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全训
(中国钨业协会,北京100814)
在中国钨业协会六届五次理事会上的讲话
陈全训
(中国钨业协会,北京100814)
各位理事、同志们:
在《中国钨业》创刊30周年之际,我们召开六届五次理事会和钨业发展报告会。今天的会议既是工作总结会、形势报告会,也是贯彻落实刚刚结束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谋划明年工作的动员会。
刚才,大家审议通过了理事会工作报告、协会经费收支情况报告和理事会领导人选调整等相关决议,在此,我向新任副会长李仲泽同志、新任执行主席鄢阳华同志,以及新当选主席周武平同志和曾庆宁同志,以及接替主席高勃同志表示祝贺!同时,向在中国钨业协会任职期间,为我国钨行业发展和钨协成长做出了突出贡献的黄国平、邹汾生、吴国根和吴林浒等同志表示衷心感谢。
今年以来,我国有色金属工业在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引导下,持续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行业运行情况整体好于预期。主要呈现以下几个方面特点:
一是增速稳中趋降。1~10月,规模以上有色金属企业工业增加值增长6.6%,这是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的最低增速;十种有色金属产量4 320万t,同比增长1.2%,也是进入新世纪以来行业的最低增速,尤其是原铝产量同比下降1.1%,这是十多年来第一次出现负增长,是行业自律成果的体现。
二是行业效益转暖。在行业多措施落实“三去一降一补”五大任务下,市场信心不断提升,到11月底,国内市场的铜、铝、锌、镍、锡价格,分别比年初上涨了30.8%、22.7%、78.3%、38.7%和56.3%。价格的攀升,带动行业效益显著改善。1~10月,8 334家规模以上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39万亿元,同比增长3.8%,实现利润1 476亿元,同比增长33.0%。效益增幅明显高于产量、收入的增幅。特别是已经连续几年亏损的铝冶炼行业,前10个月实现利润141亿元,对行业贡献很大。可以说,今年行业给“十三五”开了个好头。
三是转暖基础尚不牢固。尽管当前行业呈现出回暖向好的势头,但同时我们也要看到,行业发展面临的困难和挑战依然存在。首先,是成本的上升。今年年初,大宗原料和能源价格普遍处于周期性底谷,但随着煤价和运费的上涨,价格的涨幅能否跑赢成本的涨幅是一大挑战。其次,是产能的回潮。价格的提升,将加速新建产能的释放,同时刺激一批减产限产企业重新恢复生产,这样,自律成果能否经受住市场的考验是一大挑战。特别是电解铝行业,自去年骨干企业强化自律,减产停产、实施弹性生产以来,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得到了领导同志的高度肯定。但随着价格的回升,新投放产能的步伐显著加快,势必导致新的供需失衡,很有可能出现价格的新一轮深度下调,后果令人担忧。再次,是发展后劲的不足。近年来,行业发展出现了一些新亮点、新动能,但与行业的整体规模相比,所占比重还很小。譬如,航空铝材、动力电池材料等高端产品发展速度很快,锂等稀有金属供不应求,但这些产品的市场规模还有限,对产业发展一时难以形成强大的支撑作用。因此,行业能否依靠创新升级迈向新高度也是一大挑战。
钨行业的情况,良先同志有系统的报告。总的感受是,与全行业大致相同,但也有其自身特色。具体来说,一是面对严峻的市场形势,企业开始减产限产。1~11月份,全国钨精矿产量12.45万t,同比下降4.61%,钨协统计的41家主要钨矿山企业,前三季度钨精矿产量4.9万t,同比下降17.5%;下游冶炼加工企业停产或开工不足,钨冶炼产品产量普遍下降。二是钨品量出口增长,进口下降。今年二季度以来,国际钨市场需求出现回暖态势,询单订货有所增长。1~10月,钨品(钨金属)出口1.8万t,同比增长13.7%,增幅比前三季度扩大2.3个百分点;钨品进口2 647 t,同比下降11.1%,其中进口钨精矿1 921 t,同比下降9.6%。三是价格震荡回升,企业盈利出现分化。11月份国内钨精矿平均价格7.1万元/t,同比上涨30%,钨企业生产经营形势有所好转,但有一半企业仍处于亏损状态,特别是钨矿山企业,依然亏损严重。据钨协统计,前三季度121家主要钨企业实现营业收入398.8亿元,同比增长3.5%,实现利润总额5.9亿元,同比增长近2.4倍,但36家钨矿山企业,只有3家盈利,亏损达2.4亿元。
面对行业当前的困难局势,我们也要看到机遇和希望。在刚刚结束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中央指出了明年经济工作的总基调是稳中求进,稳是大局,在稳的前提下,要继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振兴实体经济,培育壮大新动能。这表明,中央将聚焦振兴实体经济,出台一系列政策举措,为我们行业的提质增效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今年,我们行业还出台了两个非常重要的文件,一个是《关于营造良好市场环境促进有色金属工业调结构促转型增效益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6〕42号),另一个是《有色金属工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这两个文件的出台,可以说是给我们行业注入的两股暖流,两个文件步调一致,相辅相成,都是指导未来一个时期行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是对行业稳增长、调结构、增效益的具体部署。接下来我们要做的,就是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把《意见》和《规划》贯彻落实到工作中去,加快推动钨产品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提高钨产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向钨工业强国的建设目标迈出实质性步伐。
借此机会,我结合钨协工作,再强调三点:
一是要践行服务宗旨,提升精准实效的服务能力。服务是协会的立身之本。当前,全国性行业协会商会第一批脱钩试点工作已正式启动,未来,拼服务质量和能力将是协会商会发展的必然趋势。钨协虽然成立很早,并且具有很强的专业优势,但也要主动适应变革,做好提前布局和积极谋划。要不断加强自身能力建设,聚焦关系行业发展的全局性、前瞻性问题,开展有针对性的调查研究,配合政府有关部门做好行业规划、政策调整等前瞻性、前置性相关工作。同时,积极反映行业诉求,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要把国家的产业政策宣贯下去,把企业的诉求和意见反映上来,真正把钨协打造成为政府信得过、企业离不开、行业有影响的社会组织。
二是要抓重点、破难点,推进行业转型升级。协会专业化程度高,又是最熟悉行业、企业的社会组织,要充分发挥我们的特点和优势,把重点工作有针对性地抓好,难点工作争取向前突破。当前,我认为,控产能、补短板、抓应用是钨行业需要着力解决的现实问题。今年,钨协在各主席单位的大力配合下,在行业自律上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平衡了市场供给,提振了市场信心。但我们决不能满足已经取得的成绩和效果,还要加倍努力,不能放松。只要我们骨干企业团结一致,就能形成行业的核心引导力。一方面,要继续按照国家产业政策和有关要求,强化自律,规范行为,营造公平有序、规范透明的产业环境,同时,要围绕创新驱动,通过引导创新联盟建设,加快重点领域标准制定修订,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应用,实现高端产品设备的有效供给。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好需求侧的“稳定器”作用。通过加强共性技术研究,建立产业链上下游用户的战略合作机制等措施,从多方面、多角度推动钨在航空航天、国防军工、核能、微电子、轨道交通、高端装备、精密加工等领域的应用,推动有效需求的增长。
三是要助推产业整合与走出去,提高国际影响力。钨是战略性新型产业的基础材料,也是我们为数不多具有资源优势、发展潜力较大的优势产业,但我们还只是大国,不是强国,在扩大钨产业经济实力和国际影响力上还需进一步努力。一方面,要鼓励和扶持优势骨干企业以资本为纽带,按照市场原则,实施跨地区、跨所有制收购重组,形成布局合理、特色鲜明的产业聚集发展基地,提高资源及产业集中度,提高国际竞争力。当前,我们行业完成了或正在推进几项重大重组项目:如中钨高新项目,重组后将形成集钨矿山、钨冶炼、钨粉末、硬质合金及深加工的完整钨产业链;如江西实施钨等稀有金属产业重组整合,改组组建全新的江钨集团;再如海盛钨钼集团与日本京瓷战略合作的成功。这些重大项目的实施无疑将加快推动我国钨产业迈入世界先进行列。另一方面,我们要按照全球化布局的思路,以“一带一路”战略为契机,整合国内外两种资源,优化产业布局,促进国际产能合作。要引导企业参与到全球资源的配置中去,通过国际市场营销网络体系的建立,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增强行业在国际市场的话语权和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开辟我国钨产业发展的新空间和新动能。
同志们,“十三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也是钨产业实现由大到强转变的关键时期。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离不开各位企业家的改革和创新精神,离不开行业的精诚团结和相互协作。希望各位主席能齐心协力,用行业自律促进产业健康发展,以技术创新引领产业迈向新高度,为加快钨工业强国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谢谢大家!
T-1;TF-9
A
10.3969/j.issn.1009-0622.2017.01.001
2017-02-04
陈全训(1944-),男,福建闽侯人,教授级研究员,国务院参事、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会长、中国钨业协会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