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民间八大角秧歌表演形式探究

2017-01-19 01:27武小云崔凤义何海平
环球人文地理·评论版 2016年8期
关键词:秧歌

武小云+崔凤义+何海平

摘要:八大角秧歌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它是五寨百姓新春正月不可缺少的娱乐大餐。八大角秧歌角色众多,如开路鞑子、正鼓、正花、丑鼓、丑花等。主要是由四个丑鼓(男)和四个丑花(女)为主要角色而得名。表演形式多样,有四门八斗、踩花、三威、蛇盘丸颗蛋等二十余种。活动方式丰富多彩,最热闹的要数秧歌会班。八大角秧歌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五寨地区的历史文化、民族性格、生活习惯和人民的信仰以及他们的审美观念和理想。通过对八大角秧歌历史起源的追溯,了解它的人文因素与其表演形式的关系,进而对其进行研究分析。

关键词:八大角秧歌;表演形式

秧歌的起源,有很多种论述,众说纷纭,主要的有劳动说、祭祀说、多元说。总而言之,秧歌作为—种综合性民间艺术,是在不同的民俗文化、宗教信仰、神灵崇拜、自然环境、生活方式等因素中形成发展的。生活本就给予了秧歌在形成和发展时—种无限的可能,为秧歌注入了充实的养分,同时人们的劳动更加赋予了秧歌形成的条件。

八大角秧歌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它始传于元朝,是流传在山西省五寨县的一种集说、唱、舞为一体的民间歌舞。其中,以四个丑鼓(男)和四个丑花(女)为主要角色,合起来八个人,故名“八大角秧歌”。

一、八大角秧歌表演形式与娱神、祈求丰收新盼风俗的渊源

秧歌起源于农业劳动生活,是在插秧等劳动过程中产生发展起来的,它不仅在劳动中歌唱舞蹈,当它逐渐发展成为一种生动活泼的民间舞以后,便成为节日里娱乐活动的项目之一,成为自娱兼表演的民间歌舞形式。传统秧歌的生命力,来自于一个民族、地区深层的传统文化,凝聚和体现着这一民族、这—地区的历史文化、民俗风情、自然环境和人民的信仰以及他们的审美观念和理想。八大角秧歌就充分的体现了这些人文背景。八大角秧歌这一民间歌舞的活动方式主要是群众性的自娱活动,一般在两种情况最为活跃,一是在农历正月间,属农闲季节,劳动群众辛苦一年,获得收获,要庆贺祝福,同时也是新一年,播耕耘的开始之际,人们借“娱神”之机享受一年辛劳后的喜悦,祈求新—年更比往年风调雨顺,年富民安,使生活过的更好一些,于是举办各种各样的文艺活动,民间歌舞便成为最主要的文艺形式。八大角秧歌就包含着传统民间信仰的神秘色彩,人们在欢娱中,为了满足自己求福免灾,趋邪避凶的心愿,这也正是民间信仰的基本特征。另一种情况是迎神赛会,这也是民间舞蹈大量活动的时机,这种古时群众性的大集会,虽属于一种宗教性的活动,但也是民间文艺的大会演,起着既酬神又娱人的作用。这些也正是八大角秧歌得以传承下来的重要原因之一。

八大角秧歌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内容丰富,一般有压场、揉场(见图1.1)、圆场。表演形式有“过街”、“踢场”和“会班”三种,歌舞相间,舞一场、唱一段。说唱,快板,顺口溜都能穿插其间。丰富多样的形式,表现出了秧歌内在的文化内涵和艺术特征。

1、队形

八大角秧歌除丑鼓丑花的舞蹈动作花梢一些外,其余多是以变化多端的队形图案和众多的角色造型取胜。“过街”时的表演比较简单,队形场图有“蛇蜕皮”、“双蒜瓣”等。(见图1.2 1.3)

到了某一开阔的场地“踢场”时,场图的变化既复杂且多变,给人以花梢之感。尤其是四个丑鼓和四个丑花的表演,其舞姿矫健潇洒,扭摆大方,在欢快热烈的锣鼓声中,由慢渐快地变换出“里外罗城”、“金钱眼”、“四门斗子”、“二龙出水”、“十字梅花阵”、“里四外八”、“蛇盘九颗蛋”等二十多种图案,令人眼花缭乱。这些宝贵的舞蹈场图代表了当地人民自由的生活习俗和民间智慧。如典型的“二龙出水”,以及在踢场时变幻出的“金钱眼”和“蛇盘九颗蛋”等图案都一定程度的体现了“祭神灵”、“娱神灵”的习俗,以娱神、祈求丰收新盼的意念用舞蹈的形式表现,祈求一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2、秧歌会班

秧歌会班的出现标志着八大角秧歌步入其发展史上的最高峰,它最能体现“八大角秧歌”当时的历史背景和民族文化,再现元朝时期统治阶级的封建礼仪。当秧歌会班时,村寨“社首”集中村寨首领开会议事,商议会班日期,后期保障等事宜,然后写好请帖,置于礼盒之中,派人给邻村邻寨依次送去商定会班日期,得到回帖后,即举行会班。“会班”的表演形式约有三种:一种是几个秧歌班在同一个大圆圈中按照各自的曲牌,踩出各自得心应手的场图。二是同在一个圆圈之内,你表演一段“卷毡”带“金钱眼”,我表演一个“蛇盘九颗蛋”。或是你先请出老汉老婆表演一段,我再请卖药先生、卖麻糖人、毛货郎、大闺女、花和尚出来表演—场,相互间都想胜对方一筹。三是全体秧歌会班合在一起共同踩一个场图,如“五马破曹”多时需要用几百人一起表演,最少也需六十多人,遗憾的是此形近几年来已无人能够表演了。这样的“会班”对于八大角秧歌的发展和提高,无疑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秧歌会班分为引场和压场,首先由有经验的引头鞑子引场,引领所有会班秧歌队伍进入场地布阵演练,几百人的队伍同时活动,时踢时扭,来来往往似盘龙,圈圈套套如穿梭。锣鼓齐鸣,万民共舞,呈现出一派普天同庆的欢乐场面。在表演中几百人的队伍时而“梅花十字阵”、时而“蛇盘九颗蛋”、时而“八卦”、时而“卷毡、使人眼花缭乱,思绪万千。引场结束后,压场开始,各队按进村先后顺序轮场表演。第一轮由八大角上场,不唱不说,只是剧烈地踢一下场,直到各队全部上场跑过。第二轮正式比赛,按顺序,上午由八大角表演,下午由其它角色表演,中午主队请客队在村里吃饭,家家户户热情招待,会班结束,演毕由主队在将各队秧歌依次送出村外,程序与接秧歌基本相同。在元宵节晚上演出结束之后,参与演出的演职人员在—起吃“和会菜”,取一年“风调雨顺,和气生财”之意。表演首先全体演员要到村中的神庙中举行祭庙仪式(如果村民们认为在去年村中出现—些不吉利的事情,就会把仪式办的更加隆重),以祈求来年全村风调雨顺、六畜兴旺之意,在祭庙仪式(也称拜庙仪式)开始前要放炮、上香,之后秧歌队组织者要敬纸、膜拜、祈愿,然后秧歌队员开始举行打场子表演,表演结束即拜庙仪式完毕。之后还举行拜人仪式,就是秧歌队要到村中去拜访为百姓做出努力贡献的德高望重的老干部家中进行表演活动。

这一表演形式的过程体现了当地人民淳朴的风俗民情,以及最初想要传达的民俗寓意,用走街串巷、比赛等的表演不仅反映了生活的现状,也体现了当地人们用秧歌的形式祭祀神灵、祈求神灵的习俗和期盼来年生活红红火火和繁荣景象的憧曝。是一种传统形式美的积淀。

二、民族习俗对八大角秧歌角色、道具形成的影响

八大角秧歌作为区域性民间舞蹈,虽文化活动范围较小,影响面不太广泛,但它却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五寨这一区域的历史演化过程和民族文化互相交流、互相影响的原始风貌。其艺术特点的形成得益于当地人民对它的喜爱。在角色的分配上也极其丰富,不同形象的角色均有对应的表演动作和姿态、服装以及道具等来搭配,体现特定人物性格和特点。角色有开路鞑子(四男)、正鼓(二男)、正花(二女)、丑鼓(四男)、丑花(四女)、毛货郎、卖麻糖人(一男)、大闺女、老汉、老婆、渔翁、渔婆、愣小子(一男)、愣女子(一女)、瞎儿马(一男)、卖药先生、风流公子(一男)和花和尚(二男)三十人组成。

1、角色特点与民族文化

五寨地处山西西北部,处于汉族与蒙族交流融合的前沿阵地,起源于元代的八大角秧歌是蒙汉民族交流融合的产物,在角色的表现中就有汉族角色,如:风流公子、渔公、花和尚等,也有蒙族角色,如:手握马鞭的开路鞑子、头戴黄底蓝边凉帽,开净脸谱。身穿黄色圆领对襟衣(黑色马蹄袖),蓝底镶白边便裤,披黄色云肩,穿蓝色快靴。这些角色的形成跟当地人民最原始的生活习俗息息相关,体现了当地独特冈格特征的风俗民情。同时角色的分明也体现了当地丰富的民族文化。

2、祈盼之意在化妆中的体现

化妆艺术在我国源远流长,主要有面具化妆和涂面化妆两种形式,化妆为舞蹈的表现增添了美化视觉的效果,同时也为角色的塑造增加了逼真感,使舞蹈有完美的演出效应。八大角秧歌中的人物化妆不仅特色鲜明而且还蕴含着丰富的风俗民情和、封建思想和文化内涵,比如丑鼓的脸谱就很讲究,丑鼓角色共四人,面部化妆却各不相同,分别彩绘成桃、金蟾、石榴、蝴蝶等图案,戴八字胡,带黑色满髯。从丑鼓脸谱的变化可见,四种图案不同程度的表现了当地人民对图腾、宗教信仰的崇拜和信服,以及对生活年富民安、美好生活的期盼,金蟾寓意富贵,又有蟾官折桂之意,蝶和桃寓意长寿,生活如意;石榴寓意早得贵子之意,又如卖麻糖人脸上的白色五毒图案:蝎子、蛇、蛤蟆、壁虎、蜘蛛,这五种毒物俗称“五毒”,把这种图案化在脸上,表达了人们对图腾的一种信奉,想以之来驱邪避难,使生活平安康泰之意。这些装扮都表达和体现了人们对民俗文化的尊崇和信仰,在思想观念的保守和传统思想的继承上,人们运用一些对原有观念的信仰结合舞蹈的形式表达和祈求心愿,传达人们祈求生活幸福的思想情感。

3、服饰及道具

舞蹈中服饰道具是最能体现寓意的因素,有些服饰也一定程度匕反映了历史时期的社会风貌、风俗习惯、民族信仰和审美观念。如丑鼓四人均戴红或白色尖顶毡帽,帽前插山鸡尾部长翎一根,这一独特的装扮,即体现了当地独特的风俗民情,又体现了人们对图腾、神灵的信仰和崇拜,用山鸡尾部长翎做服饰中的一部分,表达了人们对图腾的崇拜,也体现出人们用图腾的信仰祈求生活幸福长久。八大角秧歌中演员手里的道具也富有深刻的寓意和内涵,对舞蹈的氛围和形象有一定的烘托和美化的作用。如手里的扇子和小罗等,当演员在拿着道具扭起秧歌时,体现了一种人们渴望欢乐祥和、年年如意的思想情愿望。

三、八大角秧歌的现状与发展

八大角秧歌有源远流长的历史,有很深的文化内涵,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也是人民群众自娱自乐的主要活动形式。秧歌真实地反映了人民忠厚淳朴、执着的个性和民俗民情以及传承了最古老民族所要传达的文化内涵和思想情感,也反映了古代农牧民对艺术的追求,对美好未来的渴望。它对研究我国汉、蒙民族和谐相处、共融共乐的历史具有使用价值。

笔者作为一名舞蹈学习和研究者,通过对“八大角秧歌”的历史背景,表演形式,风格特征以及它所具有的艺术恃征的了解,运用专业技能和理论知识来继承、发扬和创新“八大角秧歌”这一民间文化艺术,使之在艺术领域达到一定的高度。用我们当代人的思想和对当代社会文化的理解,结合当时“八大角秧歌”的表演特征和人民的思想情感、理想,创造出反映当今社会的民间艺术,体现当今社会的历史文化、思想感情以及审美观念。通过对民间文化的认识和实践,使原来的文化艺术得到进一步继承、发展和创新。使这一民间舞蹈内在的民族价值、艺术价值、审美价值和科学价值得到更好的发展。

我们相信,八大角秧歌这一民俗奇葩在当代人的努力传承和创新下,今后将会开得更艳、开得更香……。

猜你喜欢
秧歌
“秧歌”的戏剧化与“剧种”定型
金湖秧歌的传承和发展
同气连枝 和而不同——音乐维度下胶州秧歌与北方秧歌的对比关系研究
富平村里唱秧歌
庄稼人把秧歌扭起来
昌黎地秧歌
寸跷秧歌风格特点的探究
富平村里唱秧歌
“手绢”在东北秧歌中的渊源及其演变
把咱的秧歌扭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