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通国
摘 要: 茶道与太极拳的文化形成有相似之处,文章运用类比方法,从文化角度对茶道和太极拳演化过程分析说明一种共通的现象:从茶到茶道,茶道的形成逐步演绎为一种品茶文化,从太极十三式到太极拳,太极拳在成熟定型中逐渐成为一种文化意趣;茶道与太极拳皆有原始功能弱化、附加功能彰显呈现多元化的现象;茶道与太极拳都有依托形式成为修身养性的方式,从而茶道与太极拳成为更容易为大众所接受的文化休闲娱乐项目。
关键词: 茶 茶道 技击 太极拳
茶道与太极拳没有直接的因果关系,四川有一种长嘴工夫茶把武术、杂技、舞蹈等功夫融入茶艺表演中,有的商业宣传就称它为太极工夫茶,其实与太极拳没有什么关系,当然也不排除有人会把太极拳的动作引入工夫茶表演中,但是这并不能说明它把太极文化植入了工夫茶当中,这只不过是表象形式的融合,并没有深入触及太极拳文化的本质。茶道与太极拳在茶道文化与太极拳文化形成过程中有较大的相似性,通过茶道与太极拳的类比研究,我们更清晰易懂地理解了中国传统文化及“禅”“道”等道家文化、释家文化对茶道、太极拳等技术形式产生的深刻影响,因而太极拳是沐浴了深厚中国传统文化底蕴的为大众所喜爱的武术。我们从文化视角对茶道和太极拳进行深入的分析,了解茶道和太极拳的文化品性,用茶道的形成类比分析太极拳文化形成。
1.从茶到茶道:仪式与文化
1.1茶本是解渴的调味剂。
人们为了调节喝白开水的味道,在水中加入了调味的茶叶及其他的调味品,于是人们就有了泡茶的习惯,据说这个习惯发生在1300年前的朝代。泡茶本是一件平常而简单的事情,简单到只要两个动作就可以:放茶叶、倒开水。喝茶是为了满足人类最基础的生理欲望:解渴。渴极的人渴不择茶一气灌个饱,雅士见了直呼“牛饮”不雅,虽不雅却是一样的解渴。
1.2当茶遇到了文化于是有了茶道。
文人雅士的介入使喝茶发生重要的转变,因为文人雅士讲究的是品茶,他们注重茶的色香味,讲究水质茶具,喝的时候细细品味。他们还注重茶艺,讲究环境、气氛、音乐、冲泡技巧及人际关系等。当他们注意到饮茶的精神层次的时候,茶道就出现了,在茶事活动中融入哲理、伦理、道德,通过品茗来修身养性、品味人生,达到精神上的享受。茶道,就是品尝茶的美感之道,一种烹茶饮茶的生活艺术,一种以茶为媒的生活礼仪,一种以茶修身的生活方式。它通过沏茶、赏茶、闻茶、饮茶,增进友谊,美心修德,学习礼法,领略传统美德,是很有益的一种和美仪式。于是在喝茶的过程中追求静心、静神,陶冶情操、去除杂念的精神享受。
1.3道士一品茶,茶道就有了养生的内容。
道家品茶为茶道注入功利主义思想。道家品茶不讲究太多的规矩,总是从养生贵生的目的出发,以茶来助长功行内力。道士马钰在《长思仁·茶》中写道:“一枪茶,二枪茶,休献机心名利家,无眠未作差。无为茶,自然茶,天赐休心与道家,无眠功行加。”在养生观念的指引下,中国茶道创造性地将茶与中药等按照中医理论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在品茶中感受养生的乐趣,拓展了茶道的发展空间,千百年来以特有的魅力吸引着大众的目光。
1.4当和尚饮茶,茶道就有了禅的意味。
“禅茶一味”的典故出自唐朝赵州和尚从谂那句著名的偈语“吃茶去”,唐代人的饮茶习惯就来自和尚。所以禅和茶在佛教当中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喝茶讲禅,茶道又与禅相结合,就是禅茶一味,就是要通过茶去领悟禅的定义。众多的僧人写茶诗、吟茶词、作茶画,或与文人唱和茶事,大大丰富了茶文化的内容。佛教为茶道提供了“梵我一如”的哲学思想及梵我一如“戒、定、慧”的修习理念,深化了茶道的思想内涵,使茶道更有神韵[4]。
2.太极拳:从技击、套路到文化
2.1太极拳改变了传统的技击方式。
太极拳是内家拳的优秀代表,是中国文化和武学集大成的拳术。清代学者黄百家在《内家拳法》中写道:“张三丰自外家至少林,其术精矣!既精于少林,复从而反之是谓内家。”可以想见,内家拳是对外家拳的一种改变,如何改变呢?黄宗羲在《王正南墓志铭》中有这么一段话“少林以拳勇名天下,然主于搏人,人亦得而乘之。有所谓内家者,以静待动,犯者应手即仆,故别少林为外家”,内家是以静制动的搏击方式。王宗岳在《太极拳论》说外家拳“概不外壮欺弱、慢让快耳,有力打无力,手慢让手快,是皆先天自然之能,非关学力而有也”。这是外家拳的技击方式,又说“察四两拨千斤之句,显非力胜!观耄耋御众之形,快何能为?”。显然,太极拳是以慢打快、以弱胜强的拳术,最初的太极拳是改变了传统技击方式,以智慧进行搏击的拳种。
2.2太极十三式到杨氏85式太极拳技击功能弱化。
太极拳名字的由来大概是杨露禅进京授权之后的事情,之前杨练习的拳术被人们称为绵拳、柔拳。清朝初期仍然是冷兵器占据主导地位,人们练习各种拳术是因为它能打,用今天的话说是技击性很强。杨露禅一个河北广平府的农民进京授拳,能够在京城站稳脚跟,就是因为杨用自己的拳术战胜了各路高手,受到王府的信任和器重。翁同龢在观看杨露禅与人比武后,对大臣们说:“杨进退神速,虚实莫测,身似猿猴,手如运球,犹太极之浑圆一体也。”并题诗曰:“手捧太极震寰宇,胸怀绝技压群英。”自此有了太极拳之说。杨露禅在王府传授的太极拳是一个完整的拳术体系:(1)智捶,(2)太极大架,(3)太极老架,(4)太极小架,(5)太极长拳,(6)小九天,(7)后天法,(8)太极散手三十式,(9)太极十三丹功,(10)太极点穴法等环环相扣,组成了杨式太极拳完整的技术体系[10]。它的技击的训练要经过定步推手、活步推手到太极散手的逐步训练提高,太极拳体系有太极杆及枪、剑、刀;杨家枪术很有名,太极拳的许多技击技术和技击战术都来自于枪术,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早期的杨氏太极拳是以技击为核心内容的。民国后提倡体育与国术,太极拳向大众推广,各地建立国术馆,杨澄浦先后在江苏、浙江、上海、广州等执教,杨家太极拳传遍了大江南北。在教学过程中,杨澄浦的杨氏太极大架逐步简化,定型成杨氏85式,这就成了今天普遍以为是杨氏太极拳全貌的拳术。20世纪50年代,在“发展体育运动”的号召下,以傅钟文为代表的太极拳名家出于太极拳推手在大众中练习的安全和难度考虑,对太极推手进一步简化,以适应于大众普及练习。竞技武术比赛中只有武术套路比赛没有太极推手比赛,太极拳的技击功能随着普及逐步弱化。20世纪80年代后尝试开展太极推手比赛,这是以后的事情了。
2.3养生功能的研究和深化。
太极拳的养生功能最早提出在王宗岳的《太极拳论》和《十三势歌》中,强调了太极拳注重内外兼修,富有哲理地阐述了太极拳注重意气运动的修炼方法。他告诫后学:“详推用意终何在?益寿延年不老春!”至于怎么实现太极拳的养生功能,在清中晚期问世的太极拳经典中,多有阐发走架打手理法,而很少论述周天养生,没有周天养生、经络论、气化论在太极拳修炼中具体运用的阐述,顾留馨在说明陈王庭创造了太极拳时说其结合了中医经络理论,很让人怀疑他的真实性。民国伊始大量知识分子加入太极拳的研究中,太极拳关于养生功能的阐述逐渐详细。太极拳与经络学说结合,是太极拳独创的顺应经络变化的缠绕螺旋运动方式而产生的缠丝劲抽丝劲促进人体经络的顺畅运行,有益于练习者身体的健康。在中医经络学中分经脉、络脉、十二经筋、十二皮部,太极拳以通任督二脉为基础,要求“以气运身,如九曲珠无微不至”,又讲“运之于身、发之于毛”。故而通过太极拳的导引吐纳,自然而然地调节了经络气血,使之运行流畅无滞。这样可以消除经络气血盛衰不调和经络气血逆乱阻滞等致病因素。练拳有年者可使气由经络——经筋——皮部,由里及表,由表至里无微不至。久而久之,可改善人体微循环和脏腑之间的联系,加快人体新陈代谢,从而达到身体健康的目的。时至今日,太极拳的养生功能得到进一步的强化,许多太极拳名家纷纷推出了养生太极拳之类的套路和练功方法,高校的科研也从生理生化等方面论证了太极拳的健身功效,柔和缓慢的太极拳运动成了健身的优秀功法受到全世界中老年人的喜爱,有调查说现在全球有三亿左右的太极拳练习者。
2.4太极拳的修身养性价值。
太极拳是武术的一种最初发明,是改变了之前的技击方式形成一种新的流派,道家的传统文化思想把养生思想和修心的观念融入其中。少林拳有禅武合一的主张,太极拳虽没有明确提出自己的修心目标,但是在以儒家、道家理论做指导思想运拳中处处体现着修身养性的观念。太极拳阴阳学说核心是“天人合一”观,认为人与自然应与自然和谐相处,顺应自然规律,自然为一“大太极”,人身为一“小太极”,人应“道法自然”。“天人合一”是人生的觉悟,因为私欲作怪,人往往以小我为我,私欲才会带来烦忧、困惑,以“天人合一”为“诚明”,提高道德修养。太极拳在行拳中要求“立身中正”、“不偏不倚”,讲究实中有虚、虚中有实、柔中寓刚、动中求静,阴阳相生,浑然一体[9],儒家的伦理观念深入其中。太极拳练拳前首先要入静,做到心静体松,“上场时先洗心涤虑,去其妄念,平心静气,以待其动”[8]。虚静,从人生修为的角度要达到一种虚怀若谷、恬静无欲的平和心境,这种心境的获得通过练太极拳演练进入一种虚静恬无的宁静之中获得练身修心的境界。
3.茶道与太极拳
3.1成为一种文化意趣。
茶道形成饮茶也成了品茶,因为是品茶、是茶道,所以有了一系列与之匹配的茶具,茶具的质地、制作工艺、哪个名家制作成为赏玩品;有了一系列规范的泡茶品茶程式,洗茶壶、温杯、汤壶等不一而足;有了香道、插花、抚琴、书画等营造出来的浓郁文化氛围;因为禅茶一味也有和尚主持的茶道文化有了品茶修行的味道。茶道产生一种高尚的文化趣味,深受文人雅士的追捧。太极拳在发展中形成类似茶道的文化性。太极拳最初并没有固定的名称,民间称之为“绵拳”、“化拳”等不一而足,它柔和缓慢又蕴含着内在的力量,它的推手是体验劲力练习技击的手段和途径,但是又可以以此来决出功夫高下分出胜负,没有血淋淋的野蛮技击格斗的场面。最初清末受到高级官僚阶层的赏识而有了太极拳的称谓,大量文人投入太极拳的练习研究行列,民国时期政府的提倡文人的推崇太极拳一时成为健身的时尚。知识阶层的加入,大量著作出版,太极拳理论得以整理技术得到规范,儒家、道家等传统文化学说及运用时代所理解的生理学、力学等科学知识对太极拳进行了多方面的阐释。太极拳集传统文化之大成,又有运动可行性的最具文化品位的拳术。
3.2原始功能弱化附属功能彰显呈现多元化。
茶的最为原始的功能是为了解渴或有一定的中医药的功能,茶道伊始,茶成为茶道文化仪式的一种元素,品茶具有了文化属性,人们品茶更是在体验完成这个品茶过程所赋予的精神文化内涵给人带来的享受。茶的种类越开发越细致,不同的季节、不同的个体体质等都可以对应不同茶质、茶性、茶味的茶,赏茶需要丰富的知识,也体现着一个茶人的品位。茶的养生功能最具有中国文化的代表意义,凡是需要玩味的东西,总是能够与养生发生一定的关系,何况茶最初就是作为中药材来治疗疾病的,各种能够泡来喝的食物或是药物组合成种类繁复的有治疗功能的茶洋洋大观是中国茶的一大特色。茶道体现着一种精神享受,释家的“禅茶一味”、道家的“天人合一”都是茶道成为人们以此为手段的修心的历程。茶道丰富多彩的人文特色甚至遮蔽了茶最初最原始的功能。太极拳也有着同样的功能多元化现象。我一再申述太极拳最初是改变了传统的直接的刚猛的少林武术的技击方式,“夫从而反之”创造出了以柔克刚的太极武术的技击方法,是因为在今天的大众的心目中,太极拳早已是老少咸宜养生健身武术,没有多少人相信太极拳是用来技击的。可想而知,太极拳在作为大众武术普及的过程中已经没有多少,还在意太极能否技击了,甚至不知道太极拳是武术,其技击功能被大大弱化。反倒是今天那些太极拳名家及太极拳爱好者在大众解释太极拳时不得不繁复强调“武术太极拳”,健身养生功能已经掩盖了它的技击的本性。太极拳的表演功能特别完善,运动员把太极拳套路表演发挥到极致,现代太极拳又结合了扇子,创造了太极扇套路,成了纯正的表演,很多老武术专家批评今天的武术是“花架子”,内地武术界把武术套路作为重点发展是重要原因。
3.3成为修炼的方式。
“技进乎道”中国式的技艺都与道有某种形式的联系,茶道和太极拳也是如此,通过演绎茶道,通过练习太极拳,人们在这种程式化和半程式化的运动方式中,逐渐走向对这种技艺所带来的精神追求。《庄子养生主》中有描述庖丁解牛的技艺:“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砉然向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虽有让人叹为观止的技艺,但是庖丁并不满足于此,他说“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技进乎道”技艺达到巅峰后都可以通过自身的修炼达到“道”的境界,在意义上茶艺与太极拳已经脱离技艺形式自身的桎梏,生命的节奏与天地自然融合,个人的天性与人生的激情恣意宣泄,唯有如此,才达到庄子“乘物以游心”的理想境地。“禅茶一味”、“禅武合一”,中国的茶道、太极拳都以道家儒家等中国传统哲学思想为指导,技艺的本身就成为求“道”的形式,成为修身炼心的方式。
4.结语
茶道与太极拳本身并没有直接的因果关系,但是它们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形式,都经过了背离原始功能附属功能逐渐多样化并成为重要的表现形式,甚至大众忘记了这些形式的最初。它们都超越了自身形式的有形现状成为修身养性的方式。我们品茶论道谈太极拳,能够让更多人士认识茶道了解太极拳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多姿多彩,丰富我们的精神文化生活。
参考文献:
[1]朱仲海.中国茶道[M].北京:北京联合出版社,2016.
[2]沈小君.茶道养生师[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16.
[3]邢黎.关于茶道的灵魂—禅[A].哈尔滨理工大学,2006,(4).
[4]苗向东.茶禅一味悟人生[J].茶:健康天地,2011,(9):3-3.
[5]黄宗羲.王正南墓志铭.
[6]黄百家内家拳法.
[7]王宗岳.太极拳论.
[8]陈鑫.陈氏太极拳图说.山西:山西科技出版社,2012.
[9]侯松华.从太极拳看修心养性[J].健身科学,2009,(06):37-38.
[10]李正.循道太极——府内派太极拳述诠[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1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