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啸
最近,冯小刚导演的电影作品《我不是潘金莲》在各大影院热映。影片讲述的是老访民李雪莲与前夫为了分房子假离婚,结果前夫假戏真做、另觅新欢,却诬陷她是“潘金莲”。李雪莲将前夫告到法院,要求确认离婚无效,可因没有证据败诉,由此她开始逐级上访。一开始并无人理睬,直至其在全国两会期间拦下首长的小车申冤,首长震怒,地市级以下相关领导均受到处理,可其反映的问题却一直没有得到解决。之后,地方上一直做工作、想尽一切方法阻止其上访,特别是两会期间地方上更是严防死守,但始终无法改变李雪莲进京上访的想法。直至其前夫因车祸意外死亡,其反映问题已没有意义,其漫漫上访之路才划上了句号。
从法律角度看,李雪莲的诉求不应获得支持,法律并不保护假离婚,李雪莲的离婚是双方自愿达成的。履行了离婚手续后,从法律上讲其与前夫的婚姻关系终止,其前夫离婚后另觅新欢并不与法律相抵触,其与前夫离婚并分得房子后再复婚的承诺不受法律保护,只能怪李雪莲自己遇人不淑、因小失大。因此,其上访显然属于无理访,法院没有理由为其翻案。
可问题在于,无理访为什么能闹得出如此大的动静?为什么各级部门的工作毫无效果呢?笔者认为,尽管电影有艺术夸张的成分,李雪莲却实实在在是众多访民的真实写照。对于信访老户,往往会陷入一个死循环,信访者固执己见、踏上逐级信访之路,越是得不到理想中的结果,越是更加执着地不断上访。而其背后的信访工作机制暴露的问题,值得深思。
如,关于信访工作的职能定位问题。电影中,现实中,许多访民将信访视作能够解决自身诉求的兜底之路,即便是经过行政部门多次复核,甚至经过三级法院、检察院复查无误的事项,仍抱定一定能翻案的想法,坚持在这条信访之路上不断地走着。笔者认为,如果陷这个死循环中,势必找不到出路。从源头上看,信访工作的职能定位应该与时俱进,信访作为具有中国特色的制度设计,其产生和发展是有历史原因的,信访制度应该随着社会法制的完善而逐步改进。随着社会主义法制体系的完善,信访的投诉处理功能应严格地与司法诉讼区别开来,凡是法律途径能够解决的事项,应引导当事人通过诉讼解决,与之相关复核、复查程序也应该遵循法律规定,不宜再通过信访受理。信访的定位应是对社会主义法制体系的补充,是听取人民群众对国家机关制定和落实法律、政策和开展工作的意见建议,以及对相关建议投诉进行反馈的渠道。
又如,关于信访工作的成本与效率问题。电影中,为了阻止李雪莲上访,地方耗费人力、物力、财力在全县各个道口设卡堵截,在没有发现李雪莲的情况下在国家信访局门口以及在其可能出现的地方守候埋伏,花费了巨额成本,却并不从根本上化解李雪莲的信访矛盾。现实中,个别地方动用高额成本拦访、截访也有见诸报端,这些花掉的“太平钱”买来的只是一时的“太平”,非但于化解信访矛盾无益,还会起到“鼓励”上访者动辄以进京上访为要挟达到其他目的的反作用。笔者认为,信访工作的功夫要下在矛盾的化解上。关注维护稳定、减少越级上访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要将相关财政资金花在刀刃上,真正把钱花在解决困难群众的急难愁上,花在解决信访矛盾上,以此提高真正有合理诉求群众的满意率,从而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而不是把成本一味花在对上访人的严防死守上,或是一味满足难缠者的无理要求上。
最近,欣闻国家信访部门正在积极推进信访工作立法,笔者认为这是一件大好事,其对于进一步界定信访工作定位、厘清信访受理事项、明确信访部门职责、规范信访处理流程、提高信访工作透明度都有莫大的好处,将为人民群众依法上访、各级部门依法做好信访工作提供强有力的法制保障。笔者期待着国家信访立法早日列入全国人大的立法计划,让法律成为各地、各级部门进一步做好信访工作的指路明灯,通过完善的法律制度让信访工作在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方面发挥更积极的作用,让“李雪莲”们真正心服口服地接受公正客观的信访复核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