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存国
摘 要:博物馆是人类文化记忆与传承、创新的重要阵地,是集收藏、研究、展示、教育四项职能于一体的多功能社会机构。博物馆浩如烟海的历史文物和革命文物吸引了无数的游客前来参观,在这些不同年龄段、不同文化水平的观众中,青少年是一个特殊而且至关重要的群体,他们富有朝气、敢于幻想,而且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很强,他们需要了解历史、增长知识,这就决定了博物馆在青少年教育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着重分析了博物馆如何发挥好在青少年教育中的作用。
关键词:博物馆;青少年;教育
教育是培养人的行为,教育的最终目的是提高人的素质,促进社会的全面发展,而博物馆正是除学校教育外,为青少年提供社会教育的理想场所。博物馆教育形式是自由的,它与学校教育的手段不同,它是不同类型的体验,它具有的直观性、启蒙性、社会性的特点,它对公众特别是青少年群体进行的是“自主教育”,在这里,观众的兴趣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博物馆可以营造一个健康的、充满活力与挑战的休闲、娱乐场所,在这里,青少年观众可以完全依照自己的兴趣、爱好和需要进行学习,易于对知识的理解和接受,同时具有娱乐性和参与性。在这种情况下,博物馆教育与学校教育能很好地配合起来,利用它独有的教育特点参与到学校教育中去,这将会产生更好的教育效果。博物馆如何更好地青少年服务,如何使其教育功能发挥到最大化,本文认为可以从三个方面着手。
一、推出丰富多彩、寓教于乐的专题展览和活动
博物馆与学校不同,在博物馆里没有任何人是被强迫学习的。它没有规定的课程和顺序,没有人给博物馆的学习规定完整的课程和学习进度。它是无所不在的,只要你踏入博物馆,教育就随时可以发生,因此,博物馆应发挥自己教育方式的特色。例如,濮阳市博物馆设置的红色濮阳展厅,该展览共分三个部分:星火燎原---濮阳中共党组织的建立与早期革命运动,浴血抗战---党领导濮阳人民进行抗战的辉煌岁月,夺取胜利---党领导濮阳人民全力以赴支持解放战争的壮举,反映了新民主主义时期濮阳地区的革命历史。通过专题性质的展览,让青少年在轻松愉悦的参观过程中,受到了良好的红色教育。只要每个博物馆都挖掘自身的优势,解放思想,拓宽新思路,就一定会受到大家的认可和青少年的欢迎。
二、创新展览方式
博物馆是一个面向社会广大观众的教育部门,它所展示的内容不一定全部适用于青少年,根据青少年社会经验、社会知识不足,思想单纯等特点,博物馆在进行社会知识和历史知识的教育时,尽量做到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深邃的问题表面化,历史的问题现实化,使展览看起来通俗、直观、易懂,从而才能引起他们参观学习的兴趣。青少年“拒绝”参观博物馆的原因主要是:博物馆“不好玩”、“不方便”、“没意思”,一走进博物馆,满眼都是图片加文字,再加上一些文字内容太深奥,他们根本都理解不了,又怎么会激发他们的兴趣呢?因此,我们一定要根据青少年的心理特征,创新展览方式。例如,可以把陈列的内容制作成光盘,放入电脑和触摸屏之中,让他们自己动手去查询,这样做教育效果就会事半功倍;也可以把展览内容做成影片,专门成立一个放映室;或者组织青少年进行征文比赛或绘画比赛,这样他们会真正受到启发和教育。
三、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
博物馆讲解作为一种智力开发型的教育,它不像学校上课一样对某些问题的意识预先设定好的结果,而是引发青少年对某些问题的意识以及对实物展品背后问题的进一步思考,从而使他们的记忆、观察、剖析、推理和判断等能力得到提高,并终生受益。博物馆讲解员作为知识的传播者,讲解的对象是多元化的,因此,要针对不同年龄段来进行讲解。对于大学生来说,可以以实例文物为介绍,利用借古喻今、今昔对比等方法,由浅入深、循循善诱来调动他们的参与性。而对于中小学生来说,就不能这样了,因为中小学生还不具备更多历史知识和理论知识,对于他们讲解,只能把悠久历史变为通俗化或故事化讲解。讲解员要主动与学生沟通,要“听其言,观其行”,提高他们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兴奋点,努力使讲解“三贴近”,即贴近年龄、贴近心理、贴近兴趣,在他们的心中产生共鸣,进而对参观内容入脑、入心,增加知识,开阔眼界,陶冶情操,愉悦身心,让博物馆成为他们美好的乐园和向往的圣地。
总之,完善博物馆青少年教育功能工作的开展,有助于更新了博物馆青少年教育理念,汇聚和整合博物馆青少年教育资源,推进博物馆青少年教育活动机制的形成并建立独具特色的运作模式,从而发挥博物馆在青少年素质教育发面的优势,对我国基础教育事业的健全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
参考文献:
[1] 田春莉,冯志灵.发挥博物馆教育功能的思考[J]. 武汉文博. 2008(03) .
[2] 吴慧珍.拓展博物馆教育功能之我见[J]. 博物馆研究. 2006(04).
[3] 余惠.浅谈如何让青少年爱上博物馆[J]. 南方论刊. 2006(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