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淑萍+刘长松
[内容提要]本文在分析宁夏非公有制企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指出了宁夏非公有制企业发展面临的观念、体制等相应问题,最后提出宁夏非公有制企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关 键 词]非公有制企业;发展问题;对策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出席全国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民建、工商联界委员联组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根据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的部署要求,2016年3月14日至18日,课题组分赴五市十个县(区),就当前影响和制约我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突出问题进行大调研。共召开座谈会16场次、176家企业负责人参加。走访调研120家非公有制企业,涉及农牧、装备制造、能源、房地产、商贸、金融等20多个行业。本文在分析宁夏非公有制企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指出了宁夏非公有制企业发展面临的观念、体制等相应问题,最后提出宁夏非公有制企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宁夏非公有制企业发展现状
面对国际国内宏观经济复杂多变、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企业生产困难加剧的不利局面,广大非公有制企业坚持在发展中转型,在优化中升级,非公有制经济总体呈现出持续、稳步增长的势头,在促进经济发展、扩大就业、维护社会和谐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非公经济贡献在逐步增大
2015年,全区注册登记非公企业7.16万户,注册资本总额3500亿元,实现增加值1298亿元,占全区经济总量的47%,经济增长贡献率近50%,民间投资占全区固定资产投资的55%。非公有制企业创造了全区60%以上的税收,70%以上的就业岗位,贡献了70%以上的创业创新成果,80%以上的进出口总额,非公有制经济已成为我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二)转型升级步伐在逐步加快
全区认定的53家高新技术企业中,非公有制企业45家;67个国家级、自治区级企业(集团)技术中心中,非公有制企业有55个。全区共登记企业科技成果149件,其中非公有制企业就有110项。非公企业对转型升级的认识比较到位,愿望较为迫切。一些企业主动迈开转型升级的步伐,产品朝绿色、环保、创新方向发展。
(三)发展领域更加多元
一些非公有制企业正在从产业链的底端逐步向中高端迈进,从餐饮、零售等传统服务业领域向制造、能源、科技、旅游、文化等更高层次更宽领域拓展,涌现出了诸如共享集团、宝丰能源、天元锰业、伊品生物等实力较强的非公有制企业。非公有制企业发展打破了以往结构单一、经营粗放的状况,呈现“百花齐放”的局面。
(四)特色优势产业发展看好
从调研看,传统特色产业受经济下行影响不是特别明显,发展较为平稳。有的企业立足我区“滩羊二毛皮”特色资源优势,注重精细化高端产品设计研发,产品走俏国际市场。有的企业注重走差异化乳制品深加工发展之路,生产的奶油、干酪素等深加工产品销售国内华东、西南市场。有的企业设立枸杞种植联盟,采取标准化加工流程,获得欧盟有机认证证书,扩大了枸杞销售市场。有的粮食加工企业坚持走公司+基地、品牌+质量发展之路,产销两旺。
(五)发展信心不断增强
在走访调研和座谈中,许多非公有制经济人士说,总书记的讲话很接地气,为非公企业发展指明了方向,为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拨开了心头迷雾,如同下了一场“及时雨”、吃了一颗“定心丸”,使大家更加坚定了信念。有的还说,总书记讲话中提出的坚持“两个毫不动摇”、“三个没有变”以及“亲”、“清”政商关系的阐述,廓清了多年来企业家的思想困惑,作为非公有制经济人士,要牢记总书记嘱托,一心一意把企业办好,担当使命责任,为“四个宁夏”建设做出更大贡献。
二、当前影响和制约宁夏非公企业发展的突出问题
(一)部分企业家思想顾虑多,发展信心不足
当前国内经济进入结构调整和动力转换关键阶段,潜在增长率趋势性回落与长期结构性、短期周期性问题叠加,经济下行压力加大,部分企业家出现信心不足的苗头。一是对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的认识不够到位,对我国发展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变”与“不变”缺乏深刻认识和理解,导致对发展形势看不清楚,对传统产业、过剩产能仍存迷恋和期盼,创新动力不足。二是对投资有所保留,观望不前,对财富从投资赚钱转向财产保值,在困难面前被动等待、消极应对,个别甚至有放弃企业经营、收手不做的想法,成为影响经济平稳发展的不确定因素。
(二)融资难、融资贵尤为突出
一是许多企业感到,自去年以来,融资市场日趋恶化,各商业银行收多贷少或只收不贷。贷款门槛愈设愈高,贷款环节愈设愈多,贷款条件愈来愈严,目前这种态势还在加剧。二是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各类担保机构“水涨船高”,不断提高担保条件。过去企业贷款,只需有抵押、有担保,现在还要有政府担保机构担保,而政府担保机构又必须让企业进行反担保,增加了另一道贷款门槛,抬高了融资成本。特别是农牧企业多为租赁或依靠土地流转经营,无资产抵押用于贷款。即便获得贷款,贷款基准利率还得上浮30%—40%,贷款利息加上担保费用,占到了成本的10%以上。且贷款期限大都为1年,周期短,有些企业尚未投产就得还贷。有些企业为筹措资金还贷,迫不得已向民间借高达三、四分钱利息的款。就连共享集团这样在国内同行中创新领先的企业,也为一两亿元的转型升级货款愁眉不展。宝丰集团、力成电气等企业好不容易争取到了国家扶持专项基金,但因各种条条框框就是用不上,有的企业甚至无奈放弃使用这些基金。三是资本市场尚不完善,多数非公企业难以通过挂牌、发债等直接融资工具进入资本市场直接融资。四是银行认为农民合作社不是经济实体,不给专业合作社提供贷款。
(三)企业税费重、成本高
调研中,非公企业普遍反映税收名目繁多、税负偏高。有的企业承担的各种税费已占利润的三到四成,“五险一金”缴费过高。中宁县一商贸公司2015年发放工资总额600万元,企业缴纳“五险一金”费用占到了职工工资总额的33%,还有一家企业反映占到了47%。据我们了解,我区仍然属于企业负担较重的省区,综合负担指数比全国平均水平(0.852)高0.127个点,在31个省区中排名23位。物流、电费、天然气价格居高不下,中卫一陶瓷公司2015年物流成本约7000万元,占到了总成本的35%,营业收入的23%。我区电价平均0.5元/度,比内蒙古的0.38元、青海的0.36元分别高0.12元、0.14元。非公有制企业天然气使用价格平均在2.83元/立方米左右(含增值税),比甘肃2.13元(含增值税)、青海1.97元、新疆1.85元分别高0.7元、0.86元、0.98元。一些企业反映,房地产景气的时候,国家执行提前交所得税预售收入15%的政策,企业能够接受,现在房地产市场疲软,还执行这项政策,无疑使企业“雪上加霜”。
(四)公共服务体系不健全、不完善
各地对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建设投入相对不足,政府主导的区市县综合服务体系链条不完整。我区百户企业拥有的服务机构不到发达省区的十分之一,企业服务机构发育缓慢、服务内容单一、范围狭窄。缺乏共性技术服务平台,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渠道不畅,不能有效满足企业在技术支持和专业化服务方面的需求。创业孵化和辅导体系还不够完善,孵化基地功能不够健全,智能化程度低,孵化速度慢,为创客提供支持的众创空间数量非常少。
(五)企业发展环境不优
有的政府部门不依法行政,重监督、轻服务,重处罚、轻管理。非公企业受不公正待遇在一定程度上普遍存在。政府行政审批环节仍然过多,办事效率不高。一些企业有好项目、好产品,急需发展,但申请用地审批难,办理周期长。个别部门会上表态说得好,下去行动落实办得慢,在提供融资担保、创业辅导、市场分析、技术创新等深度服务上用力不足。在政府采购、项目招投标中,往往将几个小项目打包成一个大项目,设置企业规模、资质等级等较高门槛,导致中小微企业望而却步。有企业反映,自治区建设的“八朵云”项目全部给了区外大型企业,这些企业得到项目后又分包给区内企业,指使宁夏的企业感到失落。社会和媒体甚至个别地方司法机关对非公有制企业家不够宽容,对一些小事情过分放大,严重影响了企业家的形象和企业的攻坚克难。
(六)政策落实不到位
虽然各级党委、政府近年来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政策措施,但支持工业领域的政策多,支持三产服务业的政策少;普惠类政策多,专精类政策少。涉及非公有制经济的部门众多,导致政出多门,相互缺乏协同整合。大部分优惠政策仅适用于规模以上企业,中小企业享受不到。不少地区和部门依然存在制约和限制非公经济发展的各种隐性壁垒,政策够用不管用、政策优惠难享用,停留在文件上,循环在机关内,操作起来难度大,政策落实的“最后一公里”打不通,成了“镜中月、水中花”。如2012年自治区出台的《关于加快发展非公有制经济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自治区出资5亿元设立中小微企业发展基金,就没有很好地落实。自治区政府去年11月出台的《关于改善金融发展环境支持金融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小额贷款公司按照服务“三农”和小微企业的非存款类金融机构对待,但是个别地方税务部门不执行。
(七)政府工作人员不作为、慢作为
一些部门和干部对非公经济认识有偏差,对新形势下如何为非公企业服务缺乏探索和研究,工作效率低、服务意识差,不作为、慢作为的现象依然比较普遍。有的部门对于企业反映的问题,能推就推、能拖就拖,遇事“打太极”,企业面临的“旋转门”问题始终得不到有效解决。许多企业反映,有的领导干部在企业发展态势好的时候,隔三差五光顾视察,当企业有困难,急需帮助和支持时,又绕着路走,连面都见不着。银川一信息公司投资建设的“优百贸”电子商务平台项目先后得到了自治区领导的批示,但在工作推动中,仍然难以得到有关部门的具体支持。
(八)企业对转型升级存有困惑
我区非公企业大多集中在传统生产领域,技术创新能力不足,生产加工链条短,生产经营比较粗放,低端供给产品多,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产品少,市场竞争力不强,转型升级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唯一出路。在调研中,有一些企业不愿意打破现有的产业格局,不愿意舍弃眼前既得利益,怕调整带来风险。有的企业虽然有较强的转型升级愿望,但发展方向不明确,缺资金、缺项目、缺技术。一些企业负责人思想上“不愿意转”、行动上不知道“该怎么转”。还有一些企业,对当前的经济形势持“观望”态度,对转型升级的新领域、新产品、新技术缺乏信心,在发展方向上犹豫、徘徊,坦言现在的处境比企业创业初期更为艰难。
三、促进宁夏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
建议区、市、县(区)党委中心组召开专题学习会,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深刻领会精神实质,切实提高思想认识,着力强化服务能力,以问促学,以学促行。特别要在处理好“四个关系”上下功夫,即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关系、政策制定与落实的关系、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与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的关系、“亲”和“清”新型政商关系上下功夫。抓好讲话精神的广泛宣传,充分利用主流媒体和自有媒体,用好微信公众平台、微博等新媒体。
(二)着力解决非公企业发展面临的六大突出问题
1.解除思想顾虑,增强发展信心。开展形势政策教育,积极回应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关心的一些深层次问题,引导非公有制经济人士认清形势,正视困难,稳定预期,坚定对国家和企业发展的信心。深入企业调查研究,摸清实体经济面临的困难,积极协调解决问题。推动完善政企沟通机制,定期邀请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座谈,听取意见建议,提振发展信心、搭建银企、保企对接、信息咨询平台,加大服务力度。
2.破解融资难、融资贵“瓶颈”。指导和鼓励金融机构加大贷款力度,创新金融服务,支持非公企业通过知识产权质押、股权质押、动产抵押登记、存货产品抵押以及企业家信用担保等向金融机构申请贷款,适当延长企业贷款期限。改进宁夏担保集团及市县政府出资的融资性担保机构运作方式,坚持微利原则,简化担保程序,降低企业贷款担保门槛。加强对民营融资性担保机构担保费收取的规范化管理,使担保费用保持在合理区间。在落实好自治区已有支持企业上市、新三板、宁夏股权交易中心挂牌优惠政策的基础上,自治区财政采取差别化奖补政策,激励非公有制企业挂牌、龙头企业上市,提升企业直接融资能力。
3.健全公共服务体系。全面正确履行政府职能,把服务挺在前面,定期发布有关产业政策、发展规划、投资重点、市场需求和经济运行的预测和预警信号等,提升服务手段。整合社会服务资源,积极建设和完善创业辅导、融资担保、信用评价、人才培训、信息咨询、法律咨询等服务体系,切实解决企业市场信息不灵、进入领域不宽、低水平重复建设、低层次恶性竞争等问题。加大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完善非公企业诚信体系建设,把非公企业纳入全区统一信息数据库,实现金融、工商、税务、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等部门间的信息共享和公开。
4.切实降低企业成本。把降成本作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任务,进一步正税清费,尽快研究出台包括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物流成本等在内的综合举措。加大涉企收费项目清理,逐步扩大涉企收费目录清单管理范围并实行常态化公示。参照有关省市做法,在“十三五”期间内,对本区建立的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全部取消。落实精简归并“五险一金”一段时间内适当下调“五险一金”缴存比例。降低企业建设过程中安评、环评、消防等审批收费标准。在创新创业的背景下,对小微企业设定“一揽子”综合税率,简化优惠政策申请程序,缩短减免税收申请时间。对缴税确有困难的小微企业,设置缓交期,扶持小微企业发展。
5.切实解决部分干部不作为、慢作为问题。进一步细化政府有关部门行政权力,落实岗位责任制,按照“一事一主体,一主体一责任人”原则,明确主要负责人和干部职工岗位职责,加大问责惩处力度。改变考核方式,采取“月点评、季测评、年总评”模式,引入第三方参与考核评价,变一方考核为多方参与,变结果考核为过程考核,变年终考核为全程考核,切实解决部分干部不作为、慢作为等问题。
6.推动非公企业转型升级。以国家战略和规划为导向,建立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规划,充分利用经贸合作、招商平台,鼓励和支持非公企业参与产业转移、新技术应用、节能环保、先进制造等项目。加快企业自主创新体系建设,依托优势产业、龙头企业,建立以科技成果转化为宗旨的技术研究中心。发挥财政资金扶助作用,通过适度贴息、发放创新券等方式,支持“专精特新”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加快发展。指导成立民营企业科技创新联盟,开展技术攻关,增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推动实施“千企百家”培养工程,加强企业家队伍建设,努力建设一支创新意识强、决策能力强、战略眼光远的非公企业家队伍。
(三)实现两个目标
1.优化企业发展环境。首先,优化服务环境。在全区开展“非公有制企业服务年”活动,以推动政府职能转变为重点,以企业转型升级为突破,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热潮。进一步压缩行政审批事项,简化项目审批手续,全面推行“限时办结制”,强化“一站式”“一网式”服务,提升审批的集成度。降低政府采购、工程招投标门槛,大力扶持本地非公有制企业发展。
其次,优化法制环境。加大执法力度,依法保护企业家财产不受侵犯,保障非公企业合法经营不受干扰,切实维护好非公企业和企业家的合法权益,增强企业家的安全感、稳定感和信任感,把非公经济发展的积极性、创造性保护好、引导好、发挥好。
再次,优化舆论环境。牢固树立非公有制经济“是经济潜力、是发展方向”的理念,运用各种媒体、网络宣传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和作用,引导主流媒体从正面发力,宣传非公企业在就业、税收方面为国家作出的重大贡献,宣传企业家艰苦创业的历程和参加光彩事业、公益慈善的先进事迹,形成关爱、厚爱和善待企业家的良好氛围。
2.促进两个健康。一方面,高度关注经济发展新常态对我区非公有制经济的影响,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和自治区有关鼓励、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政策规定。鼓励支持非公有制企业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和自主创新,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另一方面,深化理想信念教育实践活动,引导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特别是年轻一代致富思源、富而思进,增强爱国、敬业、创新、守法、诚信、奉献的自觉性。坚持标准、严格程序、认真考察、综合评价,做好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政治安排工作。建立领导干部和职能部门联系重点非公有制企业制度,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促进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
责任编辑/韩 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