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回族生态建筑研究

2017-01-24 22:13康婧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 2016年12期

康婧

摘 要:宁夏南部属于黄土高原的一部分,黄土覆盖厚达100多米,利用这得天独厚的地域特征,建造了冬暖夏凉的生态建筑——崖窑。即使当地居民迁山区入居川区,人们仍然传承这种古老的居住形式创造出“箍窑”。这种建筑形式与发达国家的“绿色居住”理念不谋而合,通过对此建筑的生态性研究,为即将消失的宁夏民居建筑的改造与发展提供参考价值。

关键词:崖窑;箍窑;生态性

中图分类号: TU-092.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6)35-58-2

0 引言

宁夏回族自治区是我国最大的回族聚居区,位于西北部的黄河中上游。其南部为黄土高原的一部分,黄土覆盖厚达100多米,由南向北厚度渐减。受自然环境和地理条件的制约,南北部的回族建筑形式有着明显的差异。新中国成立前,宁夏南部山区的回族人民多居住在窑洞,住房的使用较少且简陋,有句俗语:“回回的房没有梁”。现今多是以崖窑、土坯砌墙、单坡覆瓦或双坡覆瓦的形式存在。崖窑作为黄土高原上特有的古老建筑形式,被宁夏海原、西吉西部的这些土层较厚的山区回族人民所喜爱,且因当地山大沟深,林木少,经济基础薄弱,节能环保,故崖窑被宁夏南部的回族居民推广使用。为利用空间,或因经济条件和自然资源的制约,在部分山区和地势平坦的川区,用土坯和黄草泥垒砌窑洞,创造出宁夏回族居住建筑的另一道风景“箍窑”。直到现在,在南部山区回族聚居的村落中仍保留这种窑洞式的民居建筑,而在山区的汉族民居中,这种极具地域特点的民居建筑则早已消失殆尽,荡然无存。“箍窑”技术已为宁夏回族专有。

1 崖窑的空间布局

回族居民的“崖窑”是充分利用天然的黄土资源,在黄土崖上先铲出一个断面,挖窑洞做居室。断面有大有小,大则能掘五六孔窑,小则能掘三四孔。居于回族窑洞中间的一孔常被称为主窑或客窑,主窑边上的为火窑,进入火窑的左侧或右侧布置火炕,火炕和锅台相连接,供做饭和居住用。窑外上侧常挖一个高二米、深四米、宽二米左右的窑洞,回族俗称“高窑子”,是回族老人念经礼拜或储藏的地方。仓库和牲畜圏是布置在断面两侧所挖的两孔小窑内。畜圈外一般设置围栏,厕所是旱厕都设在院外,院落的私密性较好,整个院子习惯用土墙围住。也有下沉式窑院,多为斜坡式入口,入口处使用券式门洞。院内东、西、北三面崖墙上均开孔打窑,面南窑洞为主要的居住地,多开三孔,中间一孔设为堂屋,两侧为卧室,窑洞之间有拱顶通道,宽度两米左右。

传统的窑洞空间从外观上看是圆拱形,样式为底方顶圆,拱形的内部空间视觉上提升了竖向空间,使人们感觉开敞舒适。大小视其土质而定,对于土质坚硬的窑洞可挖得大些,一般进深5m左右,宽3-4m,高3m有余。而土质松软沙化则挖得窑洞小些。一孔一孔的圆拱形窑洞在单调的黄土高原上尽显轻巧活泼,不仅体现了传统思想“天圆地方”的理念,更重要的是冬日阳光可以通过门洞处高高的圆拱上的高窗深入到窑洞的内侧,充分利用太阳辐射,增加室内温度。

2 崖窑的建造形式

宁夏崖窑多为开敞式靠崖窑,在靠崖处辟出墙面、天然土顶上起拱为特征。在建造开始时先由“窑匠”提镐,小工挖土,凿出“人”字形的样式,凿好后用黄泥抹墙。洞口处理多以土坯、砖石砌墙,并镶一门两窗或三窗。因经济条件制约,大部分的崖窑外侧是黄泥抹面,青砖起券较少,立面墙覆以青砖造价高,极少住户使用。常见的黄土窗洞具有施工简便、坚固耐用、冬暖夏凉和成本低等特点。而部分青砖覆面的崖窑,不仅可以加固黄土墙,还可以起到美化外立面的作用。

宁夏属于寒冷地区,崖窑冬季采暖方式是火炕。火窑进门左侧设炕和灶台相连,炕和灶台同用一个大烟囱,炕角有一个洞,外插一块板子,通过提升板子的高度控制火炕烟的大小从而控制炕的温度。宁夏南部山区回族居住的这些崖窑,具有施工方便,结构简单,坚固耐用,经济方便的优势,还被誉为冬暖夏凉的“神仙洞”。当然崖窑也存在通风不利、采光不良、抗水性能差、阴暗潮湿等缺点。但是崖窑的存在无不透出先民们利用自然环境的大智慧,崖窑不仅居住舒适、节能,而且窑洞空间布局充分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朴素的外观在建筑美学上也是别具匠心。

3 箍窑的空间布局

宁夏的“箍窑”主要分布在清水河东侧黄土丘陵地区,也就是宁夏同心一带,年均降水量小于300mm,其突出特点是拱形无覆土,而山、陕一带的窑洞是拱顶覆土夯实后形成的平顶房屋。宁夏箍窑是先用夯土板筑墙体,再土坯券出拱形的屋顶。在建筑平面布局中,面南的窑洞呈“一”字形并列分布,常见由三个“箍窑”并列一排而建,也有四、五个“箍窑”并列布置。这种并排布置的多孔“箍窑”之间,墙体相距1.5m,并建前后窄墙封闭,使其形成一个封闭空间。在两拱顶之间的这个封闭空间上方铺设梁、檩条、木椽,并在上方覆以苇席、草泥,与拱顶相接,形成的U形槽道是方便雨水排出。并在东拱墙上留窗以改善窑洞采光问题。两窑之间的封闭部分,具有鲜明的宁夏回族地域特色。

由于平均海拔高,气候寒冷,黄土层较厚,故箍窑的跨度小,进深大。宁夏回族箍窑空间格局单一简朴,一窑多用,生活起居均可在窑内完成。靠近门窗的地方布置起居空间,其次布置的是活动空间,最里面是贮藏空间或者饲养空间。在外形装饰上,宁夏回族居民把伊斯兰建筑常用的装饰元素如“拱”和“券”与建筑构件结合起来,使窑洞具有民族特色。其外形独特,冬暖夏凉,采光也较崖窑好。

4 箍窑的建造形式

土坯箍窑与崖窑有很大不同,即可以在窑的前后开窗,从而达到自然空调的效果,来改变窑洞室内存在的如采光差、湿度大等问题。在建造过程中先砌左右两侧的承重墙,建好后打拱起券,最后封闭前后墙。也有部分箍窑师傅先砌两侧平墙,再砌前后拱形墙,建造拱形墙时留出门窗,最后券拱顶,但这种方式存在弊端:①室内运料不方便;②拱形墙与拱顶咬合不严。因此这种方法较少使用。箍窑的材料都是就地取材,选用当地的生态材料如黄土、水、麦草、木材。整个建造过程:育土、做窑墩、胡基、拱顶、最后摸墙。

首先育土,为的是打土坯。育土有讲究。从高崖上刨下的土是生土,块多,树根多。育时,把块敲成碎面,把树根等一一拣出。还要再一层一层洒上水,润润的抓一把能团住。

其次要打好类似拱形桥桥墩的窑墩子,一般窑墩子宽70cm、长5m左右、高1.4m左右。

再次,要打好胡基。常选用黑黏土和黄土,在多年的经验积累中这两种土的湿度和土质最适合。开始打时,准备好相关的材料备用即一块平整结实的石板或水泥板,和筛过的草木灰。先把模子放在石板上,为了方便胡基拆卸,要在石板的底部和模子的四周撒一把草木灰,之后可以往模具中填土并夯实。打胡基很艰辛,在回民中的一则顺口溜:“三锨九杵子,二十四个脚底子”便可反映出箍窑中这个步骤的艰难。在窑墩和胡基都准备好后就可以开始箍窑了。先在窑墩子上架上拱形的窑楦子,然后用草芥和的稀泥把土坯一层一层粘上。建好的窑从形状上好似牛脊梁,呈尖圆拱形。最后在窑外抹一层黄土和麦草粗泥,凉干后再抹层黄土和麦衣的细泥。箍窑虽比崖窑耐久性差些,但一般可住几十年乃至百年,可见是非常坚固的,但箍窑在居住使用过程中比崖窑麻烦,为避免遇到连续阴雨造成窑塌的危险,每三五年需要在窑外抹层泥。箍窑所用的建筑材料可谓环保,对人无副作用,在使用过程中能耗也较低,是我们提倡的生态建筑的典型。

5 总结

现今,人类社会发展的水平越高,对居住条件的要求也就越高。而我们提到的“绿色居住”理念倡导在不破坏自然环境的前提下,保障人体无害,并且耗能低的生态型居住理念。宁夏回族自治区的回族居民就地取材利用当地自然条件的便利,创造了具有地域特色的生态建筑崖窑和箍窑。

崖窑抗震性能好,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使用对人体无毒害的建筑材料,冬暖夏凉能耗低,冬季用牛粪烧煨的火坑取暖也是一种降低耗能的方式。由于直接挖窑建宅,不会侵占耕地,也不会破坏居住地的原貌,既是一种绿色居住方式又是一种原生态的诗意栖居形式。箍窑技术同样就地取材选用土、木等生态材料,安全无毒、能耗低,也是符合国际绿色建筑的居住理念。这两周回族建筑不破坏生存环境,在黄土高原经济基础薄弱地区有大力推广的价值。最大可能保持居住环境的原生态,因此有必要将宁夏回族的绿色生态建筑推广并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