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是为了构建“人”
——基于人本主义观念的《音乐史》教学改革

2017-01-24 08:44
中国民族博览 2017年11期
关键词:聂耳音乐史贝多芬

刘 昱

(湖南信息学院艺术学院,湖南 长沙 410000)

教学是为了构建“人”
——基于人本主义观念的《音乐史》教学改革

刘 昱

(湖南信息学院艺术学院,湖南 长沙 410000)

从人本主义的观点出发,教学的目的是为了构建学生的“自我”与成为真正的“个体”。《音乐史》作为一门注重知识讲解与历史逻辑的理论课程,如何通过课程改革构建学生的兴趣与主见,使之成为具有独立性与创新性的“人”,教师的个性、观念的改革、设计的创新显得尤为关键。本文将通过几个教学案例总结反观教师与学生在这门课程中“人”的构建。

人本主义;音乐史;教学改革;个性;创新

人本主义教学理论兴起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是当代西方教学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派别。其学习观与教学观深刻影响了世界范围内的教育改革,是与程序教学运动、学科结构运动齐名的20世纪三大教学运动之一。代表人罗杰斯在人本主义“性善论”“潜在论”和“价值论”的基础上,多次明确提出教育应把学生培养成富有灵活性、适应性和创造性的人,教育所培养出来的人应该是个性充分发展的人。在罗杰斯看来,教学活动应把学生放在首要位置,把构建学生的“自我”看作教学的目的,所有的教学活动不仅要服从“自我”的需要,而且也要围绕着“自我”进行。基于此种认识,罗杰斯提出“非指导性教学”即在课堂中创造一种接受的气氛;围绕着个人和小组发展的目标而进行;教师的角色不断变化。真正的学习不仅仅是为学习者提供事实,而是涉及整个人;真正的学习经验能够使学习者发现他自己的独特品质,发现自己作为一个人的特征。不论哪种课程的教学都应该关注学生自我的构建,尊重他们的个性,激发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也正是基于这种观念,我们开始了《音乐史》课程的教学改革。

《音乐史》作为一门理论课,在常态教学中比较侧重于教师的讲授、知识的传授、逻辑的梳理、音乐风格感的建立。课件加音响是常用的教学方式,这样既能面面俱到地将知识传授给学生,形成历史的逻辑性,也能让学生形象地感受到音乐。这种教学方式在缺乏音响与音像资料的时代很有意义。但信息时代的学生、对于崇尚自由个性的九零后,他们显然更喜欢表现与参与,而不是跟随;更有主见和个性,而不是听从;更喜欢好玩和有趣,而不是呆坐。甚至少部分同学特立独行,对自己不感兴趣的课程可以不参与,对传统的施压、批评、惩戒型教育比较无所谓。如何尊重他们的个性、激发他们的兴趣、构建学习与探索的主动性,并拥有对这门课程的主见与思考,打破传统的教学方式成为必然。第一节课我们就将课堂分成五组,选组长、立口号、取组名、定游戏规则、记成绩。每节课围绕一个主要的主题或者是教学重点,以游戏和团队竞争的方式构建学习。关注学生的兴趣与参与度,以及创造性与潜能的激发,并通过多种展现形式加深学生对历史、对音乐的理解,同时让师生乐在其中,主动探索,构建学生的主见和认知。

一、问题导入:构建学生的兴趣与主动性

《西方音乐史》很大程度是一部作曲家与作品史,其教学步骤通常是通过对作曲家的生平与作品的介绍,阐述作曲家在音乐史中的贡献与历史地位。我们把这种阐述方式视为顺述法。但如果要构建学生的兴趣,做到在教学一开始就能抓住学生的注意力,问题的导入与教学设计显得更为关键。

在《贝多芬印象构建》这一课中,我们从“谈谈你内心的贝多芬”入手,要求学生用五个关键词描述对贝多芬的第一印象,以及印象的来源(考查学生的先前经验、书本的快速浏览与构建能力)。这一环节中,大多数孩子对贝多芬的印象是顽强、孤僻、暴躁、粗鲁。其中平时学习并不认真的一组反倒有学生注意到贝多芬创作的创新,出现浪漫主义等核心词。他们用“独立思考、顽强、暴躁、胆大心细、豪放”来描述贝多芬。学生兴趣被激发后,教师引入关键词“古典主义的代表人物”,并聊及家庭成长环境以及中年失聪的打击对贝多芬性格的影响。紧接着抛出第二个问题:从未解之谜——贝多芬死后发现的未署名的情书谈起,在听完贝多芬未署名的情书以及唯一一部声乐套曲《致远方的爱人》后,感受对贝多芬的第二印象。这一环节,有学生转变对贝多芬粗暴的第一印象,开始增加“浪漫温柔”的认识。接下来,引入电影《贝多芬传》,介绍贝多芬终身未婚以及与侄儿的关系,保持学生的兴趣。第三步是通过音乐听辨来构建对贝多芬的第三印象。在此,教师设置悬念,虽全部选择了贝多芬的作品(如风格比较对立的《第三英雄交响曲》第一乐章、《第六田园交响曲》第二乐章、《第五钢琴协奏曲》第二乐章、《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第二乐章、《月光奏鸣曲》第一乐章、《热情奏鸣曲》第三乐章灯),却让学生猜哪些是贝多芬的作品。鉴于对贝多芬粗暴的认识,大多数同学都错以为激昂属于贝多芬,柔美不属于贝多芬。而恰恰通过试错,讲解贝多芬两面性人格对于奏鸣曲、交响乐对立性主题的意义与贡献,同学们反倒印象更为深刻。最后通过电影《贝多芬传》感受《第九交响乐》的音画感和导演对作品的理解与表达,引导学生思考贝多芬的人生理想与三观,甚至是当时的历史背景。

整节课是从学生对贝多芬的了解开始的,通过倒述的方式构建学生对贝多芬的兴趣与主动探索,最后回到贝多芬的人生观与历史背景。这种通过问题导入的教学方式不仅调动了大多数同学的积极性,形成了一定的团队凝聚力与竞争氛围,教学内容的吸收率也有较大提升,教学效果总体不错。更为关键的是学生发生了态度的转变,从被动听课变成主动参与,专注力普遍提高,也能静下心来感受音乐。“贝多芬印象的构建”不仅仅是陈述老师、教科书、电影导演对贝多芬的认识,更是学生自身对贝多芬印象的构建,也是学生独立思考人格的构建。

二、有破有立:构建学生的自我与主见

《中国音乐史》的讲解最难消除的是隔阂感。我们的学生甚至教师本身就处在与传统文化脱节的时代背景里,传统文化的美与我们的审美观念有一定出入。构建学生新的审美、增加对传统的理解,首先要破除他们先前对传统文化的距离感,通过改变教学模式与步骤一步步构建学生新的审美主见。

在讲述《20世纪初的京剧》这一课中,老师并没有先讲解后欣赏,而是先通过观赏两段不同性别的演员表演的京剧《霸王别姬》,让学生来分析其中的不同。有同学很快意识到性别的不同,而且不太接受男性出演旦角的方式,觉得很别扭。接着老师抛出问题,分组讨论:京剧的行当有哪些,虞姬属于哪个行当?学生开始将头脑中的“生旦净末丑”翻出来,并意识到“旦”就是戏曲中的女性角色。那旦角为什么是男性出演?场下开始沉默,活跃的同学马上意识到:是因为女人没有地位,不能上台。很好,教师接着介绍当时社会的等级:戏子与丐、妓同一级别,而且女性的地位比他们还低,不能上台演戏,连观戏的权利都没有。在京剧形成初期,女性是集体消失的。舞台上下见不到女性,女性没有自我表达的权力,只能由男性出演。“旦”最初更多是充当男性达官贵人的玩偶,在京剧行当中最没有地位。但历史上的四大名旦,如梅兰芳等,不仅扭转了旦角的历史地位,同时也将旦角甚至是京剧推向高峰,为什么?接着,通过观看纪录片《京剧》中的片段与浏览书本内容,让学生分组讨论,形成自己的观点与构建新的审美理解。同学们意识到由男性出演女性不仅是当时历史的必然,也是一种进步。比如有同学意识到明末清初女性观众的加入,对旦角的发展有极大的推动作用;也有同学注意到梅兰芳在前人基础上对旦角进行了诸多创新,比如服饰、旦角的表演、新戏改革等;而且也关注到梅兰芳的崇高气节,不仅懂得将生活与舞台区分,同时为了拒绝日本人蓄须明志,是艺术的泰斗,更是人上君子。当同学们留意到梅兰芳在日本以及美国的演出,既推动了京剧的影响力,又让世界意识到第三大表演体系的存在时,新的审美理解慢慢构建。

通过问题讨论与互动形成对梅兰芳以及京剧的理解,再进行梅兰芳京剧艺术的审美体验,同学们可以从当时的历史背景去看待旦角的发展,对当时的京剧艺术慢慢理解和接受。这种让学生先猜、后思、再讲解,再欣赏、破立结合的方式,不仅尊重了学生欣赏的本能与感受,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与兴趣,同时带着问题去深入,带着理解去欣赏,以学生探索为主,减少了距离感与排斥感,提升了音乐审美的能力,也构建了自我与主见。

三、亦演亦思:构建学生的个性与想象力

音乐学习中,个性的构建与想象力的释放是非常重要的。《音乐史》的常规教学中,知识的讲解与传授是主要途径。事实上,通过多种方式提升学生对音乐的感受、释放其天性仍是理论课更生动有趣的不二法门。

最初为了增加学生的参与度,我们在讲解学堂乐歌时,让学生分组选取自己感兴趣的学堂乐歌进行表演。为了竞争,同学们使出十八般武艺,将弹奏、朗诵、演唱各种表演形式糅合展现作品,甚至在他们的表演里看到了当时学堂乐歌风靡全国的场景。第二步是构建学生的想象力,比如在介绍脱胎于文学作品的门德尔松的音乐会序曲《仲夏夜之梦》之时,要求学生把听到的音乐转换成自己的文学表达,锻炼学生的通感与想象力,而同学们的表达也各有千秋。如杨涵婧同学在《听门德尔松〈仲夏夜之梦序曲〉有感》中写道:开头一串急促的音符让人思绪紧绷。随着音乐的渐行,给人情绪的释放、与之前形成承上启下之感,具有宽宏的力量。中间插入一小段柔和的乐句,又让人进入梦一般的意境,与之前形成极大的对比,给人一种经历不同梦境的感觉,错综复杂。整首曲子具有幽默诙谐的特点。每位同学在音乐的影响下发挥着不同的想象力,也展现着不同的个性。

当学生的想象力逐步释放且具有一定的表现欲后,我们时常用表演的方式增加学生对作品的理解。比如在讲解浪漫主义作曲家穆索尔斯基的音画作品《图画展览会》时,因其是一部鲜明、形象的作品,用音乐的描绘功能再现图画,我们要求学生在听完老师的介绍后,分组选择音乐用肢体语言配合音乐构成流动的图画,既考验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与表演能力,也增加了对音乐的理解与捕捉能力。比如李杰与凌小旭表演的《牛车》,一人演牛、一人演人,沉重的音乐配合他们沉重的脚步,包括后面同学的鞭挞让现场气氛非常活跃;张德明表演的《侏儒》配合音乐的附点和强弱,一瘸一拐,既形象又让人捧腹大笑;刘雪荣与杨涵静表演的《两个犹太人,一个穷,一个富》更是用剧情的方式再现了穷人的可怜与富人的趾高气昂。

当同学们的想象力被激发后,他们的表演已经不仅仅在理解音乐本身和丰富音乐的表现力,其自身的个性也得到充分展现,课堂已变为学生的主场,教师只负责策划与课堂组织。在学生的主动性、理解力、自我、表现力、潜能、个性、行动力得到构建的同时,教师也在与学生的互动中慢慢成为学习的主体,亦修复着教师自身的兴趣与个性。

四、你导你演:构建学生的创新与特色

创新能力一直被视为民族发展的核心,如何引导学生的创新能力,构建他们自身的特色是课堂教学中的一个难点。音乐史论课程有没有可能创新,如何创新?如何构建每位同学的特色?这一点借助一位有个性的同学,我们得到了启发。这位同学最初很少上课,缺乏基本的自控能力,传统管理方式收效甚微。但在发现她有录制微电影的创意和能力后,我们力邀她来做导演,尝试将史论课程拍摄成微课作品。

比如如何用微课的方式展现聂耳短暂而精彩的一生,同学们见仁见智,思考了很多方案。最后结合历史背景,大家选取了聂耳的《卖报歌》《铁蹄下的歌女》《国歌》等几首歌曲来阐述聂耳的一生以及中国人抗争的缩影。分析教学资料后,同学们认为聂耳考入和离开黎锦辉的联华歌舞学校是聂耳思想成熟的转折点。从经历“新蝴蝶鸳鸯梦”的醉生梦死到“九一八”事变,聂耳对当时的中国需要什么音乐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他将个人命运与民族振兴紧紧联系在一起。同学们采用《卖报歌》作为背景音乐,通过表演揭示出“九一八”事变的主题,以及这一社会性事件对聂耳的冲击,并最终选择加入中国共产党,将音乐创作的才华化作匕首刺进敌人胸膛,引领左翼音乐的道路;接着用《铁蹄下的歌女》表达了当时中国人内心被贱视的无奈以及隐含的爱国激情,也展现了聂耳用音乐表达无产阶级、受苦大众的形象以及在创作上的进步;并引出振奋人心、同仇敌忾、全民抗敌的《义勇军进行曲》。这些歌曲的表演与介绍既如同一幕幕的历史剧,勾勒了聂耳思想与创作上的主要经历,也展现了当时人们内心力量的成长。同时在老师的策划下,同学们通过搜集有关聂耳的资料与观看各种音像资料编写剧本,对不同性格与特长的学生进行任务分配,发挥每位同学导演、拍摄、编辑、演员、灯光音响等优势,以团队的力量呈现了一部优秀的微课作品。让同学回到当时的历史背景中去理解时代,并通过表演展现曾经的音乐,学生既是创造者,又成了音乐史的构建者。

当教师的存在不是为了给标准答案,而是充当导演,负责游戏规则的设置与教学流程的安排,负责学生兴趣的激发与保持,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感兴趣的问题为出发点,让学生有自我探索的空间;当学生的存在不是为了听课,而是出演、自行探讨或创造性参与,以向内心求为主要途径,以期形成自己的主见和答案时,容易形成个性,成长为他们自己。如苏格拉底所说:教师是为了点燃学生的智慧,而不是灌输知识。而这一过程,受益的不仅仅是学生,更是教师自我与个性的构建与修复,教学相长的意义就在于此。

[1]凌宪初,崔斌.西方音乐史与名作欣赏普修教程[M].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16.

[2]喻意志,吴安宇.中国音乐史与名作欣赏普修教程[M].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16.

[3][美]罗杰斯,石孟磊.论人的成长[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社,2015.

[4][美]卡尔罗杰斯,杰罗姆弗赖伯格著,王烨晖译.自由学习[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5.

H319

A

2016年湖南省教育厅教育科学研究,青年专项资助项目(项目编号:16B184)。

刘昱(1980-),女,湖南新化人,武汉音乐学院2006届硕士研究生,湖南信息学院艺术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音乐学与音乐教育研究。

猜你喜欢
聂耳音乐史贝多芬
化险为夷靠淡定
基于中国音乐史的百年发展历程探索
亦远亦近贝多芬
交响乐之王——贝多芬
贝多芬
贝多芬·丁
中国近现代音乐史专题国际学术研讨会
聂耳,你是中华民族的英灵
化险为夷靠淡定
乌兰杰的蒙古族音乐史研究
——评乌兰杰的《蒙古族音乐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