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海燕,张东强,陈 靖,张 洁,左 琳
(1. 保山学院 工程技术学院,云南 保山 678000;2. 保山学院 美术与设计学院,云南 保山 678000)
滇西南欠发达县域新型城镇化动力机制研究
李海燕1,张东强2,陈 靖1,张 洁1,左 琳1
(1. 保山学院 工程技术学院,云南 保山 678000;2. 保山学院 美术与设计学院,云南 保山 678000)
全面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县域是新型城镇化发展的主要载体,加快提升欠发达县域城镇化是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保障。对滇西南29个欠发达县域城镇化特征问题梳理与分析,结合传统城镇化发展影响因素,建立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指标层,采用SPSS对城镇化水平影响因子进行偏相关检测,得出影响滇西南欠发达县域新型城镇化发展的主要指标。据此构建新型城镇化发展动力模型,得出滇西南欠发达县域城镇化动力机制。
新型城镇化;欠发达县域;动力机制;滇西南
城镇化建设是促进区域发展强有力的支撑,对加快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新型城镇化是新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选择,现阶段,我国处于城镇化加速发展时期,由于资源禀赋、地理位置的差异以及国家政策取向的不同,城镇化发展呈现出区域的不平衡性[1-2]。
县域作为研究区域发展的基本单元,有相对独立性和完整性,能更好地反映区域城镇化发展规律特点[3]。欠发达县域发展是化解城乡和区域差距的关键着力点,国家关注的重点区域。欠发达县域城镇化是农业和旧传统工业社会向现代化全面发展的必经过程,是一个区域社会结构、空间结构、人口结构均发生深层次变革的渐进过程[4]。伴随改革开放30多年,我国城镇化发展取得巨大成就,城镇化矛盾也日益凸显,东西部城镇化水平差距逐渐增大,以高原山地为主的西部山区省域城镇化差距尤为明显,若不及时引导众多贫困山区城镇化健康稳步推进,全国难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因此,在面对大多数欠发达山区县域显现出小城镇均小均弱均散的发展现状,引导各省域大量贫困山区县域城镇化健康发展对省域乃至全国社会经济发展可持续推进具有重要作用[5]。
云南省129个县中73个国家级贫困县,滇西南集中分布29个县,占云南省总数的39.7%,主要集中在边境线一带,是集“民族、边境、贫困、山区”四位一体的特殊区域。受复杂地理环境约束,长期受交通不便、经济发展滞后以及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意识形态影响,各县辐射带动能力弱,城镇之间群体网络结构不明显,大多数乡域中心处于孤立发展状态[6],严重阻滞该区域的发展,推进滇西南县域新型城镇化进程是实现云南省转型跨越发展的重大课题,而动力机制是研究城镇化问题的核心[1]。本文界定这29个县为欠发达县域作为研究对象,见表1。
表1 滇西南29个欠发达县一览表
1.1 滞后均衡的城镇化水平
2014年,滇西南29个欠发达县城镇化平均水平为33.01%,刚进入城镇化快速发展初期,滞后于云南省城镇化水平(42%)近10个百分点,相当于我国2000年(36.22%)的城镇化水平,城镇化发展滞后国家平均水平近15 a,见图1。
图1 2014年滇西南29个欠发达县城镇化水平
滇西南29个欠发达县中仅临翔区和孟连县的城镇化水平超过40%,超过云南省平均水平,达到城镇化快速发展中期阶段。城镇化水平刚跨过30%的有17个县,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剩余10个县均处于20%~30%的城镇化初期阶段(图1)。反映出滇西南29个欠发达县域的整体城镇化水平处于初期到快速发展初期这个阶段,呈现出相对均衡,但比较滞后的城镇化水平区域特征。
1.2 模糊的城镇化定位
滇西南欠发达县域中城镇功能定位均不明确,基本均是农贸型城镇,工业型、旅游型和综合型城镇较缺乏。大多数县域城镇规划布局不符合城镇化建设发展需求,在规划的执行过程中随意更改、出现断层,致使城村相间、杂乱无序,没有形成康居的城市环境。欠发达县域本身均缺乏有特色的、规模化的优势产业,在实际城镇化战略推进中难以找到适合的、持续有力的支撑力和突破口。同时,地域区位的限制使得相对独立的欠发达县域更加故步自封,城镇化的建设难以形成功能优势竞争的环境,也难以产生集聚和带动效应。
1.3 大分散的城镇空间格局
滇西南29个欠发达县域均分布于边境大型山脉周边,高山峡谷相间,地势雄奇险峻,山地面积占90%左右,坝区面积甚少,耕地紧缺,占10.82%,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城镇空间和城镇化的发展。滇西南29个欠发达县域总面积为9.21万km2,分布人口总量为761.24万,相当于23.38%土地面积承载云南省16.56%的人口。其中,滇西南欠发达县域城镇人口数为251.29万人,占云南省城镇人口的12.77%,绝大多数为农村人口。欠发达县域城区人口规模小,受山区空间资源限制,呈现出小县城带动大面积“镇-乡-村”的发展现状。其城镇整体空间布局基本是地形指向性分布,县域呈现出“镇区小集聚与居民大分散”的空间格局,其大部分农村乡镇的公共服务设施、交通系统严重缺乏,居民生活水平较低。近年随着国家对欠发达县域的扶贫攻坚策略的推进实施,虽有一定改善,但由于地方财政收入不足,仅靠扶贫经费无法支撑大规模的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滇西欠发达县域落后的公共服务设施制约着城镇对资源、人才的集聚,进而使得县域城镇化长期处于愈演愈烈的恶性循环中。交通基础建设是滇西南欠发达县域历史性贫困的关键障碍,但大分散的城乡空间格局制约着交通枢纽和服务配套建设,低水平的路网等级和密度严重制约区域的城镇经济发展。
1.4 低带动能力的产业
欠发达地区城镇化普遍面临的困境是区域发展整体滞后条件下各级城镇不发育,空间扩张和人口集聚缺乏动力,呈现一种低水平的均衡[7]。基础设施滞后是滇西南发展的瓶颈,产业弱小是软肋。滇西南欠发达县域城镇核心区呈现“破碎化”、“摊大饼”式的粗放开发特征,县城建设用地效率低,城乡间离散度较高,缺乏有机联系,长期以来都是国家级贫困开发重点县,县域产业经济基础薄弱。2014年29县人均国民生产总值1.7万元,云南省和全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分别为2.73万元和4.65万元,呈现明显水平差距。同时,一产、二产和三产增加值比重分别为30.88%、38.47%和30.63%,三次产业结构呈现出均分整体格局,与云南省(15.54%、41.22%和43.24%)存在很大差距。大部分城镇属农业服务型乡镇,以农牧业和农副产品粗加工为主导,工业基础薄弱,乡镇功能单一、类型相同,没有形成有序的协作发展机制。近年来,在旅游热的带动下,小部分乡镇依托地域资源开始向旅游型乡镇转型,但因其小规模和局域性特征对周围乡镇的辐射和集聚作用局限,经济职能较弱,就业机会少,缺乏对剩余劳动力的吸纳能力。
2.1 城镇化发展影响因子检测
在立足自身刚性发展现状约束,探求适合滇西南欠发达县域的特色城镇化路径。基于滇西南欠发达县域城镇化发展现状和问题,综合传统城镇化水平影响指标[8-11],运用AHP分析方法进行聚类分层,结合SPSS显著性检测和指标相关性筛选,选择经济产业、社会生活、资源条件和政策城建作为一级指标因素层,构建二级指标因子集。采用 SPSS 偏相关分析法对城镇化影响因子集进行偏相关分析,得到各相关性等级(R≤0.3时,为微弱相关;当0.3 表2 滇西南欠发达县域城镇化影响因子的偏相关分析 一级指标二级指标相关性系数相关性程度经济产业因素人均CDP/万元0.883高度相关人均固定资产投资/万元/人-0.503显著负相关第一产业增加值比重/%0.196微弱相关第二、三产业增加值比重/%-0.130微弱负相关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0.355低度相关人均工业总产值/万元/人0.581显著相关第二产业从业人员/万人0.535显著相关第三产业从业人员/万人0.390微弱相关人均地方公共财产预算收入/万元-0.856高度负相关农村人均纯收入/万元/人-0.355微弱负相关社会生活因素人均储蓄存款余额/万元0.865高度相关中小学在校生人数/万人0.463低度相关千人拥有社会福利收养性床位数/张0.725显著相关资源环境因素人口密度/人/平方公里0.779显著相关人均耕地面积/亩-0.166微弱负相关山地面积比重/%-0.711高度负相关旅游资源影响1/分0.757显著相关政策城建因素国家政策影响2/分0.340低度相关行政级别影响3/分-0.039微弱负相关中心城市影响4/分0.596显著相关人均绿地面积/平方米/人0.454低度相关 相关数据来源:《云南省统计年鉴2015》、《中国县域统计年鉴2015》、云南省各州市统计年鉴及年度总结报告等资料,经过SPSS偏相关分析整理结果。 注:(1)旅游资源:统计各县域内部自然风景区和文物保护单位的个数、等级,并作标准化处理:4A级风景区10分,3A级5分,2A级2分;文物保护单位国家级10分,省级5分。 (2)国家政策:西部大开发政策区域内赋值5分;边疆民族政策:5分,边疆政策县:5分;少数民族自治县5分;“一带一路”政策赋值5分。 (3)行政级别:县级市赋值10分,一般县赋值5分。 (4)中心城市:靠近省会大城市:昆明(100 km内)赋值10分;临靠地州市市区赋值8分:大理市、芒市、景洪市、临沧市、保山市;不临市区,<100 km赋值5分,>100 km赋值2分。 表2中各指标的相关性检测结果表明,滇西南欠发达县域城镇化水平高度相关的因子主要是人均GDP和人均储蓄存款余额,显著相关的是人均工业总产值、第二产业从业人员、千人拥有社会福利收养性床位数,人口密度,旅游资源影响和中心城市影响。由此可以发现,滇西南欠发达县域城镇化现存的关键问题在于经济产业发展问题,低效运用的地域资源和当地劳务经济的不协调造成三产结构失衡,欠发达县域较低的社会生活服务保障引发的排斥力和发达城市的吸引力形成比较利益下的人才、劳力资源大量流失,使欠发达县域经济发展进入恶性循环。工业小而散的分布占用大量土地资源,降低土地资源利用率,且无市场竞争力。山地恶劣的生存条件限制人口分布,特定的旅游资源受到交通及基础设施等硬件配套的制约。 2.2 城镇化动力机制模型构建 动力机制系统模型能够揭示影响县域城镇化发展路径和成效的主要动力因素及其相互作用机理。 在城镇化现状问题的深层分析基础上,构建滇西南欠发达县域城镇化动力机制模型,并为城镇化发展路径提供指导。产业经济是城镇化发展过程中的根本动力,地域资源环境是城镇化的支撑力,国家政策制度是城镇化进程中的导向力和保障力,社会生活保障是城镇化的隐形推力。地域资源环境是产业经济发展的基础,产业经济引导地域资源环境高效性开发;产业经济是国家政策的实践载体,政策制度对其有引导性和保障性;国家政策制度对社会生活保障体系建立具有引导性,实施具有指导性,社会生活保障体系是国家政策制度的一种检测性载体;社会生活保障能体现地域资源环境的吸引力,形成资源环境良性引导力,地域资源环境是社会生活保障体系建立的有效根基,见图2。各主要动力之间相互促进,构成城镇化的良性循环机制,优化滇西南欠发达县域城镇化路径。 图2 滇西南欠发达县域城镇化动力机制 3.1 产业经济是根本动力 产业经济是县域发展状况的现实反映,是县城对整个区域发挥带动、引领效应的根本,能够就近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集聚资本和人才。产业经济中农业是城镇化基础,工业是城镇化核心,第三产业是城镇化持久动力[12]。要提高滇西南县域城镇化发展水平,必须着力于优化农业、工业和第三产业的产业结构,剖析自身优势,明确各产业发展方向,发挥其根本动力职能。 3.1.1 农业是城镇化基础 滇西南欠发达县域2014年农业增加值占GDP的30.88%,农业一直是其生存基础,是城镇得以发展的基础动力。各县域农业发展要改变传统农业模式,按市场需求优化配置资源,实现各县域农业错位竞争。乡镇地区依托生态环境优势,积极发展高原特色现代农产业、生物医药和大健康产业、旅游文化产业以及特色食品加工业等优势产业,推进农业生产的科学化、专业化和规模化,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实现真正就地城镇化。 3.1.2 工业是城镇化核心 工业和城镇化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互促关系,工业建设扩展了城镇空间,吸引剩余劳动力,加速城镇化进程。滇西南欠发达县域工业化水平严重滞后城镇化发展,对剩余劳动力的承载力不高。新型城镇化战略推进时期,需要发挥各县优势,以发展县域工业园区为主要途径强化县域工业对地域生产要素的集聚力,配合市场需求调整产业结构,克服资源环境的有限性,深入发展地域特色的轻工业,进一步消化剩余劳动力。 3.1.3 第三产业是城镇化持久动力 第三产业的建设为城镇化建设提供资金、就业岗位,提高居民城镇化的量与质[13],在城镇化质量不断升级过程中,第三产业的地位将越来越凸显。滇西南欠发达县域第三产业对城镇化推动的途径:(1)抓住第三产业发展契机和突破口,在西部大开发、桥头堡建设、边疆民族政策和“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契机中,以发展高原地域特色和边境民族特色相结合的生态旅游业为突破口,培育发展高端精品旅游服务,推动以观光型旅游产品为主向以观光、休闲度假、专项旅游产品等复合型产品为主转变。大力发展跨境旅游,打造国际精品旅游线路,开发线上线下有机结合的旅游服务产品,推动旅游定制服务等。(2)加快交通基础设施的发展,解决边远山区交通物流问题,提高边境欠发达县城的辐射、带动能力。(3)依托资源富集优势,贯彻“乐活康居”城镇建设理念,提高城镇吸引力,为第三产业提供持久有力的资本要素支撑。 3.2 地域资源环境是支撑力 地域资源环境是城镇化得以发展的前提。滇西南欠发达县域多受高原复杂山地地貌类型影响,呈现“散点分布,山地周围转”形式,生态环境人为破坏严重,降低城镇化资本要素质量的同时,破坏了城镇化赖以发展的支撑条件。面对贫困和生态脆弱双重压力困境,应重视地域资源环境优势,发展生态产业,逐步实施生态移民对策,促进人口、资源、产业在空间上的集聚,实现企业间合作和基础设施高效利用,增强主动城镇化能力。以富集的地域资源环境作为支撑,优化资源环境开发利用方式,结合交通等基础设施和省域旅游,推进地域特色生态旅游业及其联动产业的发展,促进城镇化建设。能否合理利用地域资源环境是滇西南欠发达县域新型城镇化道路健康、持续与否的判别准则之一。 3.3 社会生活保障是隐形推力 发达城镇具备较强的社会生活保障优势,自身对优势资源、人才、信息吸引力较强,间接促进了城镇化量与质的发展。滇西南欠发达县域应根据自身现状,改革社会保障制度:(1)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合理定位各县地缘优势,加强综合交通网络规划,与发达大中城市互通互联,提高地方居民生活自信,强化城镇生活的引力。(2)建立人才保障机制,注重培养、吸引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加快就地城镇化进程。(3)加大教育经费的投入,公平、合理地分配城乡教育资源,提高教学质量,力争创建高质量、认可度高的教学基地。(4)建立城乡、城市间统一的就业、医疗和住房保障体系,同质化整合职工、居民医保、新农合的一体化;建立就业服务保障制度,为增加就业,加强农民专业技能培训,同时建立弱势群体就业保障制度;对符合条件的城乡居民一律纳入到住房保障体系中。健全的社会生活保障对滇西南欠发达县域城镇化聚居能力的助推具有重要意义。 3.4 政策制度是保障力 政策制度的改革创新是推动各城镇化动力发挥作用的重要保障力,滇西南欠发达县域政策制度应做到:(1)创造宽松、完善的城市投资环境,制定引进外资商贸企业,大力扶持地方民营企业的城镇化政策,破解滇西南欠发达县域城镇建设资金缺口。(2)改革户籍制度,户籍制度在滇西南欠发达县域限制了城乡间人口流动,限制了劳动力市场的有效竞争,通过改革疏通农村人口向城镇的流通通道。(3)土地制度改革,加快土地的产业化流转速度,助推大量剩余劳动力城镇化,建立规范的土地流通平台,包括林权、土地、宅基地产权等。(4)精准扶贫制度,根据不同贫困区域和贫困农户的实际情况,借助一切可能力量对扶贫对象进行精确帮扶和管理,在帮扶的同时把资源优势挖掘出来,把扶贫政策能量释放出来。(5)创新创业制度,依托信息产业和旅游业的发展,在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的实践中,适地适情的推广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精神,为农业提质增效、农民就业增收、农村繁荣稳定和稳增长做出重要贡献。 随着近年国家扶贫攻坚政策的积极细化,云南省实施的领导挂片区帮扶,细化到挂县挂户帮扶,但全覆盖的帮扶过程中缺乏从根本上引导,并没让这些区域充分利用优惠政策走自立、自强道路。加之地理环境条件制约和传统发展意识,“小富即安”的思想状态使得地方保护意识强,竞争意识薄弱,削弱了主动城镇化的能力。城乡一体化战略推进时期,滇西南欠发达县域城镇化是多种特质约束下城乡要素的重构,面临产业重构、山地环境、生活保障和政策体制等困境,其城镇化动力机制、路径选择有相应特殊性。一方面,需要基于城镇化现状特质约束特征,深入探索多元化的城镇化动力,培育城镇化新动力,提高该地区城镇化质量,塑造乡镇发展精神,走一条集约、康居的绿色新型城镇化道路。另一方面,需要立足新型城镇化动力机制,把握地域优势,制定彰显地域特色的城镇化创新动力发展战略。 [1] 胡杰,李庆云,韦颜秋. 我国新型城镇化存在的问题与演进动力研究[J]. 城市发展研究,2014(1): 25- 29. [2]杜江,刘渝,王雅鹏. 中西部城镇化发展的阶段划分与比较[J]. 统计与决策,2005(24): 30- 32. [3]杨勃,石培基. 甘肃省县域城镇化地域差异及形成机理[J]. 干旱区地理,2014(1): 39- 44. [4]邝毅. 广东省欠发达地区县域城镇化问题研究[D]. 兰州:兰州大学,2014. [5]倪鹏飞. 中国新型城镇化道路——城乡双赢:以成都为案例[M]. 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 [6]都红玉. 对滇西南欠发达乡域中心“城镇经营”的思考——以碧溪乡域中心为例[D]. 昆明:昆明理工大学,2004. [7]黄亚平,林小如. 欠发达山区县域新型城镇化路径模式探讨——以湖北省为例[J]. 城市规划,2013(7):17 - 22. [8]陈明星, 陆大道, 张华. 中国城市化水平的综合测度及其动力因子分析[J]. 地理学报,2009, 64(4): 387-398. [9]方创琳,王德利. 中国城市化发展质量的综合测度与提升路径[J].地理研究, 2011,30(11):1931-1946. [10]王洋,方创琳,王振波.中国县域城镇化水平的综合评价及类型区划分[J].地理研究, 2012, 31(7):1305-1314. [11]吴建民,任国荣,丁疆辉. 县域城镇化水平综合测评及其动力构成分析-以河北省为例[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2015, 31(3): 81-86 [12]刘群. 西部欠发达山区城镇化发展动力机制分析——以贵州水城县为例[J]. 西部人居环境学刊,2014(4):16 - 21. [13]李海燕,张东强,张瑛. 滇西地区新型城镇化动力机制及发展策略研究[J]. 保山学院学报,2015(6):76 - 82. Dynamic mechanism of urbanization in underdeveloped county in South-western of Yunnan LI Hai-yan1, ZHANG Dong-qiang2, CHEN Jing1, ZHANG Jie1, ZUO Lin1 (1.SchoolofEngineeringandTechnology,BaoshanUniversity,Baoshan678000,China; 2.SchoolofArtsandDesign,BaoshanUniversity,Baoshan678000,China) Comprehensively promote the process of new urbanization, county is the main carrier of the development of new urbanization, and accelerating the development of less developed counties urbanization is an important guarantee for the realization of regional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urbanization characteristics for 29 underdeveloped counties in Southwest Yunnan, combined with the traditional urbanization development factors, we established the new urbanization development level index level; partial correlation analysis is made on the influence factors of urbanization level by using SPSS, the main indicators of the development of new urbanization in the southwest of Yunnan Province are obtained. On the basis of this, the dynamic model of urbanization development was constructed, and the dynamic mechanism of urbanization in Southwest Yunnan Province was obtained. new type of urbanization; underdeveloped counties; dynamic mechanism; South-western of Yunnan 2016-08-28 云南省应用基础研究计划青年项目(2015FD057,2016FD095);保山学院科研基金重点项目(14BZ005) 李海燕(1987—),女,云南安宁人,硕士,讲师。 1674-7046(2016)06-0065-07 10.14140/j.cnki.hncjxb.2016.06.013 TU375 A3 滇西南欠发达县域城镇化动力
4 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