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耘平
雾化吸入与静脉给药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疗效比较
王耘平
目的 探讨雾化吸入与静脉给药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疗效对比。方法 选取于2015年2月-2017年1月期间在我校门诊接受治疗的支气管哮喘患者142例,将其分为两组,参照组71例,采用静脉给药治疗,实验组71例,采用雾化吸入治疗。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症状消失时间短于参照组,效果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应用雾化吸入治疗支气管哮喘的方法更有效果,能够快速缓解患者症状,促进患者病情改善,值得推广应用。
支气管哮喘;雾化吸入;静脉给药;疗效对比
支气管哮喘这种呈反复性发作状态的慢性呼吸道疾病在临床上较为常见并且具有很高的发病率[1]。我校门诊将雾化吸入应用于2015年2月—2017年1月期间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患者的临床治疗工作中,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于2015年2月—2017年1月期间在我校门诊接受治疗的支气管哮喘患者142例,以上患者均经临床检查确定符合2003年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分会哮喘病学组制定的关于该病的相关临床诊断标准。根据多中心、随机、平行、对照设计的研究方法将以上患者应用掷币法1:1随机分为参照组和实验组各71例,参照组中男性患者、女性患者的人数分别是38例和33例;患者中最小年龄和最大年龄分别为20岁和23岁,平均(21.33±3.21)岁;病程:1.2~15.5年,平均病程:(6.23±1.18)年;病情:轻度患者35例,中度患者25例,重度患者11例。实验组中男性患者、女性患者的人数分别是39例和32例;患者中最小年龄和最大年龄分别为20岁和23岁,平均(21.25±2.58)岁;病程:1.3~15.8年,平均病程:(6.26±1.16)年;病情:轻度患者33例,中度患者26例,重度患者12例。上述基本资料经检验2组患者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组间比较。
1.2 方法
本次研究中的142例患者,均给予氧流量为1~2 L/min的吸氧治疗,给予0.5 g/d的氨茶碱注射液(长春大政药业科技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2022611)对患者进行静脉滴注,根据患者病情的实际情况给予针对性的抗菌药物静脉滴注以及补液等治疗[2]。
1.2.1 参照组 本组患者应用静脉滴注的给药方式:在150 ml的5%葡萄糖注射液中加入80 mg/d甲基强的松龙(普强苏州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30303)对患者进行静脉滴注,如果患者合并糖尿病,则需要将5%葡萄糖注射液更换为0.9%生理盐水,1次/d[3]。
1.2.2 实验组 本组患者应用雾化吸入的给药方式:甲基强的松龙,经空气压缩泵(德国百瑞有限公司生产)面罩雾化吸入,0.5 mg/(kg·次),将药物放入到雾化器的储药器内,开动微泵进行雾化吸入,每天2次。本次研究中的142例患者均治疗1周[4-5]。
1.3 疗效标准
临床症状均完全缓解或显著改善,肺功能FEV1增加量在25%以上,则判定为显效;临床症状均出现好转迹象,有散在哮鸣音,不会对正常活动造成影响,肺功能FEV1增加量在15%~25%之间,则判定为有效;如果治疗后患者无法平卧和活动,各项临床症状、肺功能FEV1测定值没有出现改善或加重,则判定为无效;对两组患者的咳嗽、气喘、肺部啰音症状消失时间以及PaO2和FEV1、FEV1肺功能指标进行统计并比较[6-8]。
1.4 统计学分析
本文所得实验数据采用SPSS 12.0统计学软件进行检验,采用()表示正态计量资料,2组采用t检验来进行正态计量数据的组间比较;用例数(n)表示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来进行计数资料组间率(%)的比较。P<0.05表示的意义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相关症状消失时间对比
就咳嗽消失时间而言,实验组患者明显短于参照组[(5.28± 1.79)d vs. (7.68±2.52)d];就气喘消失时间而言,实验组患者明显短于参照组[(3.11±2.25)d vs. (4.41±2.34)d];就肺部啰音消失时间而言,实验组患者明显短于参照组[(3.49±1.42)d vs. (7.68±2.52)d];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t=6.854,5.112,7.267,P<0.05)。
2.2 临床疗效对比
参照组中治疗效果为显效、有效、无效的患者人数分别为29例(占比40.85%)、21例(占比29.58%)和21例(占比29.58%),治疗总有效率为70.42%;实验组中治疗效果为显效、有效、无效的患者人数分别为49例(占比69.01%)、16例(占比22.54%)和6例(占比8.45%),治疗总有效率为91.55%;组间差异经χ2检验,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PaO2及肺功能测定结果对比
就PaO2而言,实验组患者明显高于参照组[(88.42±8.68)mm Hg vs. (76.89±5.34) mm Hg];就FEV1而言,实验组患者明显高于参照组[(2.56±0.55) L vs. (1.95±0.44) L];就FEV1而言,实验组患者明显高于参照组[(74.56±7.23)% vs.(61.58±5.38)%];t =16.521,13.234,14.594,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在本次研究中,将静脉给药和雾化吸入应用于我校门诊收治的142例支气管哮喘患者中,结果显示:就咳嗽、气喘、肺部啰音等相关症状消失时间而言,实验组患者均明显短于参照组;就治疗总有效率而言,实验组患者明显高于参照组[91.55% vs. 70.42%];就PaO2和FEV1、FEV1肺功能指标而言,实验组患者均明显优于参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践证明,雾化吸入这种给药方式应用于支气管哮喘治疗中的效果十分理想,具有湿化气道、解痉平喘、消除水肿、利于痰液排出等诸多效果,在缩短患者症状消失时间、提高疗效以及改善肺功能指标等方面具有极其显著的优势[9-10],是呼吸系统疾病治疗的首选方式之一,值得大力推广。
[1] 徐瑜俊,葛红庭. 经鼻吸入布地奈德及特布他林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并变应性鼻炎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J].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6,25(11):150-152.
[2] 常伟,何剑. 雾化吸入治疗中度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疗效[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6,32(09):2187-2189.
[3] 魏秀娟. 不同药物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临床疗效比较[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1(29):112-113.
[4] 焉石. 自拟祛风平喘汤对风痰闭阻型支气管哮喘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J]. 中医药学报,2016,78(01):91-93.
[5] 杨俊姝,王鹏. 中西医结合治疗支气管哮喘寒哮证临床观察[J].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6,54(01):27-29.
[6] 马登军,王磊. 多索茶碱联合布地奈德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J]. 河南医学研究,2015,56(08):90-91.
[7] 杨晓杰. 盐酸氨溴索两种途径给药对支气管肺炎的疗效比较[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24(40):112.
[8] 蔡高翔,苏冬菊,李彬斐. 多索茶碱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对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疗效观察[J]. 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2015,48(02):149-152.
[9] 王文辉,李鹏. 氧驱动雾化吸入与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哮喘的效果比较[J]. 兵团医学,2014,40(2):24-25.
[10] 岑惠玲. 氧驱动雾化吸入与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哮喘的临床疗效[J]. 白求恩医学杂志,2014,12(2):124-126.
Therapeutic Effects Comparison between Inhalation Therapy and Intravenous Medication in Treatment of Bronchial Asthma
WANG Yunping Outpatient Department, Public Security Frontier Command College, Guangzhou Guangdong 510663, China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urative effect of aerosol inhalation and intravenous therapy on bronchial asthma. Methods A total of 142 patients with bronchial asthma who were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February 2015 to January 2017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The reference group was treated with intravenous therapy and 71 patient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used inhalation therapy. Observed and compared the treatment effect of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Results The symptom disappeared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shorter than that in the reference group, the effect was better than the reference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05). Conclusion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aerosol inhala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bronchial asthma is more effective, can quickly relieve the symptoms of patients and improve the patient's condition, and it is worth promoting the application.
bronchial Asthma; inhalation therapy; intravenous medication administration; effect comparison
R562
A
1674-9316(2017)14-0067-02
10.3969/j.issn.1674-9316.2017.14.035
公安边防部队高等专科学校门诊部,广东 广州 5106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