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团江苏省委
“三社合一”不断扩大共青团的伙伴圈
文 | 团江苏省委
近年来,江苏共青团以“三社合一”为统揽,搭建平台引人才,开发项目聚人才,立足服务育人才,着力加强团属、社会组织、条线兼职等三支青少年事务社工人才队伍建设,“团干部+社工+志愿者”的工作模式形成常态,全省各级团组织的伙伴圈逐年扩大。截至2016年底,全省已建成9925人的青少年事务社工人才队伍。
在全省大力推进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三级平台建设,其中:省级平台注重顶层设计,市县级平台注重资源链接,基层平台注重服务落地,三级平台错位发展,分层分级吸引集聚青少年事务社工人才。
以省级平台为中枢,形成省级示范效应。建设省暨南京市青年社会组织创新中心,将中心打造成承接政府职能转移、企业社会服务、高校社会创新成果转化以及青少年事务社工人才集聚的综合服务平台。中心购买乐仁乐助(支持类社会组织)负责日常运营,运营以来已吸引不同类别的22家成熟期青年社会组织入驻中心。研究制定《公益创投标准化手册》和《孵化园运营标准化手册》,在项目研发、筹资融资、社区融入、分享培训、媒体推广等方面给予指导和规范。
以市县两级平台为中坚,做强区域特色品牌。推进市级青年社会组织服务平台建设,将中心打造成青年社会组织的孵化基地、青少年事务社工的培育基地、青少年公益项目的集散中心和基层青少年综合服务平台的管理中心。目前,全省已建成市级平台19家、县级平台80家,其中,苏州“笑果”、常州“益立方”、徐州“伙伴汇”等已形成品牌效应。以苏州“笑果”为例,从1家市级中心到11家区级“1号店”再到33家笑果青少年社区服务店,苏州各级团组织将“笑果”专业课程通过专业社工常态化地送到了青少年的身边。
以基层站点为触手,确保成熟项目落地。加强基层“青少年之家”建设,将省市县平台孵化成熟的青少年公益项目优先输送至基层“青少年之家”,打通服务青少年的“最后一公里”。“团干部+社工+志愿者”的力量配备,常态化的项目实施,专业化的服务内容,让全省485个“青少年之家”成为深受孩子们喜爱的“第二课堂”。
立足重点群体、重点领域和重点条线,开发设计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项目,以购买服务、公益创投等方式,吸引凝聚社会组织及条线兼职青少年事务社工人才。
开发设计重点青少年群体服务项目。针对农村留守儿童、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服刑强戒人员未成年子女等弱势青少年群体,以“希望有约”母项目为统揽,分类实施“关爱行动”“阳光行动”“圆梦行动”“暖冬行动”等子项目,在2016年整合资金2349万元,累计凝聚1万多人次青少年事务社工为71335名青少年提供了帮助。
开发设计重点领域服务项目。立足学校、社区等青少年学习、生活的重点领域,以“驻校社工”“希望来吧”两个项目为重点,将6830名青少年事务社工引入校园、引入社区。目前,全省已建设“希望来吧”295个,每年服务12.04万人次的流动留守儿童;苏州“青少年正面成长”驻校社工项目吸纳500人次青少年事务社工,为12—14岁中学生开设专业社工课程,该项目有望得到政府支持在全市推广。
开发条线兼职青少年事务社工队伍。加强与综治、民政、司法等部门合作,以制度化形式将各条线基层社工转化为兼职青少年事务社工,为我所用,共同考评。2015年,南京市综治办、南京团市委联合加强“综治青少年事务社工”队伍建设,明确全市每个街道以不少于一名的标准配备综治青少年事务社工,并对其工作职责、绩效考核、管理培训进行了规范。该模式在省内全面推广的同时,各地结合实际,主动对接司法、民政等部门,在全省建成3238人的兼职青少年事务社工队伍。
建队伍的同时,更要稳队伍、强队伍。为了在全省营造青少年事务社工健康成长的良好氛围,我们立足需求,多措并举,力争通过精细化服务培育出越来越多青少年事务领域的专业社工人才。
常联系,打造社工人才“朋友圈”。将青少年事务社工作为全省各级团干部“1+100”“走支部连百心”等活动的必选类别,常态化走近青少年事务社工,加强联系,了解需求,解决困难。建立“益领航”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微信群和QQ群,定期举办项目路演、社工沙龙等活动,不断扩大全省社工人才的“朋友圈”。
助成长,开通社工成长“快车道”。一是给政策,在广泛调研和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联合多部门出台加强全省青少年事务社工人才队伍建设的指导意见和推进方案,推动人大、政协开展青少年事务社工人才队伍建设专题视察,为相关政策的建立完善创造条件,营造氛围。二是给培训,整合专业院校和民办社工培训机构资源,在全省建成青少年事务社工实训基地和培训机构22家,累计举办社工培训班169场,共11305人次参加培训。南京依托驻宁高校和南京青年公益发展促进会培训资源成立青年公益学院,建立80人的培训教师库和涵盖50门通用类、专业类课程体系。三是给指导,在江苏省社工协会下成立青少年社会工作专业委员会,集聚青少年事务社工领域的专家40人,加强专业督导,制定发展规划,评估服务项目,促进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水平的稳步提升。
给激励,提升社工价值“认知度”。一是注重表彰先进。后开展省级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服务标准化示范单位、示范项目评选,充分激发青年社会组织和青少年事务社工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和工作活力。二是成立人才联盟。吸纳77名青年社会组织骨干、优秀青少年事务社工,成立江苏省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卓越人才联盟。常态化对青少年领军人才进行培训、激励,提升社会工作者的职业认同、团队意识和专业素养。三是实施政治吸纳。在青年联合会中新增青年社会组织界别,主动吸纳18名优秀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人才、社会组织骨干成为省级青联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