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建镇
摘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让学生学好生物,关健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主要从课堂问题导入;利用实验教学;课堂运用生动语言和技巧;巧用诗词、成语、谚语;丰富课外活动等方面举例子说明如何培养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最后用"兴趣是成功的基石"总结有效的兴趣培养会使我们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健词:初中教育;生物教学;素质教育;兴趣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3.9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6)11-0272-01
初中生物学科的教育内容紧密联系实践,在素质教育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初中学生普遍有活泼好动、求知欲强、参与教学过程的积极性高等特点,多数学生对生物学科所涉及的内容有着浓厚的兴趣,会自发产生对许多有关生命现象的疑惑和问题。但是,初中学生对生物学科的兴趣与落实教学目标、解决重点难点之间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如果教师结合教学内容精心组织趣味性的材料,开启学生思维的窗户,引导学生有目的,有准备地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积极参与到整个教学过程中去,将大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热情,这对全面落实素质教育的目标具有深远的意义。那么,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兴趣呢?使他们主动地投入到生物学习中去,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学效果。下面是我的几点教学尝试:
1.精心设计导入,引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良好的开端是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的最佳时机。上课开始,教师通过有创造性的设置问题,提出引人入胜、耐人寻味的问题,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留下悬念,刺激学生的求知欲,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激发学生释疑而探究的动机,进而导入新课。例如,在讲"植物的呼吸作用"时,可以这样设问导入新课:我们知道,水果储存太久后就没有甜美的滋味了;萝卜放久后会空心;过了冬的蒜瓣会变轻,这是为什么?把手伸进潮湿的种子堆里,会有烫手的感觉这又是为什么?这些问题提出后,会引起全体学生极大的兴趣,使学生听课的注意力更加集中。学生凭着自己的生活经验对这些问题会做出一定的反应,在此基础上,老师顺势将学生引导本节课的学习内容上。又如,我在讲"遗传和变异"时,先给学生讲了一个小故事:美国的一位舞蹈女明星,拒绝了许多风流潇洒的公子哥们的追求,却写信向长相普通,不修边幅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求爱。她写道:"如果我们结婚,我相信我们的后代一定会像您那样的聪明,像我一样的漂亮。"请问:"如果他们结了婚,她能梦想成真,遂其心愿吗?"同学们几乎同声回答:"可能的。""为什么呢?"同学们议论纷纷,虽答不全,但都对此产生了浓厚兴趣。趁此时机,我再由浅入深,层层分析基因组合的特点和结果,同学们听起来就饶有兴趣,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利用精心设计问题导入新课,不仅能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而且学生有丰富的亲身体验和感受,只要老师创设的情境适当,必然能引发学生求知的欲望,提出问题也就能水到渠成。
2.利用实验教学, 丰富课堂内容,培养兴趣
生物实验是学生最感兴趣的教学环节,也是生物教学的基础。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一特点,循循善诱,加强实验指导,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一般来说,学生对实验目的越明确,感知思维越能围绕要实验的目的而活动,从而得出较正确的结论。反之,学生若对实验缺乏必须的知识准备,不明确实验目的,对实验只能做盲目观察或好奇式的观察,结果就只能得到一个模糊的印象。所以,在做实验前,一定要让学生明确目的,尽可能地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通过实验把生物学变化全过程的再现出来,通过多种感官刺激引起学生的思维活动,产生良好的思维效应。例如,在讲"种子萌发的条件"时,可以先布置让几个学生一组在家中利用水杯、线绳、筷子作实验用具,材料可选取本地常见的植物种子如玉米、蚕豆、菜豆等。根据课文要求的不同环境,设置对照实验,观察现象,记录过程和结果。通过自己的观察、思考、比较、分析,最终概括出种子萌发所需要的外部环境条件,然后再利用课堂,让学生走上讲台当一回"小老师",把自己的观察、记录的内容表述出来。不同组的同学对比有何异同,展开讨论,让学生自己获得正确的结论。这样既实现了思维和实践的统一,有利于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而且更会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
3.课堂运用生动语言和技巧,激发兴趣
课堂教学要自然、生动、有趣,必须要有生动有趣的教学语言和教学技巧,这对启发学生兴趣、增强吸引力和提高教学质量都是有深远影响的。学生的学习活动,尤其是课堂学习活动,其高级神经活动的兴奋除直接与教学内容相关外,还与环境条件的刺激有关,只有深浅适度、难易适中、新颖生动、富于变化的刺激才会让学生达到最理想的兴奋效果。例如,可用迷语"麻屋子,红帐子,里面住着白胖子"引伸出花生果皮、种皮、胚,从而说明种子的结构。再如巧设"陷阱"法,就是利用思维定势故意让学生犯错误,以便他们在吸取教训时加深印象。又如巧用产生分歧法,就是对一些结果模糊和难度较大的问题,学生容易产生分歧,对此教师要让学生充分酝酿,然后在分析综合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得出正确结论;对一些结果清楚的问题,不先提出问题让学生回答,而要故意犯错误,让学生利用已有知识进行反驳,在师生间的相互辩论中得出正确结果,同时也活跃了课堂气氛。
4.巧用诗词、成语、谚语,提高兴趣
古往今来,许多文人墨客写下了不少脍炙人口的诗词,来赞美大自然的生物,课堂上教师有意识地根据教学内容来恰当的选用,既可丰富教学内容,又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唐诗的"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形象而又准确地反应出植物根的巨大作用;又如宋词"双蛾来翩翩,慕此堂上烛,附炎尽何功,自取焚如酷。"把飞蛾的夜生活习性和趋光性描述的维妙维肖。用谚语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来说明食物链的关系,通过"树→蝉→螳螂→黄雀"这一食物链的有机联系,引伸出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转递过程,学生听来有趣,简明易懂。这样的诗词、成语、谚语,只要我们平时注意收集,在课堂上巧借善用,能使生物课变得生动,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5.丰富课外活动,发展兴趣
课外活动是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巩固,又可激发他们的兴趣,并扩大知识面和提高深度难度,因而生物第二课堂是对第一课堂教学的重要补充、发展和延伸,是以学生活动为主的实践活动,是生物学教学全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组织部分,而且也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主要途径。
我校是一所地处山区的普通中学,在山区这个广阔天地里,为我们生物学第二课堂的开展提供了丰富的活动素材。例如,可建立生物实验园地,自办生物专栏,开展科学小实验,开展研究性课题;也可带学生走出校门,走进工厂进行参观访问;走进大自然,到农田、到河边、到树林等观察动植物的生态环境,组织学生采集制作各种动、植物标本;举办生物专题讲座及生物学知识竞赛等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通过参加形式多种多样课外活动,使学生进一步感受到,无论是经济发展,还是生活起居到处都有生物,消除了"学习生物没用的观点",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培养了学生的能力,同时也培养学生学习生物学的浓厚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探求。
因此,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将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与课堂内容有机结合起来,将知识点与学生实际需要有机联系起来。而且要根据学生的能力,掌握好难易程度。否则,讲课内容太简单会使学生感觉平淡无味,激不起兴趣;讲得太深奥,学生一知半解,注意力容易在不理解中转移,达不到好的教学效果。
"兴趣是成功的基石"。只要我们有信心、有耐心、有恒心,通过多种形式激发、提高、发展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能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