交融交锋,非马克思主义甚至反马克思主义思潮在其中滋生蔓延,传播竞逐,互联网越来越成为我国意识形态建设的主阵地,舆论斗争的主战场。由于网络自身的全球性、开放性、去中心化和信息传播的即时性、隐蔽性,再加上西方国家在网络技术方面的先天优势,互联网成为外部敌对势力介入和插手我国内部事务,进行意识形态渗透和破坏的重要工具。
面对互联网发展所引起的这些新变化和新挑战,我们党对此始终保持清醒的认知。1999年8月中央在讨论军队思想建设问题时就明确提出,随着国际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和国际敌对势力的大力渗透,“使国内政治思想领域的斗争和一些矛盾往往带有复杂的国际背景”[3]。其后,“法轮功”邪教组织借助西方敌对势力的支持,运用互联网这一新的媒介工具大肆传播其歪理邪说和反动言论,并通过互联网电子邮件与境内外不法分子进行串联,造成严重负面影响。这一事件的发生更明确了加强网络意识形态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也说明以互联网为核心的新型传媒已经成为思想政治工作和意识形态建设的重要阵地。因此,2000年江泽民同志提出,“互联网已经成为一个新的思想文化阵地和思想政治斗争的场所”[4],要高度重视网络信息化发展带来的挑战,“领导干部必须加紧学习网络化知识,高度重视网上斗争问题”[5]。此后,针对互联网众声喧哗的舆论新态势,2008年,胡锦涛在人民日报社考察工作时,强调指出“互联网已成为思想文化信息的集散地和社会舆论的放大器”,必须高度重视互联网的运用和管理,确保我国意识形态安全。2011年胡锦涛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社会管理及其创新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中又进一步分析了外部敌对势力别有用心地通过互联网干预和破坏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方式方法,指出“网上渗透和反渗透、颠覆和反颠覆的斗争尖锐复杂,对我国国家安全的现实危害加大”[6]。这也进一步表明,我们党对网络社会发展中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性始终有着清醒的定位和准确的把握。
十八大以来,面对网络社会更趋复杂的意识形态斗争形势,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进一步明确指出:“互联网成为舆论斗争的主战场”,“在互联网这个战场上,我们能否顶得住、打得赢,直接关系我国意识形态安全和政权安全”。“战场”“打”“赢”,这一系列看似充满斗争性的军事词汇,既说明了当前我国网络社会意识形态斗争的严峻性,也表明了我们党和国家对网络社会意识形态建设重要性的认知已提升到了一个新高度。在进行具有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的历史新时期,能否守好网络社会意识形态这块前沿阵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加强网络文化建设,是网络社会意识形态建设的重要途径
网络文化是互联网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一种文化形态或文化现象。美国学者David Porter将其定义为“以计算机技术和通讯技术为基础,依靠网络产生、形成或者借助网络得到延伸发展的各种文化现象的综合”[7]。可以说,网络文化是以文化为核心,以网络为媒介和载体,在人类社会与网络的相互关联过程中创造出来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它既包括现实社会中的文学作品和价值观念转移到网络媒介上,成为网络文化的一部分,又包括纯粹在互联网信息传播过程中发展形成的一种新的文化形式。
尤其在意识形态感性化发展趋势日渐明显的当下,文化作为传播意识形态载体的作用越来越重要。通过网络文化的建设,赋予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新的形式、新的内容、新的载体,使主流意识形态被更多的群众所认同,这是意识形态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我们在网络意识形态建设的过程中,始终高度重视网络文化的建设。一方面,我们坚持把互联网作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阵地。党的十六大从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角度出发,明确提出了 “互联网站要成为传播先进文化的重要阵地”。为此,我们努力加大主流意识形态成果的网络化推广力度,加强高品位的文化产品的生产和传播。另一方面,在网络文化建设中,始终坚持以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为指导,坚持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党的十七大报告从推动 “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这一目标出发,进一步提出:“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营造良好网络环境”的具体要求。党的十八大报告,针对新的历史阶段网络文化内容建设、网络舆论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又更鲜明地提出了“加强和改进网络内容建设,唱响网上主旋律”。把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内容充分渗透到网络文化产品中,坚持以文化人,在良好的网络环境中,逐渐形成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网上强势,已经成为我们顺应意识形态发展新趋势,加强我国网络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重要途径。
(二)加强网络法治建设,为网络社会意识形态建设提供法治保障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是社会主义法律制定、法治建设的重要指导,而社会主义的法律、法治建设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重要保障。网络社会作为现实社会在网络空间中的延伸,虽然两者存在着不同的特点,但作为现实社会各种社会关系的反映,同现实社会一样,网络社会也应该是法治的社会,而非“法外之地”;同现实的人一样,网民也应该是也应该是守法的公民,而非“化外之民”。坚持网络社会法制化建设,是我们依法治国方略在网络社会中的延伸和拓展。
探索网络社会意识形态建设,我们始终按照依法治国的总要求,从加强互联网法律、法规制定,做到有法可依;到加强执法监管,做到执法必严;再到加强法律法规落实,做到违法必究。层层递近,全面落实依法治网方略。依法治网、管网已经成为我国网络治理的基本途径。从互联网立法情况来看,从1994年我国第一部有关互联网的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的颁布,到2000年《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的出台,再到2015年《网络安全法(草案)》的出炉,我国互联网法立法进程不断取得新突破。初步建立了关于互联网管理的法律法规体系,构成了依法治网的基本法律框架,为互联网的有序发展,网络社会意识形态的建设奠定了法治保障。从法律、法规的实施来看,加大依法处罚网络违法行为的力度。针对近年网络谣言的治理,2013年,我们依法抓捕了在互联网上制造传播谣言、诋毁公众人物、恶意侵犯他人名誉的网络大V和意见领袖秦志晖(网名“秦火火”)、杨秀宇(网名“立二拆四”)等人,并依法判处秦志晖三年有期徒刑。2015年对天津“8·12”爆炸事故发生后的谣言传播者进行了依法处理等等。对这些违法行为的处理,有力地推动了我国网络社会传播秩序的构建,有利于营造和谐、健康、有序的网络环境。
实现由网络大国向网络强国的转变,更需要“法治”保障。正如习近平在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指出的:“要坚持依法治网、依法办网、依法上网,让互联网在法治轨道上健康运行。”[8]这既是我们对互联网管理实践经验的总结,也是我们继续推进网络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建设必须始终遵循的重要原则。
(三)完善网络管理机构,为网络社会意识形态建设提供制度保障
在依法加强网络社会管理的同时,不断建立和完善网络社会的管理体制和机构也是我们在网络社会意识形态建设探索中坚持的重要方法。2000年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成立网络局,标志着沿袭现实社会的管理体制开始向互联网延伸,以部门为主、条块分割的网络管理体制开始形成。虽然这一管理体存在着多头管理、分头执法、缺乏协调的弊端,但在互联网发展初期,不失为一种比较有效的管理模式。随着实践的发展,互联网管理逐渐向统筹协调方向发展。2006年中宣部等16个部门联合印发《互联网站管理协调工作方案》,再次明确中央宣传部对网络意识形态的宏观协调和指导职能,在互联网行业主管部门的行业管理职能的基础上,组建“全国互联网管理工作协调小组”。标志着互联网管理进入初步统筹协调阶段,互联网管理合力逐渐形成。2011年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成立,中国互联网管理进入职能整合阶段,初步形成了以通讯、公安、宣传三部门为主的互联网管理体制,我国互联网管理“政出多门”的问题得到了很大程度上的整合,但依旧缺少更高层次、更高权威机构的统筹协调和政体规划[9]。随着2013年“棱镜计划”等一系列监听事件的揭露,包含意识形态安全在内的国家网络安全问题更加凸显。因此,为建立更加坚固可靠的国家安全体系,确保在网络信息化发展中国家信息主权的安全和巩固,2014年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成立,标志着我国互联管理开始进入顶层设计、全面统筹协调的新阶段。意识形态安全作为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规格管理机构的形成,为协调推进网络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建设奠定了重要的组织保障。
此外,在强化顶层设计的同时,地方层面的互联网管理机构也逐渐完善。从2002年各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先后在党委宣传部或政府新闻办设立“网络宣传管理处”,到2005年后建立由主管宣传的党委常委担任组长,由分管公安和信息化建设的党委和政府领导担任副组长,各互联网管理相关部门负责人作为成员的“互联网宣传管理领导小组”,再到2011年后,为进一步指导、协调地方互联网发展,以上管理机构相继改组成立“互联网信息办公室”,这一系列的发展可以看出,地方互联网管理机构的形成和完善标志着我国网络社会意识形态建设形成了较为系统的管理体系。
(四)加强网络技术创新,为网络社会意识形态建设提供技术支撑
技术是构成互联网形成和发展的主导因素,是否掌握核心技术关系到意识形态建设能否赢得主动权。西方国家在互联网核心技术方面的“高势位”和我国核心技术发展长期滞后的现实境遇,决定了我们在进行网络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建设中,必须始终高度重视互联网核心技术的研发和创新。2010年,胡锦涛在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大会上就明确指出,要紧紧抓住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创新的机遇,“大力发展信息网络科学技术”“改变我国信息资源行业分隔、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局面”[10]。提出要把以互联网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产业作为国家重要新兴支柱产业,从而为推进信息共享,保障信息安全奠定基础。近年来,随着我国互联网覆盖率和普及率的提升,信息技术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与日俱增,网络技术也越来越决定着整个社会信息化的发展水平和现代化发展水平,网络技术瓶颈问题更趋凸显。因此,习近平在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上提出 “网络强国”目标时,强调,“建设网络强国,要有自己的技术,有过硬的技术”“要制定全面的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研究发展战略”[11]。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又进一步提出“互联网核心技术是我们最大的‘命门’,核心技术受制于人是我们最大的隐患”,必须有决心、恒心、重心,下大力气尽快突破核心技术这个难题[12]。在网络社会意识形态建设的过程中,既要通过自主创新夯实基础技术、“杀手锏”技术、颠覆性技术等核心技术,为意识形态工作开展奠定技术前提,又要在实际工作中不断提升驾驭新技术、运用新技术的能力,从而切实增强网络社会意识形态建设的安全防御能力、内容管控能力和舆论引导能力。
首先,积极构建多类型的主流媒体舆论宣传平台。舆论宣传是共产党人的看家宝,革命时期,“共产党人是左手拿传单右手拿枪才可以打倒敌人的”[13]。和平建设时期,我们也始终重视舆论宣传工作在意识形态建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随着互联网覆盖范围的不断扩大,互联网在逐渐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来源的同时,也成各种思想、文化、价值观众声喧哗的重要场所。因此,能否对网络舆论进行积极引导直接决定了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成效。
一方面,积极推动传统媒体向网络阵地转移,打造一批具有较强影响力的中央和地方重点新闻网站。国家积极推动网络媒体的规模化和专业化发展战略,大力扶植中央重点新闻网站建设,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形成了包括人民网、新华网、中国新闻网、央视网、光明网等在内的核心主流媒体集群。同时,以千龙网、大众网、东方网、红网等为代表的地方重点新闻网站也逐渐形成规模。这些国家和地方新闻网站强势集群的形成,有力地推进了主流意识形态网络舆论阵地的巩固。另一方面,主流新闻网站紧跟互联网技术发展新态势,积极推动传统媒体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打造以“两微一端”为核心的新媒体宣传平台。以“央视新闻”为例,其2013年新媒体用户总数突破了7000万,2015年人民日报移动客户端下载量超过2000万。传统主流媒体充分发挥其内在的公信力和权威性优势,在积极推动媒体融合的过程中发挥着引导作用,成为当前主流意识形态宣传和网络舆论引导的重要平台。此外,以求是网、马克思主义研究网、理论网、中国社会科学网等为代表的一大批马克思主义理论网站及其客户端成为网络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重要阵地。
其次,主动构建多功能的政府电子政务服务平台。从1993年正式启动“三金工程”,到1999年提出“政府上网工程”,我国一直致力推进政府机关的办公自动化,提高办公效率。尤其是党的十六大以来,在明确提出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建立服务型政府的目标后,我们进一步推进了基于互联网的政府电子政务新平台建设。截止而到2015年7月,全国政府网站共有85890个。政府网站的广泛覆盖,为服务型政府的转型奠定了重要基础。随着网络社交化的发展,“政府上网”已经不能满足网民对公共事务的需求,于是“网络问政”开始成为新的发展方向,渠道也从网站转移到微博和微信等社交平台。截止到2016年6月,新浪政务微博已达159320个,腾讯政务微信公众号总数超过10万个。初步形成了以政府网站为基础,以政务微博、公众微信、移动APP为核心,以服务热线、论坛、贴吧等为补充的网络政务平台。此外,近年来网络党建、网络反腐、网络监督等新领域的开拓也进一步丰富了我国政府电子政务平台的功能和作用。“网络问政”时代的到来和“双微”平台的应用,不仅推动了政府管理方式的创新,增强了政务服务的效果,提升了政府形象,而且进一步强化了政府和民众之间的了解和信任,充分发挥了互联网汇聚民情,化解民怨,凝聚民心的功能,有力推动了网络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建设。
再次,建立体系化的网络舆情监测平台。“舆情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空间内,围绕中介性社会事项的发生、发展和变化,作为主体的民众对作为客体的国家管理产生和持有的社会政治态度”[14]。在互联网迅速发展的当下,网络舆情日趋成为社会舆情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络舆情也逐渐成为社会的“晴雨表”和“风向标”。如何有效地收集、分析网络舆情已经成为推进政府治理能力和治理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加强网络社会管理的过程中,我们逐步建立了一套以政府为核心,以主流媒体、科研机构为重点,以商业化公司为辅助的网络舆情监测平台。实现了网络舆情预警全覆盖,形成了互联网主管部门总体协调、实际工作部门主动应对、重点新闻网站主动疏导的网上舆情工作格局。
目前,我国各级政府机构(从中央到县级政府机构)大都建立了相应的网络舆情监测机构,配备了专门的工作人员,并制定了制度化的舆情收集、报送和反馈机制。通过自动监测系统(如舆情秘书、帮福等监测软件)和人工监测手段,收集网络媒体中涉及本地区的网络舆情信息,并对监测情况通过日报、周报、月报及专报的方式及时向当地政府领导汇报。此外,政府有关部门通过与人民网和新华网等主流媒体成立的网络舆情监测室,中国传媒大学公关舆情研究所、中国人民大学舆情研究所、复旦大学舆情研究室等为代表的高校科研院所,以及专业性商业公司的合作,进一步提升了网络舆情监测的效率和准确性。相对系统化的舆情监测体系和机制的建立,为政府及时准确地把握群众需求,化解社会矛盾,有效开展思想引导,维护社会稳定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总之,自互联网进入中国22年来,党和政府的管理部门在不断的实践探索中,总体上形成了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互联网管理体制机制,形成了一系列适合中国国情的网络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建设原则和建设方法。我们要以此为基础,坚持优势、发扬成绩,克服不足、努力完善,进一步推动我国网络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建设。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互联网状况(2010年6月)[N].人民日报,2010-06-09.
[2]中国信息年鉴(2015)[M].北京:中国信息年鉴期刊社,2015:2.
[3]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976.
[4]江泽民论科学技术(专题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180.
[5]江泽民论中国信息技术产业发展主要篇目介绍[N].人民日报,2009-04-23.
[6]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145.
[7]张骥,方晓强.论网络文化对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影响[J].求实,2009,(2):40-43.
[8]习近平.在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5-12-17.
[9]孙宝文.中国网络社会研究报告[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4:192.
[10]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749-750.
[11]总体布局统筹各方创新发展 努力把我国建设成为网络强国[N].人民日报,2014-02-28.
[12]习近平.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04-19.
[13]胡乔木.胡乔木回忆毛泽东[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445.
[14]王来华.舆情研究概论[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32.
责任编辑:任芃朴
D61
A
1009-0169(2017)04-0013-06
本文为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研究”(15ZDA006)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王浩(1984-),男,山东济宁人,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网络文化与意识形态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员,云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入选中宣部首批马克思主义理论骨干人才计划,主要从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