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绥江古建筑的人文精神

2017-01-20 23:55蒋骏
青年时代 2016年30期
关键词:古建筑人文精神

蒋骏

摘 要:通过对绥江古建筑的布局形式、特点的介绍,对其中蕴含的具有地方性的人文精神进行了总结,希望通过这些有价值的独特实例的研究和总结,为绥江因国家级重点工程,在推土机毫比留情的轰鸣中,在老房子轰然倒地的尘烟里,在城市的历史记忆、社区的传统瓦片逐渐残缺不全,最终面目全非下,将这记录着时代烙印的“5000多年历史记忆的载体”继续传承下去,维护好绥江人民的精神家园。

关键词:绥江;古建筑;人文精神

绥江建筑,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和光辉的成就。我国古代的建筑艺术也是美术鉴赏的重要对象。而要鉴赏建筑艺术,除了需要理解建筑艺术的主要特征外,我们从了解古代建筑艺术的一些重要特点,然后再通过比较典型的实例,进行具体的分析研究。一系列现存的技术高超、艺术精湛、风格独特的建筑,在世界建筑史上自成系统,独树一帜,是我国古代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象一部部石刻的史书,让我们重温着金沙江畔的历史文化,激发起我们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信心,同时它也是一种可供人观赏的艺术,给人以美的享受。

一、绥江古建筑的文化特点及景观特色

(一)“石字多一点”的张家石房子

大门为石柱和条石镶嵌而成,石柱上有对联一副:岩阿石壁清河宅,出来入经处士家。阴刻,楷书,字体工整,笔力遒劲, “岩、石”二字的都在其上方加了一点。据传,这是张氏祖先向后人暗示:“今后建房屋时,石头要多用一点。”故而独创“石字多一点”的写法。

此房在建筑风格上,保持了川南地区木质穿斗板壁房的风格,嵌砌接口大多用穿斗接口或凸凹槽口自然嵌砌。艺术价值集中体现在正面的石雕艺术和石料的嵌砌工艺上。石料为当地不易风化的青石。整个建筑结构严谨,古朴庄重。经过二百多年的风雨变迁,整栋建筑除因清末大地震而造成部分地基下沉及侧墙开裂外,没有大的损坏。在雕刻艺术上,石房子有着极强的艺术魅力。其正面的三个大石花窗和顶层六个小花窗及大门对联是整个建筑的艺术精华。所有花窗都是用整块石板镂空雕刻而成,雕刻艺术精湛,具有极高的欣赏价值。下面三个大石花窗都是正方形,边长1。2米,中间构图为圆形寿字图,笔画变异为花草卷云纹形;左为波浪纹几何图案;右为琴棋书画,中心刻瓶插牡丹置于几案,取“书香门第、大富大贵”之意。在三个大花窗的上方有六个小花窗,也为整块石板镂空雕刻,正方形,边长0。6米,其内容有黛玉葬花、挑灯伴读、花鸟鱼虫等。

(二)大沙凌家祠堂及清道光皇帝御制褒奖凌光斗匾

嘉庆十四年秋(1809),凌光斗倡修新的凌氏宗祠。其建筑风格初为川南串架风格,后期则仿江西长宁凌氏宗祠并揉合了闽南建筑风格。他采取一次规划分批建设的方法,从自己的俸禄中抽资修建,工程完成于道光十年(1831年)历时22年。在使用功能上凌光斗作了重大改革,使宗祠集祭祀、教育为一体,即每年清明时为全族祭祖用,平时则将东西偏殿、厢房等用作学校。凌氏宗祠总占地面积约5亩,分三个院落,整个建筑以朝门、祭祖殿为中轴线向两边舒展,院、房、廊、楼错落有致,结构严谨,最具特色的是朝门和正殿用石圆柱16根,方柱8根作为承重主结构,每根石柱直径达70厘米,高5——8米,用整石凿成,重约10吨,在柱上阴刻对联牌匾,蔚为壮观。凌氏宗祠的对联大多出自凌光斗之手,朝门一联“赣水滇山两地蒸尝昭久远,玉屏金带满天风景卜流长。”概述了凌氏的起源和落籍。凌氏宗祠现存朝门、大殿、正殿、天井四合院等建筑,以其独特性展现了传统与地方特色。

我县处金沙江畔森林茂密,材料丰富便于加工制做,因此多数采用木构架房子,其的优点是:第一、承重结构与维护结构分开,建筑物的重量全由木构架承托,墙壁只起维护和分隔空间的作用。第二、便于适应不同的气候条件,可以因地区寒暖之不同,随宜处理房屋的高度、墙壁的厚薄、选取何种材料,以及确定门窗的位置和大小。第三、由于木材的特有性质与构造节点有伸缩余地,即使墙倒而屋不塌,有利于减少地震损害。第四、便于就地取材和加工制做。

(三)金沙江河道风格古代航标——菩提石塔

菩提石高11.5米,周长93米,上小下大,底边约呈正方形,石巅呈60度斜坡,临江一面约9.5米处凿长2.3米,高0.70米的横长方形框,框内右起阴刻“菩提石”三字,每字0.55米见方。在三字右侧竖刻“道光庚子年(1840年)”,左侧竖刻“七十三恩耆熊桂堂敬书”,每字约10厘米。在竖刻“菩提石”三字的左方,从下到上凿有石阶26级,每级30厘米左右,其旁另凿石孔以供人登顶时以手攀援。石顶为约18平方米的斜面,在顶级石梯3.6米处为凿平的正方形塔基,边长1.4米,内嵌两层各70厘米的底座,座石正中凿直径33厘米,深44厘米的洞一个,四角凿直径20厘米,深44厘米的小洞4个。这些洞是为插入铁棒以连结塔石而凿,洞内残存少许白色粘接物——糯米石灰浆。

金沙江岸菩提石因江岸一大石上题名“菩提石”而得名,石上建有一塔,名“菩提塔”,在江对岸的四川省屏山县福延乡辣子窝江岸也有一石,同样题名为“菩提石”,石上建塔名叫“观音塔”。两石隔江相望,如同两尊威武不屈的托塔天王,故民间又称“将军石”,据说用以镇慑金沙江“水怪”,保佑来往船只平安,而它的真用途实为祈祷平安,指引航线的航标。

(四)汉彝文化交流的月儿池

月儿池,位于云南省绥江县南岸镇珍珠坝,为古代水利工程遗存。该池以形获名,又似一张弓,弓背砌石,中有一古朴的三拱石桥,桥头有土一方,如箭在弦,直指金沙江对岸的老鹰山之“鹰头”。“弦”长约120米,“箭”长约50米,库容量1.2万立方米。

月儿池从美学角度讲,和谐即美,以它自身优美的形体与周围的自然物再添加以人文气息构成的景观,委和谐洽。作为“弓箭”,它与老鹰山隔河对峙,抒发着“弯弓射大雕”的豪迈气概;作为“月亮”,它与大河沟上游逼真的卧牛造型组成一幅动人的犀牛望月图;作为水池,它与池边的巨石古树(已毁)同一为清秀文雅又磅礴大气的山水盆景。池中镌刻着“珍珠马乐”的马形石及离池不远的珍珠洞里的母猪石,更播撒着一种安静而和平的农家乐。如此随意又如此有序地集合在一起,月儿池设计的科学性是值得称道的,我们不仅要为武夫安鳌延聘的那位哲学兼美学兼旅游大家的设计师叫好。

二、古建筑的景观设计研究价值

(一)建筑的人文精神总是历史文化的缩影

中国传统建筑作为华夏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载体,蕴藏着极其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绥江那些独具匠心的建筑布局,雅致唯美的建筑装饰,缤纷绚烂的建筑色彩……无不让人感慨中国传统建筑的极致之美的缩影。同时,透过传统建筑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又能引发人们对历史、自然,人生的无限感悟。让人接受金沙江地方传统文化的熏陶。

(二)历史文化的深厚积淀决定了建筑的人文精神

绥江古代建筑艺术的精神内涵特征有三。其一,审美价值与政治伦理价值的统一。艺术价值高的建筑,也同时发挥着维系、加强社会政治伦理制度和思想意识的作用。其二,植根于深厚的传统文化,表现出鲜明的人文主义精神。其三,总体性、综合性很强。往往动用一切因素和手法综合成一个整体形象,从空间组合到色彩装饰都是整体的有机组成部分,抽掉其中任何一项都会整体效果。

因此,作为地方文化工作者,有责任将将这记录着时代烙印的“历史记忆的载体”继续传承下去,让绥江在前所未有的冲撞中,让传承下的绥江5000多年历史中下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永存人们记忆之中,维护好绥江人民的精神家园。

参考文献:

[1]罗哲文著,《中国古代建筑》,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2]罗哲文,论中国建筑文化中国建筑文化大观[C].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3]绥江县文化体育局,《文物古迹》,云南出版集团公司,云南美术出版社,2012.

猜你喜欢
古建筑人文精神
白金十分钟自救互救实践创新展现新时代人文精神价值
古建筑取名有什么讲究
人文精神在科技期刊编辑出版中的体现及构建
山西古建筑修葺与保护
正在消失的古建筑
普陀山古建筑之美
试论医学人文精神的构建
循证医学的人文精神
基于历史教学中人文精神缺失与重建的新思考
寻找历史的缝隙——关于“人文精神讨论”的述评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