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如珊与郭锡恩的如恩岁月

2017-01-21 23:44芦璃
中华手工 2016年12期
关键词:盒子建筑设计

芦璃

我们每个人都像是都市里的『线』,在城市这座舞台上,上演着平行、相交、转折、转圈。胡如珊与郭锡恩这对夫妇,就像是在生活上相交但又在工作上平行的两条线,相互依赖,互相帮助,共同打造属于两人的如恩岁月。

家,对每个人的意义各不相同。有人觉得是桎梏想要逃离,有人觉得是温床舍不得离开,更多人觉得是港湾,劳累了一天,再没有比躺在自家沙发上更好的事了。

也许是生长经历使然,胡如珊与郭锡恩这对设计师夫妇,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从一座城市到另一座城市,从2个人变成5个人。对他们来说,家就是人,与在什么地方并无多大关系,由怎样的人组成更重要。而这样的情感,也被他们融进了建筑和产品设计中,让置身空间里的人,拿着产品在手里时,能听到内心发出的“声音”。

东与西

在上海的余庆路上,有一栋惹眼又低调的建筑。说它惹眼,是它在周围的建筑里显得很特别,没有多余的装饰,只有直来直去的线条;说它低调,是因为它整体都采用冷色调,静静立于城市一隅。这是胡如珊与郭锡恩夫妇创办的如恩设计研究室和设计共和的新办公楼,“盒子”是这栋法租界内五层办公楼的设计亮点。

建筑设计的灵感,来源于飞机上记录数据的黑匣子,从二楼到四楼,每层楼分别代表着对话、想法、思考和研究。这与机组人员在飞机上的工作、谈话方式很相似,当飞机发生问题,黑匣子可以自动记录整个过程中的所有数据。而胡如珊与郭锡恩设计图里的黑盒子,同样充满了深刻且富有激情的设计理念。

整个建筑涂刷了大面积的灰黑色,二楼及以上楼层的正方形窗口突出且整齐地排列在墙面。底层敞开式的展厅,外立面则采用木纹,这一层作为零售店,郭锡恩与胡如珊用来放置设计共和的产品,也保存他们随着时间推移储存起来的想法。

底层另一侧向内生长,引导人们通往楼梯与电梯的入口。进入“黑盒子”的内部会发现,里面又是巨大的“盒子”。大片大片的白色,是内部空间的主要用色,干净明亮,有向外拓展之感。间或抬头,又有惊奇,房屋的承重梁与柱直接暴露在外,裸露的砖块充满了时间带来的沧桑感,巨大的反差,也表达了两人的良苦用心:设计公司的室内就应该与众不同。

进入三楼设计共和的办公室,需要穿过一只橡木的“盒子”,员工在玻璃幕墙隔断的办公间内工作。四五两层是如恩设计研究室的办公空间,从垂直的方向直接打通楼面贯穿两层,水平方向上则由一道桥梁连接。站在五楼,从“桥边”透过玻璃墙向下俯视,那是四楼的会议室——由叠起来的两只“盒子”组成的房间,木盒子在上,白盒子在下。

整座建筑没有多余的线条和装饰,有的只是大大小小的正方形,配上简洁的玻璃窗和通透明亮的落地玻璃,让这栋老建筑在余庆路上显得特别不一样。这也符合郭锡恩与胡如珊的理念,他们认为设计是有力的工具,每个项目都有它独特的背景,需要从规划运作、地点、功能和历史等各个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就像这只“盒子”,时间是它最大的魅力,夫妇俩努力在设计上留住时光的味道,但又不完全保留,而是努力让它与周围环境融合。

如与恩

如果把时间倒退到几十年前,会看到胡如珊与郭锡恩生活在完全不一样的环境里。

郭锡恩从小就生活在菲律宾,与哥哥背井离乡到美国读书,成了华侨。“对华侨来说,没有家的感觉。但在我从小生活的菲律宾小城0zamiz,中国人不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却非常紧密。”郭锡恩回忆,“家里的老阿嬷,105岁仙逝。她总对我说,要回家,要回常山。”

胡如珊到美国的时间比郭锡恩早,两人在教会认识。有五六年的时间,胡如珊都不能准确分辨郭锡恩和他的哥哥。“因为两人总是一起出现,长相、谈吐很相似。”胡如珊讲,“所以我常常问,是哥哥还是弟弟?”

这样的情况一直持续到胡如珊进入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那一年是郭锡恩在伯克利分校的最后一年,也是两人正式开始交往的第一年。多年后,胡如珊被著名的设计杂志《PERSPECTIVE透视》评选为大中华区40位40岁以下的卓越年轻设计师之一。但影响她选择的,是早就被建筑设计吸引的郭锡恩。胡如珊第一次接触到建筑设计的作品时,并不太懂,但是感觉非常厉害,也非常漂亮。

郭锡恩从小就喜欢画画,进入大学也选择了读艺术。直到第二学年,郭锡恩的两个弟弟也到了美国,父亲不放心,打算两个国家一边待半年。郭锡恩一听就慌了,因为他对父亲撒了谎,说自己主修工程,只能慌忙准备申请换专业。好在艺术系也要学习基础物理、数学这些与建筑相通的课程,郭锡恩决定转到建筑系。最初,郭爸爸理解建筑就等于开发商,还表扬儿子的选择有前途。“其实,完全不一样。”郭锡恩笑着说,那一年是1985年。

此后,郭锡恩花了很长时间说服胡如珊嫁给自己,因为从见到她第一面时,就觉得胡如珊会成为自己的妻子。他锲而不舍地求婚、被拒、求婚,直到6年后,才得到肯定的答复。但婚礼前,胡如珊还有一丝不确定,“是本能吧,我一直觉得自己应该不会结婚,也没有想过有孩子。”结婚6年后,两人有了大儿子,接下来的5年时间里,家里的人口增长到5人。

那时,两人都在Michael Graves设计事务研究所工作,郭锡恩负责了很多个项目,非常忙。胡如珊则觉得那5年是人生中最辛苦的阶段,像个单亲妈妈。一个人带孩子,没有帮手,包揽家庭琐事,与周遭环境脱离,体力上异常艰难,心灵上则日渐孤独。

后来,两人因为执行项目来到上海,一住就是3年。项目结束后,郭锡恩想,或许到了可以辞职的时候,和如珊一起工作,开创属于自己的事业。2004年,两人在伦敦和上海共同成立了一家名为“如恩”(Neri&Hu Design and Research Office)的跨界国际设计工作室。

情与忆

英国有本杂志,赞誉胡如珊与郭锡恩夫妇为“中国设计的改革者”,这是很高的评价,也让两人深感背后需要担负的责任。他们认为自己的经历和自己能做的,就是在中国与世界之间搭建一座桥梁。因为建筑最能真实反应人与人的关系。无论是一个房间,还是一座城市;不管是当下还是未来,建筑都是一种记忆。

“在我们看来,建筑设计早已超越了传统设计的范畴。设计不仅服务建筑,它也可以是生活空间和虚拟空间的表达。”所以,胡如珊和郭锡恩在如恩设计研究室的基础上,又创立了“如恩制作”和“设计共和”。通过汇聚世界顶级设计师的家居系列作品,探讨新现代中国美学的发展方向。同时也为欧洲多家品牌进行产品设计,尝试用新材料表达中国的传统与特色。

2015年德国科隆国际家具展上,胡如珊与郭锡恩引入“家”的理念,打造了一条“记忆巷弄”。灵感来源于上海里弄的空间体验,将展览现场的内部空间打造成“笼子结构”,强调家的庇护作用。参观者穿梭在被设计成桥梁的通道上,走过各个房间,可以看到展示在笼子里的所有装置作品。

“心理与情感生活的基石是记忆,它们定义了我们是谁。最终,我们存在于空间之内,交织着遇见的和留在记忆中的事物,如影随形。”如恩设计的“家”,创造了具有煽动性与颠覆感的效果。希望把观众带入“记忆巷弄”,探索未来,保存过去。

胡如珊与郭锡恩的骨子里既有东方的保守,想法上又有西方的开放。而既是夫妻,又是工作伙伴的关系,对两人来说也是一种全新的挑战。

合作设计时,风格不能太像,也不能对对方的设计过于欣赏,否则就会没进步。既要有默契,又要有批判精神,一起努力寻找更好的答案,最终才能得到满意的作品。“设计能为商业带来价值,但不仅仅是价值。我们希望能创造更多的人生体验,也引领生活方式。我们从事的是创造性建筑工作,是哲学的、令人激动,而且无拘无束。所以,要尽可能多的融入现代审美,带来无限可能性。”胡如珊与郭锡恩如是说。

猜你喜欢
盒子建筑设计
《北方建筑》征稿简则
关于建筑的非专业遐思
建筑的“芯”
瞒天过海——仿生设计萌到家
寻找神秘盒子
设计秀
有种设计叫而专
独特而伟大的建筑
肉盒子
盒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