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精神科医师转岗培训策略探讨

2017-01-21 03:29郑蕾蕾
中国卫生产业 2017年7期
关键词:精神疾病精神科医师

郑蕾蕾

吉林省神经精神病医院,吉林四平136000

吉林省精神科医师转岗培训策略探讨

郑蕾蕾

吉林省神经精神病医院,吉林四平136000

精神科医师转岗培训项目,是为了建立健全精神卫生体系,对精神科医师,特别是县级医疗机构的精神科医师进行培养,从而提高精神卫生服务可及性。该项目从《全国精神卫生工作规划(2015-2020年)》(国办发[2015]44号)关于加强精神卫生队伍建设总体要求出发,以做好重大公共卫生专项卫生计生人员能力建设为目标,积极探索精神卫生人才培养模式,有效缓解精神卫生专业人才紧缺的状况,确保全省范围内县(市、区)级至少有一所符合条件的综合性医院设立精神专科门诊,进而开展精神疾病的防治工作,以提高精神障碍患者的治疗率和管理率,减少患者肇事肇祸案(事)件的发生。

精神科医师;转岗培训;探讨

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精神疾病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有统计学资料显示,中国目前精神疾病患病率为17.5%,人们对精神卫生知识知晓率却仅为16.2%,且老龄化社会中的老年人心理问题、学生心理问题、自杀等问题也越来越严重。而吉林省精神疾病及心理疾病的患者约为200万左右,其中重性精神疾病约26.9万人,而在册重的性精神疾病患者仅为93 245人。大多数群众缺乏精神卫生知识,患者发现难度大,多数未能得到救治,患者就诊率约30%,有效治疗率仅为10%。由于精神卫生专业机构少,条件差,病床少,专业人员少,且全省尚未构建精神科患者专业的康复基地,精神科医生、心理治疗师,康复师及社会工作者严重匮乏,导致精神卫生工作的开展受到一定限制。目前中高度发达国家设置的精神科床位数约40~60张/10万人口,精神科医师数约4.5人/10万人口。来自2005年美国精神病学协会数据显示,全美精神专科医生为45 615名,平均每十万人口就拥有16.5名精神科医生。精神科住院医师也由1 968年的3 809人增长至2005年的5 900人,这说明社会对精神卫生服务的需求正在增加。参照我国十三五精神卫生规划,中西部省份精神科医生应达到2.8人/10万人口,最低等床位配置应达到14.8张/10万人口,中等床位配置应达到56.4张/10万人口[1],而目前我省精神科医师缺口约260~280余人。因此,开展系统规范的精神科医师培训,对精神科人才队伍建设和发展至关重要。该文主要研究科学的培训方法,更好地搭建培训平台,通过增设中医及全科医生精神卫生的执业范围,拓展专科业务领域,扩大精神科医师队伍,培养优秀的精神科医师,更好的服务于精神卫生事业,服务于精神疾病患者,减少肇事肇祸事件的发生,维护社会的稳定。

1 培训目标

以提高精神科医师的综合服务能力为目标,通过较为系统的理论学习、临床实习、社区实践等培训,使学员具备高尚的职业道德、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掌握精神病学、临床心理学、生物学、人类学、社会学等多门学科的医学知识、临床技能和社区服务方面的知识,具有良好临床思维和创新能力,较强的各学科人员共同工作的协调能力,达到精神科医师岗位的基本要求[2]。

2 培训对象

拟在医疗机构精神科从业但执业范围为非精神卫生专业的临床医师。

3 培训时间和方式

培训时间:共12个月,其中基础理论1个月(160学时),临床生产实习10个月,社区实践技能1个月。培训方式:采取集中理论授课、临床实习和社区实践相结合的方式。

4 培训具体实施

4.1 领导高度重视,确保培训工作顺利开展

按照吉林省精神科转岗培训相关文件要求,院领导认真贯彻落实,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召集相关科室及带教教师学习文件精神,定期组织培训。临床工作中为学员提供充足的学习机会,帮助学员把精力放在提高临床能力上。

4.2 提高带教老师的教学水平和积极性

老师的素质直接影响学员的培训效果,带教老师的水平和积极性对培训起重要作用。通过完善带教老师遴选标准,聘请国内知名专家来院授课,开展专科学术讲座等继续教育项目,不断提高带教老师业务水平。加强监督和管理,确保临床教学标准化。给予一定的激励机制,除经济补助外,将学员的考核成绩纳入带教老师绩效考核,在评优和职称晋升时考虑相应权重,以提高其工作积极性[3]。

4.3 重视职业道德和人文精神的培养

医师职业道德的培养是医学生自身成长的内在要求,只有具备较高的道德素质,才能真正成人、成才[4]。当今社会,由于医患矛盾的日趋尖锐,医患间信息不对等正逐渐减少,患者对医生的质疑也随之增加,职业道德和医患沟通能力的培养必不可少[5]。同时,医学人文方面的教育也不容忽视。医学人文教育的核心即“以患者为中心”,通过培养学员认识爱、感受爱、学会爱、能够爱、传递爱,使其具有真诚的同情心、用宽容的态度理解病人及家属,创造和谐、信任的氛围,减少医疗纠纷。

4.4 注重专业基础知识的掌握和临床诊疗能力的提升

4.4.1 严格按照培训大纲要求按照《精神科转岗培训大纲》要求,制定培训方案,定期考核。要求学员通过系统的理论学习,重点掌握精神医学、临床心理学、应用心理学、社会学、人文医学、医学伦理学等相关知识和技能,熟悉精神卫生工作的工作模式,能够胜任精神科医师的岗位要求。采取导师负责制、小组互动学习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以增强培训效果。理论知识的培训和临床实践技能的生产实习由吉林省神经精神病医院承担,社区实践由省卫生计生委指定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乡镇卫生院承担。对理论考试和实践技能考核全部通过者,由省级卫生行政部门颁发精神科医师转岗培训合格证书。

4.4.2 开展多种形式教学活动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提高学员学习的主动性。在临床教学过程中,采取案例教学、情景教学等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方法,注重症状学与学生自身生活体验相结合,化抽象为主观,注重将具体症状内容与整体精神活动的表现相结合[6]。除每周开展一次精神科专题小讲座外,不定期组织教学查房、疑难病例讨论,从邀请知名专家来院讲学到学员自己走上讲台授课,从被动的“要我学习”到主动发现问题并能够运用临床思维解决问题,从书本上的理论知识到自编自演的情景剧,学员的主动学习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高。

4.4.3 提高医患沟通能力精神疾病的诊断主要依靠病史采集及精神检查来完成,所以医患及医生和家属的沟通就显得尤为重要[7],本课程将把学员沟通能力的培养将作为基本临床技能的重要组成。带教老师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加大对学员医患沟通能力的培养力度,塑造其人文精神,要化有形教育为无形培养,培养出真正会看病的精神科住院医师,而不是只有理论而无临床实践经验的住院医师。

4.4.4 增强学员责任意识,提高其工作积极性为了促使学员主动学习,提高培训效果,在学习培带过程中,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实施转岗培训责任制,通过带教老师对学员的评分,学员之间的互相评价以及患者对学员的评分来评估培训效果,这是保证培训质量的另一途径。在轮转过程中,奖励优秀带教教师和优秀学员,增加其责任感,让他们体会到付出必将收获荣誉。

4.5 营造和谐学习氛围,建立良好师生关系

较好的师生关系,不仅是双方思想和感情的交流,更直接影响学员的认知活动。带教老师的一言一行,都将传递给学员亲切、信任、鼓励、尊重等情感信息,都可以消除学员紧张、焦虑、恐惧等心理。老师应注重情感因素对学员的影响,应多关系学员,培养其学习兴趣,树立其自信心。让学员接待患者,多鼓励,减轻学员压力,利于操作实习,利于培训质量的提高。

精神科医师转岗培训是一项系统工程,它是一个连续、循序渐进的过程,只有通过领导的高度重视,带教老师的悉心培带,培训程序系统化、规范化,学员自身的主动学习与参与,才能保质保量的完成培训。精神科医师转岗培训,合格的带教老师尤为重要,这不仅要求带教老师具备各种临床知识和经验,还要有积极健康的心理卫生观念与理念,因此精神科带教老师的培训需要走在学员培训的前面。因此,医院也应考虑制定相关配套的人事制度和政策给予带教教师,这也是保障精神科医师转岗培训的顺利完成的前提。相信随着相关制度的不断完善,会培养出更多的精神科医师,为社会及国家做出贡献。

经过1年的转岗培训,精神科规范化培训方案不断完善,精神科转岗学员的基本理论知识、临床实践技能、核心能力等方面都有了一定的提升,在为患者做心理治疗、专科健康指导、行为治疗、心理疏导以及处理危急事件等都发挥了极大作用,不仅减少了肇事肇祸事件的发生,而且更好地维护了社会的稳定,具有重要社会意义。

[1]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局.全国精神卫生专业机构资源配置研究报告[G]//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局.精神卫生政策研究报告汇编.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2]唐宏宇,于欣.中国精神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发展概述[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1,25(4):247-248.

[3]马广信.美国住院医师培训制度新进展、比较与借鉴[J].中国人才,2010(11X):272-273.

[4]杨玲,韩继明.我国医学伦理学教育的现状及对策[J].医学信息,2009,7(3):284-285.

[5]游建林,陶冶.论青年医师毕业后培训与医院的人才发展战略[J].中国卫生事业管,2009(11):789-790.

[6]周馨竹,赵阿勐.精神医学专业学生专业实践技能提升策略研究[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3,34(22):3368.

[7]曾文星.精神科医师的系统化、程序化培训[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1,25(2):81.

R192

A

1672-5654(2017)03(a)-0069-02

10.16659/j.cnki.1672-5654.2017.07.069

2016-12-07)

郑蕾蕾(1980.6-),女,吉林辽源人,硕士,副主任护师,研究方向:科研教学,护理管理。

猜你喜欢
精神疾病精神科医师
中国医师节
韩医师的中医缘
中国医师节
轻型精神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中国医师节》
精神科护理工作研究进展
探讨精神科护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与护理对策
精神疾病对于单髁人工膝关节10年疗效的影响
以需求+胜任力为导向的精神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实践与探索
精神疾病患者影像检查中的整体护理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