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制造并非只是生产方式的变革,更是一种商业模式的转变。
2016年是我国“十三五”开局之年,也是我国系统推进智能制造发展元年。智能制造作为实施《中国制造2025》的重要抓手,必将对未来几年我国的经济发展产生重要影响。众多的中国企业已经在智能制造领域布局,进行生产线的智能化改造。对此,上海日臻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日臻资本”)总经理、远东中小企业金融研究院副院长傅晓认为,智能制造并非只是生产方式的变革,更是一种商业模式的转变。
传统制造业对于渠道的依赖程度高,传统模式往往存在效率低、成本高和客户体验差等问题。例如,传统制造业面临的一个典型问题是回款速度慢,导致企业生产能力减弱,运营成本增加。这个问题在电商模式下,可以得到缓解,客户需要的商品是“小批量、多品种”,所以回款的速度较快,有助于企业的再生产顺利进行。目前,淘宝所倡导的新商业模式,具体来讲,就是追求品质导向、追求自我认知、小批次生产、改善积压库存的状况等,用“多频次生产”和“预售”解决问题。“C2B2M”就成为这个模式的核心,“C”为客户端(Customer),“B”为商户(Business),“M”为厂商(Manufacture),即通过淘宝的平台,将生产者和消费者直接联系起来。以服装业为例,ZARA和H&M这样的快销时尚品牌,它们的生产过程已经不再是传统的提前1年订购的模式,而是采取很多试单,这样可以缩短生产周期,摆脱积压库存、回款速度过慢的问题。
智能制造将使制造业的商业模式再一次发生变化,最终建立“C2M”的模式,以消费者需求为开端,用互联网数据驱动生产制造,直接连接消费者与生产制造商,把所有的流通环节省掉,用户下单才生产,不仅实现零库存,也能最大程度降低产品成本。目前,通用汽车公司(GM)的汽车生产线已经采用了这种模式,他们并不是大批量生产某一型号的汽车,而是根据客户在4S店下的订单制订生产计划,简而言之,就是产能随市场需求不断变化。
傅晓认为,智能制造可以分为两个层面的内容:生产过程的智能化和产能的智能化。生产过程的智能化表现为生产力的变革、生产效率的提高。产能的智能化表现为按需生产,即根据市场需求生产满足客户需求的产品。从中国企业目前的发展状况来看,大多数企业只要愿意投入资金,基本可以实现生产过程的智能化,关键的问题是如何实现产能的智能化,降低传统模式中的“笨笨的产能”。以日臻资本投资的一家浙江的服装企业为例,其先进的定制服饰柔性生产线已经基本建设完成。由于获取客户需求的部分比较困难,该公司借鉴美国西服定制的模式,要求每一个订单给出300个参数,根据这些参数进行制版和裁剪,完成一套西服的制作。这种“点对点”的C2M商业模式大大减少产能过剩的情况,真正实现了按需生产。
在手机行业,小米公司和华为公司率先开始C2M模式的尝试,客户在手机官方网站上预订,产生订单,然后工厂再进行生产。除此以外,在线上电商平台、线下的实体店,同样有该品牌的手机出售。也就是说,对于手机行业,传统模式、C2B2M模式和C2M模式共存。未来,传统模式、C2B2M模式最终都将转变为C2M模式。
定制服装和手机等行业存在其特殊性,从预订到使用,用户有缓冲的时间,而化工、食品等大众消费品行业,其个性化需求不强,又是生活必需品,采取消费者先预订,工厂再进行生产的方式不太现实。对此,傅晓认为,这些领域的产能智能化有赖于对市场需求的准确判断,即利用大数据对消费市场进行预估,从而达到智能配比,在资金流和量产成本化两方面达到最佳。
智能制造是制造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必然方向。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所有的行业都亟须进行智能生产线的改造。
通常意义上产品的价值包括:功能性价值、社会性价值、情感性价值、认知性价值和条件性价值。智能制造所带来的C2M模式除了出售产品,其他服务的内容几乎没有,这就意味着C2M模式提供的仅仅是功能性价值。傅晓认为,在附加值较大、人文色彩较重、工匠依赖性强的行业并不适合进行智能制造。例如,瑞士的纯手工手表之所以比机器生产的手表名贵得多,是因为纯手工手表的附加值较高。劳斯莱斯汽车的一大特点就在于纯手工制作,如果使用智能化的生产线,其产品价值必将大打折扣。
自从2015年,国务院将智能制造定位为中国制造的主攻方向,国内与智能制造相关的创新创业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虚拟现实、人工智能、机器人……很多企业以为借着智能制造的东风,便可以顺势起飞,实现企业的高速发展。
“中国企业有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太过浮躁,以为只要站在风口,就可以受到投资人的青睐,实现企业的快速发展。”傅晓说,“事实上,很多智能制造相关企业并没有掌握核心技术,这些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不强,获得投资的可能性不大。”傅晓团队在选择投资项目的时候,往往会先从三个方面进行考虑:是不是市场刚需,是不是社会短板,是不是具有“工匠精神”。
日臻资本曾经投资过一家全国最大的电池壳生产企业。傅晓认为,电子产品的发展日新月异,从功能到外观一直在发生改变。然而,电子产品所用电池的外壳却不会发生变化,这是一个稳定而持久的技术。国内外很多大型的电池生产商都向该公司购买电池壳,说明该公司的产品满足市场刚需;这么多年来,该企业老板始终坚守着这项业务,说明该企业的老板具有“工匠精神”。“我一直认为要评判一个企业是否优秀,要看它能否坚持运营10年以上而不倒闭或者被收购。中国太需要这种沉静下来,干一件事的人了。”傅晓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