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乐亭记

2017-01-19 12:35欧阳修
初中生世界·九年级 2017年1期
关键词:清流皇甫滁州

修既治滁之明年,夏,始饮滁水而甘。问诸滁人,得于州南百步之近。其上丰山耸然而特立,下则幽谷窈然而深藏,中有清泉滃然而仰出。俯仰左右,顾而乐之。于是疏泉凿石,辟地以为亭,而与滁人往游其间。

滁于五代干戈之际,用武之地也。昔太祖皇帝,尝以周师破李景兵十五万于清流山下,生擒其将皇甫晖、姚凤于滁东门之外,遂以平滁。修尝考其山川,按其图记,升高以望清流之关,欲求晖、凤就擒之所,而故老皆无在者,盖天下之平久矣。自唐失其政,海内分裂,豪杰并起而争,所在为敌国者,何可胜数?及宋受天命,圣人出而四海一,向之凭恃险阻,刬削消磨,百年之间,漠然徒见山高而水清。欲问其事,而遗老尽矣!

今滁介于江、淮之间,舟车商贾、四方宾客之所不至,民生不见外事,而安于畎亩衣食,以乐生送死。而孰知上之功德,休养生息,涵煦于百年之深也!

修之来此,乐其地僻而事简,又爱其俗之安闲。既得斯泉于山谷之间,乃日与滁人仰而望山,俯而听泉,掇幽芳而荫乔木,风霜冰雪,刻露清秀,四时之景,无不可爱。又幸其民乐其岁物之丰成,而喜与予游也。因为本其山川,道其风俗之美,使民知所以安此丰年之乐者,幸生无事之时也。

夫宣上恩德,以与民共乐,刺史之事也。遂书以名其亭焉。

(选自《欧阳修诗文集校笺》,欧阳修著,洪本健校笺,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

[参考译文]

我治理滁州的第二年夏天,才喝到滁州的泉水,觉得甘甜。向滁州人询问泉水的所在地,就在距离滁州城南面一百步的近处。它的上面是丰山,高耸地矗立着;下面是深谷,幽暗地潜藏着;中间有一股清泉,水势汹涌,向上涌出。我上下左右地看,很爱这里的风景。因此,我就叫人疏通泉水,凿开石头,拓出空地,造了一座亭子,与滁州人在这美景中往来游乐。

滁州在五代混战的时候,是各方互相争夺的地区。过去,太祖皇帝曾经率领后周兵在清流山下击溃李景的十五万军队,在滁州东门外活捉了他的大将皇甫晖、姚凤,就这样平定了滁州。我曾经考察过滁州地区的山水,查核过滁州地区的图籍,登上高山来眺望清流关,想寻找皇甫晖、姚凤被捉的地方。可是,当时的人都已经不在了,大概是天下太平的时间很久了。自从唐朝败坏了它的政局,全国四分五裂,英雄豪杰们全都起来争夺天下,到处都是敌对的政权,哪能数得清呢?到了大宋朝接受天命,圣人一出现,全国就统一了。以前凭靠险要地势存在的割据势力都被消灭,百年之间,静静地只看到山高水清。要想问问那时的情形,可是,当年的人已经不在人世了。

如今,滁州处在长江、淮河之间,处在不论是乘船还是坐车的商人,以及四面八方的旅游者都不来的地方。老百姓活着不知道外面的事情,安心耕田和穿衣吃饭,快乐地过日子,一直到死。谁又晓得这是皇帝的功德,让百姓休养生息,滋润化育长达百年之久呢!

我来到这里,喜欢它地方僻静而公事清简,又爱它的风俗安恬闲适。既然已经在山谷间找到这样的甘泉,便每天同滁州的人士前来抬头望山、低首听泉,春天采摘幽香的鲜花,夏天在茂密的乔木下乘凉,到了刮风落霜结冰飞雪之时,山水更鲜明地显露出其清肃秀美,四时的风光,无一不令人喜爱。又庆幸民众因为谷物丰收而高兴,乐意与我同游。于是根据这里的山川河流,叙述这里风俗的美好,让民众知道他们之所以能够安享丰年的欢乐,是因为有幸生于这太平无事的时代。

宣扬皇上的恩德,和民众共享欢乐,这是刺史职责范围内的事。于是就写下这篇文章来为这座亭子命名。

鉴赏空间

《丰乐亭记》是《醉翁亭记》的姊妹篇。全文集记叙、抒情、描写、议论为一体,运用大量的笔墨描绘了滁州的山水景色。不论是开篇的丰山、幽谷、清泉组合而成的幽清之境,还是结尾处的四时之景、风俗之美,无不流露出作者真挚而深厚的情感。作者又在文中叙述了滁州的历史,如果从这点阅读开去,同学们又能体会到作者对安乐时局来之不易、弥足珍贵的感慨。文短情深,欧阳修精练高超的表达能力让人叹服。

读有所思

1.文中哪句话介绍了亭子名称的来历?从中你能感受到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文中除了描绘滁州美景及滁人乐游之外,还叙述了滁州从战乱到和平的变迁,这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猜你喜欢
清流皇甫滁州
河 长
小城无名医
陆黛灵书法作品
设计分析点,强化层次感
清流
做一股“清流”
录唐·韦应物诗《滁州西涧》(草书)
乾坤大挪移
[第二十一站:滁州]
滁州西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