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如何提高初中学生藏语文写作水平

2017-01-19 11:01次仁措姆
读与写·上旬刊 2016年11期
关键词:提高写作能力

次仁措姆

摘要:在藏语文教学中,很多教师会碰到一个同样的问题,给学生布置作文,学生总是紧皱眉头,一副绞尽脑汁的样子似乎写作已成为学生的负担,并且学生写出来的作文,大多没有新意,甚至有雷同之处。在学生当中也流传着"作文难,因为没有话可说,没有词句可用,提起作文就心烦"的顺溜。可见,作文在学生的心中是处于"讨厌"的地位。所以一接触作文就"谈虎变色",要么廖廖几笔,草草牧场,要么就闭门造车,胡搬乱造。

关键词:初中藏语文;写作能力;提高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6)11-0133-01

中学语文之作文教学,占据着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但就作文教学的现状和中学生的写作水平来说,还是不尽如人意。虽然在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和中考高考的进一步改革引导下,在千千万万语文教师呕心沥血为之努力、为之奋斗下,我们已经比以往更加重视并加强了对学生作文的指导,学生平时的作文和中考作文中书面表达能力较之十年、二十年前同级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语言技巧和构思能力都有了相应的提高,写作视野和主题显现出多元化的趋势;学生对写作的畏难情绪也大大降低,大部分同学认为作文不是特别困难的事,但学生作文能力偏低却仍然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1.创设藏语文作文起步的情感环境,激发学生作文兴趣

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藏文作文起步训练,首先是培养小学生想写的兴趣,激发学生我要写,而不是老师要我写的情感,让他们自愿写作,热爱写作。培养学生对将要写的作文的情感。藏语文作文教学首先要克服言词组织秩序上的障碍,把藏语中的独特的优美词汇有顺序的组织起来,克服藏语地方方言的发音障碍。其次,是做到言之有物,通过语言障碍的克服。通过词汇的积累组织做到语言生动形象,句子指向具体。最后进一步强调言之有情,让学生通过对语言的组织表现倾诉自己所要表达的情感,从写作语言到写作内容,再注入写作情感逐渐过渡。使学生在写作情感上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提升学生写作的成就感,为以后克服作文的恐惧心理奠定基础,教师为作文创设愉悦的环境。其方式多种多样,如信息技术应用到藏语作文起步教学。创设图文并茂,声情并存的作文空间起到激情、激趣的作用;情景教学:把学生带到要写的作文环境中去,让学生主体身临其境。自由作文、起步作文。主要是激趣,激发小学生的作文感情和情绪,激发学生作文的内在动机和动力。设置大命题环境下的小范围的自由命题作文。比如写人的作文:《我喜欢的**》给学生更多的自由作文空间,让学生表达自己的感情,让学生以情作文。

2.深入现实生活,培养观察力

观察是人们认识事物的起点,是步入创新的第一步。在作文教学中我们要引导学生深入现实生活,把社会作为大课堂,让学生从中体验"风声雨声",体验"家事国事天下事",丰富学生阅历,形成自己独有的社会视觉。学生如果对身边的人、事、景、物缺乏认识,硬要他们去表达则是不可能的。如对人来说,是由头、颈、躯干、四肢组成的,但是在社会中由于生活的环境不同,人们的处境不同,形形色色的人在社会这个大舞台上的角色千变万化,于是在社会上表现出的精神面貌更是千差万别。学生只有从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中深入去观察,去认识、去感受,才能写出栩栩如生、个性鲜明的人来。树都有干、枝、叶、皮,不同的树是千差万别的;同样的树在四时之景也是各有千秋的。古人云:"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是非常有道理的。我们的学生只有积累了比较丰富的社会生活知识,把现实生活当作了自己写作的源泉,作文就会有话可说,有材可选,作文的实际问题就得到了根本解决。

3.创设想象情境,激发想象力

英国诗人雪莱曾说过:"想象是创造力。"人的想象过程,就是创造力的发展过程。想象越发展,越有助于创造性思维的发展。作文教学就是要发展学生的想象力。教师应该积极营造创造性思维情境,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努力提高学生的创新素质。每次作文时,教师应该通过各种手段营造一种特定的情境,以激发学生与其个性特征相应的主体感受,促使学生表达欲望的生成。并给予学生自主的权利,使其主动地激活其知识库存,进行自由的创作实践。要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从老人枯树皮样的手上想象他饱经风霜的生活;从祥林嫂那呆滞的眼神中想象她悲惨的命运的社会根源。要创设联想情景,让学生从一枝一叶中想象大千世界,"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一叶飘零而知秋,一枝勃发而知春。"学生只要长上了雄鹰般的想象翅膀,那么,他们就能翱翔于茫茫的天地间了!创造性的写作自然也就水到渠成了。

4.加强课外阅读训练

课外阅读是中学生读书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对于中学生的知识积累、智力培养还是思想发展都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尤其是对他们的写作也有很大的帮助。"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说的也是这个意思。读多了,看多了,自然而然积累的也就多了,自己写起作文来也就有了活水之源了。

"新课标"要求学生:"有较大的阅读量和较广的阅读面。"要让学生做到大量阅读,应确保学生有足够的阅读材料,力求做到人人有书读,时时有书看。做好课外阅读工作方法很多,下面略举几例:

4.1课内外结合,推荐读物。按教学大纲,课程标准的规定推荐一些具有典范性、文质兼美、题材、体裁、风格丰富多样、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的优秀作品给学生。日本教育学家认为:学生不进行课外阅读,就不可能学活、学深、学好。课外阅读是课堂的延伸和补充。引导学生结合课堂学习,开展课外阅读,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效果大有裨益。

4.2帮助学生订购读物,设立班级图书角。为了满足学生的阅读需要,教师要指导学生购买、订阅适合的刊物。如帮学生推荐《初中生阅读世界》、《全国中学生优秀作文选》、《中学语文园地》、《作文通讯》、《语文学习》、《语文报》等优秀报刊,发动学生节约零花钱,购买一些好的书刊。同时在班级设立图书角,配备班级图书管理员,鼓励学生把零散的图书集中起来,供学生在班级里借阅。这样,可以充分发挥学生手中图书的作用,让每位学生能增加阅读量,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自我服务能力。

4.3鼓励学生经常到阅览室、图书室。阅览室、图书室的规模大,藏书丰富、阅读气氛浓厚。教师应该鼓励学生积极上阅览室或图书室借阅课外读物,腾出阅读时空,保证让学生能更广泛地参与课外阅读实践活动。这样,让学生在广阔的书籍海洋里自由自在地遨游,觅食,开阔视野,增长见识。

作文教学是漫长的逐渐推进的过程,需要我们耐心细致地进行,在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逐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等方面多动脑筋,变换方式,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总之,作文教学是一项个性极强的语文实践活动,失去了个性、自由,"以人为本"也就无从谈起,这个活动也就失去了它炫目的光华。我们必须要将这个主动创作的权利交还给学生,将创作的自由交还给学生,使之恣情畅游于自由创作的海洋中。只要我们的初中作文教学从"以文为本"的圈子中跳出来,还作文教学以本来面目,作文教学肯定会放射出无比灿烂的光芒!

猜你喜欢
提高写作能力
挖掘创造潜能,提高写作能力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写作能力
加强互动交流,提升写作能力
“三写”结合,提升学生写作能力
试论小学生作文能力的培养
漫谈初中作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