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惠珍
(吉安县环保局 江西吉安 343100)
浅议农村生活垃圾现状及治理
刘惠珍
(吉安县环保局 江西吉安 343100)
农村生活垃圾会严重影响农村环境,必须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治理。本文在分析农村生活垃圾现状的基础上,探讨了治理对策。
农村生活垃圾;现状;治理
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的发展,明显的改善了农村的基础设施状况,但由于不断的增多生活垃圾,导致不断恶化农民的村居环境,并威胁饮水安全与农民身体健康,急需采取相应的治理措施,有效的治理农村生活垃圾,提高农村环境质量。
1.1 产生状况
由卫生部调查数据可知,在农村,每人产生的生活垃圾量0.86kg/天。随着城镇化的进步以及经济水平的提高,生活垃圾产生量也在不断的增加,最高时每人1.07kg/天。现阶段,我国农村总的生活垃圾产生量约为13亿吨/年,而露天堆放的可达到1.2亿吨/年。近几年来,农村生活垃圾产生量的增加速度基本相似于经济增长速度,约为8%~10%/年。另外,从全国来看,农村生活垃圾成分存在较为明显的地区差异,例如无机垃圾,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可占据生活垃圾的50%以上,山东省、河南省已经达到68%以上,而在经济水平较高地区,占据比例则比较小,江苏省农村生活垃圾中,仅有16.1%为无机垃圾。
1.2 处理状况
目前,已有较多的农村开展生活垃圾处理工作,但其中70%的农村处理方式仍然为简单转移,即向相邻小山沟中运送产生的生活垃圾,集中堆放,尽管进行了转移,但生活垃圾造成的污染与危害并未从根本上解决,治标不治本。个别农村处理时,甚至在村口、河边等地直接堆放生活垃圾。据一项调查显示,30%左右农村选择就地堆放方式处理生活垃圾,70%农村选择于某个相邻地点中集中堆放处理。
1.3 污染情况
尽管新农村建设工作大幅度的改善了基础设施情况,但仍然存在生活垃圾设施数量不足的问题,导致越来越多土地被生活垃圾侵占,甚至农田、菜地也被侵占,使农业生产受到极大影响,而且卫生环境与生态植被受到严重的破坏。
2.1 加大宣传力度
各级政府、相关部门首先要从思想上重视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认真学习相应文件、会议精神,于重要议事日程中纳入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随后,利用多种方式宣传正确的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方式,如电视专题节目,同时,还要深入农村内部,通过座谈会等方式,近距离的宣传生活垃圾处理知识,让村民全面的了解生活垃圾不处理或不科学处理的危害,促使村民自觉的参与到生活垃圾处理中,并成为一名宣传者,积极宣传生态文明、环境保护等,从而提高整体村民的环保意识与生活垃圾处理意识,便于生活垃圾处理工作顺利开展[1]。
2.2 建设完善的垃圾处理体系
在城市中,垃圾处理体系基本已经相对完善的建立,与城市相比,农村在此方面还较为欠缺,必须要大力开展垃圾处理体系的建设工作。首先,分类无机垃圾,处理方式采取简单填埋、铺路等,从源头上“减量化”处理生活垃圾;其次,设置可回收垃圾收集箱,定期变卖收集的可回收垃圾,对于剩菜、剩饭等不可再回收的垃圾,实施堆肥化处理,或与人畜粪便相结合,实现资源化利用,达到“资源化”处理生活垃圾的目的;最后,集中回收有害垃圾,统一处理,“无害化”处理。
2.3 结合多种处理方法
处理农村生活垃圾时,要坚持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的原则,因此,具体处理过程中,不仅要结合农村实际情况,还要借鉴国外成功经验,实施综合处理。现阶段,常用的处理方法包含以下几种:第一,高温焚烧,废塑料为农村生活垃圾中比较常见的一种,其中包含较多的可燃成分,热值较高,完全可以采取高温焚烧方法处理,高温焚烧过程属于深度氧化过程,经高温火焰作用,烘干、引燃、焚烧生活垃圾,变为残渣与气体,达到减量化、无害化处理的效果,焚烧后,灰渣可用作农作物肥料;第二,堆肥处理,微生物大量存在于自然界中,相应工艺条件下,利用微生物发酵、降解生活垃圾中有机物,形成有机质,同时,有害微生物在发酵中被热量杀死,此过程即为堆肥处理,具有无害化的特点,根据农村环境,较适合采用厌氧堆放方法;第三,沼气发酵,利用此种方法处理时,主要原料为作物秸秆、人畜粪尿等,处理后可作为农作物肥料,促进农作物良好的生长,同时,使农田生态环境得到改善。
农村生活垃圾数量处于不断增加的趋势中,要结合农村特点制定综合性的治理措施,以减轻生活垃圾的影响及危害,提高农村环境质量。
[1]李踏福.红河县农村生活垃圾污染现状及治理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3,(05):239-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