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刊编辑部
民间美食,童年的温暖记忆
文/本刊编辑部
这是一个营养过剩的年代。对于食物的优劣,如果不是营养学家,普通人很难界定。于是,对于普通大众来说,“好吃”这样感性认识就是评判食物的标准。但食物对味蕾的刺激带来的感受却是因人而异:四川湖南人无辣不欢,上海江浙人却嗜甜如命。有位美食专栏作家写过这样一句话:“没有哪家酒店的大厨能像母亲那样安抚我们的味蕾。”人的饮食习惯是在妈妈的厨艺中养成的,来自于童年的味觉记忆贯穿人的一生,并以此成为评判食物优劣的标准。
在营养界还流行这样一种说法:在一个地方生活的人,当地生态条件下长得最好的蔬菜、水果以及动物对他们最具营养价值。这种说法蕴含的逻辑很简单:这里的空气、阳光、水质以及土壤条件适宜某些动植物的生长,那么这些可食的动植物也有益于在同样环境下生活的人类。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人是喜欢迁徙的动物,但无论走多远,血液里总带着故乡的印记,而这种印记可能是对乡土亲情的不倦怀恋,也可能是对一种美食味道的记忆。
洮州大地上,晚秋的霜后,水灵灵、嫩生生的地丸子铺在地上,老奶奶便领了孙子孙女,捡上一篮子的地丸子回家,炒菜、做面、包包子,一家围坐一起酣畅淋漓地享受着食物的美味,这时,积年的奶奶再讲一个故事,便是为这食物加上了独特的香味,让人走到哪里都不会忘记;秦岭青峪山,大自然馈赠给山里人一种叫做咪咪稍的灌木,人们采摘它的叶子,做成一碗碗清热降火、营养丰富的神仙粉,这种带着大山的味道、汇聚了秦岭山脉钟灵秀气的食物不仅走出了大山,还被带到了美国;滇西北,丰沛的雨水洒落在茂密的山林,吸山川草木之气的鸡枞应时而发,乡里乡亲们结伴组成浩浩荡荡的捡菌大军,山欢人笑捡菌忙,生之艰辛都在捡菌、煮菌、食菌的过程中烟消云散,鸡枞这种滇西北独有的美味食物便如滇西北的风雨一般嵌进了当地人们的生活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