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杠杆”

2017-01-23 21:25胡雯雯余嘉敏
南都周刊 2017年2期
关键词:暴食肥胖者体重

胡雯雯++余嘉敏

在2016年《柳叶刀》发表的全球成年人体重调查报告中,中国拥有4320万肥胖男性和4640万肥胖女性,肥胖人口首次超过了美国,列世界首位。美国则以4170万肥胖男性和4610万肥胖女性位列第二。

虽然以人口密度来计算,中国的肥胖人口比例只有美国的1/4,严重肥胖的比例也低于美国,位列世界第二。但中国国家体育总局公布的《2014年国民体质监测公报》显示,过去10年,国人增长的体重几乎等同于西方人在过去30年增长的体重,也就是说,国人在肥胖上的发展速度相当惊人。

被忽视的健康杀手

与此同时,与肥胖相关的各种疾病,正困扰着越来越多的国人,而且受影响者的年龄层正逐渐趋于年轻化。三高,脂肪肝,糖尿病,睡眠呼吸暂停,进食障碍等词汇,很多人都已经不陌生。比如,腹型肥胖的人往往比脸胖、臀胖、腿胖的人,更容易得糖尿病。这是因为相比于身体其他部位的脂肪,腹腔内脂肪对胰岛素更敏感,会阻碍胰岛素吸收、转化、利用葡萄糖,造成血糖升高,引发糖尿病。

根据中国社科院食品药品产业发展与监管研究中心主任张永建近日给出的数据,由于经济发展导致的工作快节奏、生活方式变化造成的不科学饮食,以及缺乏锻炼等引起的亚健康状态,使中国人身体近几年受到了极大的影响。在不到三年的时间内,中国糖尿病患者和潜在患者就由四千多万,达到快一个亿,成为全世界最大的糖尿病患者区域。

由国家心血管病中心组织编撰的《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5》也显示,我国民众的心血管病危险因素普遍暴露,高血压、血脂异常、糖尿病和肥胖的患病率持续增加,并且正从城市向农村扩展。其中,高血压患者已超过了2.7亿,每年由于血压升高而导致的过早死亡人数高达200万,每年直接医疗费用达366亿元。另外,截至2010年,在18岁以上的人群中,糖尿病患病率为平均11.6%,男性12.1%,女性11.0%。

而青少年的超重、肥胖问题也明显增加,1985年至2010年全国共进行过5次学生体质与健康抽样调查,2010年超重、肥胖率分别是1985年8.7倍和38.1倍。

可惜的是,许多人往往没有意识到肥胖对于身体健康的危害性。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廖志红看来,她有很多门诊病人,并不是因为认识到“肥胖是病”而来就诊的。“说一个患者肥胖,TA往往会置若罔闻,但如果说TA会得脂肪肝,TA才会非常紧张;同样,很多人知道肥胖容易引起高血压,但往往到真的查出血压高时,TA才开始重视。”

其实,早在1997年,世界卫生组织就已经将肥胖列为仅次于吸烟和艾滋病的第三大慢性杀手,并将其定义为一种慢性疾病。

关于如何解决肥胖或超重的问题 ,如今我们能看到和搜到的知识和方法论已然汗牛充栋。但肥胖究竟对一个人的社会生活和心理状态有什么影响,肥胖者在求职、求偶、社交等方面的遭遇到底有什么不同,则是一个更需要深入研究的话题。

越胖的人幸福指数越低

美国康奈尔大学的Jeffery Sobal 教授是一名社会学家和生物学家,他长期从事的研究领域是导致肥胖的社会原因及肥胖的后果,特别关注婚姻和体重的关系。

2005年,他曾发表一篇名为《肥胖偏见对伴侣,朋友及陌生人的社会影响》的文章,从伴侣、朋友及陌生人三个角度,通过大量的文献资料论述了肥胖偏见对于肥胖人群的影响。他在文中指出:肥胖偏见会对肥胖人群在恋爱婚姻,受教育,用工及交友等方面都造成负面影响,具体表现为肥胖者的恋爱结婚的时间要比同年龄正常体重人群晚,出现交友困难,以及在社会交往过程中易遭受陌生人言语,肢体或是其他表现形式的歧视与侮辱。

Jeffery Sobal在随后发表的一篇论文中,通过研究美国青少年的身高体重与恋爱性行为的关系,证明了肥胖与恋爱时间先后之间的联系。他和另外两位学者John Cawley和Kara Joyner一起,以《美国国家青少年纵向研究,1997年段 》 (The National Longitudinal Survey of Youth, 1997 Cohort,简称NLSY97)和《国家青少年健康纵向研究》(National Longitudinal Survey of Adolescent Health,简称Add Health)两个数据库的数据为基础,选取了其中具有准确有效身高体重信息的,体重在50磅到400磅之间(约22.7公斤-181.4公斤),身高在36英寸到87英寸之间(约91.44厘米-220.98厘米)的共17019名(其中男性8236名,女性8783名)青少年信息作为研究样本。

研究发现,在两个样本中,肥胖对于女性的影响更明显。肥胖女孩比健康体重的女孩更缺乏约会——前者的约会几率只有后者的40.5%-63%。

另一方面,肥胖对年轻女性的生活满意度也有一定的影响。在一份2004年发表的论文中,就对7865名年龄在18-25岁的女性进行了四年的调查研究,包括再教育、工作、婚姻状况、育儿意愿以及生活满意度等信息。

这项研究发现,在除去社会人口特征如经济地位、职业等因素的影响后,年轻女性的生活意愿与体重有密切关系,比如肥胖女性更不愿意继续升学。即使是适应了现在的职业,肥胖的年轻女性对工作职业学习,家庭关系,恋爱关系和社会活动也常感到不满意。体重过重或肥胖对于年轻女性的生活满意度和继续的生活追求有持续性的影响。

你不了解胖子有多少心理障碍

在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蔡健玲看来,肥胖与各种心理障碍有很高的相关性。肥胖者普遍有较低的自尊,较高的焦虑和抑郁感。相对于人群中7%-10%的中到重度抑郁情绪的比例,肥胖者的中到重度抑郁情绪发作的比例是20%以上,基本是普通人的2-3倍之高。

所以,所谓的“心宽体胖”在现实中并不存在,胖子常常心情更差。我们觉得可以随便拿他们的体形开玩笑的那些肥胖者,很多是使用了“压抑”的心理防御机制,来抵御现实中肥胖带来的焦虑 。而当这些防御机制崩溃的时候,常常造成更多恶劣的后果,例如身心疾病(我们常常说“气出来的病”,就是身心疾病的通俗说法),及暴力行为等。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女性肥胖者的身心疾病和暴力行为比例相对更高。

“胖”带来的心理问题,即使是孩子也无法免疫。美国一项针对8000个幼儿园孩子的纵向跟踪心理试验显示,在幼儿园就开始胖的孩子们,到了小学三年级时,有明显的社交不适和低自尊问题。20年前,女孩初次理解并尝试“减肥”的平均年龄是14岁,今天的平均年龄是8岁。在学校霸凌的案件里,1/4以上的霸凌对象是班里的小胖子。

求职,求偶,更是胖子的重灾区。一半以上的受访HR经理都承认,TA们不愿意招胖子,因为TA们觉得胖子代表了“懒”“没有自制力”“行动不便更容易受工伤”“更容易因为生病而不来上班”。在两位求职者其他条件同等的情况下,他们更倾向于选瘦的那一个。

在约会市场里,肥胖者经常受到健康体形的异性的拒绝。“在我接触过的许多案例中,女性肥胖者在约会市场里受到的打击更多。”蔡健玲谈到,“健康体形的异性不愿以婚姻为目的来约会她们,而同时,又有些猎奇的异性愿意与她们进行仅止于性关系的约会,使得她们成为心理问题的多发人群。”

肥胖会带来那么多的心理问题,是不是减肥就好了呢?且慢。减肥是一个更充满危险的领域。 部分正在减肥的人群,是进食障碍(暴食症和厌食症等)和体相障碍(对自己体貌的幻觉性认知,觉得自己太丑太胖)群体。

进食障碍中的厌食症,有高达10%-20%的死亡率。暴食症是一种更常见的进食障碍。四分之一的女性都在生命中的某一时段经历过不同程度的暴食症:对于食物的欲望,在压抑后反弹,产生各种过度补偿的行为(翻译成人话就是:饿自己饿惨了,然后拼命吃)。暴食症可以在8小时之内吃进2万-3万大卡的食物(大约是300-400个鸡蛋的热量总和)。患者常常在暴食之后依靠泻药或呕吐,试图把食物排出来。

另外,很多人会用记账的方式不断计算每天摄入和消耗的卡路里,更有甚者,会把自己的大小便称重,以期管理进出平衡。这些行为对于身体和心理都有巨大的损伤。强迫行为与抑郁情绪是常见的副产品。

不当减肥引发的体重变化问题,也常常导致抑郁。“作为一名心理咨询师,我接待过不少因为减肥而造成心理问题的来访者。我记得比较典型的是一位身高1米65,35岁的女性:她从20岁开始减肥,最狠的时候,每天只吃一个苹果,并疯狂地进行运动。她从85公斤减到50公斤,有一天还到了49公斤。当时她对自己非常满意,然而好景不长,50公斤只保持了几个月,之后她就得了暴食症,用呕吐加泻药的方式,勉强将体重维持在65公斤上下将近5年。最后这些方式都不再起作用,她无奈之下只好放弃减肥。她现在的体重是125公斤。同时,在与体重的抗争中,她得了严重的抑郁症。”

因此,对于一个肥胖者来说,认识并察觉到心理问题对自己的影响,是接受自己,面向健康的生活的第一步。只有采用了科学的体重控制方法,过上一个心理和生理都健康的生活,才是最好的状态。减肥是这个过程的美好的副产品,而不是人生的目的。

从宏观角度来看,了解并认真对待肥胖带来的心理问题及社会效应,并提出和实行有效的解决方案,是现代文明社会的责任。不同厚度的脂肪下,都是同样的肌肉与骨骼组成的肉体。不同体形的身体内,都是同样敏感和脆弱的心。无论胖瘦,每个人都值得被平等尊重。愿每一个肥胖者都被温柔对待。

猜你喜欢
暴食肥胖者体重
奇妙体验之称体重
称体重
食物成瘾者的自我救赎
中年肥胖者应常食红豆
体重
鉴定出暴食神经元
肥胖者保持健康的秘密
奇怪心理导致暴食
减肥能改善睡眠
吃货的四个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