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四和,王金英
(江西省永新县七溪岭林场,吉安 343400)
永新县毛竹林冰冻灾后恢复改良技术
肖四和,王金英
(江西省永新县七溪岭林场,吉安 343400)
2008年,南方出现冰冻灾害,对江西永新全境的毛竹林造成了毁灭性破坏。因此,全面实施林业灾后恢复改良工程,其中包括1 586 hm2的毛竹林。5年后,全县毛竹林又进入丰产期,无论是竹林面积,还是竹林品质,都比灾前有质的提升。
毛竹林 冰冻灾害 恢复改良技术
永新县地处江西西部边境,温和的气候,充沛的雨量,充足的光照,为竹类植物生长提供了良好自然环境。该县坚持以竹林培育为重点,逐步形成“经济竹林带”产业格局。截止2007年,全县毛竹种植面积快速增长,并建成毛竹林丰产林基地1 800 hm2,毛竹产业化发展呈现出良好发展的局面。2008年1月,南方罕见的低温冰雪天气,给该县毛竹产业带来极为严重的破坏,建成的竹林经济带出现毛竹倒伏、爆裂等问题,全县毛竹受损近200万株。
在5年的修复改良中,永新县投入了大量的人力、财力,并依托科学有效的修复改良技术,极大地提高了灾后“重建”速度,使毛竹林重现“勃勃生机”。
2.1 及时做好清理工作
当受灾后,永新县毛竹恢复的前期工作,及时对受灾竹林进行有效的清理、检排,为后期工作的开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在清理工作中,(1)对竹林中存在的枯死竹、爆裂(雪压)竹等,要及时清除。(2)对竹林杂草等进行全面清理,并将清除的小树枝、杂草进行填埋,给竹林起到良好的“增肥”效果。
2.2 扎实推进复垦工作
在2010年,永新县对受灾竹林的修复工作转为“复垦”阶段。在上年的清除工作中,填埋的小树枝、杂草等,于次年的7月份已腐烂,可以进行1次(每4年)全垦深翻。在永新县,存在坡度较大的林地(一般>25°),每3年进行1次隔带轮垦,垦深25~30 cm,挖除树蔸、竹蔸等,且集中成堆,淘汰老鞭,覆盖跳鞭,并将杂草翻入土中,改善林地保肥、保温、保水特性和透气性,提高土壤肥力。
2.3 做好松土工作
永新县的铲山松土工作宜在夏秋季进行。铲山的深度应合理控制,一般在5~10 cm,并利用竹鞭“趋松”、“趋肥”的生长特性,对空地进行松土操作,进而更好地诱导竹鞭蔓延生长,增加立竹数。
2.4 做好施肥工作
施肥是恢复改良工作的重点。施肥工作在毛竹孕笋期展开。具体施肥情况为尿素10~20 kg/667 m2、钾肥5~10 kg/667 m2、磷肥5~10 kg/667 m2。在春笋出土前,也要进行施肥工作。
2.5 做好护笋育竹工作
护笋育竹是一项技术工作,强调“时间点”的科学把握。毛竹的笋期在1个月左右。笋期又分为出笋前期、出笋盛期和出笋后期。其中,出笋前期为“春分”前后10 d,此时的毛竹出笋率为30%左右;出笋盛期为“清明节”前后10 d,毛竹的出笋率最高,达到了60%之多;出笋后期为“谷雨”前后10 d,毛竹的出笋率较低,仅为10%左右。
2.6 做到合理采伐
对毛竹林的采伐应遵循“伐量<产量”原则。毛竹林采伐宜选择在冬季。大小年明显的毛竹林,每2年采伐1次,一般在大年的“立冬”至翌年的“立春”进行。严禁采伐1、2度竹,留足3度竹,适当保留4度竹。
2.7 做好病虫害的防治
病虫害防治是灾后恢复竹林工作的重点,也是工作难点。在实际工作中,防治主要基于竹林“创伤大、损失重”等情况,并制定了科学完善的防治工作流程,从跟踪监测、及时预报到防治措施的开展,都形成了完善的管理制度,确保防治工作落到实处。
在科学培育及有效恢复工作中,永新县毛竹林得到了快速恢复,毛竹林经济带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特别是毛竹的产业化发展和“毛竹低改”建设,使毛竹产业成为了该县重要的农业经济组成部分。
[1] 王海霞.江西毛竹林雨雪冰冻灾后恢复与重建技术研究.江西农业大学,2012
[2] 李春华.毛竹林雨雪冰冻灾害的预防及恢复重建技术.科学种养,2015,(07)
[3] 林声庆.姑田镇林场灾后森林重建恢复技术与试验示范.安徽农学通报,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