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昕恺,王 磊
(浙江省水利河口研究院,浙江 杭州 310020)
浙江省小型农村供水工程标准化管理模式探讨—以余姚市为例
邱昕恺,王 磊
(浙江省水利河口研究院,浙江 杭州 310020)
小型农村供水工程事关广大农村居民饮用水安全问题,是标准化管理创建工作的重点之一。以浙江省小型农村供水工程为研究对象,以余姚市为范例,从软硬件设施建设、工程划界限权、组织管理、运行管理、资金保障等5个方面对小型农村供水工程标准化管理模式进行研究和总结,阐述了标准化管理的意义和内涵,为浙江省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提供有益探索和参考。
农村供水工程;标准化管理;余姚市;管理模式
农村供水工程主要分为3种模式:城镇自来水管网向农村延伸工程;以乡镇或几个村为单位的集中供水工程;以中心村或自然村为供水单元的小型农村供水工程[1]。前2种农村供水工程的运行管理已较为成熟,基本都建立了相关配套的管理制度。而小型农村供水工程由于数量多、分布广、规模小、投资来源复杂等因素,在运行管理的过程中,存在着管理范围和职责不明确、管理水平不到位、工程产权不明晰等问题,影响到工程效益长效发挥,缩短了供水工程的使用寿命。因此有必要在小型农村供水工程中大力推进标准化管理,切实提高管理水平。
2.1 缺失必要的软硬件设施
浙江省部分小型农村供水工程由于建设期早,可能缺乏长远规划和充分论证,加之受资金等因素制约,工程建设标准低,未达到国家有关规范要求,如硬件上缺少水质净化、消毒、化验以及厂区围墙等设施,软件上缺乏相关的管理制度和规范。这些小型农村供水工程生产的水质、水量可能也难以得到保障。
2.2 管理和保护范围划定困难
由于历史原因,一些小型农村供水工程存在管理和保护范围边界不清、产权不明的问题。尤其是在水源地保护范围内,违法建设、违法耕种、违法设障等现象偶有发生,不仅干扰了正常的管理秩序,也破坏了水源地生态环境,影响农村居民饮用水安全。
2.3 管理力量薄弱
小型农村供水工程一般由村集体委托人员进行管理,主要负责收费、维修、消毒等工作,管理力量较为薄弱。一是管理人员数量较少,存在1人监管多个水利工程的情况,且主要以建设项目管理为主;二是管理人员文化水平、专业素质不高;三是临时聘用人员多为当地村民,管理及养护水平有限,加之缺少必要的培训。这些原因综合导致了部分小型农村供水工程存在管理不到位的情况。
2.4 水质监测机制不健全
一些小型农村供水工程缺乏水质检测的设施和手段,只能依靠第三方进行水质检测,一方面水质检测费用较高,经费保障不足;另一方面管理人员饮用水安全意识淡薄,缺乏水质送检的意愿和动力。导致行政主管部门难以对供水工程水质进行有效的监督。
2.5 工程管理经费不足
小型农村供水工程由于供水规模小,水费收缴率低,维修管护所需经费难以保证,管理水平落后,致使水源保护、设备维修、水质消毒、水质检测、安全防护等长效管理工作难以到位,极大影响了工程效益发挥和工程使用寿命。工程失管、失修导致大量工程效益衰减或短期运行后即瘫痪报废。
3.1 完善软硬件设施建设
软硬件设施是实施标准化管理的基础条件,首先要对现有的小型农村供水工程进行摸底排查,对缺乏水质净化和消毒设施、厂区围墙等围护设施、安全警示标示标牌、消防应急设施等的供水工程进行完善,提升软硬件建设水平;以余姚市为例,其按照国家和地方规范,结合工程实际编写管理操作手册和管理制度,规范管理人员和管理手段,提高管理水平。
3.2 开展工程划界限权
工程划界限权工作是加强小型农村供水工程管理的一项基础性工作。通过划界限权,明确工程管理和保护范围。在进行划界限权工作的过程中,一方面参照国家和地方的划界标准和要求,另一方面要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划界限权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各个管理机构要参照标准,因地制宜的划定自己管辖工程的管理和保护范围,并以工程图纸的形式明确下来,上报对本工程进行管辖的相应人民政府机构。
(2)在完成划界测量和上报工作之外,还要在工程管理和保护范围内设立界桩和禁止类行为公告牌,实地落实工程管理和保护范围。
(3)已经划定工程管理和保护范围的工程,有条件的应征得专管机构同意,履行相应的审批手续,办理产权证明或土地证明。无法办理相应的审批手续的,要确定土地管理权,并对管理范围内的土地和建筑物进行管理和监督。
3.3 组织管理标准化
农村供水单位的运行管理人员数量多少、岗位设置条件等直接影响到农村供水工程的安全供水和良性运行[2]。余姚市小型农村供水工程的组织管理标准化,从岗位设置与人员配置2方面保障了工程运行。
根据余姚市实际,小型农村供水工程一般设置有如下岗位:单位负责岗负责人事管理、统筹工程事务,兼任技术负责岗、制水工艺技术管理、机电技术管理等管理岗位;水源保护岗负责水源巡查、保护,取水口巡查、维护;运行管理岗负责制水设施、设备的运行操作;维护检修岗由于管理人数限制,仅由1人负责。维护检修岗无法修理时,可采用物业化手段,购买专业服务,请专业维护检修人员进行处理;水质检测岗只负责协助乡镇或其他水质检测部门开展检测工作。水费管理岗负责水费计收工作;财务管理岗负责财会工作,包括水费核算、物资采购等。档案管理岗负责对水厂基础资料、运行台账等进行整理与归档。在信息化或在使用运行管理平台的地区,该岗也负责资料电子化录入、网络资料管理等工作。
农村供水工程的岗位需求可参照前文所示,而组织管理需具体落实到人员,由于小型农村供水工程的管理责任主体多为村委会或村经济合作社,人员配备需结合村实际情况实施。具体人员配备模式如下:
厂长(单位负责岗):该职位没有专设人员的,可由分管村供水的村长担任。
运行人员:Ⅳ型工程由于未设置水质检测室,水质检测相关工作要求较低,故水质检测工作(辅助水质检测工作)由运行人员兼任。在人员不足情况下,水源保护(水源巡查)、水费管理(抄表收费)也由此人负责。
维护检修人员:专业化设施(设备)的维护检修多由物业化团队完成。在管理责任主体(村委会等)人员允许时,可由村水电工、管道工等分摊相关设施(设备)的维护检修工作。
会计与档案管理员:村委会设置有会计相关人员,一般可由其负责水厂的采购、财会、水费核算相关工作。同时因有专设的档案管理室,也可兼任档案管理岗工作。
3.4 运行管理标准化
小型农村供水工程的运行管理,主要涉及:制水操作管理、巡查工作管理、维护检修管理、水质检测管理。其他管理包括采购、财务、会计、抄表收费等。具体工作程序根据各工程岗位设置有所不同,操作规程根据其所使用的设施(设备)有所不同。
运行管理中较为困难的是水质检测工作。如前文所述,小型农村供水工程由于人员配备及专业能力限制,往往难以满足水质检测项目、水质检测频率的要求。可使用如下管理模式:
(1)由乡镇统一取样化验:由于大量Ⅳ型农村供水工程没有水质检测能力,Ⅲ型农村供水工程无法检测全部项目,需采集水样,送有资质的单位(如县卫生局)进行检测。由于大量、分散的农村供水工程管理人员送检样品较难完成,采取各乡镇设置专职人员(团队)进行水样采集、送检工作,工程的水质检测岗人员辅助的模式。
(2)成立水质检测中心:成立县一级水质检测中心,专门进行水质检测工作。增加水样送检途径,引导各供水工程定期向水质检测中心送样,以满足大量供水工程的水质检测项目与水质检测频率要求。
3.5 加大资金投入
小型农村供水工程公益性较强,需要政府扶持。从总体上看,服务对象是弱质产业,投资回报率较低,仍需政府安排一定补助经费给予扶持[3]。但是补助资金的下发要结合工程管理监督考核,充分利用资金手段对小型农村供水工程进行有效的监督。以余姚市为例,余姚市水利局成立小型农村供水工程常年指导检查考评小组,负责常年考评工作,市级有关部门组成考评小组组织抽查。考评检查以季度考评为主,每季考评结果与财政补助资金挂钩。考评小组每季度对全市村级供水站进行检查,指导考评检查内容为管理制度、设备运行、水质达标、水源保护、厂区卫生和经费落实等。这一制度在加大管理资金投入的同时,有效监督了工程管理情况。
小型农村供水工程标准化管理通过软硬件建设、保护范围划定、加大资金补助,提高了对小型农村供水工程的经济和政策保障;同时结合工程特点设置岗位、配备人员,健全水质检测机制,增强了工程组织和运行管理,有效提高工程管理水平,从而解决小型农村供水工程的多项难题。但是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目前仍处于探索实践阶段,许多相关课题还有待深入研究。
[1] 陈来华.温州市瓯海农村饮用水安全问题成因分析及措施[J].水利发展研究,2008(8)∶ 36 - 42.
[2] 邬晓梅,孙青松,单军,等.农村供水单位岗位设置与定员研究[J].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14(1):61 - 63.
[3] 王学勇.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管理的对策和建议[J]. 甘肃水利水电技术,2005(4):322 - 323.
(责任编辑 姚小槐)
TV698
B
1008 - 701X(2017)05 - 0080 - 02
10.13641/j.cnki.33 - 1162/tv.2017.05.022
2017-02-23
邱昕恺(1990 - ),男,助理工程师,硕士,主要从事农村水利工作研究。E - mail:xinkaiqiu90@outl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