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创新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目的的教育,在大力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人的创新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课堂教学是教育教学的重要手段,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阵地,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关键词:数学教学;学生;自主创新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6)11-0218-01
21世纪的今天,已是科学飞速发展的信息时代。这个时代需要的人才应是具有创新能力和创新型人才。如何在数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很艰巨的任务,所以教师应转变观念,要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下面,谈一谈在数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1.教学提倡民主化
教师是知识的传播者,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教师与学生关系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在学生眼中,教师的形象是高大的、是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的人。他们对教师产生敬佩、爱戴之情,同时也会产生一种对教师的惧怕心理。这种惧怕心理往往会使学生在教学中产生想法不敢说出来,而且会抑制他们大脑的思维活动,甚至会使学生认为老师说的就是正确的,不去做其他的任何想法。所以要创设一个宽松、和谐、民主的学习氛围对于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至关重要。只有在这样的学习氛围中,学生的思维才能得到充分的发展,才会有所创新,才会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鼓励学生探索、发挥学生的首创精神
在教学生新知识时,让学生对新知识有一个尝试探索的过程,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使他们愿意探究。引导学生敢于寻问题、想办法、做答案。学生的敢想、敢议、敢问、敢做有利于激发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这个探索的过程很重要,这有利于发挥他们的首创精神。
3.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学习能力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使学生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让每个学生在合作探究学习中促进自我发展,学会学习、学会创造。学生通过知识学习,形成对知识的浓厚兴趣,有进一步吸取新知识的愿望,并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形成一种有利于终身学习和发展的能力,从而成为优秀人才或专业人才。
4.引导学生展开创造性想象、拓展学生的思维
善于想象才可能有所创造。在教学中教师应尽量鼓励学生多想多用各种方法解答问题。既鼓励学生进行"一题多解"拓展他们的思维。在多种解法的基础上,还要从中选出最佳的解法,拓展学生思维。还可以通过"一题多变"来完成。
拓展学生的思维还可以用一些趣味性数学题来进行,学生在解答这类题时,往往兴趣都很浓厚。这时学生的想象力也会得到充分的发挥,学生的思维也得到了充分的拓展。例如在一次解答趣味数学题时,我在屏幕上出示15×15=225,25×25=625……95×95=9025后,学生不由自主的发出"怎么算得这么快"的疑问。这时学生已经产生强烈的揭秘愿望,接着我引导学生自主去寻找答案。先从结果入手,都有一个后缀"25",那把后缀去掉,前面的数是如何得到的呢?学生就这一问题展开了丰富的想象,并提出许多见解,最终终于得出后缀前的数是由这个两位数中十位数乘这个十位数加1得到的。当答案被解开时,学生有一种探索成功的喜悦。
5.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活动可以是数学游戏、课外测量、实践操作等,充分发挥学生的兴趣、爱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6.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给学生自主创新的机会
教学中,教师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特点,结合课程的特色,充分利用资源开发学生的能力素养。利用多种教学手段,将静态的学习内容转变成动态的学习过程,给予学生充分的实践的机会,尽量让学生不仅用眼看,还要动手、动口、动脑,调动多种感官协同活动,在活动中不断把学生推到主体地位,激发他们的创新欲望,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并努力引导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借助自身的学习资源,学会积极主动地学习,学会与同伴相互合作学习,学会带着问题探究性学习。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教师给学生以自主的空间、选择的机会、展示的舞台。教给其方法,让学生带着问题思考,通过有效的学习方式学会自我解决问题,寻找培养自主创新能力的途径。
作者简介:
徐桂清,女,1966.10.2,吉林省松原市乾安县所字镇中心校教师,一级教师,受县政府表彰优秀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