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竞,易剑东,詹新寰
英美大学校际竞技体育的发展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舒竞,易剑东,詹新寰
在回顾了英美大学校际竞技体育“业余性”核心理念的发展历程的基础上,介绍了英美两国的BUCS(英国高等院校体育协会)和NCAA(美国大学生体育联合会)两种管理模式。从“政府与社会共管、业余性理念下的商业化运作、学术与体育运动并存”3个方面,探讨了“业余性”核心理念在英美大学校际竞技体育中的具体表现,并进而借鉴英美的经验为我国的大学校际竞技体育发展提出了“转变价值观、合理化管理架构、推进商业化运作”3点建议。
英美;大学;竞技体育;业余性
在英国历届夏季奥运奖牌获得者中,大学生运动员比非大学生运动员比例更高。如图1所示,从1992年的巴塞罗那奥运会到2012年的伦敦奥运会,英国65%的奥运金牌,66%的奥运银牌和49%的奥运铜牌都是由大学生运动员获得的。大学生运动员们的优异表现也使得英国以29金17银19铜的优异成绩在2012年伦敦奥运会奖牌榜上高居第三位,仅次于美国和中国。
图1 英国大学生运动员在历届夏季奥运会奖牌获得者中所占的比例(数据来源:BUCS 2012年度报告)Figure 1 Proportion of the UK University Students in the Medalists of the Previous Summer Olympic Games
美国大学生运动员在奥运会上的表现同样出色,以伦敦奥运会为例,共有132名来自NCAA(美国大学生体育联合会,The National Collegiate Athletic Association)的现役美国大学生运动员参加了比赛,其中19所高校的30名运动员获得了9个奥运项目的36枚奖牌(18金、7银和11铜),并且仅斯坦福一所大学的40位运动员就收获了16枚奥运奖牌(12金、2银和2铜)。这些惊人的数据还没有包括NCAA的毕业生们在奥运会上的惊艳表现,比如伦敦奥运会冠军美国男子篮球队的大部分运动员就都曾在NCAA效力过。
1899年,美国经济学家凡勃伦(Thorstein B Veblen)在其著名的《有闲阶级论——关于制度的经济研究》一书中认定现代体育给年轻人带来的不是竞技精神、服从力和领导力,而是一种原始的野蛮的本性,他宣称这种对战争精神的宣扬将毁掉现代高等教育。但是,一个多世纪过去了,大学生运动员在奥运会上的优异表现充分展示了英美现代高等教育和大学体育的和谐健康发展,这也让凡勃伦的断言成为了一个笑谈。
我国的大学生数量世界排名第一,但我国的专业运动员多是在获得优异成绩以后才进入大学深造,这与英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大学生运动员的概念不尽相同,反映了中国与英美国家有着不同的大学体育教育理念。从英美大学校际竞技体育“业余性”核心理念的角度出发,笔者尝试探讨英美高校竞技体育体制健康发展的原因,并期望为我国的高校竞技体育体制改革提出一些意见和建议。
业余体育运动最早起源于英国的高等院校和私立学校。早在16世纪,剑桥与牛津两所高校的大学生就参与到板球、网球、橄榄球、马术和划船等体育运动中。1827年,英国举办了有史以来的第一次校际体育比赛——剑桥和牛津之间的板球对抗赛,而1829年剑桥和牛津在泰晤士河举行的首次划船比赛就此掀开了两校著名而悠久的校际划船对抗赛的序幕[1]。美国的哈佛和耶鲁两所高校则在1852年成功地举办了第一届校际划船竞赛。英美两国的大学校际竞技体育的健康发展就此开始[2]。
2.1 业余性体育理念的起源
2.1.1 业余主义思潮在英国的兴起
“业余性”(Amateurism)一词起源于英国贵族的阶级优越感。在社会等级森严的中世纪,富裕的贵族阶级认为自己“代表着更优秀的人种,而这种高贵的地位是与生俱来的”[3]。但是在工业革命和城市化圈地运动中产生的新兴资产阶级对这种固有的社会秩序提出了挑战,其表现形式为打破了贵族阶级对教育资源的垄断。1700年只有17%的平民学生能够进入伊顿公学(Eton College)、哈罗公学(Harrow School)、温切斯特公学(Winchester College)和西敏公学(The Royal College of St.Peter in Westminster)等4所私立贵族学校,而到了1780年这个比例上升到了72%。从19世纪的维多利亚和爱德华时期起,以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为首的英国高等院校和以上述4所贵族学校为首的私立学校开始推广以“公平竞争”(fair play)理念为核心的现代体育精神。公平竞争理念意味着不仅需要遵守比赛的规则,还需要尊重比赛本身的内在精神。在体育竞争中不仅要表现出良好的精神面貌,还要体现出优雅的气质,这种“平和而无恶意的竞争(strife without anger,art without malice)”[4]推崇人才培养中智力与体力的相结合,史称培养新绅士的“业余主义思潮”(Amateurism Ethos)[5]。
在业余主义思潮的影响下,英国人普遍认为借助专业化的训练提高比赛成绩并取得比赛胜利的行为是缺乏道德的,体育运动不应该像职业体育那样娱乐大众,而应该是注重身心全面协调发展的绅士教育中的关键组成部分。英国的教育旨在促进人才的全面发展,而体育教育的目的就是了解和参与体育运动、提升运动技能,而不是强调精通某一项运动项目[6]。因此,对于英国的学生来说,运动不能被当作纯粹的观赏品,它是一项鼓励亲身参与并从中体会快乐的活动。学生是运动的参与者,学生才是比赛的中心,这是英国大学校际竞技体育的业余思想的精髓[7]。在今天的英国教育体系中,业余体育精神一般被引申为“所有的学生都有权利参与和投入到体育运动中去”——享受体育和其他活动的乐趣比从中谋利更为重要。
2.1.2 业余性体育理念在美国的发展
现代美国的政治、文化和教育的思想遗产都“源起英格兰”[8]。1640年,受过英国高等教育的哈佛大学首任校长亨利·邓斯特(Henry Dunster)将剑桥大学的部分经典课程引进到成立仅4年的哈佛大学,引领了向新英格兰自由教育理念学习的风潮。
早期美国的高等体育教育来源于对英国高校的自由教育和业余性体育理念的移植或传承,众多的美国高校都遵循英国教育所推崇的业余性体育运动理念,比如1852年举行的首届哈佛—耶鲁校际划船比赛便很好地诠释了这一点。两支队伍都没有聘请教练,也没有进行专业化的赛前训练,学生们只是把这个比赛看作校园生活的一部分[9]。
业余性体育精神在20世纪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10]。被誉为美国现代体育之父的“新体育”学说奠基人克拉克·威尔逊·赫瑟林顿(Clark Wilson Hetherington)依据实用主义教育哲学理论,推崇“教育既不是纯粹为身体,也不是纯粹为精神,而是要发展由教育活动来实现的人的所有能力”[11,12]。在这种“新体育”学说的推动下,1920年,美国大学体育主任委员会把美国大学体育的首要目标定义为“培养服从、谦让、自我牺牲、合作、友善、公平以及具备运动道德的青年”[13]。教育家们认为业余性体育肩负着塑造年轻人身心全面发展与完善的重要使命,年轻人可以从参与业余性体育活动中学习到丰富的社交技巧、多样化的文化理念和处事方式,强化公民意识,逐步完成社会化的过程。
2.2 组织化管理模式的发展
工业革命中的城市化对现代体育最大的影响是以组织体育(Organized Sports)为首的现代体育形式开始出现。1863年10月26日,世界首个足球协会——英格兰足球协会(England Football Association,FA)在英国宣告成立,英格兰足球也因此被称为世界足球的鼻祖。1869年MLB(美国职棒大联盟,Major League Baseball)在美国成立,在北美四大联赛中率先走上了历史的舞台。这些体育协会和联盟是现代体育组织化建设的主要特征,其商业价值以及所引发的产业链条使得体育的组织化建设成为了保证现代体育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性要素,为现代体育的健康发展奠定了制度基础。
现代体育的组织化也影响到了大学体育的组织化建设。在美国,由于没有一个高效的管理机构来制订统一的比赛规则,早期的美国大学校际间的橄榄球竞赛中的执法问题成了困扰大学校际竞技体育的一大难题。1873年和1876年,普林斯顿大学两次牵头并完成制订了一套统一的比赛规则,这直接促使了IFA(校际橄榄球联合会,Intercollegiate Football Association)在1876年11月23日的成立。从19世纪后期到20世纪早期,美国大学还陆续成立了田径、击剑、足球、长曲棍球和高尔夫球等高校体育运动的单项联盟,这个时期是美国大学竞技体育的起飞阶段,史称“组织化时代”[2]。1918年2月,在英国曼彻斯特召开的第一届英国大学校长论坛一致决定成立全英第一个校际体育管理机构——IVAB(英格兰和威尔士校际董事会,The Inter Varsity Board of England and Wales)以促进大学体育的发展,其核心目标是促进英国大学的学生运动员建立一种对体育的“重在参与”的理念。这些处于雏形阶段的松散的体育组织为英美未来的全国性大学校际体育管理机构的成立打下了伏笔[14]。表1简单列出了当代英美两国的大学校际竞技体育管理组织的百年演变发展史。
表1 英美两国大学校际体育管理机构发展史Table I Development History of the Intercollegiate Sports Management Organizations of UK and USA
2.2.1 BUCS管理模式简介
成立于2008年的BUCS(英国高等院校体育协会,British Universities and Colleges Sport)负责统一组织和管理英国的大学校际竞技体育,其核心宗旨是“增进学生对体育的参与”,致力于为全英162所高校的230万名大学生提供平等地参与48项体育赛事的机会,包括为残疾学生提供参与帆船、箭术等户外运动以及田径、游泳和水上运动等室内运动的机会。
BUCS总部设在伦敦,董事会监管BUCS的全面运作,BUCS的管理组织架构如图2所示。
董事会下设的咨询顾问部由公开选举出来的4位学生代表和4位教职员工代表构成,其不具备决策功能,仅是在董事会和下设的其它机构之间起到一个承上启下的沟通作用。英国各大学按照地域被划分为12个大区(比如牛津大学被划入东南区,而剑桥大学被分到东区),并相应地设立了12个区域办公室以负责BUCS的日常业务,其工作人员由各大学的学生和非学生代表等比例构成,接受国际部、发展部、纪律委员会、竞赛部与财务部的统一监督和管理。
图2 BUCS管理组织架构Figure 2 BUCS Management Structure
BUCS举办的校际间的各级、各类体育比赛都是由区域办公室主办,各高校的校学生会负责组织、运作和承办。根据体育项目的不同,赛事等级也不尽相同,比如篮球联赛分为3个等级:超级联赛(Premier League)、甲级联赛(Tier 1)和乙级及更低级联赛(Tier 2&below)。而曲棍球在英国非常受欢迎,联赛的等级也更多,包括超级联赛(Premier League)、甲级联赛(Tier 1)、乙级联赛(Tier 2),丙级联赛(Tier 3)、丁级联赛(Tier 4)及低级联赛(All Other Tiers)。所有BUCS的48项体育运动一共被划分为503种不同类别和级别的体育赛事。各个高校根据球队水平的不同,可能会有不同的球队征战同一个体育项目的不同级别的联赛。比如牛津大学就有105支球队参加全部48项体育运动。
2.2.2 NCAA管理模式简介
美国大学体育组织是通过多种形式存在并发展而来的。按管理范围划分,有全国性和区域性的;按成员学校类型划分,有本科院校、专科院校和社区院校等。比如NCAA主要负责4年制大学的校际体育管理;NAIA(全国校际体育协会)主要负责小型学校的校际体育;USCAA(美国校际体育协会)主要负责社区学校的校际体育;NJCAA(全国大专校际体育协会)主要负责专科学校的校际体育;以及CCCAA(加里福尼亚社区学院体育协会)主要负责加州地区学院的校际体育等。
在这些体育管理组织当中,NCAA是当今美国国内规模最大、职能最健全、会员数量最多、最具代表性的非盈利性校际竞技体育管理组织,它的主要宗旨是“通过开展校际体育比赛以促使具有运动特长的青少年完成高等教育”。2012年有来自1 281所大学、组织和协会的453 347名大学生运动员参加NCAA旗下的23项体育运动的89项各类全国锦标赛。
根据成员学校的规模、运动水平、场地设施等因素,NCAA把会员高校分为第一等级(Division I)(包括340所院校,2007年各会员高校按照橄榄球运动的竞赛水平高低又被分为FBS,FCS和Non-FB3个等级)、第二等级(Division II)(包括290院校)和第三等级(Division III)(包括436所院校)3个等级,各会员高校相应地参加对应等级的比赛。
NCAA由一个执行委员会来监督各等级赛事的正常运作,包括监督预算的执行情况,NCAA执行委员会是由来自所有3个等级的会员高校的校长代表组成的,其分别下设了3个等级委员会以负责各自等级赛事的日常运作,包括竞赛规则、纪律监管、预算编制和学生运动员管理等。图3展示了NCAA的纵向管理组织架构。另外,整个NCAA一共有120个跨等级的管理委员会负责为各项体育赛事制订政策和规则,其成员由来自全美近1 000所会员高校的代表组成。
英美大学校际竞技体育之所以能够存在一百多年并实现健康的发展,关键在于其核心理念:坚持业余性。笔者将其具体表现总结为“政府与社会共管、业余性理念下的市场化运作、学术与体育运动共存”3个核心因素。
图3 NCAA管理组织架构Figure 3 NCAA Management Structure
3.1 政府与社会共管的管理模式
英国政府认为:“体育是一个强大的工具,有计划地提升大众体育的参与率可以帮助政府实现经济复兴、改善国民健康状况、增强社会向心力、减少犯罪、促进社区稳定和青少年培养等雄心勃勃的目标”[15],但这一观点并没有使得英国政府强行干预体育的健康发展。恰恰相反,20世纪90年代末期,英国政府对体育职能部门进行了以“分权”为核心的将决策权与执行权分开的机构改革,把体育职能部门的行政管理职能转移到公共管理机构[16]。
政府通过购买公共服务的形式把服务职能转移到社会民间组织,其具体措施是把英国体育理事会(UK Sport)和英格兰体育理事会(Sport England)等非政府公共管理机构(Non Departmental Public Bodies)定义为体育政策的执行机构。而BUCS与英国体育理事会(UK Sport)和英格兰体育理事会(Sport England)密切合作,负责监管全英高等教育体育(Higher Education Sport)的运作并组织校际比赛。
当代英国体育发展模式的演变,其本质是一项兼顾公平与效率的变革。英国体育发展的成功与其坚持提升全民体育参与机会的价值观念是密不可分的[16]。
而NCAA的运作也不受政府行政手段的直接干预,政府并不规定或限制体育市场的各种运行要素,而是利用法律法规,运用经济政策和手段对体育市场的运行进行宏观调控,在总体上规划大学竞技体育的发展方向,建立大学竞技体育运作的基本框架和准则,从而引导大学竞技体育向着社会化和市场化发展[17]。
同时,NCAA的非营利性法律地位为美国大学竞技体育的发展创造了宽松的环境。NCAA享受一定程度的反垄断豁免权,从而能够获得更大的商业运作空间来筹集社会资本并用来实现公益性目标;秉承业余性理念的NCAA非常重视大学竞技体育的教育功能,因此被美国劳动法认定大学生运动员与所在学校之间属于教育学术关系,从而有效地规避了劳动法对相关收支的限制;同时,联邦税法也认定坚持业余性原则的NCAA及其会员高校享受收入税豁免地位,不需要支付与大学竞技体育相关的收入税,这些都大大降低了NCAA的运行成本[18]。
3.2 业余性理念下的商业化运作
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19世纪40年代以及20世纪初的两次大的移民迁徙奠定了美国社会包容、开放的文化特征,而这种特征与现代体育所具有的娱悦身心、教育培养、社会交往、社会包容的价值信条不谋而合,体育得到了美国社会普遍的认可。但是,这个社会大融合过程中所形成的美国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自由”和“平等”[19]的思想让美国人拒绝接受英国人“命由天定”的出身论和“绅士般的平和而无恶意的竞争论”[4],达尔文主义的“适者生存”的竞争理念才是美国人奉行的体育指导思想。也就是说,相比于英国人强调竞技体育重在参与,美国人既重视参与的过程,也重视参与的结果——倡导“胜利不是全部的意义,而是唯一的意义”的“伦巴迪思想”(Lombardian Ethic)就是对美国竞技体育竞争精神的最好体现。
同时,美国联邦、州、地方(县、市)政府均没有设置专门管理体育的机构,政府主要通过制定法规对体育的发展进行宏观调控。除了针对一些健身计划的实施和部分体育场馆的建设外,政府很少动用公共财政对体育尤其是竞技体育给予直接的支持。不仅营利性的职业体育必须通过市场运作获得充足的资金来源,非营利性的大学竞技体育也要通过市场运作为自身的发展提供必要的经费支持[20]。
综上所述,这就是为什么秉承业余体育理念的NCAA却走上了一条职业化的商业运作道路的原因所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带来的优胜劣汰才能够最好地体现对胜利的渴望。
NCAA大部分的收入来自于和特纳体育(Turner Sports)以及CBS(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olumbia Broadcasting System)签订的对全美大学男篮锦标赛(the Division I Men’s Basketball Championship)长达14年价值108亿美元的电视转播合同。2011—2012赛季NCAA的总收入达到了8.71亿美元,其中90%来自于电视转播。图4展示了NCAA 2011—2012赛季的收入来源示意图。
图4 2011—2012赛季NCAA收入来源比例示意图(数据来源:NCAA 2012财年审计报告)Figure 4 Proportions of Income Source of NCAA in the Season 2011-2012
NCAA的会员高校都设有运动部(系),各个高校的竞技体育收入包括创收收入与学校补贴(即学校财政拨款)两大类。美国大学体育组织的财政运作遵循“取之于会员高校,用之于会员高校”的原则。以2012财年为例,
NCAA年收入的63%总计5亿美元返还给了一级联盟的会员高校。表2分析了一级联盟的3个等级会员高校的平均收入情况(以中值平均值计算)。
表2 NCAA一级联盟会员高校平均年收入情况(美元)Table II Average Revenue per Year of the First-level Member Colleges of NCAA
从表2中可以看出,政府的拨款为0,而橄榄球运动的收益对于美国高校的竞技体育财政状况起到了决定性作用,FBS的会员高校的收益明显比FCS和Non-FB的高校收益要好。收益越高,学校支付的补贴就越低,省下来的钱就可以投入到体育发展基金、体育场馆的升级与维护,以及学校的教育计划等其它方面,从而带动了学校的整体发展。学校发展地越好,就越容易吸引社会资金的投入,进一步提升学校的比赛成绩,这是一个良性的体育与教育相结合的办学循环。
另外,虽然第二、三级联盟的会员高校没有转播收入,受关注度低,每年获得的NCAA年收入返还率也仅有4%和3%,但是因为低级别联盟的会员高校开支相对较少,通过运动队参加比赛与校内其他体育资源的商业开发和多种经营所取得的资金,再加上学校的补贴,总的来说,NCAA的各级会员高校都能够承担竞技体育维持与发展所需要的各类开销。由此可见,NCAA完善的产业链为美国大学体育的健康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支持。
而BUCS在相当大的程度上依靠一套“志愿者体系”(System of Volunteerism)来维系体育赛事的运作,有超过2 000名志愿者为所有的BUCS赛事提供全方位的免费服务,BUCS没有为这些志愿者支付任何费用。比赛所需的体育场馆都是由各承办高校提供,获胜学生运动员也没有任何物质或金钱的奖励,所有这些措施都最大限度地降低了BUCS举办体育赛事的开支。表3列出了2011—2012赛季BUCS的收支情况。
表3 2011—2012赛季BUCS收支情况Table III Revenue and Expenditure of BUCS in the Season 2011-2012
从表3中看出,BUCS百万英镑级别的年度收支实在无法与NCAA动辄上亿美元的商业化运作相提并论。NCAA的年收入很大一部分来自于电视转播费用,并且“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充足的资金能够为学生运动员提供高额的奖学金,从而吸引优秀的运动员就读本校,并源源不断地为职业体育输送人才,其良性循环保证了美国大学校际竞技体育的健康发展。而BUCS的商业化运作则要逊色得多,赞助费用也少的可怜。与NCAA相比,BUCS没有电视转播收入,也没有向学生提供体育奖学金。其原因在于BUCS担忧过度商业化带来的精英体育与大众体育的两级分化可能会伤害到大学联赛中的更多大众化、低级别体育赛事的生存,从而损害BUCS的核心理念——为所有的学生提供平等的参与体育的机会。但是近年来英国学者也在不断地质疑,为了提高整个英国的竞技体育水平,是否应该学习美国的经验去运作英国的大学校际竞技体育。
3.3 学术与体育运动共存的管理理念
体育比赛与高等教育相结合的管理模式是英美大学竞技体育发展的核心要素之一。BUCS和NCAA都认为校际体育运动是教育体系的重要构成部分,体育运动应该真正走进并影响大学生的生活,大学体育比赛必须与职业体育竞赛相互分离以保证大学体育比赛的纯粹性[21]。
NCAA将其100多年的发展经验归结为“参加大学体育竞赛的运动员来自于学生,将大学竞技体育与高等教育相融合”[22]。高校把开展校际体育竞赛当作不仅是向广大师生提供参与和观看比赛的一种文娱途径,也是高校扩大知名度,提高生源和获得资金帮扶的一个重要方面[23]。
参加竞技体育的运动员来自于学生,既是大学竞技体育与高等教育相融合的必要条件,也是实现大学竞技体育运动自身意义的根本所在。大学竞技体育运动是大学教育的一部分,大学生运动员的身份首先是一名学生,这是发展大学竞技体育运动的基本原则[24]。
体育比赛与高等教育相结合的体制保证了大学生在发展中不仅能接受科学文化知识教育,还能获得全面的竞技体育方面的教育,同时兼备科学精神与人文素养,拥有健康的体魄并追求完美的人格[25]。BUCS通过各高校的学生会为学生们提供平等参与体育活动的机会,而NCAA更是从录取政策、学术水平、上课与训练的时间安排等方面详细制订了对学生运动员学习利益的保障条款,严禁损害学生运动员的学习利益。
因此,严格坚持业余性核心理念,保证大学体育竞赛在平等、安全和友善的氛围中进行,将体育比赛与高等教育有效结合,是英美大学校际竞技体育在高等教育母体环境中实现健康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只有为学生运动员提供终身受益的高等教育的机会,保证其作为学生的基本素质和能力,才能确保学生运动员在不从事专业领域的状况下能够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安身立足,并开创出一条稳定、持续的发展道路。为学生运动员提供优质、公平的教育机会是最终目的,将体育比赛与高等教育有效结合是手段,“业余性”核心理念则是实现手段的有力保障[26]。
探讨“业余性”核心理念在英美大学校际竞技体育中的具体表现,借鉴其丰富的理论和实践经验,能够帮助我们更加深刻地理解大学体育的价值内涵、大学体育应坚持的道路与方向。当今社会不仅需要参与型、健康发展型的大学体育,还需要拼搏型、创新型的大学体育。大学体育做大做强,对实现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和教育强国、体育强国的宏伟目标具有现实意义[27]。通过对英美大学校际竞技体育秉承“业余性”核心理念的讨论,笔者从以下3个方面对我国大学校际竞技体育提出意见和建议。
4.1 高校体育价值观的转变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
价值观是文化的核心,我国大学在看待大学体育对个人的价值时普遍存在明显的倾向,或偏重于物质价值(身体锻炼)或偏重于精神价值(精神培养)[28];而英美两国大学则考量全面,其偏重关注大学体育所具有的综合价值,力图探寻物质与精神价值的最佳结合点[29]。我国大学竞技体育价值定位不清,发展理念模糊,运动员虽成为了大学生,却很少出入校园或教室,只是到毕业时领到一份“注水”的文凭。体教结合的教育方式,到最后只存在“体”不存在“教”,体育和教育互不沾边[30]。所以,笔者认为应该变革过去那种重竞赛成绩、运动技术,轻学术知识、学生兴趣和需求的大学体育教学模式。重在参与、与时俱进的大学体育必须以“学生为核心”、以“参与者为核心”,调动学生等参与主体的热情和积极性,把大学体育真正转变成落实素质教育、培养全面发展型人才的重要途径[31]。
4.2 合理的组织架构是大学校际竞技体育发展的制度保证
英美国家的竞技体育体制以学校为中心,大学是培育优秀运动员的重要基地[18,32]。英美大学的竞技体育人才培养体系体现了很强的系统性,通过健全完善的组织管理机构,采取法律手段,制定规章制度管理大学生竞技体育,是一个稳定的、健康发展的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系统。而举国体制下,我国的大学生体育协会在总体上仍然没有摆脱依靠政府供养与运作的发展模式[33-35]。旧的体制下形成的训练和管理模式至今仍然存在,并日渐在当前的社会转型期凸显矛盾[36]。比如科学文化教育缺失的专业体育人才回归社会后就业能力受到挑战,而体育专业队伍人员的科学文化素养不高又相应地制约了竞技水平的进一步提高等[37]。由此笔者认为,在适应我国国情的前提下,大学生体育协会应该在协会实体化的基础上,理顺协会与政府之间的各种关系。大学生体育协会成为我国高校竞技体育的管理主体不仅符合政治体制改革的要求,还更容易与世界进行接轨,符合国际惯例[38,39]。只有具备综合管理与系统调配各类资源的能力,才可以更好地发挥大学生体育协会对我国大学生竞技体育的管理服务工作。
4.3 商业化运作是大学校际竞技体育腾飞的基石
市场经济环境、大学体育文化传统以及业余性体育理念的核心价值观,是英美大学校际竞技体育得以在创收和学校补贴两大资金来源的强有力支持下获得迅速发展的必要条件[40-42]。我国高校的竞技体育仍然处于发展的初期,笔者认为高校体育组织在现实环境下生存与发展的必由之路应该是通过组织优化和提升竞赛管理水平来提高运动水平与社会影响力,以逐渐拓展经费来源,并最终走上成熟的商业化运作道路。
[1]Harold Arthur Harris.Sport in Britain:Its Origins and Development[M].London:Stanley Paul,1975.
[2]李丹阳.NCAA成立前美国高校竞技体育发展历程[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13,25(2):143-146.
[3]Bliss Perry.The Amateur Spirit[M].New York:Houghton,1904.
[4]Holt Richard.Sport and the British:A Modern History[M].Oxford:Ox ford University Press.1989.
[5]Mangan,J.A.A Sport-Loving Society:Victorian and Edwardian Middle-Class England at Play[M].United States:Routledge.2006.
[6]李丹阳,喻晶,胡鑫.美国大学竞技体育业余性溯源及发展[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11,30(4):57-61.
[7]Chu Donald.The Character of American Higher Education and Intercollegiate Sport[M].Albany:State University Press,1989.
[8]边宇,刘明,吕红芳.美国大学体育的历史沿革及阶段性特征[J].体育学刊,2013,20(3):81-84.
[9]Radar,B.American Sports:From the Age of Folk Games to the Age of Televised Sports[M].New Jersey:Prentice Hall.1996.
[10]Michael K.Bohn.How the golden age of the 1920s transformed american sports[M].Potomac book,Inc.2009.
[11]李佐惠.赫瑟林顿美国新体育学说奠基人[J].体育文化导刊, 2008(1):114-116.
[12]吕红芳,边宇.美国“新体育”思想的历史解析与启示[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13,33(2):12-16.
[13]The Aims and Scope of Physical Education,Report of a Committee from the Society of Directors of Phys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J].American Physical Education Review,1920,25(6): 259-261.
[14]潘前,王萍丽.美国大学体育组织发展研究[J].浙江体育科学, 2013,35(1):70-73.
[15]Giddens A.The third way:the renewal of social democracy[M]. Cambridge:Polity Press,1998.
[16]汤晓波.当代英国体育发展模式的转变[J].体育学刊,2013,20 (3):55-60.
[17]王永忠,冯晓露.转型期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发展模式探索[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12,31(4):110-113.
[18]李丹阳,柳鸣毅,胡法信.美国大学竞技体育生存之道:坚持业余性[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11,25(2):59-62.
[19]Riess,S.Major Problems in American Sport History[M].Boston: Houghton Mifflin Company.1997.
[20]陈庆熙,潘前.美国大学竞技体育财政运行模式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12,26(2):67-72.
[21]池建.美国大学体育联合会的指导原则[J].中国体育科技, 2003,39(3):17-19.
[22]Sunio,Marissa D.Saving face:protecting the rights of studentathletes and the ideas of amateurism[J].Whittier Law Review, Winter,2012,33(2):431-452.
[23]李丹阳,龙斌.美国大学竞技体育联合会的组织性质及其异化[J].体育文化导刊,2013(3):102-105.
[24]Peach,J.College athletics,universities,and the NCAA[J].The Social Science Journal,2007,44(1):11-22.
[25]王永盛,潘耀滨,王超.美国大学竞技体育发展对我国高校的启示[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0,26(1):80-83.
[26]李庆,宋华勋.中美大学校际体育竞赛监管体系的比较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08,44(4):129-134.
[27]杨占武.美国大学体育核心理念初探[J].体育文化导刊,2011 (4):104-107.
[28]诸葛伟民,朱建清.研究型大学与大学体育的走向[J].中国体育科技,2005,41(6):72-74.
[29]夏晓勤,蓝劲松.中美两国大学体育文化研究[J].比较教育研究,2005,10:47-51.
[30]朱桂林.我国高校竞技体育竞赛体系组织结构的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9,26(2):232-237.
[31]王晓毅,姜立嘉.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发展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1,28(1):50-54.
[32]隋晓航.中美两国大学体育管理机构设置比较[J].体育学刊, 2007,14(7):92-95.
[33]陈琦.体育举国体制的辨析与未来走向[J].体育学刊,2013, 20(3):1-6.
[34]潘建华,赵建林.论中国高校体育改革的发展与创新[J].重庆大学学报,2006,12(4):136-140.
[35]王晓毅,姜立嘉.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发展的制约因素及对策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0,33(12):82-93.
[36]易剑东.中国体育体制改革的逻辑基点与价值取向[J].体育学刊,2011,18(1):14-25.
[37]彭庆文.新时期中国大学体育角色定位研究[D].北京:清华大学,2008.
[38]董众鸣,朱桂林,何志林.转型期我国政府对高校竞技体育的规制[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6,30(5):6-9.
[39]董众鸣,朱桂林.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发展研究[J].太原理工大学学报,2006,24(2):87-90.
[40]鞠成军,廉俊颖,张孔军,董官清.美国高校体育产业发展的启示[J].体育学刊,2003,10(2):140-142.
[41]兰馨.美国高校竞技体育发展模式及运行机制的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06,(7):70-72
[42]袁莉萍.美国大学体育赛事营销传播的审视与思考[J].体育与科学,2010,31(4):35-68.
(责任编辑:陈建萍)
Development of Intercollegiate Athletics of UK&USA and the Revelation to China
SHU Jing,YI Jiandong,ZHAN Xinhuan
(Jiangxi University of Finance&Economics,Nanchang Jiangxi 330013,China)
On the basis of reviewing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ore concept of“ama-teurism”of the intercollegiate athletics in UK and US,the article introduces BUCS and NCAA,the two management models in those countries.It discusses the specific performance of“amateurism”in the intercollegiate athletics in UK and USA from the three aspects of joint management of government and society,commercial op-eration with the concept of amateurism and coexistence of scholarism and sports.Based on the experience of UK and USA,the article puts forward the suggestions of changing the values,rationalizing the management structure and promoting the commercial operation in order to enhance the development of intercollegiate athletics in China.
UK&USA;college;athletics;amateurism
G80-05
A
1006-1207(2016)03-0007-07
2016-02-15
舒竞,讲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体育管理学。E-mail:shujing@jxufe.edu.cn。
江西财经大学,江西南昌330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