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森
摘要:本文从悬念设置、制造情境、线索提炼等三个部分介绍了在高中地理教学过程当中,应如何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并让学生在学习高中地理的过程中有着积极的学习氛围。希望谨以此文,给予高中地理教育从业者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帮助。
关键词:高中地理;教学;主观能动性
在新课标的指导思想要求下,高中地理教学需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才能让学生在进行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掌握更多的知识。因此,在进行高中地理教学过程当中,如何让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以发挥是所有高中地理教育从业者所必须认真思考的一个问题。
一、设定悬念
在高中阶段,学生仍都有较强的好奇心,青少年往往对于未知领域会有着浓厚的探索欲望。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当中,地理教师可以依靠设定悬引发学生对于相关地理知识的思考,增强学生对未知的外界知识信息的敏感性。
例如,在探究“海底的形成”这一章节的地理知识过程当中,通过课本,学生将会了解到关于“大陆漂移学说”、“板块构造学说”以及“海地扩张学说”等一系列的假设。但是在进行学习的过程当中,这一段内容的文字其实是相当的枯燥乏味的,在教材当中,这一段描述是针对之前的地理学家提出假设的综合性阐述,读起来十分枯燥。但是笔者在进行该章节课程讲解的过程当中,设定了一些悬念,让学生感到兴趣,如“南极的企鹅在上古时代是可以飞翔的么?”“在澳洲大陆有诸多野生生物,为什么偏偏没有狮子和老虎?”“我们将美洲与非洲的地图为什么可以拼在一起?”通过这些问题,老师将课堂的氛围点燃,学生将会带着强烈的好奇心进行学习,充分发扬了学生的主观能够性,在接下来开展的高中地理教学活动当中,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将会极大程度的提高。
二、制造情境
虽然地理隶属于文科范畴,但是该学科拥有极强的综合性,它需要拥有理科学生的逻辑思维,同时还需要文科学生的感知能力。尤其是在空间思维上,地理学科的相关问题更是让很大一部分学生感觉晦涩难懂。因此,笔者在开展高中地理教学的过程当中,在课堂教学中引进了情境教学,让学生通过身临其境般的切实感受,理解课本中晦涩难懂的地理知识要点。并开始用所学习到的地理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所遇见的问题。通过上述手段,可以有效帮助学生感悟地理与自己身边实例生活的密切关联,让学生从内心减少书籍和生活之间的距离,让学生在学习高中地理的过程当中,有效提升自己的主观能动性。
例如,在进行高中地理“全球大气环流”这一章节的知识讲授的过程当中,所讲解的内容是高空之间大气与近地面之间的活动规律。尽管宏观的气流运动在进行讨论的过程当中显得十分的抽象,但是老师可以简单地阐述该章节知识的内容,把抽象的知识变的具体化。如把学生的座位看作是水平面,教室内的天花板看作是高空,在教室当中中间横排的学生就可以自然而然的被当作是生活于赤道附近的人,在教室的前后位置,分别看作地球的南北极。根据这样的分类原则,地理教师就能够利用有限的空间资源,向学生进行生动的阐述。并针对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规律进行详细的解说,将原来枯燥乏味的知识生活化,把晦涩难懂的知识进行梳理,给原本抽象的地理知识一份可以想象的空间。
三、线索提炼
在学生进行高中地理学习过程当中,学生往往会因为地理教材中知识点繁多且杂乱,而导致在该过程当中思混乱、学习效率低下。若使用简洁易懂、关系明确的知识作为线索进行知识的树立,就可以很轻松地帮学生整理出高中地理相关知识的学习线索。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很轻松地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以培养,又可以帮助学生掌握相关知识,并利用当前自己学到的知识展开记忆联想。
例如,在进行气候与农业等相关章节地理知识的讲解过程当中,因为两者之间往往存在有诸多关联,所以在进行授课的过程当中,若是将知识点中的每—个细节都讲得滴水不漏,反倒是不利于学生进行知识系统的构建。因此,笔者使用如下提纲作为学生进行该章节地理知识学习的线索:“纬度位置-热量吸收与散发-气温的变化-气压的变化-气流运动方向的展望-气流的湿度性质-降水量-时空分布-气候特征一区域气候-植被的种类-农牧业发展状况”。学生通过这条线索进行学习,可以让学生在学习过程当中有清晰的思路。这样的教学方式充分体现了“提纲引领,简明扼要”的特征,它是一种针对传统教学方式的改革,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当中有了明确的思路。在学习完成之后,学生依旧会拥有清晰的思路,保证学生在进行知识构建的过程当中不会因为知识点的杂乱而让自身变得思维混乱。
结束语:学生在进行高中地理知识学习的过程当中,老师不能够仅仅在讲台之上进行枯燥乏味的讲解。在新课标相关精神的指导之下,老师更应该在教学过程当中发挥出引导的作用,充分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在学习高中地理的过程中能够真正实现自主性学习。这样才能让班级内学习氛围浓厚,学生知识构建也会变得更加牢固,让学生从内心感受到高中地理学习是一个快乐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