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光兰
中图分类号:G63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6)11-0038-02
新课改实施以来,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新课标注重学生的知情意行的发展,在内容上强调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将思品课上出实效,上出趣味,上出精彩,教材的变化尤其显著。那么如今生动活泼的课本内容是怎样在课堂上的45分钟展示出来的,是否达到德育的效果?如何能让学生在45分钟的课堂里不仅能够积极掌握课本知识,更重要的是让思想品德课堂真正发挥德育功能,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在情感态度价值观上有所切实的转变。这就要讨论一下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的有效性了。
1.教学思路要清晰
课堂教学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学思路是否清晰。教师在熟悉教材、研读教材的同时,会逐渐产生一个如何教的完整思路。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这里的"诱导"即是教学思路,诱导的过程即是教学思路在教学活动中体现的过程。一般地说,学生对教材的学习主要是循着教师的思路进行的,因此教学思路就有了鲜明的实践性特点。教学思路清晰,思想品德课就会呈现清晰,学生的思维也会渐渐清晰,从而让学生获得创造性思维的启迪。教师的个人思维品质集中体现在教学思路上,同时又以非常鲜明的个性化色彩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
2.培养学生的兴趣
我们知道,学生不是简单的听众,而是学习的主体,是我们世界的未来,我们要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我们的教师要放开手脚,让位于学生,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形成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和谐课堂,让学生参与到课程建构中。
我们说,思品课不是说教课,更不是副科,是事关学生道德情操形成的主要阵地课,我们教师必须离开说教的讲台,开发和利用学生的社会资源和生活经验,选取学生感兴趣的话题,从学生实际生活中的遇到的困惑入手,帮助学生建立自己的符合社会规范的价值体系,让学生的个人行为与社会发展要求保持与时俱进,在"严也是一种爱"这一框中,我们引导学生以辩论的形式,分析父母的管教是多好还是少好,这样学生在辩论中明白了父母的管教是一种高尚的爱,是一种无私的爱,是一种面向未来的爱。
在师友同行这一框中,我们课前让学生进行小小的问卷调查,让学生参与中了解了同学中间交友的困惑,这样的课堂就有针对性和指向性,刚好的引导学生思考人生和思考未来。
3.注重分层教学
在新课程教学中,我们更注重能力的培养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一致,弱化知识的记忆和学习,我们帮助学生了解我与他人、我与社会的规范,了解我们的基本法律知识,了解我国的国情和基本国策,我们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归纳思考,讨论交流,提高他们参与合作的能力,我们针对不同的学生采取分层教学,让不用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获得不同情感体验,我们在教学中,安排学生提问,让滞后的学生发言,帮助滞后的学生解决问题,优先解答滞后生的困惑。
我们把教材的知识点与我们的所见所闻结合起来,与我们社会问题结合起来,与我们的当今国内国际重大问题结合起来,引航学生的思想,不至于与社会失联。
4.将理论知识回归现实,感悟中体验生活
今天的社会发展变化迅速,学生通过互联网、电视、广播等渠道多方位地接触到各式各类的信息,并给他们带来各方面的影响。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有敏锐的政治嗅觉,不断地捕捉各种社会信息和社会热点问题,不时地观察学生言行中出现的各种情况,尽可能把握住学生的思想脉搏,了解学生关心的问题,及时补充教学内容,理论联系实际,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
例如:在讲授《思想品德》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学会交往——'爱的冲突'"时,课前安排学生自行探讨课后的相关阅读材料:《亲情对对碰》《关于成长的谈判》;在课堂上,为避免单纯地照本宣科,特意引入产生"爱的冲突"矛盾的对立面:父母担忧式管教与子女抵触式反抗。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互相交流,最后由老师引导学生化解这一矛盾:转换角度,理解父母的难处,多与父母谈心,实现有效的沟通,让父母知晓自己的想法,敢于指出父母在言行方面的错误和对流行元素的认识不足。这样的模拟处理家庭琐事的教学体验,既让学生立足课本,又回归现实生活,充实课内的阅读素材;让学生明白父母、理解父母,亦让学生想方设法与父母多交流、多沟通,知晓自己的心思和心事,化解"我与父母"的"爱的冲突"。
总之,我们的思品课追求的是有效课堂,追求的是一种理想课堂,我们在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利用学生这一具有思想与生命的课程资源,让学生参与我们课堂建构,参与我们的课程建构,让有效更务实,更具有可操作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