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说蓟马及其防治

2017-01-21 23:49:21
中国蔬菜 2017年6期
关键词:西花蓟马植物保护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农业生物研究中心,北京 100097)

菜保拾零(六)

试说蓟马及其防治

李明远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农业生物研究中心,北京 100097)

蓟马虫体很小,易产生抗药性,发现为害症状时往往已发生严重,难于防治。换茬时应彻底清理棚室残存的蓟马,田间采用拍打法做到早发现早防治,并注意多种化学药剂混用加轮用。

我对蓟马的为害是从21世纪初才注意起来的。那是2002年春季,在北京小汤山的一个科技园区考察时,初次看到蓟马对菜豆叶片的为害,开始以为是一种病害:在叶片上引起黄白色的小点,密密麻麻地布满叶片。因为上面还有很多更小的黑点,即把黄白色的小点当作叶斑(彩色图版1-a),将更小黑点当作病菌的分生孢子器。但是,当我将所谓的病斑放在解剖镜下观察时,发现小黑点可以在水中扩散,是一堆粘结在一起的粉末。一直到后来在叶片上发现了蓟马的虫体,这才意识到那些黑点是蓟马的排泄物。从那以后,蓟马成了我常见的害虫之一。

1 蓟马及其危害

因为蓟马很小,用肉眼较难看到它的虫体,发现它们往往是从它的为害状开始。因此先说说蓟马的为害状。

前文说到的黄白色的小点,实际上是蓟马对蔬菜叶片最常见的为害状。例如:在番茄(彩色图版1-b)、茄子(彩色图版2-a)、菜豆(彩色图版2-b)、豇豆等蔬菜上,当叶面出现黄白色的小点时,十有八九都是受蓟马为害。还有一种常见叶部为害状,就是沿叶脉两侧出现的枯斑(彩色图版3),因为蓟马常在叶脉旁栖息,所以那里往往是它为害的重灾区。有的时候被害叶片不仅有黄白色的小点,而且叶片还会皱缩(彩色图版4);也有时看不到上述各种为害状,而是叶背发亮、发脆,好像叶背表面附着物都被刮过一遍一样。葱(彩色图版5)和韭菜(彩色图版6)的叶片被蓟马为害后,在叶面出现白色的条点,多时条点会连成片,造成大面积的白斑,上面往往散落着一些黑点状的排泄物。

蓟马不光为害叶片,还常为害蔬菜的花和果实。如:西花蓟马常在瓜类的花中聚集活动(彩色图版7),黄瓜花被害后,会形成一些透明的斑点(彩色图版8)。蓟马在甜豌豆上为害后,豆荚上会出现一些隆起的白斑(彩色图版9),像这样带斑点的豆荚是不好销售的。因此每到豌豆开花和结荚期,许多菜农都因蓟马的这种为害难以控制而发愁。蓟马对番茄果实的为害也比较常见,即果实被害后出现一些近乎白色的小圈,在圈的中心往往有个木栓化的小点(彩色图版10)。刚发现的时候,有人还以为是番茄溃疡病在果面形成的“鸟眼斑”(溃疡病在番茄果实上的一种特异性症状)。实际上它们是有区别的,番茄溃疡病形成的“鸟眼斑”中间的木栓化部分较蓟马为害的略大,而蓟马为害后周围发白的部分不是一个圈,而是整片发白。此外,在有些品种的黄瓜上,蓟马会引起瓜条畸形。这是因为在开花前蓟马即开始锉食幼瓜,留下的伤痕影响到花后继续膨大的瓜条均匀生长,使瓜条长成了畸形瓜(彩色图版11)。即使蓟马被消灭之后的相当一段时间,菜农仍会受到这种为害状的困扰。

实际上蓟马更严重的为害是传播多种病害。其中包括:番茄斑萎病毒(TSWV)和凤仙花坏死病毒(INSV)等(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和中国植物保护学会,2015)。据报道,番茄斑萎病毒可为害70科925种植物。除番茄外,还包括莴苣、甜椒、茄子、马铃薯、豌豆、菊花、豌豆等(郑宽瑜 等,2015)。在荷兰每年可导致温室作物4 900万美元的经济损失(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和中国植物保护学会,2015)。我在北京曾见到过被害的莴笋,被害严重的病株大小只有健康植株的1/10。蓟马为害引发的后果会极其严重。

2 蓟马的种类

据文献报道,可为害蔬菜的蓟马种类较多,包括:棕榈蓟马(Thrips palmiKarny)(郑宽瑜 等,2015),花蓟马〔Frankliniella intonsa(Trybom)〕、烟蓟马(T. tabaciLindeman)、葱带蓟马〔T. alliorum(Priesner)〕、黄蓟马(T. fl avusSchrank)、色蓟马(T. coloratusSchmutz)、豆黄蓟马(T. nigropilosusUzel)、端大蓟马〔Megalurothrips distalis(Karny)〕(吕佩珂 等,2008),以及西花蓟马〔F. occidentalis(Pergande)〕(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和中国植物保护学会,2015)等。

但是这些蓟马的寄主范围不大专一。虽然在西花蓟马传开前,在黄瓜上见到的多是棕榈蓟马、花蓟马、色蓟马;在葱上见到的多是烟蓟马、葱带蓟马,但是总体上说,蓟马的食性很杂,例如:棕榈蓟马的寄主植物有40科200余种,葱蓟马的寄主植物达150多种(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和中国植物保护学会,2015);色蓟马为害的寄主包括多种蔬菜(瓜类、茄子、豆类、十字花科等)、树木(枇杷、茶花、桂花)及水稻(吕佩珂 等,2008),寄主范围跨度很大。因此,在识别中常常出现张冠李戴的情况。特别是西花蓟马传开后,它的寄主范围包括60多科500余种(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和中国植物保护学会,2015),使得西花蓟马几乎随处可见。我也多次请昆虫分类专家鉴定过分布在多种植物上的蓟马,得到的结果几乎都是西花蓟马。又鉴于蓟马的体形很小,对我们这些不搞蓟马分类的人员来说,要搞清楚它们的种类确实是件不容易的事情,逐渐觉得不搞清它对防治效果的影响也不大,所以在不能确认它的种的时候,我们一般都是按西花蓟马来对待,不鉴定到种也不耽误防治。

3 蓟马的发生特点

自从我见到蓟马的这些年来,一直认为它不好对付。它的发生特点概括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① 体形小,容易隐蔽起来,较难发现。蓟马的体长多为1.0~1.6 mm,体宽可小到0.2 mm,放在您面前都很难看清楚,藏在哪里就更难发现。例如,豌豆上的蓟马,有很多就藏在花里,豌豆是唇形花冠,等于将蓟马严严实实地保护在花中,任其在里面取食、交尾、为害豆荚。也正因为是这样,防治起来难度很大。一般发现蓟马不是靠见到虫体,而主要是靠为害症状确定是否防治。鉴于为害症状一般出现得较晚,要做到及时防治确有难度。

② 蓟马不仅会爬,可在植株的缝隙里钻来钻去,而且还能跳会飞,不加控制时扩展能力较强,速度很快。

③ 蓟马繁殖率很高,在北京地区一年即可繁殖16代。每头雌虫可产卵180~300粒,而且雌虫还可以孤雌生殖,这样算来,一对蓟马一年所产生的子代,简直是天文数字。

④ 蓟马可以在土中及残株败叶中或残留的野生植物上越季。即罢园后如果不把带虫的植株及时清掉,不彻底将其消灭,只要条件合适,用不了多久它就会卷土重来。

⑤ 蓟马极易产生抗药性。这也是因为它繁殖力强所造成的,我有过这样的经历:在一间温室里连续使用号称对蓟马特效的乙基多杀菌素5次后,防治效果就变得很差。更换了新的农药才将它控制住。

正是因为这些特点,蓟马发生之后很难应对。

4 蓟马的防治

防治蓟马,首先涉及到的是虫情的调查。因为它很小,不好发现。如果是用肉眼观察,上面说过往往是先看到它的为害状,但此时发生已比较严重,往往难于防治或已造成损失。如何做到早发现呢?我是用拍打法将虫子拍到一张白纸上进行观察。也就是取一张A4的复印纸,把它放在行间,用手往它上面拍打植株。如果拍不下来蓟马,说明无虫;如果只有一、两头蓟马,说明已经有虫(彩色图版12),但是不严重,暂可不防;如果大于这个数字,最好开始防治。这个方法,是从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虫害专家石宝才先生那里学来的,比较简单可行。

具体的防治措施包括农业及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

4.1 农业及物理防治 即在换茬的时候(一般在6~8月),彻底清理棚室残存的蓟马。具体的步骤如下:

① 收完果实,切不要将有虫的植株长时间地放置在地里一直等到要种下茬时再做清理。要做到早换茬,最好能提前1个月的时间清茬,不让蓟马繁殖扩散。

② 彻底清除上茬的虫源,以免在清理残株时传播。即在换茬时带秧先用异丙威烟剂或硫磺粉(每667 m2硫磺用量4~5 kg)沤烟将菜棚熏1次,杀灭上茬留在果菜类蔬菜残株上的虫源。再断根、闷棚一周,用高温将残留在棚室里蔬菜植株上的蓟马彻底杀死后再拉秧。

③ 在通风口和入口处安上防虫纱网、帘。郑宽瑜等(2015)提出,防蓟马应使用孔径为280 μm的防虫纱网(即50多目的纱网)。但是,目前市售的防虫纱网品质不一,如果是长方孔的纱网,应当以窄边来计算。同时还要注意网丝的粗度,过粗的网丝往往会使通透性变差,影响通风的效果。

④ 再将棚室内土壤旋耕一遍,做到田中无一株杂草,继续将棚扣严,高温闷棚2~3周(如果又长出杂草应再旋耕1次)。

⑤ 每667 m2挂蓝色或黄色粘虫板30块后再进行定植。

此外还应铺设地膜,特别是铺黑地膜,有利于阻隔、杀灭蓟马。

4.2 生物防治 蓟马的天敌不少,目前已有一些公司在经营捕食性花蝽和捕食螨,可有选择地按产品使用说明应用。

4.3 化学防治 防治蓟马仍然离不开化学防治。记得当初遇到蓟马的时候,用过不少有机磷和菊酯类的农药。例如:50%敌敌畏乳油800倍液、40%乐果乳油1 000倍液、50%锌硫磷乳油1 000倍液、21%增效氰马(灭杀毙)乳油6 000倍液、2.5%联苯菊酯乳油1 000倍液、10%氯氰菊酯乳油1 000倍液、5%顺式氯氰菊酯(快杀敌)乳油3 000倍液,氨基甲酸酯类的杀虫剂20%丁硫克百威(好年冬)乳油1 500倍液,任何一种都很有效。后来有了一系列新型农药。如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20%康福多可溶性液剂、25%噻虫嗪(阿克泰)水分散粒剂1 500倍液、10%虫螨腈(除尽)悬浮剂(陈伯瑛,2009),将防治的水平提高了一步。到21世纪初,当2.5%多杀菌素(菜喜)悬浮剂问世后,它又成了防治蓟马的王牌农药。但是,由于蓟马易产生抗药性,此药逐渐地也开始不太好使。到目前包括多杀菌素的替代品种6%乙基多杀菌素(艾绿士)悬浮剂,都没有逃出抗药性的影响。尽管现在乙基多杀菌素仍在使用,但是我想也难逃出抗药性的影响。为了能留下一批对蓟马有效的农药,我们现在采用的是多种农药混用+轮用的方法来防治它。如:在苗期使用敌敌畏+乙基多杀菌素,定植后开花前再用一遍敌敌畏+噻虫嗪(阿克泰),再以后用噻虫嗪+虫螨腈、吡虫啉+噻虫嗪、虫螨腈+乙基多杀菌素等等,方可将此虫控制住。

陈伯瑛.2009.菜园农药手册.2版.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86,95-101.

吕佩珂,苏蕙兰,高振江,吕超.2008.中国现代蔬菜病虫原色图谱(全彩大全版).呼和浩特:远方出版社:436-437,351-352,754.

郑宽瑜,吴阔,董新红,方琦,张仲凯.2015.番茄斑萎病毒对云南莴苣类蔬菜的侵染为害.植物保护,41(5):174-178.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中国植物保护学会.2015.中国农作物病虫害.3版.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397-408,1387-1389.

李明远,男,研究员,专业方向:蔬菜病虫害,E-mail:lizhendlmy@ 126.com

2017-05-08

猜你喜欢
西花蓟马植物保护
草莓间作诱集植物的筛选及其对西花蓟马的诱集效果
四季豆叶挥发性化学物质对西花蓟马趋向行为的影响
植物保护:不珍稀才了不起
中国三峡(2022年6期)2022-11-30 06:15:20
不同温度下双尾新小绥螨对西花蓟马的捕食功能反应
临汾:抓紧防治玉米蓟马
今日农业(2021年11期)2021-11-27 10:47:17
入侵种西花蓟马与其它昆虫的种间竞争
植物保护中含哒嗪结构化合物的应用
世界农药(2019年3期)2019-09-10 07:04:04
海南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辣椒蓟马防治技术
现代园艺(2017年21期)2018-01-03 06:42:17
植物保护专业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探究
学习月刊(2015年20期)2015-07-09 03:3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