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医药国际化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

2017-01-18 20:47:25马新飞南京中医药大学党委宣传部南京210023
中国药房 2017年33期
关键词:国际化一带中医药

王 珏,马新飞(南京中医药大学党委宣传部,南京 210023)

“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医药国际化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

王 珏*,马新飞(南京中医药大学党委宣传部,南京 210023)

目的:为我国中医药院校国际化创业型人才培养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文献调研和数据挖掘分析“一带一路”背景下我国中医药院校人才培养的机遇和现状,提出相应的研究思路和完善对策。结果与结论:“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急需大量中医药国际化创业型人才,这也为中医药的发展提供了新机遇;但是目前我国中医药学科建设及人才培养不能满足中医药国际化的需求,国际化创业型人才的短缺已成为中医药走出国门的桎梏。教育部门、中医药行业与中医药院校可以中医药行业、国情、人才为立足点转变教育理念;通过整合创新课程体系、形成更加开放包容的教学模式来完善教育体系;通过拓展国际化创业型人才培养平台、扩大产、学、研协同的国际交流方式与合作规模建立全球合作机制;同时,各组织做好顶层设计、形成优势互补,共同推动中医药国际化创业型人才培养的实践,以此构建“整合、创新、协同、开放”的中医药国际化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为我国培养出更多的中医药国际化创业型人才。

中医药;人才培养;国际化;创业型;一带一路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规划(2015-2020年)的通知》提出,中医药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国务院已经遴选可持续发展项目,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交流与合作,提升中医药健康服务国际影响力。中医药作为海上、陆上重要资源纽带和载体要素,为我国对外交流、服务世界人民健康福祉作出了重要贡献[1]。当前,“一带一路”沿线大多是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普遍处于上升期,健康方面的需求巨大,是中医药“走出去”的宝贵窗口期。然而,中医药要真正走出国门也面临着国际贸易壁垒、国际标准制定等方面的困难与挑战。

事业发展靠人才,中医药“走出去”事业的关键在于如何培养大批熟练掌握中医药理论与技能,了解中外文化习俗,以及熟悉国际医药贸易、市场营销、法律法规等,能够参与国际竞争,将中医药服务、科学研究、产品和文化推向全世界的中医药国际化创业型人才。“一带一路”倡议赋予中医药事业新的使命。中医药院校作为中医药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与创新、国际交流合作的具体承担者和实施者,如何担当使命,培养符合时代需求的中医药国际化创业型人才,需要认真思考、持续实践。因此,本文通过文献调研和数据挖掘分析“一带一路”背景下我国中医药院校人才培养的现状和挑战,提出相应的研究思路和完善对策,以期为我国中医药院校国际化创业型人才培养提供参考。

1 “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中医药创业型人才培养的机遇与现状

1.1 机遇

目前,全球约有40亿人使用中药产品,年交易额近5 000亿元,并以每年10%~20%的速度递增[2]。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见原世界卫生组织(WHO)总干事陈冯富珍时表示,要促进中西医结合及中医药海外发展[3]。WHO在《迎接21世纪的挑战》中指出:“21世纪的医学,不应该继续以疾病为主要研究领域,应当以人类的健康作为医学的主要研究方向”[4]。老龄化对医药行业的发展影响日益深远,市场对老年疾病治疗药物的需求日益增加,这些都为中医药的海外快速发展提供了巨大机遇[5]。且自2016年以来,国务院和有关部门颁布了50多个健康产业相关文件,在政策创新推动下,我国医疗政策、药品、医疗器械审批政策等与国际接轨,我国有望成为生物经济时代的领跑者,而中医药作为我国原创的科技资源,必将在其中占有重要一席。

1.2 现状

1.2.1 挑战 中医药的卫生资源、经济资源、科技资源、文化资源和生态资源五大资源优势促进其走向全球,但也必须充分认识到中医药真正走出去还面临着诸多困难。全球中药市场份额一年约800亿美元,我国仅占10%;我国拥有专利权的为0.3%,日韩占70%以上;海外中药市场规模大约为300亿美元,日本中成药出口占据海外市场(除中国市场)的70%,而我国生产的中药所占比例不超过5%(除国内市场);特别是国际市场以中药材为原料、拥有知识产权的产品再进入我国,成为国内中医药市场强大的竞争对手[6]。当前的中医药国际经济规模与我国大国经济地位极不相称,深层次原因是中医药学科建设还不能满足国际化发展的需求,问题的关键在于高层次、国际化的中医药创业型人才匮乏。数据显示,2013年,我国中药产业总产值达6 324.4亿元,占医药产业总产值的31.24%;但中药产业人才仅占整个医药产业人才的2%左右,远不能满足中药产业发展的需要[7]。

中医药走向国际化的一个重要前提和基础保障就是要有一大批中医药国际化创业型人才[8]。当前,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经济增速回落、产业结构调整等因素都需要中医药积极推进海外发展战略,而“一带一路”倡议对中医药国际化创业型人力资源提出了重大需求,实际上中医药国际化创业型人才培养工作只是刚刚起步,国际化创业型人才的短缺已成为中医药走出国门的桎梏。

1.2.2 存在的问题 ①对中医药国际化创业型人才的教育理念整体认识不足。人才培养的教育理念要因时、因势而谋。中医药是“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内容与最佳载体,国家层面先后实施了《关于促进中医药服务贸易发展的若干意见》、《中医药“一带一路”发展规划(2016-2020年)》和中医药领域合作协议等政策与措施,但是在培养适应“一带一路”倡议的中医药人才问题上,教育部门、中医药行业与中医药院校从教育理念上还没有跟上形势的要求。特别是中医药院校,对创业教育整体重视不够、缺乏良好的氛围:学生层面,由于学习任务重、学业周期长,创业意识淡薄、创业热情不高[9];教师层面,由于中医药起源于我国,当前中医药的国际交流以“输出”为主、“借鉴”较少,这种学科上的优势导致教师在人才培养中缺乏国际化的视野,实际上,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研究方法、不同的学科背景相融合才能产生出新的研究成果[10]。②中医药国际化创业型人才培养教育体系不完善。中医药高等教育体系建立于上世纪五十年代,由传统的师承制转向现代医学教育模式,大量借鉴了西医院校的教育体系,课程设置体现了中西医并重突出中医药传承的特征,但是限于学科发展的现状,教学内容引入现代医药研究前沿成果力度较小,教师自身缺乏国际化的视野,学生从课堂难以获得国际化的思维与创业的意识。中医药院校在涉及国际医药贸易、产品开发、服务与销售、国际法律法规等方面的师资力量相对薄弱,相关的课程、教材等亟待进一步开发。此外,我国中医药高等院校普遍在人才培养的语言与文化交流方面重视不够,双语课程较少且教学能力与水平有待提升。③中医药国际化创业型人才培养的全球合作机制不完善。现代中医药走出国门已经有三十多年了,截至2016年,中医药已经传播到183个国家和地区,我国与外国政府、地区和国际组织签订了86个中医药合作协议,中医药成为了我国与东盟、非洲、欧盟、中东欧等地区卫生经贸合作的重要内容。但是,中医药院校与国外的学术交流平台相对较少,与国际一流大学之间的教学科研互动不多,与国际医药行业的技术、资源与人才对接不够,如何借鉴和利用全球医药资讯、医疗设施与生物医药技术,引导和激发中医药国际化创业型人才培养的相关机制还需要积极完善。④中医药国际化创业型人才培养的战略规划不完善、缺乏实践环节。在推动中医药海外发展上,我国正在制定实施中医药“一带一路”的发展规划,完善中医药对外开放布局。但是,中医药国际化创业型人才培养却没有形成战略规划,一是缺少对国家战略、地方区域经济政治发展要求、“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卫生经贸需求与现行中医药人才培养之间差距的思考与政策支持;二是围绕“一带一路”的区域对接,缺少对中医药国际化创业型人才培养的战略布局;三是中医药院校在满足我国中医药人才基本需求的情况下,如何充分挖掘现有资源,优化中医药国际化创业型人才培养的实践与探索还要加强。

2 构建“整合、创新、协同、开放”的中医药国际化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

中医药国际化创业型人才,应具有深厚的中医药理论知识与宽广的生命科学知识,掌握国际交流能力与人文素养,富有创新创业精神与较强的实践能力,善于与世界对话。基于以上问题,面对中医药事业国际化发展和“一带一路”倡议需要,必须转变教育理念,改革教育体系,完善人才培养的全球合作机制,做好顶层设计,大力推动中医药国际化创业型人才培养的实践。

2.1 转变教育理念

以中医药行业、国情、人才为立足点,转变教育理念。教育部门、中医药行业与中医药院校要充分认识到,培养符合“一带一路”“经济新常态”要求的中医药国际化创业型人才将是今后中医药院校人才培养的重要任务,也是中医药院校的时代使命和自身内涵提升发展的内在需求。在教育理念上要坚持“三符合”,一是符合中医药教育发展规律,二是符合世界医学模式与现代生命科学发展要求,三是符合“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国情与实际需求;实现“三转变”:一是从内向型到国际型的转变,将视野投向世界,关注如何促进中医药“走出去”;二是从创业技能提升到创业人格塑造的转变,强烈的兴趣与求知欲是学生是否富有创造力的内在驱动,鼓励和给予个性的自由发挥,激发他们内在的创造欲望与意志品质;三是从专业人才培养到复合型专业人才培养的转变,在专业知识构架上体现出多学科交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知识教育相结合。在此过程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国际化适应性,提高教师的国际化视野、提升其创新精神和创造思维能力:

以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开展各类大学生创新创业类的活动,如创业计划大赛、模拟职场、创业类讲座等,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激发学生的创业热情;以实习实训基地、校内外创业孵化场所为平台,提供资金和服务,锻炼和提高学生的创业能力。促进国内学生与留学生教育相融合,鼓励学生参加出国游学、国际赛事、国际学术会议等活动,培养他们的国际化适应性。

通过经费支持、职称评定、评奖评优、考核等方面的政策引导,帮助教师转变思想。要求与鼓励他们参与到国际化创业型人才培养的课程改革、课程开发与建设中:以绩效为杠杆,改革教师考核制度,打破终身制,实施3~5年周期的动态考核,提高教育教学改革与人才培养效果在考核中的比重;实行教师学术与实践“研修假”制度,让教师进国内外一流大学、科研院所从事教学或科学研究,进企业参加研发、生产、经营全过程的实践,努力成为“教学型、科研型、产业型”的“三型”教师,以此来提高教师的国际化视野、提升其创新精神和创造思维能力。

2.2 完善中医药国际化创业型人才培养的教育体系

2.2.1 整合创新课程体系 为适应“一带一路”倡议的需求,教育部门、中医药行业与中医药院校须面向中医药全产业链,调整与优化专业结构,提供个性化教学内容和菜单式课程模块,主导制定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的国际标准。①整合中医药核心课程,增加实践与实训内容;②将创新创业教育纳入必修课程,将创新思维与创业能力培养融入专业教学体系;③针对学生特点与兴趣,建立课程模块,量身打造个性化教学内容,如中医药信息技术、中医药国际贸易交叉学科课程模块,语言、中医人文与国际文化、现代医药科技前沿等通用课程模块等;④引进国外优秀教材或课程,提高双语课程的开设程度;⑤充分借鉴国内外优秀大学创新创业教育的经验,争取政府资金和政策扶持,大力开发本土化的创新创业教育教材及课程建设;⑥有选择性地增设诸如医药小语种、法律、国际贸易、知识产权、文化等方面专业,来努力实现与国际接轨。

2.2.2 形成更加开放包容的教学模式 ①专业和学分方面。改革招生专业,实施大类招生,第一年通学基础知识,第二年根据兴趣选择专业。实行完全弹性学分制,允许学生跨专业跨学校选修课程、开展各种形式的创业活动。②教学方式方面。深化课堂教学改革,运用讨论式、案例式、探究式、情景式、现场式等多种教学方法与手段,真正让学生成为课堂主体,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结合现代信息技术,建设智能学习校园,开发云课程,利于学生在任何时间任何地方均可以开展自主学习。

2.3 建立中医药国际化创业型人才培养的全球合作机制

2.3.1 拓展国际化创业型人才培养平台 政府搭台、行业主导,中医药院校紧跟“健康丝绸之路”的建设,争取各方资源,以项目化运作的方式,建设一大批学术科研与人才培养平台。通过加强中医孔子学院、海外中医中心等的建设,与国外大学或研究机构以联合培养或共建实验室等方式,开展学生互换、学分互认、课程互选,推动学生海外学习交流,吸引国外学生来华学习。争取更多的国际项目,让学生有机会参与到国际交流与竞争。

2.3.2 扩大产、学、研协同的国际交流方式与合作规模

当前,国内中医药企业正在朝向全力打造“国际化、专业化、规模化的中医药产业集团”方向努力,中医药院校要主动参与其中,形成产、学、研结合的有效培养机制,共同探索产品开发与推广、人力资源、管理走向国际化。中医药院校积极寻求与海外医药企业的合作与交流机会,可采取“走入企业”与“引入企业”两种模式,将课堂教学内容延伸到企业,选派学生进入企业实习、进行实践教学;将外资企业雄厚的研发资源引入中医药院校,聘用企业专业人才担任兼职教师。

2.4 各组织做好顶层设计、形成优势互补,共同推动中医药国际化创业型人才培养的实践

政府在“一带一路”倡议的顶层设计中,通过政府间交流、医药服务协议、医药贸易谈判等途径为中医药人才向海外发展争取到良好的政策与法律支持。中医药组织机构、企业共同大力拓展海外市场,促进中医药事业走向世界,为国际化创业型人才培养的基层实践提供平台。各中医药院校结合区位优势与学科特点,对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形成错位发展,如中国西南部地区中医药院校主要面向东盟国家开展中医药技术服务与教育,中国东北部地区中医药院校可加强与东欧各国的中医药传播、产品推广与合作开发等。建议中医药院校成立国际化创业型人才培养办公室等类似机构,统管全校相关工作,以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实训项目为抓手,开展中医药院校乃至全国医药院校创新创业的协同创新研究,形成强大的中医药创新创业教育资源和环境。

3 结论

习近平同志指出:“中医药学凝聚着深邃的哲学智慧和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其实践经验,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并提出,要将“一带一路”打造成“绿色、健康、智力、和平丝绸之路”。将中医药特色优势融入并服务“一带一路”倡议,为沿线各国共同增进健康福祉、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医药人才培养应顺应“一带一路”倡议对人才由单纯的应用实用型向创业型的转变,通过凝聚中医药国际化人才培养共识,完善人才培养体系,整合资源、搭建平台,在开展长远战略规划的同时实施大量基层实践和创新,为我国培养出更多的中医药国际化创业型人才。

[1]向佳.“一带一路”合作中医药是最佳载体[N].人民政协报,2015-05-13(005).

[2]马玉宝,李艳玲.从奥运拔火罐的走红看中医药产业发展的“洪荒之力”[N].成都日报,2016-08-15(006).

[3]杜尚泽.习近平会见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陈冯富珍[N].人民日报,2013-08-21(001).

[4]杜艳艳.中医药代表未来医学的方向[J].中国科技信息,2004(24):190-191.

[5]王长青,郦雨囉.“一带一路”视域下中医药国际传播的价值与策略[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6(4):253-256.

[6]刘昌孝.对中药现代化及中药国际化发展的思考[J].中国药房,2016,27(11):1441-1444.

[7]司建平.中医药健康服务人才队伍现状及政策建议[J].医学与哲学:A,2015,36(5):82-85.

[8]王立元,万红娇,马广强.加快中医药国际化人才培养路径初探[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6,24(22):6-10.

[9]赵燕.中医药院校大学生创业教育创新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4(12):63-69.

[10]付萍.中医药高等教育国际化培养模式探索[J].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15(1):74-76.

Thinking about the Cultivation Mode of International TCM Entrepreneurial Talent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One Belt and One Road”

WANG Jue,MA Xinfei(Propaganda Department,Nanjing University of TCM,Nanjing 210023,China)

OBJECTIVE:To provide references for the cultivation of international entrepreneurial talents in TCM colleges.METHODS:Through literature investigation and data mining analysis,the opportunity and present situation of talent cultivation in TCM colleges were analyzed under the background of“One Belt and One Road”.The corresponding research ideas and countermeasures were put forward.RESULTS&CONCLUSIONS:The implementation of“One Belt and One Road”needs large amount of the international TCM talents,and has provided new opportunitie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CM colleges.At present,the construction of TCM discipline and cultivation of international entrepreneurial talents cannot meet the needs of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TCM,and the shortage of internationalized entrepreneurial talents has become a shackle for TCM becoming international.The education department,TCM industry and TCM colleges can change the educational concept based on TCM industry,national conditions and the talents.The education system can be improved through the integration and innovation of curriculum system,and the formation of a more open and inclusive teaching model.Global cooperation mechanism can be established through developing international entrepreneurial talents cultivation platform,enlarging production-study-research-cooperative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mode and cooperation scale.At the same time,the organizations do top-level design,form complementary advantages,and promote the practice of international entrepreneurial talents cultivation so as to establish“integration,innovation,coordination and opening”of internationalization TCM entrepreneurial talents cultivation mode,and provide international TCM entrepreneurial talents in China.

TCM;Talent cultivation;International;Entrepreneurial;One Belt and One Road

G642

A

1001-0408(2017)33-4741-04

DOI 10.6039/j.issn.1001-0408.2017.33.37

*讲师,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高等中医药教育。E-mail:i_wjue@163.com

(编辑:刘 柳)

2017-04-13

2017-07-25)

猜你喜欢
国际化一带中医药
聚焦港口国际化
金桥(2022年10期)2022-10-11 03:29:46
中医药在恶性肿瘤防治中的应用
中医药在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中的应用
人民币国际化十年纪
中国外汇(2019年12期)2019-10-10 07:26:56
“一带一路”我的梦
学生天地(2019年29期)2019-08-25 08:52:24
ДОВОЛЬНО ЗАПРЯГАТЬ,ПОРА ЕХАТЬ!
中国(俄文)(2019年6期)2019-07-05 07:02:56
数说“一带一路”这5年
从园区化到国际化
商周刊(2018年12期)2018-07-11 01:27:18
从《中医药法》看直销
中医药立法:不是“管”而是“促”
中国卫生(2016年11期)2016-11-12 13:2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