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玮
摘要:大唐多若满天繁星的诗人中,李白是唯一被人们誉为既有侠肝义胆,又有仙风、道骨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传奇的一生,豪放飘逸的诗风,确实给人们留下极为深刻的印象,以至使我们一说起李白,就可以想见一个飘然不群的诗仙形象。 其实自贺知章称李白为谪仙人起,李白的形象就定型了。然而这种定型化了的诗仙形象,也使人们与李白产生了一种近乎膜拜者与偶像之间的距离,一种雾里看花、云中观月的可望而不可及的隔膜限制了我们走入李白心灵的殿堂。本文对李白纪念馆楹联进行了赏析,希望可以进一步对李白诗作中表的思想进行进一步的理解。谢宣城何许人,只凭江上五言诗,教先生低首。韩荆州差解士,肯借阶前盈尺地,使国事扬眉。
中图分类号:R2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178(2018)20-0390-01
这幅对联作者为清代著名学者呉鼒,字及之,又字山尊,号达园,南愚山樵,安徽全椒县人,嘉庆四年进士,著有《夕葵书屋集》。1978年重修太白楼时邀请安徽省书法协会理事葛介平书写此联。现悬挂在太白楼思咏厅楹柱。上联:“ 谢宣城”是指南齐著名诗人谢眺,谢眺工五言诗,与南北朝诗人谢灵运前后齐名,世称“小谢”,他曾在宣城当太守,故称:“谢宣城” 。谢眺任宣州太守期间,常往返于六朝古都金陵(今南京)。中途驻足于马鞍山。当涂大青山的雄峻秀丽,青山河的妩媚宁静、滚滚东流的长江水使得每每到此的诗人流连不已,并把这里称之为“山水都”。谢眺以山水五言诗见长,清醒自然,新颖俊秀,细致入微,生动逼真,富有想象,李白生前尤其敬重赏识谢眺其人其文,曾多次到金陵、宣城、当涂大青山寻访遗迹,追踪谢眺,并写下许多怀念和赞美谢眺的诗句。如:在游宣谢眺楼时赋诗写到:“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不难看出,李白对暌隔几百年的这位诗人余韵流风的极大敬仰和无限缅怀,而且还似有步其后尘,承其余绪的谦恭和赤诚。“江上五言”诗即指谢眺《晚登三山还望京邑》中的诗句:“ 灞涘望长安,河阳视京县。白日丽飞甍,参差皆可见。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喧鸟覆春洲,杂英满芳甸。去矣方滞淫,怀哉罢欢宴。佳期怅何许,泪下如流霰。有情知望乡,谁能鬒不变?”这样清新秀逸的诗句和诗中所描绘的光明纯洁的境界正适合李白的美学观。因此李白也就自然将谢眺视为千古知己,一生低首谢宣城。
下联:韩荆州是指唐代的韩朝宗,为荆州大都督府长史兼
襄州刺史。此人是个伯乐,喜拔后进,曾推荐崔宗之、严武做官。当时社会上一些有志之士都喜欢投奔他的门下,而且社会上还还盛传着“生不用万户候,但愿一识韩朝宗”。可见韩朝宗是一个很有威望的的长史,年轻的李白对韩朝宗尤为崇拜,他在《与韩荆州书》中写到“而君候何借阶前盈尺地,不使白扬眉吐气,激昂青云耶”如果您不相信我的才华,我李白可以“倚马相待,日试万言。”我可以在一日之内扬扬万言,尽现才华,但明智的韩朝宗却没有接受李白,这也就成了千古遗憾。后来史学界从另一个角度来分析,说李白的个性决定了李白不能从政,按中国传统的价值观来衡量,读书就是为了出仕或者成为将相,才不会虚度此生,而后人就是用这种心态来评价李白,为李白鸣不平。但他们不知道如果李白真的当大将军,当宰相去了,他也就不会有今日的輝煌成就。所以韩朝宗善于鉴识人才,诗人李白一生好入名山游,诗冠盛唐,用诗歌的火炬照亮了大唐的文明与辉煌,感动了千古读者。震撼了千古诗坛。
这副对联是用大篆写的。大篆又叫石鼓文,全联立意高深,构思精巧,对仗工整,语言自然本色。作者在这幅对联中评论了谢眺、韩朝宗,给人以寓意深长的回味,意在反衬诗人李白一生怀才不遇,蹉跎岁月的悲愤。这正是呉鼒的匠心所在。
李白生平浪迹天下,慷慨自负,不拘常调。“常欲一鸣惊人,一飞冲天,彼渐陆迁乔,皆不能也。”他尚武轻儒,脱略小节轻财好施,豪荡使气。这就养成了他崇尚英雄的性格。反映在诗歌中,他从无数古代英雄的风度,气派中吸取力量,把现实的理想投影到历史中去,从而在诗歌中建立起英雄性格的人物画廊。他歌颂草泽,际会风云的英雄,如《梁甫吟》,写太公望:“君不见朝歌屠叟辞棘津,八十西来钓渭滨;宁羞白发照清水,逢时壮气思经纶。广张三千八百钓,风期暗与文王亲。大贤虎变愚不测,当年颇似寻常人。”;歌颂视功名如草芥的义士。这反映了他敢于反对封建秩序,不畏强权的游侠思想。 在李白的身上,兼备了儒道侠禅各家的特质,“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儒家的傲岸坚强;“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道者的避俗离浊;“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侠者的任性狷狂;“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禅者的玄思独绝。真是难以想象,在一个人的身上,怎能呈现出如此丰富的景观,且并不是流于表面,而是从心灵深处透出来的一种融合万物,顺应自然的美。也许在我们每个人身上也或多或少的受着各种流派的影响,各种思想在我们的头脑中交锋,有的被杀死,更多的是在冲突中走向融合。
参考文献
[1]子规. 唐人为何要将李白杜甫并称为“李杜”[J]. 文史杂志. 2006(02)
[2]刘明华,吴增辉. 杜甫对李白的解读历程——兼论李杜友谊[J].社会科学研究. 20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