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丽[辽宁师范大学文学院, 辽宁 大连 116000]
“即”的语义及功能演变考察
⊙张 丽[辽宁师范大学文学院, 辽宁 大连 116000]
汉语中很多副词是由动词经过语法化演变成的。演变之后,有的仍然保留动词的义项,有的完全虚化为副词。“即”就是一个这样的副词,“即”从古至今,语义及功能不断在变化,由最初的动词词性引申出副词和连词,现代汉语中一般表示“一个动作之后紧接着另一个动作;或者某一个动作行为发生得很快”。语序及语义结构等都是其语法化的因素。
“即” 语义 功能 语法化
在甲骨文中“即”是一个会意词,作“人即食形”,“即”字左边像盛有实物的器皿状,右边像正在进食的人形。在《说文解字》中,“即”义为“即食也。徐锴曰即,就也”。《广韵》中的解释是“即,子力切,就也”。后来引申出其他义项,如“接近、靠近”义,主要指空间上的接近。综上来看,“即”的本义我们基本上可以确定为“就”,也就是“趋向,靠近”。这早在《诗经》中就已出现。
(1)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诗经·氓》)
例(1)中的“即”意思是“就”,“即我”就是“接近我,靠近我”,“来即我谋”译为“找我商量婚事”。
例(2)中“即”也是本义的用法“就,接近”。“子不我即”属于倒装用法,也就是“子不即我”,可译为“你不来我这里”。
“即”的本义用法在《诗经》中频繁出现,是个经常使用的动词。而在《楚辞》中“即”仅出现一例,作为动词,使用本义。
(3)灵怀曾不吾与兮,即听夫人之谀辞。(《楚辞·九叹·离世》)
在《韩非子》中,“即”出现很多动词的用法。如:
(4)若夫即主心同乎好恶,固其所自进也。(《韩非子·孤愤》)
例(4)中的“即主心”也就是与“主心”一致,“即”可译为“迎合”。
在后来的文献中,也有很多“即”作为动词的用法。如:
(5)周公旦即王所,曰:“曷为不寐?”(《史记·周本纪第四》)
在《诗经》等上古文献中,“即”一般是作动词,基本都是在用本义或与本义相近的义项。而词语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会出现新的义项。那它是怎样出现虚化的?其实,“即”作为时间副词,在上古汉语中已经存在,只是作为个例使用。
(6)殷之即丧,指乃功;不无戮于尔邦。(《尚书·西伯戡黎》)
(7)宁王遗我大宝龟,绍天明;即命曰:“有大艰于西土,西土人亦不静,越兹蠢。”(《尚书·大诰》)
例(6)和例(7)中的“即”是作为副词,用在动词前面,表示“立刻、马上”。在《晏子春秋》中也有作为时间副词的用法,但仅有一例。
(8)即毕敛,不留生事,棺椁衣衾,不以害生养,哭泣处哀,不以害生道。(《晏子春秋》)
在《庄子》《墨子》《左传》等文献中也有“即”作时间副词的用例。
(9)公即召而问以国事,千转万变而不穷。(《庄子·田子方》)
(10)此言而非兼,择即取兼,即此言行费也。(《墨子·兼爱下》)
(11)蒲城之役,君命一宿,女即至。(《左传·僖公二十三年》)
我们已经知道,在《诗经》等先秦文献中“即”经常作为动词使用。而且《论语》《孟子》《荀子》等书中也未出现“即”的副词用法。从上面我们讨论的“即”作为时间副词的用例来看,它通常用在动词之前,组成“动词+动词”的形式。再如:
(12)殷之即丧,指乃功;不无戮于尔邦。(《尚书·西伯戡黎》)
(13)久之,以为行已过,即出。见乘舆车骑,即走耳。(《史记·冯唐列传》)
(14)王即惊惧,问曰:“有何不祥之事?”(《敦煌变文·伍子胥变文》)
在例(13)中,我们可以看到,“即”用在了“走”之前,但“即”用在这里,一定程度上可以表示“见”与“走”这两个动作发生的时间很短,也可以说明“见到了什么”是“走”的原因。所以,无论是时间关系还是逻辑关系,都有相通之处。“即”经常出现在另一个动词之前,构成连谓结构,这也是“即”虚化为副词很重要的基础。很多动词虚化为副词都是在这种结构下发展演变的。
“即”虚化为副词之后,自汉代开始,在后来的中古和近代汉语文献中经常出现。有的是作为时间副词,表示两个事件或动作在时间上连接得紧凑,译为“立即、即刻”;有的是作为关联副词,表达一种顺承关系,可译为“随即”。如:
(15)予即辟,女匡拂予。(《史记·夏本纪第二》)
(16)刘字之下,即有昭音。(《颜氏家训·风操》)
(17)即遣委曲讯问,乃是袁自咏其所作咏史诗。(《世说新语·文学》)
“即”还可作语气副词,一般出现在判断句中,用在名词作谓语之前。如果句中的系词不出现,“即”就相当于系词;如果“是”“为”等系词出现,“即”一般用在它们前面,可译为“也就是”。这种用法在现代汉语中仍然保留。
(18)后九月即闰月。(《汉书·高帝纪第一》)
(19)少府徐仁,即丞相车千秋女婿也。(《汉书·杜周传》)
“即”经虚化为副词之后,意义变得很虚,又因为它可表示关联作用,所以,这就为“即”演变为连词提供了基础。连词的语法意义是连接两件事情的发生,具有顺承关联的语法功能。杨荣祥先生在《近代汉语副词研究》一书中谈到了“即”,他认为:“‘即’本动词,义为‘接近’,由表示空间上的‘接近’发展到表示时间上‘接近’,演变成表突发短时的时间副词。同时,由于常常用于表示两件事紧接着相继发生,所以也具有表示顺承关联的功能。”在副词逐渐演变为连词之前,会有一个中间过渡状态。在现代汉语中,“即”保留着作为连词的用法,而且还有很多固定词语,如“即使”等。
(20)左右闻语,当即星分,恰至天明,胡兵即至。(《敦煌变文·李陵变文》)
(21)雍齿雅不欲属沛公,及魏招之,即反为魏守丰。(《史记·高祖本纪》)
以上例(20)中,“即”单纯地表示突发短时,属于时间副词;例(21)中“即”在表示突发短时的同时也具有表关联顺承的语法功能。
所以,通常情况下,例(21)这种现象就属于副词虚化为连词的一个中间过渡状态。这样的例子有很多。
(22)今子即不能然,不师古之踪迹,犹蒙被而卧耳。(《颜氏家训·勉学》)
例(22)中的“即”可译为“既然”,全句可译为“你既然不能(做到)这样,还不遵循古人的做法,就像蒙上被子躺在床上睡觉。”这个“即”更像连词。
(23)公徐行即免死,疾行则及祸。(《史记·项羽本纪》)
例(23)中“即”与“则”相对应,就更能看出“即”已具有连词的作用。可译为“你慢走就可以免死,快走就要遭殃。”
与例(23)类似的例子还有:
(24)吾闻先即制人,后则为人所制。(《史记·项羽本纪》)
(25)与之,即无地以给之;不与,则弃前功而后更受其祸。(《战国策·韩一》)
有的用例已不属于过渡状态了,可完全理解为连词。如:
(26)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史记·陈涉世家》)
(27)括母曰:“王终遣之,即有不称,妾得无随乎?”(《列女传·赵将括母》)
(28)即谋单于,何以复加?(《汉书·李广苏建传》)
(29)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资治通鉴·汉纪》)
从以上阐述来看,作为连词的“即”是作为时间副词和关联副词的“即”进一步虚化的结果。
综上所述,“即”最初是一个动词,后来随着“即+动词”语义结构等的影响与演变,逐渐虚化为副词,可分别表示时间、关联关系、语气等。也就是说“即”是由表空间上的动词“接近”发展到表时间上“接近”的时间副词,再到表两事之间存在逻辑顺承关系的关联副词和表判断语气、一定程度上相当于系词的语气副词。再后来,“即”增加了新的用法,完成了从关联副词到关联连词的转变,这种现象通常称为“语法化”。“即”经历了从动词到副词再到连词的两次变化过程,而语义结构、语义扩展和语序变化为语法化提供了很大可能,使得我们对“即”的用法进行了重新分析。
注释
①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中华书局1963年版,第106页。
② 周祖谟:《广韵校本》,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529页。
③ 杨荣祥:《近代汉语副词研究》,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356页。
[1]许慎.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1963.
[2]杨伯峻,何乐士著.古汉语语法及其发展(修订本)[M].语文出版社,2001.
[3]周祖谟.广韵校本[M].北京:中华书局,2004.
[4]杨荣祥.近代汉语副词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5]北京大学中国语言学研究中心.CCL语料库[G].
[6]陕西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等.汉籍全文检索系统[G]. [7]吴凯风.“虽然”的语法化探析[J].井冈山学院学报,2006(11).
作 者:张丽,辽宁师范大学文学院在读硕士,研究方向:汉语言文字学。
编 辑:康慧 E-mail:kanghuixx@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