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指甲挠挠皮肤很舒服,可舒服的时间总是很短暂,因为它往往会导致又一轮的瘙痒“攻击”。而这种恶性循环的罪魁祸首竟然是一种被称作“快乐激素”的物质——5-羟色胺。
科学家曾以为痒觉是痛觉的一种,属于比较轻微的痛觉。直到2009年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痒觉研究中心的陈宙峰及同事在小鼠体内发现了专门传递痒觉的神经元,才把两者区分开来。
尽管痛觉和痒觉并不完全相同,但它们在大脑某一区域内共享同一神经回路。正因如此,导致激活了一方另一方就被抑制的情况出现。同时,抓痒还会释放可降低痛觉的5-羟色胺。
但最近陈宙峰的团队研究表明,抓痒会加剧“痒-抓-痒”的恶性循环。虽然5-羟色胺仅能与其中能减弱痛觉的那部分受体结合,但它也会间接影响增强痒觉的受体,使人更痒。(据环球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