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杰
河北善正堂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河北石家庄 050001
流动的能量—中医营养学
平杰
河北善正堂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河北石家庄 050001
文章以“流动的能量”为主线,把中医学和营养学串联起来,使二者有机的结合为一体。“流动的能量”的具体运行方式是“升降出入”,用“升降出入”解读《伤寒论》是该文的第一大亮点。用狭义概念上的“能量不足”解读“三阴病”,是该文的第二大亮点,借助现代生物学术语中的"功能与结构"的概念,提出“中医侧重恢复除人体受限的功能,营养侧重修复人体受损的结构”,是该文的第三大亮点。第四个亮点是指出将来的结合点在“微循环”、在“组织液”的研究阐述
流动能量中医营养学;中医;营养学
该文章是十几年实践的理论总结与升华。文章以“流动的能量”为主线,把中医学和营养学串联起来,使二者有机的结合为一体。“流动的能量”的具体运行方式是“升降出入”,用“升降出入”解读《伤寒论》是该文的第一大亮点。“升降出入,无器不有”出自《黄帝内经》,用这个思想解读《伤寒论》,就圆满地把这两大中医经典从核心理论上结合在一起,解决了“六经读伤寒”和“八纲辩证读伤寒”各自的不足。用狭义概念上的“能量不足”解读“三阴病”,是该文的第二大亮点,这一解读,进一步把中医学和营养学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借助现代生物学术语中的“功能与结构”的概念,提出“中医侧重恢复除人体受限的功能,营养侧重修复人体受损的结构”,是该文的第三大亮点。功能与结构,一个宏观,一个微观,再次阐述了中医学和营养学的有机结合,同时也是对当今社会中西医之争的一个很好的回答。第四个亮点是指出将来的结合点在“微循环”、在“组织液”,但这一点有待更深入的研究阐述。读该文,如再联想中国工程院副院长樊代明院士的“整合医学时代”观[1-2],再联想中国科协主席韩启德院士“传统医学和现代医学的整合,迎来人类医学发展的第三阶段”的论断[3],则更耐人寻味。
天地之气无时不刻都在进行升降出入的运动,大到宇宙中的星辰,小到地球上的花花草草。宇宙中的能量,尤其是太阳的巨大的能量,以光线的形式照射到地球上被地球来吸收利用,这是入;而地球蓄集的能量,通过云层等方式会逐渐的散发出一些,这是出。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便是天地之气的升降体现,地面上的水气,通过升的作用,到天空中形成了云,天空中的云通过降的作用,以雨雪的形式变成地面上的水。液态的水和固态的冰,吸收热量变成气态的蒸汽,水蒸气释放出热量形成雨雪等固体和液体,这也是能量出入的表现。早晨太阳升起,天地之间,阳气增加,温度增高,光照变强,午后太阳渐渐落山,阳气退藏而阴气增多,温度逐渐下降,光照变弱,直到夜晚,阳气闭藏而阴气用事。这其中就体现了阳气在地球上的升降出入。植物从根部吸收营养,往上生长,又会落叶而归根,这便是升降作用,他们吸收CO2,释放O2,这也是能量出入的表现,“升降出入,无器不有”,升降中蕴含着出入,出入中伴随着升降。
中医学在发展的过程中,也融合了中国古代哲学中“气是宇宙本原”这一基本观点,将其用到医学方面,认为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与天地万物同气,只是表现形式各异罢了。《素问·宝命全形论》云:“天地合气,命之曰人。”《灵枢·天年》亦云:“人之始生,何气筑为基,何立而为楯……以母为基,以父为楯。”因此,气是生命的本原,是构成生命的基本物质。人的生命活动,无时不刻离不开气。人的生长壮老已都是气运动的结果,是气化的不同过程。
人体之气的升降出入使得整个生理活动得以正常的进行。《素问·六微旨大论》更是强调了气化运动的重要性:“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故非出入,则无以生、长、壮、老、已;非升降,则无以生、长、化、收、藏。”气的升降出入又是通过脏腑的功能活动来实现的。清代名医黄元御,对此论述颇为详细。他认为“脾为己土,以太阴而主升;胃为戊土,以阳明而主降”,胃气顺降则饮食正常,脾气升健则消化无恙,由此则脾胃能够生成足够的气血,维持人体各个部分正常的生理功能,所以无病。脾胃为气机升降之枢纽,脾气升则肾气肝气亦升,胃气降则心气肺气亦降。若是肝肾之气不能正常升,心肺之气不能正常降,则出现“肾水下寒而精病,心火上炎而神病,肝木左郁而血病,肺金右滞而气病”。《素问·五脏别论》提到:“五脏者,藏精气而不泻也,故满而不能实。六府者,传化物而不藏,故实而不能满也。”五脏主藏,人体内的精华物质,储存在五脏,这体现的是“入”,而五脏之精,又要化生五脏之气,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这又体现了“出”,六腑主传化,不管是饮食的摄入,还是吸入新鲜空气,都体现了“入”,而大小便、出汗、呼出浊气等又体现了“出”。这些出入也是建立在脏腑升降功能正常的基础上,脏腑升降功能的正常,又要依靠出入有度。升降出入共同维持了人的生理功能,使其人身之气运行有序。因此《黄帝内经·素问》高度概括为“升降出入,无器不有”,它既是大自然的现象,大自然中万事万物皆有,无器不有,又是大自然中的一分子—人,也是所具有的共同属性。
人体的气血循行,是立体的、多层面、多维度的。当外感六淫,内伤七情,产生痰饮、血瘀、气滞、寒凝等阻滞后,升降出入的通路受阻,疾病就产生了。中医方剂就是通过利用中药“四气五味”的偏性,以偏纠偏,去除障碍,恢复气血自然循行的功能。中医就是一个恢复自然平衡的学问。“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伤寒论》作为中医四大经典之一,其用方精当,配伍严谨,效果卓异,被后世誉为“众方之祖”。
大家普遍认为张仲景是以《黄帝内经》为理论依据来写《伤寒论》,如果把《黄帝内经》中的“升降出入,无器不有”[3]作为中医领域的核心理论,作为中医领域的奠基性、总纲性哲学理论来把握,从而作为解读《伤寒论》的钥匙、解读《伤寒论》的总纲,则大道至简,以一驭众,纲举目张,主线异常清晰,且能从头串到尾,分目皆有归属,都能归到纲。
太阳病总统营卫,病位在人体之表,其包含人之皮肉、血脉、筋骨。太阳中风,是病人感受外邪使营卫之气不和,营气不能正常濡养人体组织,卫气不能正常防卫,而致津液外出作汗,出多而入少,是以汗多而不止。“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太阳之气出入正常,则人身体温恒定,汗出有度,不恶风寒。感受外邪导致气机出的太过,而使津液外泄,出现多汗发热的症状。“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出现太阳经气过于“出”的情况,可以用桂枝汤治疗。其中芍药酸收,能“收敛营气之疏泄,以交卫气为主”。太阳伤寒是患者感受外邪使营卫之气郁闭不通,而致太阳经气收敛聚集不能正常发泄,就是出的功能不足。“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不通则痛,则见体痛,郁则生热,滞则不通,故伤寒发热乃是无汗发热。“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麻黄汤主之。”出现太阳经气入而不出的情况,可以用麻黄汤治疗。其中麻黄辛温发散,“疏泄之力极大,凡皮肤、腠理筋骨关节无所不到”,用其开闭而使气出。
又如太阳病的兼证或者变证中:大青龙汤:“太阳中风,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躁者,大青龙汤主之”。寒包火,外寒里热。不汗出则外有寒,烦躁则内有火。对治办法,以麻黄、桂枝开腠发汗,恢复体表气机出入通道;以石膏清内里郁阻之火,恢复上下通畅之路。小青龙汤:“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而咳,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或少腹满,或喘者,小青龙汤主之”。寒包水,外有风寒,内有水饮。对治办法:以麻黄桂枝芍药发汗解表,解决体表气机出入问题,以干姜、细辛、五味子、半夏,温化水饮,降逆化痰,恢复内里的升降之路。
栀子豉汤:“虚烦不得眠”“心中懊恼”“烦热胸中窒”。外邪化热初始,郁于胸膈。对治办法:以生姜降逆止呕,以栀子清热除烦,以豆豉宣表解热,以甘草益气和中,恢复内里的升降之路。
桃核承气汤:“太阳病不解,热结膀胱,其人如狂”“但少府急结者,乃可攻之。”蓄血轻证,由瘀血和热互结而成,热和瘀是其主要表现。对治:以芒硝、大黄,软坚泻下破瘀,主攻方向在降。
大陷胸汤:“阳气内陷,心下因硬,则为结胸”“心下满而硬痛者,此为结胸也”“大陷胸汤主之”邪热乘虚内陷,与痰水互结胸膈。对治:大黄、芒硝,软坚散结泻下。干遂,泻水逐饮。用药思路在降。
大陷胸汤证、大陷胸丸、小陷胸汤,病机都是热实结于胸,思路都在于降。
半夏泻心汤:“但满而不痛者,此为痞,柴胡不中与之,宜半夏泻心汤。”寒热错杂痞证,属脾胃病,以心下胀满堵塞为主症。对治:以黄芩黄连苦寒泻热,以半夏降逆。
大黄黄连泻心汤方:“心下痞,按之濡,其脉关上浮者,大黄黄连泻心汤主之。”属胃热气滞证,气滞而致痞,脾胃升降失和。对治:以大黄黄连黄芩的苦寒,泻火解毒泻下消痞。思路在降。
“阳明之为病,胃家实是也”,“胃家实”即胃气因实邪阻滞而不能顺降,导致肠胃之气不通,燥热内结,阳盛于内。轻者热在胸膈,见高热、烦渴、大汗出、脉洪大等症,用白虎汤治疗。白虎汤治疗气分热盛,其中石膏清热而降肺胃之气,阳明得清,腑气得降而病解。重者燥热相结,成燥屎阻结于胃肠,腑气不降,见潮热、不大便、谵语、小便数、腹胀满、绕脐痛、脉沉实等症,有承气汤治法。调胃承气汤、小承气汤、大承气汤分别根据燥热内结程度的不同,选择应用。燥热内结程度轻的可用调胃承气汤调和胃气,缓下内热即可,燥结稍重者可用小承气汤轻下热结,燥结严重者,速用大承气汤峻下阳明燥结。方子的大黄便是通腑泄热之药,能通降胃气。
周学海有言:“通行内外,应腠理而主一身之半表半里者,为少阳三焦之气。”少阳病不仅包含了胆腑的功能,更包含了三焦腑的功能。章虚谷说:“凡表里之气莫不由三焦升降出入。”三焦为气、水之通道,邪入少阳,气机升降道路壅塞,表里出入亦受到影响。“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或胸中烦而不呕,或渴,或腹中痛,或胁下痞硬,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渴、身有微热,或咳”,就表现在周身表里上下,既有胆病,亦有三焦病。气机出入失常,正邪在表里之间争斗,则表现为往来寒热,胆气上逆,相火失藏,三焦之气不利,刑害心肺,侵克脾胃,则表现为胸胁苦满,不欲饮食,心烦喜呕,腹痛,胁下痞硬,小便不利等。小柴胡汤中柴胡苦平升散,黄芩、半夏降泄,二者配伍,调节气机的升降出入,为和解少阳的基本结构。
“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若下之,必胸下结硬。”其中最重要的症状是自利。“清气在下,则生飧泄”,脾气以升为健,脾气不升,则清气下陷,而有下利的症状。脾胃为气机升降的枢轴,脾土之气不升,则胃土之气亦不能顺降,故太阴虚寒下利多伴腹满而吐,食不下的胃气不降之症。但是,太阴病的胃气不降与阳明病的胃气不降机理不同,阳明病是燥热内结导致的津液亏乏,腑气不降,而太阴虚寒证是清气不升为本,浊气不降为标,并没有燥结,是以阳虚为主,腹痛时轻时重,时发时止,得按痛减,而非痛无休止,得揉按更甚。治“当温之,宜服四逆辈。”
心属火为阳,肾属水为阴,心肾相交即是水火升降正常,即是阴阳相济,这是维持人体阴阳平衡的根本。少阴病就是心肾阴阳的虚衰,阳虚者化寒,阴虚者生热。因此少阴寒化证,多以生附子、干姜为主药,温阳救逆,极速补充人体的阳气,阳气充足则人体正常的升降功能迅速恢复。少阴热化证以鸡子黄、阿胶、白芍补阴养血,黄芩、黄连清心降火,补其不足,调其升降,于是水升而火降,诸症即愈。
厥阴病为里虚而寒热错杂之症,是在少阴虚寒证阳虚阴亦亏的基础上产生的。阳虚者下必寒,阴亏者上必热。病发之时,有热有厥,根据厥与热的不同,又可分为上热下寒、厥阴寒证、厥阴热证。其代表方剂乌梅丸寒温并用,干姜、附子之类能恢复人体之阳气,生发气机,使其有升有出,乌梅可补人体之阴液,能收能降。
上述三阴病的症状,已经是严重的气血阴阳虚弱类了。气的升降出入失常,亦是阴阳气血的不足所致。
血为气之母,气为血之帅,血亏则气易虚,于是出现很多气血双亏,阴阳两虚的症状,比如典型的“四逆”。而解读四逆辈的方子,思路是气血双亏、阴阳两虚而致升降出入无源。
这一类症状,紧急情况当快速回阳救逆,而在平时中应当注重气血阴阳的补充,体质的增强。此问题的根本不是邪实,而是严重的能量不足,即阴阳虚衰,以及气血不足,也可认为是长期的营养不足。
《素问·五常政大论第七十》言:“大毒治病十去其六,常毒治病十去其七,小毒治病十去其八,无毒治病十去其九,谷肉果菜食养尽之,无使过之伤其正也。”此处大毒、常毒、小毒、无毒指药性的强弱,并非是现代认为的毒性,因为古人把药物本就称作“毒药”。运用药性很强的药物,病去十分之六,就不可再服,以免伤害人体正气,即便是药性平稳,可以当做食物吃的中药,也只能病去十分之九,剩下的还要靠“谷肉果菜食养”。由此可见,作为众方之祖的《伤寒论》也不能尽愈诸病,而是通过运用其中的方剂,能更好地控制住病情,使其减轻大部分,剩下的还要靠饮食的调养。《素问·藏气法时论》中给出了这样的大原则:“毒药攻邪,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中国古人具有极高的智慧,几千年前的这一观点,正与现代营养学的观点不谋而合。现代营养学认为,只有全面而合理的膳食营养,即平衡饮食,才能维持人体的健康。营养也可认为是补充人体的正气,而方剂祛病,能够祛除人体内影响气血运行的障碍,如气滞、寒凝、血瘀、痰饮等等,快速地恢复受限的人体功能,但是修复受损的组织结构却不是那么轻易的。因此《内经》才提出来这样治病调理的大原则,从祛邪和补正两方面入手,使人体维持健康。历来中医名家对祛邪之法的论述颇为详细,而对补正之法往往忽视了《黄帝内经》中的大原则。而现代营养学的出现,正是从微观的角度对培养正气的补充,是《黄帝内经》中“谷肉果菜食养”原则的完善和发展,是古代技术办不到,而现代凭借科学技术手段的发展而得以实现的。或者说,是西方学者利用现代科学技术,不自觉的补充、发展了古代不便于发展、不能发展的微观营养领域,是古中医学气血理论在现代条件下的完善与发展。
一个学科的发展,往往是融合了当代不同领域的进步因素,以我为主,广纳博采,形成具有当代竞争力的体系。比如西方医学的发展,就是这些年不断把影像学、材料学等学科的进步,应用到自己的领域中,使西医这几十年有了一个综合性的大发展。西医这些年的发展,是在不断强化“长板”,在微观领域强者更强。而中医吸纳汇融营养学的知识,是弥补“短板”,在自己宏观思维方式的优势的基础上,并入微观思维方式,宏观微观的结合,是在坚持自己优势的基础上迈出的跨界一大步。
营养学近十几年在国内开始流行起来了,它是按照西方思维方式,从微观的角度研究食物中的成分对人体的作用。
现代营养学以营养为研究对象,但是中国的古人有极高的智慧,在《黄帝内经》中已经把药食同源阐述得非常清楚了。
《黄帝内经·素问·藏气法时论第二十三》:“毒药攻邪,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在这里,毒药是指汤药。身体有问题,先用汤药来去邪,然后还要用饮食营养来提升人体气血,提升正气,恢复人体的自我修复机能。《营养学》教科书引用这段话时,都隐去了“毒药攻邪”4个字,这一“裁剪”,一下子就割裂了中医与营养的关系,长久以来,影响了太多的人。这也恰恰反映了西式思维方式的不足,不能够以全面的、系统的、普遍联系的观念来看问题。
在《黄帝内经·素问·五常政大论第七十》中,甚至连汤药与营养的“比例”都描述出来了:“大毒治病,十去其六;常毒去病,十去其七;小毒治病,十去其八;无毒治病,十去其九;谷肉果菜,食养尽之”。较平和的为食物,偏性大的则为药。根据偏性,按四气五味来分类,四气是寒热温凉,五味是酸苦甘辛咸。用药的四气五味的特性,以偏纠偏,来调理、祛除身体气血运行中比较大的障碍,比如气滞、寒凝、痰湿……,之后,用食物营养来提升人体的气血。
营养与气血的关系是什么关系呢?食物经过口腔与胃的消化,在十二指肠,在各种酶比如蛋白酶、脂肪酶、淀粉酶等的作用下,大分子变小分子,之后在下一个阶段,在小肠中吸收,通过门静脉进入肝脏。那么,这些原材料可以用西方术语称之为营养,东方语言叫做水谷精微。进入肝脏的小分子,重新合成身体所需的大分子,经过肺,结合氧气,通过心脏,泵向全身。在这里就可以叫它气血了。所以,营养和气血是东西方两个概念,这两个概念是很接近的。经过胃肠消化、吸收的原材料,称之为营养;经过肝脏系统、肺系统的转化、合成,形成人体可以直接利用的、并且在人体中循环运动的“产品”,称之为气血。西方营养学的概念中无法表述气,这是个极大的缺陷。
研究人体的健康,既要研究功能,又要研究结构。从长期看,功能决定了结构。动物的进化史,就是适应社会环境的需要,不断地因功能而改变结构的。类人猿从树上来到了地上生活,新的环境,新的需要,四肢的结构也随之变化。达尔文的进化论中的“用进废退”,也是说明功能决定了结构。有一个功能决定结构的1个典型的例子。1群鸡是需要1只公鸡的,当1个鸡群中的公鸡被捕杀后,母鸡群中会逐渐有1只鸡开始打鸣,变成公鸡。从短期、从1个相对静止的状态看,结构决定了功能。例如:手臂的结构,决定了手臂所能够做的动作;腿的结构,决定了腿所能做的动作;内部脏器的结构,决定了它的运行功能。
人的健康出问题,无非是这3种情况:或者是功能出问题,或者是结构出问题,或者是功能与结构同时出问题。
中医对人体健康的调整,基本是侧重功能的调整的,恢复受限的功能。人体气血的循行,会因气滞、寒凝、痰湿、血瘀、食积、发热等而受限。通过用《黄帝内经》中“升降出入”理论对《伤寒论》的解读,可以清晰地明白,中医药的运行原理,是通过药物的偏性,以四气五味的使用来以偏纠偏,解除对人体功能的限制,恢复原有的功能。
营养对人体健康的作用,除日常消耗外,主要是组织结构的修复。通过提供细胞所需要的基本的营养素,恢复或者新生细胞,进而修复组织,进而恢复系统的功能。比如蛋白质,它是组成细胞的最基本的原材料,所以在手术以及各种溃疡的修复中,蛋白质是不可或缺的、必须的原材料。充足的优质的蛋白质,使细胞得以新生,从而新陈代谢,老旧的、残缺的、受损的细胞凋亡,新生的细胞出现,受损伤的组织逐渐修复。大面积的组织的修复,意味着器官和系统的功能的恢复。
营养素在人体里有两大主要功能。①为细胞修复提供原材料,②为身体提供基本的动能。日常的各种肢体动作需要消耗能量,大脑的思考需要消耗能量,包括肠胃的蠕动都是需要消耗能量的。
能量的来源主要是食物和呼吸。食物中富含人体所需要的7大营养素: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纤维素和水。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被称为三大能源物质,他们能够根据人体的需要转化为能量。食物经过口腔食道进入胃,在胃里变为食糜,在十二指肠中加入各种消化酶,比如蛋白酶、脂肪酶、淀粉酶等,帮助食物由大分子转化为小分子,小分子会被小肠中丰富的肠绒毛吸收,转入毛细血管,通过门静脉进入肝脏。肝脏是人体的一个巨大的精密化工厂,把小肠所吸收的各种营养素转化为人体所需要的各种物质,再经过肺部加入呼吸听来的氧气,就成了平常所说的气血,通过心脏压向全身各处。营养就是气血的原材料,气血是营养素的进一步加与升华。
《伤寒论》中三阴诸症,大部分是四逆类,恰恰是气血的长期的亏虚而致,所以在以“四逆汤”类回阳救急之后,营养素的补充,有非常现实且重要的意义。
人体有强大的自我修复机能,这种机能保证人体能够排除一些障碍或者修复一一些损害,保证生命机体的正常运行。它可以排除一些功能障碍,比如一些气滞等影响肠胃功能的问题,经过人体强化这方面的运行,经过足够的时间,这些问题会被消除。人体也可以修复结构性损伤,比如皮肤出现伤口,血液中会大量的血小板,聚集在伤口附近迅速凝结,用于止血,之后,身体中的营养素被用来修复伤口。
人体的这种能力,西医称之为免疫力,而中医则以阴平阳秘、气血充盈等词来描述。胡希恕胡老在讲解《伤寒论》时非常注重人体的这种能力,他更准确、形象的称之为“人体的自我良能”。
但是,无论是排除功能性障碍,还是修复受损的结构,人体自身的“努力”都是有一定限度的。当这一种障碍或者损伤超出人体的修复能力的最高限度,人体处于1个较长时间不能解决的状态,称之为生病了。还有一种情况,当人体气血弱时,也就是人体免疫力低时,原本人体能够处理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也处理不了了。
从《伤寒论》中“桂枝汤方”也可以分析出这种情况。“桂枝本为解肌”,那么为支持桂枝解肌,又配伍了芍药和“姜草枣”,芍药舒阴助营卫之力,“姜草枣”调和脾胃,调动资源,敛补正气,助力君药的作用。可见,“桂枝汤方”用在了气血弱、免疫力低的情况下,也就是俗称的“虚人感冒”。虚则补之,以“姜草枣”敛补正气。而且,在《伤寒论》110个方剂中有70个方子中都有甘草,它的作用也是调和脾胃,调和诸药,给胡老所称“人体的良能”一个助力。
中医注重宏观,注重人体整体机能的调整,以系统的、整体的、全面的观点看待问题,以“升降出入”来思考人体气机的运行,以“四气五味”来指导用药,从而以偏纠偏,恢复并保证人体气机“升降出入”的常态进行。
营养学注重微观。它注重研究细胞及细胞形成的组织在人体中的作用。为了保证细胞的正常的新陈代谢,维持细胞的旺盛的生命力,十分注重研究形成细胞的各种基本的原材料,这些以分子形式存在的原材料,如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等,是营养学研究微观领域的重点。
那么,宏观与微观是怎么“见面”的?从哲学层面思考,宏观与微观一定是有机结合在一起的,而不是割裂的。在人体气血的运行中,二者是如何有机结合、精准衔接的呢?奥秘就在组织液的运行上。组织液是宏观与微观与微观的结合部位,是多种慢性病发作的主要区域,也是未来在学术上有重大突破的领域。
中医的宏观研究,注重整体的机制的运行,而容易忽视边缘地带的津液—组织液;营养学注重分子和细胞的研究,注重细胞内环境的研究,也容易忽视细胞的外环境—组织液。这样,宏观与微观的各自边缘地带都容易被忽略,而这恰恰是个关键点。如果把宏观运行和微观运行看作是两套管网的话,组织液就是他们的结合点。通过它就可以把宏观与微观有机地联系起来了。
组织液在人体内有巨大的作用。地球表面70%是水,同样的人体中70%也是水,可见其影响之大。而且人体中的百分之七十的水是相对均匀的分布在全身各处的,对人体是“全局性”的影响,甚至可以说“无微不至”,它是人体普遍联系的基础。
人体通过消化系统消化吸收营养,营养素在十二指肠中,在各种消化酶的协助下,比如蛋白酶、脂肪酶淀粉酶等,把食物中的各种营养,以小分子形式,供给小肠绒毛吸收,通过门静脉进入肝脏,在肝脏中重新合成人体所需的各种大分子物质,在肺部结合氧气,以心脏为中心,通过血管、经络,输送到全身各处的组织液中。而细胞恰恰像一个个小岛“浸泡”在组织液当中,细胞捕捉、利用组织液中的营养成分,并把废物重新排入组织液中。
一旦组织液出问题,宏观与微观交换的场所就出问题了,营养不能被微观很好地利用,微观的废弃物不能被宏观的运行带走。慢性病中比较难处理的血瘀、寒湿、痰凝,恰恰就发生在组织液这个层面上。
所以,换一个角度看问题,组织液是未来攻克各种慢性病的1个主战场。
中医营养学的落地儿,其实是有几个途径的:①前期以中医的方法,如内服汤药,如外用针灸、推拿,后期以营养为主的调理,这个比较符合“三分至七分养”传统的思想,只不过这种“养”,在传统的诸多“养”中,例如卧床静养,例如养心调情志等,更加突出了“食养”,而且这种“食养”,是以现代营养学理论为指导的。②以中医思维指导下的营养素的使用。这里的药食同源的营养素,已经偏向药性,其中关键在于营养素的量。③循经调理加营养素的使用。下面着重介绍“循经调理加营养素使用”的调理方法。经络是中医的基础,也是中医的精华。《黄帝内经》中大量的关于经络和穴位的论述。在中医经络、穴位理论的基础上,综合针灸、推拿、按摩、导引等手法于一体的循经调理,注重整条经络的疏通及气血导引,既可诊断,又可治疗调理。而且由于它不用任何器械,以指代针,方便、安全。同时由于它属于理疗的一部分,方便更多的人学习使用,有更好的条件在大众中普及推广。循经调理主要解决身体中的实证,营养补充主要解决身体中的虚症。《黄帝内经》“虚则补之,实则泄之。”循经调理的疏通,以通为泄,更为安全。而且它更多考虑的是病位,而非病性,所以相对更为简单,容易诊断,容易定方案。就经验来看,绝大部分慢性病确实都是虚实夹杂的,既需要去瘀、去阻,又需要补虚,需要循经调理和营养补充同时进行。只不过有的人需要以循经调理为主、营养补充为辅,有得人则是营养补充为主,循经调理为辅。而且调理方案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调理一段时间后,根据身体变化的情况,尤其是虚实的变化情况,要及时调整经络循经调理和营养补充的比例。即便是经络循经调理本身,也要根据身体变化了的情况,不断调整内容,调整手法的力度。同样的道理,营养素的补充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也需要根据身体变化的情况调整。在中医营养学指导下进行的大量案例,不在本文讨论之列。
礼失求诸野。中医营养学来源于民间,它是中医实践和营养学实践过程中的东西方文化的自然结合。这种结合,没有官方的强求,没有学术上的刻意,只是在实践中,为了效果,因于缘份,自然而然结合到一起的。这种结合,将东西方文化完美的揉合在一起,融合在一起,是文化的融合,是学术的跨界。这种结合,从它诞生第1天起,就以追求健康的效果为目标、为标准、为方向,所以,它的发展清晰、明确、纯净。这种结合,始终在接受顾客(患者)的考量,而顾客(患者)恰恰是最严格、公正的“投票者”,经过这样的“投票者”验证的,是最有生命力的。这种结合,是广大实践者共同探索、交流、切磋,一起总结、升华出来的。这种结合,挟东西方文化的优势基因,乘东西方文化汇通之势,在未来几十年,应大行其道。这种结合,因其“民间”的“土壤”优势,未来,会以其顽强的生命力,在健康领域,服务更多的人,解除更多人的疾苦,让更多的人享受健康快乐的人生!
[1]“西医院士”樊代明:我为何力挺中医[EB/OL].http://jjckb.xinhuanet.com/2017-01/13/c_135978404.htm,2017-01-13.
[2]2016中国整合医学大会.贵在整合,难在整合,赢在整合——樊代明院士,整合医学顺势而为[J].医学与哲学,2016,37(23):91-92.
[3]韩启德:医学是什么[EB/OL].http://www.sohu.com/a/15069 0391_697432,2017-06-21.
R229
A
1672-5654(2017)09(b)-0170-06
2017-06-18)
10.16659/j.cnki.1672-5654.2017.26.170
平杰(1966-),男,河北石家庄人,本科,研究方向:中医营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