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目前大学教学改革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2017-01-24 23:00马广志马玲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 2016年12期
关键词:教学改革大学问题

马广志++马玲

摘 要: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我国大学在人才培养方面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为了提升大学的教学效率,为社会培养更多的人才,大学需要进行教学改革,解决实际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实现大学教学效率的快速提升,保持大学的健康、持续、快速发展。文章首先分析了大学教学改革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然后提出了大学教学改革的对策,希望能够切实提升大学教学效率。

关键词:大学;教学改革;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 H319.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6)35-115-2

0 引言

自古以来,大学是为社会培养人才的摇篮。近年来,随着大学规模的不断扩大,高校进行了扩招,但随之而来的问题产生了:大学教学质量出现了下滑,大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不能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因此要对大学教学进行改革,提升大学教学质量,进而才能培养出适应社会需求型的人才。大学教学改革是指依照特定的改革目标和计划,运用各种教学模式和政策,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当前一些不适用社会发展的教学思想、内容、方法、体制进行改革,以实现教学目标,提升教学效率,为社会培养更多的急需型人才。

1 大学教学改革中存在的一些实际问题

1.1 教学观念落后,阻碍了教育改革的步伐

长期越来,大学一直采用的是传统的教学观念,简单地把学生看作是学习的工具,只是对学生进行知识的灌输,没有与学生之间进行交流和沟通,造成了学生机械的学习。教师的这种观念过于狭隘,没有更多的关注学生的内心世界。俗话说得好“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师要从思想上认识到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的意义,转换自己在课堂中的角色,让学生做课堂知识的主宰者,培养学生对知识的质疑和批判精神,这样大学生才能在走上工作岗位后快速适应社会形势的不断发展。因此,对大学教学进行改革是势在必行的,这是时代发展的必然结果。

1.2 主体性被忽视

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标准一直倡导“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成为课堂活动的主宰者”,但在实际的大学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作用常常被忽视。通过调查发现,在很多大学课堂中,教师还是按照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给学生留有极少的参与和交流时间,教师还是整个课堂的控制者,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提不起学习的兴趣。通常情况下,教师会提前写好教案,做好课前准备,然后教师再按照既定的进度进行讲解,当然这对于教师来说具有很大的优势,教师减少了很多面对突发问题的情况,“一切都在自己的掌控之中”。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教师并没有将课堂还给学生,也没有真正将学生放在主体位置上,当然学生的主体作用也没有发挥出来,所以,大学教学改革并没有取得实质性进展。

1.3 课堂教学模式单一,教学方法落后

制约大学课堂教学水平提升的一个主要因素是教学模式落后。长期以来,我国大学课堂教学一直采用的是一言堂教学模式,教师在课堂中争分夺秒地讲解,学生在课堂中安静地做笔记,师生之间没有进行互动,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得到有效发挥,最后导致学生的积极性不足。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教师对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认识不足,还是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与当前的实际相脱节,最终导致大学教学水平的下降。虽然在当前的大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引进了一些新的教学手段,比如多媒体等,但实质上对教学效率的提升没有起到实质性的效果,因此,必须要对大学课堂教学进行改革。

1.4 创造性培养的缺失

长期以来,由于受到应试教育和学分制的影响,很多大学生都缺少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由于受小学和中学阶段应试教育的影响,很多大学生完全按照教师的要求按部就班的学习,教师规定什么,学生就学什么,没有学习的主动权,在这种状况下培养出来的学生缺少创新精神,进入大学之后完全是以修学分为目的,完成本学期的课程。曾经有人说过:我国的小学是听话教育,中学是分数教育,大学是知识教育,虽然这种说法存在片面性,但是我国的小学课堂和中学课堂一直采取的是应试教育的模式,这样的教学模式势必会束缚学生的思维,扼杀学生的创新精神,最后导致学生成为学习的机器,没有质疑精神和批判精神,丧失主动学习的能力和欲望。

2 大学教学改革的对策

2.1 改变教学观念,准确定位教学目标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呈现多层次的变化,基于传统教学理念下的大学人才培养已经无法适应社会的需求。因此,大学教师必须积极转变教学理念,坚持以学生为本,因材施教为原则,培育出满足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在大学课堂授课过程中应该根据不同专业、不同层次水平的学生提供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进而提升大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教师是课堂教学中的引导者,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增加学生在课堂中的自由性,提高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度,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目前我国大学生的整体素质将直接关系到我国国民基本素质。因此,要加快大学教学改革步伐,结合社会需求,以及学生的发展水平,彻底改变大学生高分低能的现象。

2.2 引导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

大学教学不同于普通的中学教学,大学更加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虽然教师也在课堂中进行讲解,但是教师讲解之后更多的需要大学生自己进行消化、巩固和复习,这就需要大学生具有较强的主观能动性,而不像小学生、中学生那样需要教师检查、监督才能进行。另外,大学生在选择教学内容的时候也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因为大学教学中有很多的选修课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和特长进行选择,不再受到专业和时间的限制,给了大学生更多参与和成长的机会。

2.3 采用多样化教学模式

科学技术的发展,促进了电子产品的产生。我国大学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也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更新教学方法是必然趋势。在大学课堂教学中要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和先进的教学设备,比如:角色扮演、案例分析、模拟练习等方法;一方面,教师可以创设多媒体教学情境,多媒体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手段,可以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此外,微课也是目前流行的授课方式,大学教师也可以借鉴此方法。总而言之,作为大学教师必须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教学方法,进而才能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实现教学改革的顺利进行。

2.4 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当前,随着高校办学规模的扩大,学生的整体素质出现了下滑的现象,尤其是学生的创新能力受到了严峻的考验。心理学研究指出,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是一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培养自己遇到问题,解决困难、障碍的能力,另外还可以形成自己特有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自己的创新思维。因此,教师要重点关注学生的创新思维,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将每一名大学生都培养成为有理想、有创新思维、有内涵的人,为大学教学改革的进行创造良好的人才基础。

3 结语

综上所述,大学教学改革是一项长期和复杂的过程。当前,在大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影响了教学改革的进行,因此要找到存在于改革过程中的问题,然后针对这些问题采取适当的措施,一定能够促进大学改革的进行。首先,要改变教学观念,准确定位教学目标;其次,引导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再次,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模式;最后,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这样才能够完善课堂教学,促进师生共同发展,进而实现大学教学改革的顺利进行。

参 考 文 献

[1] 侯宝珍.大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学理论,2010,25:226-227.

[2] 白令安.高校教学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经营管理者,2014,24:349.

[3] 杜琨,范志芳,李煜,连明磊.大学教学改革的现状和对策分析[J].考试周刊,2014,11:4-6.

猜你喜欢
教学改革大学问题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