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兴为“活化石”撑起“保护伞”

2017-01-20 02:39陈锦
浙江林业 2016年12期
关键词:长兴县活化石管理处

◇本刊记者//陈锦

长兴为“活化石”撑起“保护伞”

◇本刊记者//陈锦

初冬,长兴扬子鳄省级自然保护区内,水边芦苇已枯黄,观赏扬子鳄的游客渐少,身着黑色上衣、鞋上沾了些泥土的任大斌像往常一样,穿梭在保护区的小路上,观察着洞穴以及少数在岸边的扬子鳄。

任大斌是长兴县尹家边扬子鳄保护区管理处国家疫源疫病监测站站长,从事扬子鳄保护工作已有10余年了,虽然熟悉保护区内扬子鳄的数量和生活习性,但每天依然牵挂扬子鳄。“冬天气温低了,多数扬子鳄进入冬眠了,但气温太低,可能影响到扬子鳄的成活率。因此,我每天都要到保护区内走一圈,看看它们是否异样。”任大斌如是说。

扬子鳄是我国特有的国家一级重点保护的珍稀濒危野生动物,被称为“活化石”,其种群备受社会关注。令人欣慰的是,在长兴县尹家边扬子鳄保护区管理处的精心护理下,保护区内目前已拥有5000多条扬子鳄。这么多“国宝”聚在一起,会不会相互打斗,伤及幼鳄?扬子鳄的“生活起居”是怎么受到特殊照顾的?扬子鳄野外放归进展如何?

步行巡护要走2个多小时

相比泰国鳄,扬子鳄的体型小很多。据长兴县尹家边扬子鳄保护区管理处工作人员介绍,扬子鳄曾广泛分布于我国长江和淮河的沿岸地区,但由于栖息地破坏等因素,上世纪70年代末,扬子鳄野生种群数量急剧减少,仅有100余条,扬子鳄种群的生存状况令人担忧。

所幸的是,位于扬子鳄核心区之一的长兴县尹家边村村委会未雨绸缪,谋划保护扬子鳄的具体办法。1978年夏季,扬子鳄的保护迎来了春天,尹家边村村委会酝酿“浙江省扬子鳄保护种群和自然保护区”工程计划。随后,尹家边村村委会以一个名叫“上八亩”的鱼塘为基础,修建篱笆墙,保护扬子鳄。1979年4月8日,当地建立了民办性质的“长兴尹家边扬子鳄保护区”,保护仅有的11条成年扬子鳄。同时,扬子鳄也引起了我省、市等各级行政主管部门的关注,一条由政府主导、相关科研机构参与的拯救扬子鳄之路由此开启。

长兴县尹家边扬子鳄保护区管理处主任方黎明说,历经30多年的发展,在长兴县政府、省林业厅和国家林业局的支持下,扬子鳄种群的繁育保护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由原有的11条扬子鳄发展到如今的5000多条,保护区的面积也进一步扩大,由原有的100多亩增加到500多亩。

保护区的面积大了,对于扬子鳄的野外驯化,是利好消息,但对于巡护人员来说,工作量也大了。任大斌说,每天走完保护区,需要2个多小时,“但为了保护扬子鳄,累点也值得”。

单独“生活区”提高存活率

扬子鳄多了,难免会有“打斗”的现象,有的是成年体,有的是幼体,如何减少它们之间互相伤害?长兴县尹家边扬子鳄保护区管理处想到了一个有效隔离的方法:给它们建造单独的“生活区”。依靠国家I期工程项目(注:2002年6月,国家林业局批准了浙江扬子鳄保护的I期工程项目——浙江省扬子鳄种源自然繁育扩大项目),长兴县尹家边扬子鳄保护区管理处拿出资金,兴建了扬子鳄繁殖池、成年池、亚成体池、幼鳄池、饵料培育池和公众科普展示池等功能单元设施。

“这样一来,即使有打斗或偶然遇到食物不充足的情况,也不用担心成年扬子鳄吃幼鳄,因为成体池和幼鳄池等功能单元的独立修建,各自有了自己的休息场所,从根本上杜绝了种群的食幼问题。”任大斌说。

每年的11月至次年3月是扬子鳄的冬眠期。幼鳄越冬池的兴建,一解决了幼鳄的过冬问题。据长兴县尹家边扬子鳄保护区管理处介绍,自1984年第一次繁殖以来,长兴扬子鳄保护区最低月平均气温低于0℃的年度超过40%。冬日的严寒致使不到半岁龄的冬眠幼鳄只有30.27%的成活率。因此,幼鳄越冬池的建成,提高了幼鳄的成活率。同时,为了保护幼鳄,长兴县尹家边扬子鳄保护区管理处在幼鳄池上覆盖了一张防护网,防止被猛禽吞食。“因为幼鳄比较小,只有10厘米长,容易被一些猛禽当作食物。”任大斌说。

现在,正值扬子鳄打洞冬眠的时节。在长兴县尹家边扬子鳄保护区内的一片水系中,分布着大大小小的敞口洞穴。任大斌说,这些洞穴是由扬子鳄精心“打造”的窝,有的洞穴有20多米深,有的只有2米深,洞口则是扬子鳄呼吸氧气、感知温度的窗口。而洞口的外围一层土,抗风险能力弱,一旦遇到极端的大雪或是冰冻天气,容易致使洞口塌陷,洞内的扬子鳄可能会因缺氧而受伤。

为了保护这些扬子鳄能安全过冬,长兴县尹家边扬子鳄保护区管理处工作人员会穿着水裤等防护装备,小心翼翼地进入水中,检查和修复洞口,一旦发现有隐患的洞口,则用泥巴和砖块,加以固定。

投放甲鱼提高野外捕食能力

保护扬子鳄种群,提高其野外生存能力,也是长兴县尹家边扬子鳄保护区管理处经常思考的重要议题。为此,长兴县尹家边扬子鳄保护区管理处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提出了许多建设性意见,其中一个办法,便是从扬子鳄的食物入手,仿照野生扬子鳄的捕食方式,他们向湿地水系中投放适量的活甲鱼,训练扬子鳄捕获活甲鱼的能力。观察的结果,让保护区工作人员欣喜万分。“我们第一次投放甲鱼时,短短几分钟,一只活甲鱼就被水中的扬子鳄捕获了,这说明扬子鳄具备野外生存的能力。”曾目睹扬子鳄吃甲鱼的任大斌回忆道。这为今后实施扬子鳄的野外放归计划,奠定了基础。2006年10月,国家林业局批准了浙江省保护扬子鳄的“国家II期工程”(浙江省扬子鳄放归自然建设项目)。实施“国家II期工程”,旨在不影响现有扬子鳄种群的条件下,挑选具有优良品质的扬子鳄,作为野外放归的奠基种群。长兴县尹家边扬子鳄保护区管理处随后与浙江大学等科研院校合作,实施扬子鳄放归计划。2012年4月15日,长兴县首次将120条扬子鳄放归野外,促进扬子鳄野外自然繁育。这些扬子鳄被放归在400亩的自然保护区内,它们将自行觅食、筑巢、繁殖,不受人为干扰。据统计,自2012年放归以来,野放数量共计580条。可喜的是,根据长兴县尹家边扬子鳄保护区管理处的监测,此前野放的扬子鳄已基本适应环境,成功“生儿育女”,实现了自然捕食、自然选择配偶、自然产卵、自然孵化繁育和自然冬眠的野生生活方式。

任大斌说,待时机成熟,他们管理处还会考虑投放适量的扬子鳄到长江中,真正实现自然繁育!

猜你喜欢
长兴县活化石管理处
中央伤兵管理处的组织管理系统(上)
冰壶之战
2021年湖南省审定通过的玉米、大豆、棉花品种
1.6亿年模样不变的植物“活化石”
逗鸡
去澳大利亚遇见“活化石”吧
试论如何充分发挥高速公路管理处办公室的职能
鸡宝宝破壳记
追逐
古村落“活化石”里的东昌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