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彭 锋(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
形与象:中西艺术的起源、分野与合流
□ 彭 锋(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
今天我想跟大家说一些与学术有关的内容。大家如果到希腊国家博物馆参观,可以看到一些希腊岛屿出土的彩陶,与北京大学塞克勒博物馆收藏的彩陶十分相似。在20世纪初,有一些西方考古学家在看到中国出土的彩陶后,产生一种观点,即这批彩陶都是从西方传到中国的,所以当时有一个非常流行的说法叫作“中国文化西来说”。我对这一观点一直存在怀疑。关于这个学说影响力最大的例子,是1921年瑞典考古学家安特生发现的仰韶文化遗址,其中一半的彩陶和青铜器等文物被带到了瑞典,今天保存在斯德哥尔摩的东方博物馆,且以彩陶和青铜器研究为中心,形成了研究中国古代文化的学问。当时,安特生发表了《中华远古之文化》(An Early Chinese Culture)的论文,根据考古器物再次提出了“中国文化西来说”的主张,影响较大。但因无法证明这些文物迁徙途径,他后期也放弃了这一学说。
根据现今考古发现,学者提出了几种可能,分别是“中国文化西来说”“西方文化东去说”“中西方文化独自发展而巧合相似”和“中西方文化独自发展而必然相似”。我个人赞成最后一种。当时技术和条件、原料都有限,加之人类生物条件的制约,做出来的东西难免存在相似性。或许当时人看起来差别很大,但今天的我们看起来却十分相似。所以全球范围发现彩陶文明相似性,说明文明的起源可能受生物法则的影响。
作为艺术、“美”,人们经常说没有标准。但我觉得“美”有其标准,看从哪个层面分析。首先,“美”从生物学上有标准,受到生物法则的影响,同时也受到文化规则,甚至个人偏好、策略的影响。我们要把这些因素综合考虑,才能解释“美”和艺术的现象。比如1994年开始,美籍俄罗斯前卫艺术家科马(V. Komar)和梅拉米德(A. Melamid)在全球范围内实施了一个名为“人民的选择”(people’s choice)的绘画项目,根据民意测验选出不同国家的人们最喜欢的绘画和最不喜欢的绘画,结果发现世界各国审美喜好趋同,还有另一个世界范围内的民意测验得出的结论也是如此。在丹尼斯·达通(Denis Dutton)看来,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人类对美的偏爱在二百万年前的更新世(Pleistocene)时期就差不多已经形成。环境美学研究也发现,今天人们最喜欢的风景是东非那种散落树林的大草原,而这里正是早期人类进化发生的地方。遗传基因里保持着对老家的记忆,所以对这一景观感觉亲切,这被称为“进化论美学”。可见,人类对美丑的偏好,在几百万年前,就保存在我们的遗传基因里。从这个意义上来看,全世界人民有一个共同的起源。
美感和艺术起源于广义的纹饰,我将它称之为“文”。借用卡西尔和古德曼的说法,这种纹饰是人类最初的符号表达形式,它的目的可以是宗教的、审美的、认识的。从以上案例我们可以看出,中西美学之间的差异可能没有想象的那么大,至少在根源上它们具有某些相似性。
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彭锋教授为学员授课
分野主要是在生物法则的基础上由文化习惯所引起的,由于当时地理条件的限制,人类发展是局部展开的,从而形成不同的文化,同一个起源也可以分成不同的“流”。法国学者Francios Jullien在The Impossible Nude一书里提出“充斥西方博物馆中的裸体艺术,在中国为什么没有?”以此来研究中西美学之间的不同。西方的“文”发展成了“形”,是Form。人的肉体套在“形”里,他们展示的是形状。西方人体艺术主要是用身体来表现美的形状,人体(the nude)是艺术的。“Form”就像是模具,必须是固定的,才能避免“形”产生色情感。而中国的艺术是要展现动态的“神”,讲究气韵生动。“神”是要动的,而动态的身体叫裸体,所以这就解释了中国艺术为什么不能有裸体。
美国学者包华石(Martin Powers)认为中西美学之间的这种差异,源于中西不同的宇宙观:西方是二元论的宇宙观,中国是一元论的宇宙观。“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基于一元论,中国艺术关注道器之间的象,它是关系性的,动态的。“象”不是一种东西,而是在道器“之间”。著名学者庞朴提出,西方的本体论框架是二元对立式的,即主观-客观,精神-物质,抽象-具体,心理-物理;而中国本体论框架是一分为三,即道-象-器。
对比中西方风景画可以看出,西方画家追求像科学一样严谨,中国画家是画他们记住的,并不追求与实景一模一样。中西方画家绘画方式不同,西方要看着对象画,中国画家则是需要经常长时间的相处、磨合,将其变成心中的对象,才能开始创作。郑板桥在画竹子时,将所画对象分为三类,眼中之竹(自然的竹子,写实绘画)、胸中之竹(心灵的竹子,表现绘画)和手中之竹(文化的竹子,抽象绘画)。在中国画里,三种因素相互平衡,不可偏废,形成“似与不似之间”的特征。
总体而言,中西艺术在古典阶段的差异在于,西方基于二元论,西方艺术侧重用现实的形状来表达理想的形式,它是实体性的,固定的。中国基于一元论,中国艺术关注道器之间的象,它是关系性的,动态的。“象”不是一种东西,而是道器“之间”。
彭锋教授结合中国美术馆展览现场为学员讲解策展方面的内容
学员积极向授课专家提问
进入19、20世纪后,中西方文化相互影响。西方的现代性进程受到中国思想的影响,由主客二分走向天人合一。中国的现代性进程受到西方思想的影响,由天人合一走向主客二分。两种思想相互借鉴,中西美学也在交互影响中形成合流。美国学者包华石等研究发现,西方社会的现代性进程,表现为放弃西方的二元宇宙观,接受中国的一元宇宙观。传播到亚洲的西方现代性,并不是纯粹西方的,它本身是跨文化融合的结果,尤其是受到中国文化的影响。
举例来说,中西方美学和艺术最近关注的一个点是很相似的,即“气氛美学”,这方面也有相关的书籍出版。我本人也做过一个实验。如2011年,第54届威尼斯双年展,我策划的中国国家馆,以“弥漫中国气味”的方式,分别请五位艺术家,挑选中药、白酒、绿茶、熏香、荷花五种气味,创作围绕气味的作品。其中,观众可以闻到茶叶的味道,还可以喝到当年产的杭州龙井茶。同时,我们把泡好的茶叶水放到压缩机里,在室外喷洒喷雾,水雾弥漫,龙井茶的味道也一直飘散在空气中,到场观众都特别喜欢。这次展览也得到海外媒体的高度赞扬。这样的展览方式虽然柔弱,但它比强硬的事物更有渗透力。我希望中国文化不是硬碰硬的,而是春风化雨、润物细无声,这个展览达到了一定的效果,借助当代艺术的形式,渗透出我们中国人的一些理念、思考方式和为人处世的方式。
(刘展伶、康乃心整理,张妮校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