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泛在”英语学习模式是以便携式终端设备为工具,以“听”为先导,听读结合的一种浸润式英语自主学习方法。该模式具有省时、高效的优势,可全面提高学习者的听力、口语及阅读能力。而且学习者一旦养成泛在英语自主学习习惯,则可长期受益。但该模式因为初期效果显现周期较长,在实施过程中也面临一定的障碍,对学习者的自控力和意志力有较高要求。
【关键词】泛在学习 学习习惯养成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52-0058-02
泛在学习,即无处不在的学习,源自马克·威瑟的“泛在计算”概念,意指学习者随时随地都可利用终端设备与网络连接开展学习活动之意。近几年来,国内外学者对于泛在学习的研究已有了不少积累,很多学者更是将泛在学习视为未来最有效的终身学习方式之一。英语泛在学习也渐渐进入研究者视野。笔者经过多年的英语泛在学习实验发现,英语学习的泛在模式具有不可忽视的学习功效,确是一种有效的自主学习途径。
一、“泛在”英语学习模式
马克·威瑟曾说,“最高深的技术是不可见的,它们会融入生活之中,让人无可觉察”(1991)。“不可觉察”性是泛在计算技术的最主要特征之一。英语泛在学习模式,即是充分利用可随时随地携带的便携终端设备及其“不可觉察性”,让学习者在不觉知的情况下浸润于英语生态语境,从而逐渐完成英语语言习得的一种学习设计。习得语言主要有两种途径—视觉和听觉。而英语泛在学习模式更多倚重听觉(不可觉察性更强)的输入,同时结合视觉输入以巩固语言习得效果。与一般大型语言实验室的模拟生态语境不同,这种学习模式不拘泥于任何时间、地点、设备,只要在这种模式下,学习者长期浸润于英语原音的包围中,之后经过视觉途径的强化,形成一种立体的学习效果,达到音形意的高度结合。具体操作途径如下:
(1)依据学习者的英语程度,选定学习者基本能够理解的原声英语音频资料。
(2)学习者在任何可能情况下以各种方式(聆听、精听、泛听或相互结合)反复原声英语音频。
(3)当学习者基本掌握音频内容后,对照文本资料,从词汇及文化信息层面对所听过内容进行细致解读,从而真正消化文本信息。
(4)熏听--即作为背景音频来听。该学习模式的关键在于培养学习者持续的听音习惯,养成以听觉为主导的英语学习心理,从而达到泛在操作的目的。因该模式可以在任意场景操作,故称泛在英语学习模式。
在过去五年一系列泛在英语学习模式构建实验工作中(实验对象涉及幼儿、小学生、中学生及高校学生),很多中小学生在使用该模式后,均能在一年以内形成泛在英语自主学习习惯,并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英语水平,尤其体现在听力和口语水平上。他们对英语单词和发音规律的认知也有一定提高。但高校在校学习者对此学习模式的运用却相对保守。实验表明,泛在英语学习模式具有不可忽略的有效性,但同时在实施过程中也有一定局限性。
二、泛在学习模式的主要特性
1.该模式在时间层面具有明显的“泛在”优势--因为不限制时间的使用环境,因而省时
本模式中,半个小时左右的聆听阶段过后便是泛听或熏听阶段了。学习者不需要另辟时间进行英语学习,而是可以一边耳听英语一边正常的工作、生活或学习。
2.该模式在学习效果层面具有明显的立体性优势,即能全面提升英语语言能力
众所周知,听力是中国英语学习者的普遍弱项。在笔者的访谈过程中,很多学习者也反映听力是其英语学习的最弱项目。英汉分属不同语系,听惯了汉语母语的中国学习者很难适应英语语言的板块与逻辑关系。而泛在英语学习模式主要以“听”为先导,正解决该问题。泛在听读属于浸润式学习,学习者将自己长时间浸润于英语原声的语境之下,会在不知不觉中模仿英语原声的语音,语调,最重要的是,能逐渐领会英语的语言节奏,从而极大而且有效的提高学习者的听力水平。 经过一段时间的听读练习,大部分学习者均表示感觉自己听力水平有所提升。口语水平的提升也是该模式的另一优势。此外,实验表明,長期实施该模式学习的学习者对英语语言的整体语感比较明显。实验对象中一部分年龄较小(7~10岁)的学习者,长期浸润于该模式,在没有任何语法学习的前提下,能将打乱顺序的一组词汇很快而且轻松地按正确语法组合成句。而对照组的学习者,刚开始或从未接受此模式学习,虽然经过多年英语学习,则仅表现出对已学知识的可知度,而对于陌生的新句,一旦打乱顺序,则明显无法正确组句。
3.泛在英语自主学习习惯一旦养成,则具有很强的持续性
泛在学习模式的学习内容丰富多变,任何学习者感兴趣的材料均可作为泛在学习材料,保证了学习者的学习热情。一旦养成良好的泛在学习习惯,则必然会自主持续。泛在学习的主要功能就是培养学习者的英语听觉敏感力,使其思维能与英语语言的节凑浑然一体,从而大大降低英语听力的难度,并提高英语习得的趣味性。加之泛在学习所选材料本就是学习者兴趣所在,学习者在听觉敏感力提升之后,往往会坚持每日听读。多年的实验及观察表明,大多养成泛在学习习惯的学习者,均以英语听读为乐且能长期甚至永久坚持。
三、泛在英语学习模式实施过程中的相关问题及规律
虽然具有诸多优势,但多年实验证明,该模式的实施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其最大的局限性在于其学习效果显现周期较长,先难后易,易使学习者在学习初期无功而弃。笔者近几年在在校大学生中进行了无数次实验,结果发现,很多学习者在了解该模式原理之后前期积极性很高,参与热情也很高,但很快就会放弃。究其原因,大多是学习者功利性太强,短期内感觉不到该模式的明显优势。而该模式前期确实需要相当一段时间的大量原声浸润才能显现成效。这段时间正是该模式的瓶颈期。鉴于泛在学习模式实施过程中的这一局限性,该模式在实施初期的适用人群范围同样具有局限性,即局限于自制力及学习意愿较强的学习者或尚未形成其它学习定式的学习者。
在泛在学习实验过程中,笔者发现,学习者年龄越小,泛在习惯养成可能性更大。两到三岁的幼儿养成泛在英语学习习惯的可能性大于五岁以上儿童。而一般儿童泛在学习习惯养成的可能性又大于青少年。而青少年又大于在校大学生。笔者曾引导两个两岁的幼儿通过先视后听的方式学习英语。两个实验对象在没有其它学习模式干扰下,均能很快适应英语原声视听,自主理解英语动画的内容,并在熟知内容的情况下,自然接受对英语资料的反复泛听运作。与此对照,笔者也试图引导几个五岁左右的儿童(之前只看汉语动画)观看英语原声动画,结果发现实验对象很难静下心来去理解他们无法听懂的影视作品,容易中途放弃。而值得注意的是,七岁以后的儿童比五岁左右儿童更易适应,但需要更多策略。七岁以上儿童因为已经能看懂字幕,虽听不懂英语原声,却愿意以字幕为依据坚持原声英语视听。如果能引导他们反复视听同部作品,他们则会渐渐将注意力转移到英语原声,从而逐渐进入泛在学习状态。此外,离校之后的成人,则比在校大学生更容易养成泛在学习习惯。离校后的成人一旦决定学习,其学习意愿往往远远高于在校生,因而更容易坚持并通过瓶颈期,从而顺利养成泛在英语学习习惯。
四、结语
正如西班牙作家保罗.柯艾略在他的名作《牧羊少年奇幻之旅》中所说,生活中最简单的事往往是最不同寻常的。泛在英语学习模式简单易掌握,但破旧总难于立新。学习者旧有的学习模式是其最大的障碍,因此反而年龄越小的孩子越容易成功养成泛在英语学习习惯,成为该学习模式的终身受益者。
参考资料:
[1] Weiser,Mark.“The Computer for the 21st Century”,Scientific American.1991.
[2] 余胜泉.推进技术与教育的双向融合[J].中国电化教育 2012,(5).
[3] 张雪 李子运. 打开终身教育希望之门的学习方式--泛在学习[J].继续教育研究, 2010, (2).
作者简介:梁海霞(1976-),女,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语言学、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