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现代建筑中的传统与创新
——以前川国男的东京文化会馆为例

2017-01-18 20:27:47宋军勇天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天津300073
中国建材科技 2017年5期
关键词:前川会馆建筑师

宋军勇(天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天津 300073)

日本现代建筑中的传统与创新
——以前川国男的东京文化会馆为例

宋军勇(天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天津 300073)

日本现代建筑的发展从单一的和风建筑到今天的多种风格,各种派别相继产生,但是,日本的民族传统艺术风格对日本的建筑理念依然具有深刻的影响,很多现代建筑的空间处理、建筑细部、形体意向以及装修装饰,仍然带有强烈的传统文化,传统与创新并存。本文以前川国男的东京文化会馆为例阐述日本现代建筑中的传统与创新。

现代建筑;日本传统文化;创新;东京文化会馆

日本现代建筑的发展史始于1868年明治维新时期,经过一百五十年的发展,日本的建筑风格从单一的传统“和风”建筑发展为多种风格,在这个发展过程中,可贵的是,今天多样化、多极化的日本现代建筑,很多都能找到日本传统文化的影子。在日本现代建筑的各种派别中,日本的传统艺术风格以各种方式得到体现和发展,日本传统文化依然是日本现代建筑的灵魂。虽然建筑造型与日本传统的和风建筑风格已经少有表面的相似之处,但是,日本传统文化的内涵体现在建筑空间的“简”、形体意向的“玄”、建筑细部的“奥”,日本现代建筑继承和发扬着日本的传统文化和民族色彩,现代建筑中的传统与创新并存。

今日的日本建筑能在世界上站住脚,享有声誉,是几代建筑师艰苦奋斗、努力求索的结果,前川国男(1905-1986)就是一位具有领袖人物意义的日本现代建筑师,前川早年毕业东京大学,曾从师勒·柯布西埃,开设前川国男建筑事务所。1959~1962年任日本建筑师协会主席,1965~1969年任国际建筑师协会副主席。作为一个富有创造性的大师,他的思想和活动影响了当今日本的三代建筑师。主要作品有:神奈川县立音乐堂和图书馆(1954年)、东京文化会馆(1961年)、琦玉会馆(1966年)、山梨县立美术馆(1978年)、国立音乐大学讲堂(1983年)等。

前川国男早期时代,当时的日本建筑师大多忙于建筑物的“制造”,而这种建筑制造,不是单一的把日本传统风格推向极端,就是结合古典西式风格搞成各种混合物——折衷主义。在这种体制下,建筑师的设计创造是自由的,但对日本建筑的未来发展依然迷惘。

在当时形势下,为了把真正的现代建筑展现给日本民众,推动日本的现代建筑运动,举办设计竞赛是最有效的方法。二战前,前川国男参加了十几项设计竞赛,获八项首奖,成绩惊人。

前川国男早年参加很多日本国内竞赛并屡获佳绩,在1931年日本举办的帝国博物馆设计竞赛中,组织者在竞赛任务书中规定:“作品必须是日本样式、东方风格”,但是,前川根本无视此条件,完成了一件完全不受任务书约束的作品,以抗议竞赛组织者对这种建筑风格的严格控制措施。意料之中,他的方案落选。在之后很多设计竞赛中,他屡次表明了他与旧有风格的对立,逐步走向现代建筑道路,并受到很多设计师的追随。前川国男在追求现代建筑中表现出的对旧风格的抗争,并非是他摒弃日本传统文化和传统建筑的精髓,相反,他是在现代建筑的实践中或具象或抽象地体现着传统文化。

东京文化会馆的建设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日本是停步不前的,该建筑的建成标志着日本独自文化创造阶段的到来。东京文化会馆位于上野公园内,与勒·柯布西耶设计的国立西洋美术馆(1959)相对,这里可以说是东京的“文化山”。

前川国男充分掌握了当时所拥有的建筑构造、技术方法和材料,并且利用这些手法和材料让建筑不断发展和创新。在这里,清水混凝土被大胆地直接采用,不加任何修饰和处理,甚至在有意地吸引人们去关注和品味它,正是这种材料的运用,使室内外空间很自然地联系在一起,使空间得到延续和展开。观众厅墙面采用预制混凝土板,表面沾贴大理石屑,这种材料和清水混凝土共同运用并渗入到各个空间中,把休息厅与观众厅联系起来,构成生动、统一的建筑空间,并且从室内一直延续到室外。

建筑巨大的曲面出檐可以说是日本式屋顶的象征。檐口上细部的开洞处理,简洁笔直的线条,也体现着日本传统的几何思维。但是,这极富力量感的形体组合和建筑材料处理,不难看出来自勒·柯布西耶晚年作品的影响,体现着现代建筑的粗犷野性的特点。

建筑内,设计有歌剧场、小型音乐厅、展厅、会议厅、餐厅等设施,地下1层,地上4层,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面积2.1万平方米。演出歌剧的大厅平面呈六边形,天花高度18米,拥有4层楼座。正方形的音乐厅舞台布置在角部。

东京文化会馆完全融入了上野公园的自然环境之中,虽然体量较大,立面粗犷,但与周围环境却无违和感。入口广场的樱花树、高低错落的绿植等,更将文化会馆掩映在公园之中,体现了日本建筑的形体追求自然,从不矫揉造作的传统文化。

前川国男作为现代建筑的先行者,设计的东京文化会馆,受到了柯布西耶现代建筑运动的影响,其作品的厚重设计感显现出他的多特风格,在这一现代建筑设计中渗透了大量日本传统的元素。

前川在建筑的探索过程中,侧重于功能的创新,侧重于技术的创新,侧重于材料的创新,也在逐渐转变着他对现代建筑这一课题的意向,但绝非是被称之为后现代主义的那样一种肤浅的形势变化,而是朝着创造扎根于自然、立足于传统文化和人类精神的真正的现代建筑。

本建筑体现了在日本自然环境下为使现代建筑扎根而贡献出了非同寻常精力。这一时期,前川事务所的作品都明显带这两个特征。第一,这是对技术构成方法的探求,使之满足建筑的全部功能要求,以及对形式上技术构成方法两者辩证统一;第二,这是对“无饰面混凝土”作为一种材料所富有的表现力进行不断研究、实验的阶段,这种无饰面混凝土耐久、可塑性好,用它作为一种围护结构用在建筑的外部空间,有与面砖同样好的效果。

当时,混凝土作为最主要的建筑材料,它的可塑性、硬朗气等特质引起了前川的极大兴趣,前川对混凝土的造型特征进行了探索与尝试并付诸实践,引起了不凡的反响。人们认为,这一时期是前川事务所最有生机的时代,是它对日本建筑真正有巨大影响的时代。

东京文化会馆虽然使用的是清水混凝土这种现代材料,但其造型仍然使人联想到日本传统建筑。这是因为在混凝土柱、梁的处理手法中,人们看到日本传统建筑特有的直线组合,以及细部构造所形成的节奏感,使人能感到由柱、梁以及椽子等构成的格调优美的感性。

建筑的发展必然以文化为根基,不同的民族呈现出不同的文化价值观与文化内涵,而后直接作用于建筑设计的创作思维上。日本是一个有着纯粹单一民族的国度,大和民族是全体国民的民族本位,这样的民族实体在信奉对象上也表现出一致性:以自然为神,以神道教为国教,以“枯山水”为基本精神追求,以“玄奥空灵”为理想禅宗境界,建筑师在处理建筑表达上也就没有太多的选择。因此,在某一单纯的方向上往往较易将作品的日本民族精神发挥至佳。

[1]徐锋,日本新生代建筑师建筑创作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北京;清华大学,2004

[2]李洁馨,基于案例分析对日本近现代建筑民族性表达的研究:[硕士学位论文],黑龙江;东北石油大学,2016

[3]李倩,日本当代建筑空间特性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天津;天津大学,2012

[4]陈泞,东京文化会馆,世界建筑,1981,1

Tradition and innovation in Japanese modern architecture——a case study of the Tokyo cultural hall of the Japanese man

the development of Japan’s modern architecture from the single and wind construction to today’s many kinds of style, various factions have come, however, Japan’s national traditional art style of Japan’s architectural idea still has a profound effect, a lot of modern building space processing, construction details intention and decoration, form, still with a strong traditional culture, tradition and innovation coexist.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tradition and innovation of modern architecture in Japan.

modern architecture; Japa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innovation; Tokyo cultural guild hall

TU201

B

1003-8965-(2017)05-0155-01

猜你喜欢
前川会馆建筑师
胖胖的“建筑师”
一岩九饮会馆
现代装饰(2022年2期)2022-05-23 13:15:46
『粉红』瀑布挂前川
千年闽商商会会馆 烟台福建会馆
采莲女
当建筑师
以人为本 尚美育人——武汉市黄陂区前川街道前川第二小学教改掠影
梦想成真之建筑师
镇远·两湖会馆
乡村地理(2015年3期)2015-11-10 06:32:42
遍布全国的山西会馆
文史月刊(2015年6期)2015-08-21 01:4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