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映彤 闫永祥
生存场所作为生活发生的空间,需要在人与给定的场所之间建立一种互动的和友谊的健康关联,并将这种关联可视化,为人们所认同、接纳,以达成自然、场所与人三者之间稳定的集合结构。界垭原生态的夯土房,黄泥、细沙、木构、厚墙体,接地气,冬暖夏凉,和自然同频,有着不可磨灭的地方印记,如何将这一形态与新农村建设搭建起一种健康的联系, 是我们探究的重点。总之,住宅产品不仅仅是建筑师个性的自我表达,更是对场所进行的深刻诠释。
界垭村区位条件和场地住户现状
界垭位于宜昌市九畹溪镇,乡镇居民以公路入户为最多。界垭地形起伏,层峦叠峰,地势为四面高,中间低,呈盆地形。受到地形影响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界垭区整体属于以农为主之传统产业区,主要经济农作物为茶叶、柑橘、油菜籽等,传统的梯田堡坎依山布置的特殊景致,因远离城市尘嚣完整保存了优美的生态景观,休闲农业与特色农产品为界垭区近年来的发展重点。
本研究涉及的夯土住宅作为界垭区的一个场所节点,可以从场所环境和当地住户的生活形态出发进行实践:住户是一对50岁左右的中年夫妇,一家人就靠女主人种两三亩山地,打点临工贴补买药、过生活……,两间夯土房位于山谷的中段,离九畹溪公路步行15分钟左右的路程,与资助改建的茶场遥相呼应,建筑虽然老旧,但是农事井井有条,鸡场、猪圈安排在房前空地的南北两头,空地前的堡坎下是一排高高的乔木迎着山谷的风摇弋。
自然的特质与场所的表达
界垭的自然特质体现于留白的蓝天、延绵的山脉、随地势起伏的茶园与夯土房所形成的优美天际线,所以改建后的场所应该保留这种“美”的图像,尊重天地之间的依存、共生关系。生存场所是将自然的特质具体化,本案的自然特质从客观存有的“中间物”进行思考,即:山石、树木、光影和地方性的地理结构等。
一是根据山石、树木的特质结合场所特有的属性展开逐项思考,山石作为连接天空与大地的表象——从属于大地却耸向苍穹,在界垭夯土住宅中本身作为其背景而存在。肥沃的场所内部被伴随着高山的茶园所包围,延续依山顺势的习俗风格,使更新改造后的场所在视觉上强化夯土住宅、乔木和界垭山脉所构成的天际线表现。树木关系到天地结合的另一种象征,不只是因为空间上对大地的亲密,挺向天空;同时,我们一直对于雨水的特质有所体认,作为一种动态的大地力量,它赋予了大地自我意识;在场所中通过增大夯土房坡屋顶出挑的檐口面积,起到了保护夯土墙基的效果,滴打到嵌入地基的青石上,让夯土住宅和土地联结与触动。
二是依据有“秩序”的光影和地方性的地理结构对场所的改建创造不同的品质和意义。光被理解为渗入场所空间的一种新体块,“它洒落在哪里,怎样洒落,影子又在哪里?以及表面怎样黯然,怎样生辉,又怎样拥有深度”?更新场所时的关注点。当夕阳西下之际,阳光被场所原有的乔木过滤并洒落在场地上,斑驳的树影在场所与乔木之间留下痕迹并产生关联。基于上述认识,实现场所的自然化表达有利于人对场所的感知。
人与场所的关联
1.场所的友善性
我们的感觉深深地贯穿于“物”中,利用“物”给予场所的特质,并使这些特质和人产生亲密的关系,从而增强生活的体验和对场所的认同感。认同感即与特殊的环境为友,当地界垭的茶农与“雾”、“潮湿的空气”和“雨水”成为朋友,当他们播种茶叶时,对脚下泥土的摩擦声引以为乐,他们可以体验到在雾中的诗意——万物迥然一体,所有的气氛都非常和谐。
2.场所的语言——营造场所氛围的结构
由于夯土墙强度低的缺点,决定了其作为受力构件的截面尺寸较大,尺寸增大后墙体的自重明显增加,墙开门、开窗收到极大的制约,严重影响了建筑内部空间的通风和采光;设计根据老夯土房的普遍问题提出了加固和改善措施,用方木或原木过梁可以减小门窗上角的应力,增加门窗同墙体接触的紧密度,尽可能扩大开窗面积,使室内获得更多的光线。在加固的结构件上,顺应坡屋顶角度延伸出屋顶天窗,协调了建筑形体,既解决了内部空间的通风和采光问题,也把蓝天、星空这些大自然的因素带入到了室内。
3.场所的生命
夯土结构房屋要尊重传统风俗,延续老百姓的生活态,才能延续场所的内在生命力。“生活的体验”让场所有形化。在此基础上,尊重民众的创造性,发现传统农宅的布局优点,与周边建筑和自然环境相互协调,尊重农村百姓的生活和生产习惯,满足居住生活与农副业生产的双重功能;提炼、保留传统住宅的审美观及建筑符号,沿袭传统坡屋顶的建筑形式,继续使用夯土墙,充分利用其良好的保温隔热性能及可呼吸性能,通过调整开天窗方式和布局,最大限度地改善室内通风、采光环境,提升室内环境舒适度,提高居住的品质,才能促进我国村镇住宅建设全面、健康、生态地发展。
结语
住宅“使大地成为栖居的景观,亲近于人”。场所更新的源动力在于尊重生活现象的真实存在,在人与场所间建立长效的亲和关系。通过对界垭区夯土住宅的调查、分析和设计经验,在保持自然环境的前提下,提升场所审美意识,提升人居生活品质,针对性地解决新农村、新城镇建设的现实问题。
(作者单位:湖北工业大学)
作者简介:李映彤(1969-),男,上海人,副教授,研究方向:环境艺术设计;
闫永祥(1992-),男,山西太原人,研究生,研究方向:环境艺术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