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财经大学 许蓉
江西发展企业年金的效用研究
江西财经大学 许蓉
在社会保障制度体系中,企业年金制度作为第二支柱,发挥着分散养老保险责任的重要作用。本文立足江西省的实际情况,分析江西省发展企业年金的现状、必要性、制约因素,并对此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建议。
江西省 企业年金效用 社会保障 制约因素
企业年金是指企业及其职工在依法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基础上,由国家宏观政策和企业内部决策指导,根据自身经济实力自愿建立,由企业单方或企业、职工双方共同缴费的补充养老保险制度。企业年金作为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分散养老保险责任的重要作用,是缓解人口老龄化的一条重要途径。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均寿命和人均收入的大幅度提高,原有的社会保障制度已不能适应人们对更高质量的老龄生活的要求,企业年金正是在这一背景下逐渐被引入。
江西省统计局数据表明,2015年江西省城镇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非私营单位为50932元,比2014年增长了4714元,同比增长10.2%;私营单位为33329元,比2014年增长了3180元,同比增长10.5%,反映了江西省人均收入的大幅提高。南昌市在全省内非私营单位和私营单位年平均工资分别为57324元、37297元,在两类排行中都占据首位。
此外,在全省2015年1%人口抽样调查中,全省60岁及以上、65岁及以上人口分别为633.71万人、431万人,比2014年分别增加22.79万人、16.76万人,占总人口比重分别为13.88%、9.44%,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已经提前步入老龄化社会,而且老龄化还在加速。江西省从2006年开始建立企业年金,经过9年运行,目前覆盖率仅有1%。因此,如何大力发展企业年金,成为江西省政府和企业年金经办机构的一个重要问题。
据江西省人力资源和保障厅资料显示:企业年金制度目前仅覆盖全省7.1万职工,而截至2014年,江西省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人数已达783.2万人。这也就意味着企业年金覆盖面不到参加职工养老保险人数的1%。
(1)影响因素分析。因为企业年金秉持着自愿原则,主要强调企业和员工自愿,有别于职业年金的强制性,所以覆盖面相对有限。
(2)企业类型分析。企业年金已经覆盖的企业中,绝大部分是民航、电力、铁路等部分中央直属企业和大型企业,除此之外,江西省其他很多企业基本未建立年金制度。据调查,南昌市仅有100~200家企业实施了企业年金,如省电力公司、江西中烟、汇仁药业等。
(3)企业年金基金投资分析。根据《企业年金基金管理试行办法》的规定,企业年金投资于股票等权益类产品及投资性保险产品、股票基金的比例,不高于基金净资产的30%。其中,投资股票的比例不高于基金净资产的20%。而从江西省企业年金的实际投资情况看,投资范围主要局限于国债和银行存款。和其他基金相比,保值增值渠道单一,投资收益率总体较低。
2.1 企业年金制度认知度不高
课题组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发放问卷300份,实际回收265份,其中有效问卷为243份,问卷有效率为81%,关于“您对企业年金的了解程度有多少?”这一问题,选择A选项“熟悉”的问卷11人,仅占有效问卷的4.5%,选择“了解”与“知道”问卷约占25.6%和60.8%,而选择“完全不清楚”选项的仍占9.1%。由于宣传度不够,企业年金制度推广范围很小,除了一部分国企的中层与高管选择了“熟悉”之外,普通职工根本就没有接触过企业年金,大多数的职工只是听说过“企业年金”这一名词,而对其真正的概念并不了解,更不用说积极地参与、自愿缴纳了。南昌、九江等较其他地区而言经济较为发达地区的职工对企业年金的认知度稍高,除此之外,有些经济欠发达地区甚至从未听过“企业年金”这一概念。
2.2 总体经济水平不高
(1)与广东、江苏等省份相比,江西省经济发展水平总体上一直处于较低的水平,这对企金的发展有较大影响。尤其是江西省某些经济欠发达地区,许多企业甚至不具备建立企业年金制度的条件。(31省份中江西省位于第18名,尽管较2013年进步2名,但仍位于中等偏下的名次)
表1
(2)与上海、广东等地相比,江西省金融环境不够优越。银行、证券、保险、信托、基金等金融机构数量不够多,金融中介市场不发达。据2013年统计数据:江西金融机构数量较少,地方法人金融机构126家,保险业省级分支机构34家,位列中部六省倒数一、二名。江西区域市场融资规模较低,占全国的比重低。2012年末,江西贷款余额仅占全国的1.65%,低于江西经济总量占全国比重0.84个百分点。新型金融工具短缺,江西在国际金融和衍生金融工具方面还处于探索阶段,已运用的新金融工具规模小,在银行整体业务中所占比重低。资本市场发展速度缓慢。江西省上市公司数量少,明显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同时总体规模小。此外,由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较低,质量较高的公司较少,很难借助资本市场。而金融机构是承担着管理企业年金的责任,繁荣的金融市场有利于企业年金的发展。这一条件的缺乏,是江西省发展企业年金的重大阻碍。
2.3 覆盖面狭窄,第二支柱的保障作用没有体现
企业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并足额缴费,是建立企业年金的条件之一。基本养老保险与企业年金同时参加意味着企业的缴费水平约占工资总额的30%。因此,若没有强制手段和内部激励制度,大多数中小企业都不会建立企业年金。江西省就是如此,绝大多数企业都没有参加企业年金计划,事实上,据省人力资源和保障厅数据显示,全省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1769.4万人,参保率达94%,而企业年金覆盖面不到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的1%,这说明大部分人退休后的资金主要来源依然是基本养老保险。江西省甚至全国过度依赖基本养老保险,过高的替代率导致基本养老保险费率过高,许多企业无力再参与企业年金一类的补充养老保险,不仅使得企业年金第二支柱的保障作用完全无法体现,更是导致企业年金的发展空间受到挤压。
2.4 企业年金投资回报率不高,对资本市场的影响小
由于企业年金具有保值性要求,所以大部分企业年金基金只能用于投资银行存款、国债等保值性较高的产品。此外,企业年金的托管综合费用较高,这就进一步降低了基金的投资回报率。据《2012年度全国企业年金基金业务数据摘要》公布的数据,截至2012年底,我国企业年金基金总额为4821亿元,实际运作金额为4451.62亿元,2013年上半年实际运作金额略有增加,增幅为9.4%。但是21家企业年金投资基金管理人的业绩存在较大差异,太平养老、平安养老、泰康养老一类的养老保险公司的企业年金业务大部分都处于亏损状态。据数据统计,2012年,长江养老、太平养老、国寿养老的净利润为-6188万元,-1.05亿元,-2.85亿元,而研究小组主要考察的泰康养老主要通过团险业务盈利补全企业年金的亏损,净利润才能达到1194万元。12家基金管理公司业绩较好,收益率最高为9.4%,最低仅为1%,各公司不同种类的企业年金收益率平均为5%左右,与其他金融工具相比较低。截至2012年,企业年金基金占股票市场市值比率约为1.7%,占GDP比率为0.78%,对整体国民经济的影响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3.1 企业方面
企业年金对员工忠诚度和职工稳定性具有激励作用,有利于吸引优秀人才,提高企业内部凝聚力。根据亚当斯密的社会比较理论,职工工作取得成效并获得报酬后,他不仅关注自己所得报酬的绝对量,而且关注报酬的相对量。因此,他会进行种种比较来确定自己多获得报酬是否合理,比较的结果将直接影响今后工作的积极性。将自己目前投入的努力与目前所获得报酬的比值,与过去投入的努力与过去所获得报酬的比值进行比较,称为纵向比较;将自己投入的努力与获得报酬的比值与其他人进行比较,称为横向比较。某些企业给职工提供企业年金,因此,无论是从纵向上——与自己过去工作的其他公司相比,还是在横向上——与其他公司的职工相比,在投入的努力相同的情况下,所获得报酬得到提高,即有了公平感,起到了激励作用。而相较于其他没有提供企业年金的企业,优秀人才当然更倾向于选择有企业年金的企业。现代企业制度下,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就是人才,企业年金不但是联系企业和员工长期经济关系的纽带,而且是企业福利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企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
3.2 职工方面
表1数据显示,江西省相较于其他经济发达省份,整体的经济水平不高,但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江西省整体的物价水平并不低,且2016年物价涨幅超全国水平2.2%,位居全国前十。
在国家财政无力支撑巨额养老保险金而计划下调养老保险水平的情况下,一旦职工退休,仅靠微薄的基本养老金,承受着帮助下一辈买房的压力,将无力支撑起生活。而企业年金使职工通过跨期配置资源,改变了预算约束,保持了整个生命周期内消费的平稳,保证退休员工享受更高水平的待遇。国外已有不少关于企业年金的成功做法,例如,一个中等收入的企业员工退休后的老年收入中,政府提供的养老金只占40%左右,而企业年金大约可达到60%。
3.3 社会方面
(1)本文中制约江西省企业年金的发展因素中提及江西省过高的养老保险替代率和严重的老龄化问题,正是由于这些问题,为了缓解财政问题,国家将会延迟退休,这会引起本省民众的强烈不满,因此,作为三大支柱养老保障模式中的第二支柱——企业年金,在江西省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中,企业年金制度的发展势在必行。
(2)江西省发展企业年金将会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随着企业年金激励制度的发挥,吸引了大量优秀人才,带动了当地企业的发展,促进了经济繁荣。江西省统计局于2016年1月21日发布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底,全省实现生产总值16723.8亿元,同比增长9.1%,增速位居全国第五。
4.1 加大宣传力度,提高企业年金在江西省内的认知度
要想使企业年金的主体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这一制度中来,必须先从基础工作——宣传做起,使企业负责人和职工从思想上认同该制度。在江西省本省设立的期刊和大众传媒网站上加大对企业年金的第二支柱的保障作用和对企业职工的激励作用的宣传,有助于企业年金主体自愿参与到行动中来。此外,除了国家颁布的《企业年金试行办法》、《关于中央企业试行企业年金制度的指导意见》等文件外,江西省人民政府还要像之前下达的《江西省机关事业单位职工企业年金实施办法》那样颁发更多的文件来扩大企业年金在本省范围内的影响。
表2 江西省各地区退休职工月基本消费支出情况及基本养老保险替代率
4.2 大力发展本省经济
较高的经济水平是企业年金制度进一步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因此,要进一步加强本省经济,让经济较发达地区带动经济欠发达地区发展。此外,经济欠发达地区要发挥自己的产业优势:江西省大多市、县因为经济欠发达,自然环境未受到严重破坏,所以大多风景秀丽,可以发展旅游业,除了早已成名的庐山外,还有三清山、龙虎山、中国最美乡村——婺源等。只有经济基础打好,金融市场才能更加繁荣,基金、保险公司数量增多、质量提高,企业年金计划的覆盖面才会更宽、更广。
4.3 加快定型基本养老保险制度
有关资料显示,国外基本养老保险的待遇水平普遍在40%,而我国目前的总和替代率仍接近80%,企业年金在退休收入的替代率不到1%。2013年江西省养老保险替代率的平均水平为45.01%,而国家设定的以60%作为基本养老保险目标替代率过高。基本养老保险水平过高,意味着降低了发展补充养老保险的必要性和弹性空间,不利于企业年金制度的发展。因此,应该加快对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定型的进度,降低基本养老保险水平,给企业年金等补充养老保险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
4.4 企业年金与商业保险协同发展
2007年11月,中国保监会发布《保险公司养老保险业务管理办法》,鼓励保险公司发挥专业优势,通过个人养老年金保险业务、企业年金管理业务等提供养老保障服务。随着我国金融混业经营趋势的增强和企业年金市场的逐渐成熟,综合性保险公司成为企业年金管理的良好载体,如泰康人寿公司。泰康人寿旗下拥有泰康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泰康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和泰康之家投资有限公司。泰康人寿与泰康资产拥有企业年金受托人、账户管理人、投资管理人三项资格,形成了“三位一体”的企业年金服务体系,并基本完成在全国的布局。泰康养老保险江西分公司作为受托人,由其提供综合的、捆绑式的年金服务,同时承担账户管理人和投资管理人的角色,才能发挥其分账管理和精算的优势,同时还能够获得企业年金资产投资的收益。因此,在目前的形式下,江西省例如泰康养老江西分公司一类的商业保险公司应该与企业年金协同发展,加强对企业年金运营管理的研究,找准自己的定位,在做大企业年金市场的同时,也为商业保险自身的发展开辟新道路。
[1] 郭庆然.企业年金面临的制约因素及对策选择[J].经济研究,2010(1).
[2] 莫燕萱.我国企业年金制度建立与发展研究[J].经济体制改革,2004(1).
[3] 韩烨,宋宝安.我国企业年金的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J].当代经济研究,2014(7).
[4] 李明伟,王斐波.基于SWOT分析的浙江省企业年金制度发展策略研究[J].现代经济:现代物业下半月,2008(2).
[5] 张彦,李春根.我国养老保险基本替代率水平研究——基于江西省的实证分析[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15(5).
[6] 王颖,范磊.完善企业年金管理制度 发挥薪酬管理激励效用[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3(22).
[7] 梁栩凌.北京市部分企业年金激励效用研究[J].价值工程,2011,30(22).
[8] 郭磊,陈方正,张宁.企业年金的效用与风险[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5,27(2).
[9] 牛海,汤建光.我国企业年金发展面临的难题探究[J].经济问题探索,2011(2).
[10] 廖丹.中国企业年金市场发展的现状与问题分析[D].西南财经大学,2014.
[11] 李立宏.我国企业年金制度的建立及其影响[J].商场现代化,2005(19).
[12] 哈斯其其格,刘志武.论企业年金与商业保险的协同发展[J].保险研究,2008(8).
F842
:A
:2096-0298(2016)12(c)-11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