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代寄深情 家珍传故里

2017-01-21 14:13金宝山
收藏界 2016年12期
关键词:上海博物馆藏品书画

金宝山

由上海博物馆编辑、上海书画出版社出版的大型精装本《两涂轩书画集萃》,在海内外引起了轰动。画册中精选的136件书画精品,是菲律宾外籍华人庄氏家族的家珍。

三年前,庄氏家族慨然捐赠上海博物馆233件书画作品。此为外籍华裔人士首次向中国国家博物馆捐赠大量珍贵文物的壮举,表达了庄氏家族两代人热爱中华文物的拳拳之心。

南洋谋生 痴迷书画

最早拥有书画珍品的是庄万里先生。1899年,庄氏出生于福建晋江青阳镇三光天乡。16岁毕业于乡立学校,学绩超群,曾任义务教师。两年后告别故土,随父远涉重洋,南渡菲律宾谋生。勤劳俭朴,负荷艰巨,劳怨弗辞,白手起家,五十年如一日创业发展,先后创办了多家工商企业。所创最早之经营机构——庄万益公司,迄今已逾80余年。由于经营出色,庄氏成为菲律宾侨界的巨富。

庄万里视财富为身外之物,而对祖国优秀文化遗产却很痴迷,视收藏物非一己之私,把它看作中华渊浩文化的一部分,希望有朝一日把家藏书画、古籍等文物送回祖国,完整保存。自上世纪30年代至60年代,庄万里不惜重金,在海外搜购失散在异域的华夏历代名家绘画、书法等古董文物,致使收藏书画之精之富在东南亚侨界首屈一指。在浩瀚的岷海之滨——菲律宾首都马尼拉市郊,建一座林木荫翳、修竹丛围的别墅,榜曰“涂园”。庭园一隅筑一幢宽敞的厅堂,取斋名“两涂轩”,作为休闲时品茗读书、观赏书画、会友切磋书画艺术之所,沐浴中华文化的光辉。“两涂轩”两旁竖立竹刻郑板桥墨迹对联:“门对千竿竹,家藏万卷书。”轩门对面一片修长的婀娜翠竹,高风亮节,象征着主人的志趣、品格、风范,一代儒商的爱好一览无遗。

庄万里收藏丰富,吸引了许多文化艺术界、教育界人士和中外宾客。家贤礼士,谦恭好客,宾朋们都喜欢到“两涂轩”作客。一次,友人看到堂门悬挂的匾额“两涂轩”三个大字,不解其意,好奇地问道:“庄先生,‘两涂轩何意?是否取郑板桥难得糊涂之意所定的书斋名?”庄万里笑答:“我自号‘两涂,其意有二:一是治学不求甚解糊涂;二是交友不慎糊涂……古人名物志其喜,以示不忘。然余之以‘两涂名轩,非为喜也,聊志吾过,而资警惕云尔……”轩主自解,诚符日新自强之旨,其谦德堪为后世之师、子女楷模。他对子女说:“做生意讲诚信,做学问、玩收藏非为谋利。搜罗中华文物国粹,乐此不疲,是我生命中最大的享受!”庭训甚严,耳提面授,谆谆诱导,教以做人基本守则,使庄长江、庄良有等子女受益匪浅。

庄万里身为亿万富翁,场面应酬很多。别人的西装都是十几套,常换常新,但庄氏却是“老三套”,衬衣的领口时常是破了再补,子女们常因此而取笑他,但他一本正经地说:“这是惜福。节俭并非吝啬。”他经常教育子女说,花钱要花得有价值、有气度,花得正当有益。

庄万里花钱花得有气度,皆用在刃口上。他的钱除了用来购买古董,保存“国粹”外,对社会、文化、教育机关也不断解囊,贡献不少。他曾捐给晋江家乡钱款,创办了三所学校。又在菲律宾发起建立中正学院,在台北建设中国文化学院,并捐巨款建“万里楼”,此楼至今仍屹立在台北市郊的华岗之上。

归国访古 东瀛觅宝

上世纪30年代,庄万里回国访古。一天,火车驶到秦皇岛站,停车已是午夜。时间仓促,庄万里急匆匆下车,快步赶到山海关城门下,仰头观看城门上方。未料,城门楼上那块巨大匾额全无踪影,令他失望唏嘘。听当地人说,日本鬼子占领东北后进关,到处搜索中华古物,山海关城楼上严嵩写的横额“天下第一关”也被那些强盗强行凿下,运往东洋。庄万里闻言,气愤之极,内心久久不能平静,心想:山海关城楼上笨重的石刻尚在剽攘之列,则其他文物国粹更不知被抢窃多少。可恶!无耻!日寇丑恶面目暴露无遗。庄氏感慨万千,激愤莫名,不知何日得遂珠还合浦之愿,心中始终牵挂着祖国的文物。后来漫游东瀛,他格外注意流失在该国的中华文物。发现不少中国名家真迹沦落在那里,遂不择绵薄,广事搜求,更不惜以重金购买。此为万里先生夙愿之机会,亦为他最初收藏中国书画之举。多年来往于香港、台湾等地,颇费心力。其妻见他每次回来总要抱着一批古物,开玩笑说:“你是文物购买狂啊!”

1937年春,庄万里远赴祖国宝岛海南考察,计划在那里开办制糖厂。嗣又赶回福建老家,拟订通盘计划,打算投资家乡事业,报效国家,造福桑梓,这一行动当时尚属华侨回国投资的创举。同时搜购当地文物,充实“两涂轩”藏品。讵料“七七”事变,日寇侵华,战火纷飞,海路中断,庄万里投资的事及搜购文物顿成泡影。抗战军兴,国难救亡,庄万里不遗余力。菲律宾沦陷时期,他冒着生命危险,参加抗敌会活动。日军到处通缉,几被逮捕丧命。他说:“敌能毁我之业,杀我之身,而不能夺我之志!”表现了爱国侨胞忠心祖国、肝胆照人的民族气节,誓死如归的大无畏精神。

1965年,庄万里应邀飞赴美国纽约,参加“世界博览会”,途经波士顿访友时,不幸突发心脏病,溘然长逝,享年66岁。

专家鉴定 认定真迹

如何处理父亲留下的大批书画文物?庄万里的子女始终将这个问题挂在心上,等待着专家鉴定,圆满的归宿。三女庄良有说:“30多年来,沉在我心胸里的一块大石头是如何处理父亲留下来的文物遗产。”

上个世纪80年代,庄良有在英国伦敦大学亚非学院攻读硕士学位时,经常到邻近的大英博物馆去查找资料。看到该馆东方陶瓷部的展品都是英国著名收藏家捐赠的。这些瑰宝让市民观赏,供学者研究,藏品凭籍博物馆的多元化功能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庄良有从中撷取了不少灵感,萌生了捐献身家藏品之意:“将父亲生前珍藏的中国字画捐献给世界级博物馆,不失为明智之举!”

放眼世界,思考几年。庄良有在美国参观了闻名世界的纽约大都会艺术馆,受到启迪:该馆展品大多是民族艺术精品,西方人的学术精神令人仰慕。中国古代书画兼青铜器研究专家方闻教授在该馆东方艺术部任职,同时在常春藤盟校普林斯顿大学授课,影响力很大。一次,庄良有赴纽约拜访方闻教授。方教授友好热情,亲自陪同庄良有到普林斯顿大学参观本系研究室。走到沿墙一排橱柜,他一只只打开,让庄良有观看悬挂得井井有条、用特厚的胶纸封住的许多中国传统书画的复制品,面带笑容地说:“这些中国字画都是研究生的参考资料。”庄良有越看越感动,为祖国能产生如此博大精深的艺术品而感到自豪。从纽约回来,庄良有对于“两涂轩”藏品的归宿,作了慎重的思量。在学生时代以至婚后,她经常随同父亲左右。其父奔波世界,四处搜罗华夏国粹文物的往事一幕幕重映脑际,耳边又响起了父亲激动的话语:“华夏文物是属于我们的,价钱再高也得把它买回来!”父亲生前的愿望,使庄良有大彻大悟:“父亲煞费苦心,将散失在海外的中国文物汇集于一堂。藏品传到我们手里,难道再把它们外流?不能!要让它们回到祖国怀抱,在中华大地发扬光大!”

藏品很多,每件字画虽有父亲亲笔批注,但他毕竟不是鉴定家,对有些作品的出处和艺术价值辨别不清,成了悬案。庄氏兄妹决定重整全部中国字画藏品,请国内专家鉴定。1993年,庄氏兄妹去往北京,诚邀故宫博物院资深书画鉴定家、刘九庵先生赴菲律宾鉴定书画。刘翁欣然应允,不顾高龄,带领摄影师、金石研究学家罗随祖,专程飞往菲律宾马尼拉市,来到庄氏的“涂园”。整整半月,刘翁每日全天仔细鉴阅一幅幅、一卷卷中国古代字画。每阅一件,他都用毛笔在目录上批注,并让罗随祖拍下照片。工作态度极其认真细致,不辞辛劳,让人感动。刘九庵坦诚地对庄氏兄妹说:“北京故宫博物院大名家的作品多的是,中名家的作品反而稀少,其实他们是中国书画史上不容忽视的艺术家,是中国书画发展脉络中很重要的一环,因为他们的作品反映着不同流派的风格。你们庄家收藏的历代书画作品,有大名家真迹,更多的出自中名家之手,且存世不多,很有艺术价值、研究价值,建议你们到北京故宫博物院举办收藏展览。”刘翁指着明代画家所画的四幅《琴棋书画人物庭院屏》说:“此画两屏上盖有‘诒晋斋印迹,这是清乾隆第十一子永成亲王用的印章,很有收藏价值。”北京故宫博物院曾邀请庄长江、庄良有兄妹去北京商讨展览一事,后因故而没有结果。

1998年的一天,香港友人、“翰墨轩”主人许祖平先生打来越洋电话:“中国最负盛名的书法家、鉴定大师启功先生即将从美国访问归来,路过香港要小住几天。若有意请他鉴定你家书画,切莫错过机会。”庄长江闻讯,喜出望外,遂偕同其妹庄良有、其妻唐碧华和女儿碧如,每人手提几件中国古代字画,从菲律宾飞赴香港,向启功先生请教。启功先生是清代王孙,看到过不计其数的书画精品,更精通书法艺术,当时是中国书法家协会会长,并在北京师范大学执教,讲授中国古典文学。他是大书家、大学者,这次由他鉴定,认定了一些真品,属国宝之列。明代朱佑槟《草书五律诗》轴、吴文华《草书唐皇甫曾奉寄中书王舍人诗》轴、董其昌《行书手札九通》卷、张瑞图《引书五律诗》和清代宋曹、查士标、黄慎、刘墉等人的书法真迹,都经启功先生鉴阅过。此后,又经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馆长林业强先生介绍,请来国家级文物鉴定家、辽宁省博物馆名誉馆长、时年84岁的杨仁恺老先生,为“两涂轩”藏品研究、鉴别有疑难的一部分作品,其时一同去往菲国的资深书画鉴定家傅熹年先生也一同助杨翁鉴别。庄万里先生生前喜爱的四幅《琴棋书画人物庭院屏》、《十八学士图屏》,每幅都钤有明代唐伯虎印章,但无署款,不知是否唐伯虎的画作?以前虽有人鉴定过,尚无定论。杨仁恺凭藉多年鉴定经验,认为“笔墨属明代中前期,比唐伯虎还要早。唐伯虎是晚明嘉靖年间人,画作可能被唐伯虎收藏。观其画风,应为唐伯虎老师周臣所作”。后来,另两位上海书画鉴定家则认为出自明初人物画名家杜之手。尽管南北鉴定家见解不同,庄氏兄妹仍感到欣慰:唐伯虎的老师周臣也好,杜也好,两位大画家的作品流传不多,弥足珍贵。《琴棋书画人物庭院屏》、《十八学士图屏》画技都非常精湛,画面很有气势。各位鉴定家都视这些画为重要作品,都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这就够了。

经过京沪两地和东北辽宁书画鉴定专家的鉴别,“两涂轩”藏品的面目、身价更加明朗。庄氏兄妹对这些藏品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倍加珍惜父亲珍藏的国之瑰宝,更加坚定了让国宝回归祖国的信念。

挥手含笑 泪别家珍

1996年10月,秋高气爽,金桂飘香。在这美好的季节,上海博物馆新馆在市中心人民广场落成。远在异国菲律宾的庄良有,接到寄自上海的鸿鳞,邀请她作为嘉宾出席落成庆典。那一天,出席上海博物馆落成庆典的有全国文化艺术界的元老,各地博物馆的领导、专家,祖国香港、台湾和东南亚、欧美等国家和地区文化界的朋友。大英博物馆馆长、苏富比、佳士得拍卖的总裁,亦千里迢迢自伦敦飞沪赴会祝贺。庄良有踌躇满志,跻身嘉宾行列,倍感荣幸和自豪。

庄良有参观了古朴典雅又有新意的上海博物馆,看到各种文物藏品,不由兴奋异常。那些文物中,有历代书画作品、陶瓷、青铜器、玉器、珍宝、雕塑、家具、钱币、印章、少数民族工艺品等21个门类共达12万件,无论建筑物还是藏品,均堪称世界一流。陪同人员向庄良有介绍说:“新中国重视文物保护,许多国宝是在上海首任市长陈毅的鼓励支持下收买进来的。二三十年来,马承源与汪庆正正、副馆长深具慧眼,继续购藏,形成了今日之规模。”庄良有最关心绘画、书法作品的保护,她仔细参观了绘画馆、书法馆。庄良有步入地下室书画库房,只见库内干干净净、一尘不染,藏品收放得有条不紊,温度与湿度都有适当的调节。博物馆里处处有电脑控制和防盗安全设备……参观完毕,庄良有感慨良久,赞叹地说:“上海博物馆的设备极其讲究,不但国内绝无仅有,即使欧美也很少有博物馆能与之媲美,真是一座足以雄视世界的博物馆!”从那时起,她就下定决心,劝说哥哥、姐姐、妹妹将父亲传下来的中国历代书画等文物全部捐献给上海博物馆。

庄万里有10个子女。庄良有从上海返回菲律宾,与家族成员商量捐赠之事。1997年,由次子庄长江、庄良有带头,经过讨论,最后庄氏家族决定把“两涂轩”所收藏的国粹遗珍捐献给上海博物馆,作为永久的归宿。他们说:“这批书画就像我们家的女儿,如今找到了一个好婆家,我们也放心了。”“捐赠自是上策,父亲他老人家若九泉有知,能不欣然?”

庄氏兄妹托人向上海博物馆转达他们捐赠家藏书画文物的意愿。该馆反应热切,当即表示欢迎。庄良有赴沪与副馆长汪庆正正式交谈,一拍即合。汪庆正派本馆书画研究部主任单国霖、国家级书画鉴定专家钟银兰飞赴菲律宾,鉴赏庄氏家族所藏的全部书画作品。这两位专家曾随鉴定大师谢稚柳、沈剑知(林则徐之婿沈葆桢的曾孙)学习多年,功力深湛,鉴定经验丰富。两人都是国内外知名的中国书画研究鉴定专家、学者,凡经他俩鉴定的书画,无一“走眼”。

庄氏家族保存书画作品233件和《四库全书》部分、《古今图书集成》、《资治通鉴》、《诸子集成》、《续藏经》等古版本珍籍,呈现了瑰丽缤纷的艺术世界。除了名震大江南北的大名家,尚有宋代无名氏和明清时代的画家、书法家作品,其中有宫廷画家、状元书法家。单国霖指着庄万里收藏中的宋代佚名山水画《秋山萧寺图》卷说:“这是北宋大画家范宽的传派作品。此画布局宏宽,笔法劲挺,勾笔古朴质实,其笔墨技法具有范宽‘峰峦浑厚,势壮雄强,枪笔俱匀,人屋皆质的特征。卷后有清代高士奇等人题识,左下角钤南宋右丞相、太师贾似道藏印:‘密致朱文葫芦印、‘魏国公朱文印等收藏印章。此画虽未署画家名款,亦为艺术水平很高的佳作。流传至今,非常难得。”

2000年,庄氏家族以庄万里文化基金会之名,将其父生前珍藏的233件中国字画和古籍,慷慨捐献给上海博物馆,表达了庄氏家族热爱祖国、无私奉献的心愿。所赠书画作品涵盖自北宋至现代800年跨度,包容人物、山水、走兽、花鸟和书法各门派艺术,精品荟萃,比比皆是。除了年代久远的《秋山萧寺图》,另有明代花鸟写意派先驱林良,大画家杜堇、谢时臣、蓝瑛、陈洪绶和清代著名画家王鉴、沈铨、华、郑板桥,近代吴昌硕、齐白石等大名家的精湛之作;书法则有明代董其昌、张瑞图、王铎、黄道周,清代刘墉、郑板桥等人的宏制。此外,还有许多明清之际颇具艺术水准的画家之作,具有补充画史、书史的重要史料价值。当他们兄妹送客人和书画藏品至机场,一路上流露难舍之情。毕竟他们是看着这些书画“长大”的。父亲辞世后,他们如照顾婴儿般呵护了30多年。这些文物是活在他们心里的家珍,更是怀念父亲的源泉。一朝分手,怎不令他们动情、依恋!赠品送上飞机,庄氏兄妹流下了激动的泪水。

上海博物馆对庄氏家族捐赠的家珍非常重视,在绘画馆内设“两涂轩”专室,永久陈列书画作品,公开展出。同时委派权威书画鉴定家,从庄氏所赠的作品中精选136件,汇编成庄万里家族捐赠上海博物馆《两涂轩书画集萃》,交上海书画出版社出版,于2002年6月向海内外公开发行。画集一出,收藏界人士与书画爱好者争相购买,一睹为快。

(责编:李禹默)

猜你喜欢
上海博物馆藏品书画
抱朴斋藏品
李杰森藏品
谭礼藏品
论上海博物馆收藏的两面珍贵铜镜
上海博物馆藏沪籍前贤文籍经眼录
高斋隽友
——胡可敏捐赠文房供石展将于 4 月 29 日在上海博物馆拉开帷幕 !
博物馆IP授权的理论与实践——以上海博物馆为例
罗妍妍藏品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