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红线,怎样打开了新境界?
——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的重大政治意义、生态安全意义和改革意义

2017-01-22 11:46:53本刊评论员张文娟
中国生态文明 2017年1期
关键词:红线意义空间

□ 本刊评论员 张文娟

一条红线,怎样打开了新境界?
——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的重大政治意义、生态安全意义和改革意义

□ 本刊评论员 张文娟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了划定生态保护红线的时间表和路线图,标志着全国生态保护红线划定与制度建设正式全面启动,打开了我们思想的新境界。我们要从全局和历史的高度,充分认识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的重大的政治意义、生态安全意义和改革意义。

一、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一项战略性制度安排,是中央决策、国家意志

2013年5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进行第六次集体学习时指出:要牢固树立生态红线的观念。在生态环境保护问题上,就是要不能越雷池一步,否则就应该受到惩罚。

2013年11月召开的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将划定生态保护红线作为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点改革任务。全会通过的《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要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坚定不移实施主体功能区制度,建立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严格按照主体功能区定位推动发展,建立国家公园体制。建立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机制,对水土资源、环境容量和海洋资源超载区域实行限制性措施。对限制开发区域和生态脆弱的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取消地区生产总值考核。

2014年4月修订的新《环境保护法》明确规定,国家在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环境敏感区和脆弱区等区域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实行严格保护。

2015年,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和《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都明确提出,要在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环境敏感区和脆弱区等区域划定生态红线,确保生态功能不降低、面积不减少、性质不改变;要将用途管制扩大到所有自然生态空间,划定并严守生态红线,严禁任意改变用途,防止不合理开发建设活动对生态红线的破坏。

2015年7月颁布的《国家安全法》,将划定生态保护红线确定为维护国家安全的任务之一,强调完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体系,加大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力度,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强化生态风险的预警和防控,妥善处置突发环境事件,保障人民赖以生存发展的大气、水、土壤等自然环境和条件不受威胁和破坏,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2016年3月,全国人大审议通过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对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做出了具体要求。

2017年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的若干意见》,从划定和严守两个方面阐释了国家生态保护红线制度的核心要义和顶层设计。

生态红线保护,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一项战略性制度安排和中央决策、国家意志,具有巨大的政治号召力、法律强制力和政策约束力。纵观以上若干重大时间节点,我们可以深刻地感受到,中央和国家层面关于生态保护红线的决策部署,从一开始就站在历史和现实的高点,并且一环紧扣一环,思路和要求越来越具体,体现了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务实之风。现在,划定生态保护红线的时间表已经明确,必须如期完成。而严守生态保护红线,则是“十三五”和更长时期内生态环境保护的核心任务之一,必须坚持不懈,久久为功。

二、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是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和提高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客观需求,具有重大的现实针对性和长远的历史意义,并且任务紧迫,时不我待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历史瞩目的巨大进步,但生态环境保护总体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生态恶化趋势尚未根本扭转,生态问题已经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制约和突出短板。我们正面临着三大生态问题,亟待解决:

一是生态空间遭受持续威胁。城镇化、工业化、基础设施建设、农业开垦等开发建设活动占用大量生态空间。“山水林田湖”被人为地割裂开来,生态空间破碎化加剧,各种开发建设直接割裂生物生境的整体性和连通性。

二是生态系统质量和服务功能降低。低质量生态系统分布广,森林、灌丛、草地生态系统质量为低差等级的面积比例分别高达43.7%、60.3%和68.2%。全国土壤侵蚀、土地沙化等问题突出,城镇地区生态产品供给不足,绿地面积小而散,水系人工化严重,生态系统缓解城市热岛效应和净化空气的作用非常有限。

三是生物多样性加速下降的总体趋势尚未得到有效遏制。资源过度利用、工程建设以及气候变化,影响物种生存和生物资源可持续利用。全国高等植物的受威胁比例达11%,特有高等植物受威胁比例高达65.45%,脊椎动物受威胁比例达21.4%。遗传资源丧失和流失严重;外来入侵物种危害严重,常年大面积发生危害的超过100种。

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是破解生态保护诸多重大难题,留住绿水青山的战略举措。我国大江大河的主要源头区、生态安全屏障区、河湖湿地、各类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等,是支撑国家生态安全格局的重要组成,是最需要保留的绿水青山。把这些区域纳入生态保护红线,实施严格保护,将为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为子孙后代留下金山银山。

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是实施国土空间用途管制的重大支撑。生态保护红线是生态空间的最重要、最核心部分,必须实行最为严格的保护和用途管制。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是将用途管制扩大到所有自然生态空间的关键环节,有利于健全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制度,推动形成以空间规划为基础、以用途管制为主要手段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

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是提高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有效手段。生态保护红线是保障和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的底线和生命线,具有特殊重要生态功能。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优先保护良好生态系统和重要物种栖息地,分类修复受损生态系统,建立和完善生态廊道,提高生态系统完整性和连通性,对于提高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和优质生态产品供给能力,保护生物多样性,都具有重要作用。

三、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是深化生态保护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途径

我国各级各类生态保护区域类型多,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地质公园、湿地公园、世界文化自然遗产、饮用水水源地等保护地数量达10000多处,约占陆地国土面积的18%。生态保护区中,自然保护区数量2740个,面积约147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的14.8%。各类保护地空间界线不清,交叉重叠,多头监管,政出多门,管理效率低,亟须通过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对事关国家生态安全的重要生态区域实施严格监督和管理,提高生态保护与管理成效,实现一条红线管控重要生态空间。毫无疑问,划定严守生态保护红线,具有重要的改革意义,是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题中应有之义。

猜你喜欢
红线意义空间
房企“三道红线”的破局探索
细细的红线
英语世界(2022年9期)2022-10-18 01:11:14
一件有意义的事
新少年(2022年9期)2022-09-17 07:10:54
空间是什么?
有意义的一天
创享空间
一两江湖之红线引[连载一]
不能突破“公平竞争”的红线
中国卫生(2015年10期)2015-11-10 03:14:24
诗里有你
北极光(2014年8期)2015-03-30 02:50:51
璧琮原始意义新考
古代文明(2012年4期)2012-10-22 00:3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