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朝辉杨朝霞
(1 河南省三门峡市市政工程处,河南 三门峡 472000 2 河南省三门峡市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河南 三门峡 472000)
工程建设过程中造价成本控制与成本管理的方法与措施
杨朝辉1杨朝霞2
(1 河南省三门峡市市政工程处,河南 三门峡 472000 2 河南省三门峡市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河南 三门峡 472000)
工程造价控制是整个工程建设中最为重要的环节,只有做好项目的造价控制计划,才能保证建设项目的资金投入合理,既保证工程的质量,又使得施工单位的收益最大化。本文基于当前市政工程的施工现状,从几个不同的方面探讨施工成本控制与成本管理,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造价控制;管理;投资项目;对应举措
近些年来,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施工技术的革新,我国的建筑行业取得了显著的进步。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市政工程建设进入高潮,也给施工建设过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怎样在确保质量的前提下,争取利益的最大化,是摆在当今施工单位面前的巨大挑战。在建筑项目的开展过程中,工程项目的成本控制最为重要,决定着整个工程的质量以及最终的经济收益。
对于工程造价成本的控制,在一定程度上,就是对于项目建设的前期资金投入进行合理的规划,做出正确的、符合实际的成本预算,在施工过程中,按照计划开展施工,能够有效地节省资金,确保资金的流入以及最终的盈利,同时也使得工程的质量不受影响。但是就目前国内的建筑项目施工情况来看,许多施工单位还不能很好地进行造价成本控制,造成经济效益低下。
在工程项目的建设过程中,造价控制贯穿始终,它不仅关系到一个建筑项目的成本投入,也关系到建筑过程中可流动资金的调控与使用,更对于最终项目的盈利有着重要的决定作用。
1)建筑工程具有复杂性和多变性的特点,工期较长,建设过程中的不可控因素较多,设计方案更改频繁。这些特点使得工程造价与建设过程中的实际资金投入不符,往往实际投入要高于预算造价。但是在如今的建设项目工程造价的制定中,往往都是依照普遍规定的市场管理方法进行规划,有时会导致与实际情况不符,这样就使得工程造价的可变性降低,可能造成施工单位的不必要的损失。只有结合实际情况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才能在实际建设中,按照造价控制的计划进行,从而提高企业的竞争力,确保施工质量,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2)对于一个建筑项目的造价成本进行控制,不仅是为了节省资金,还具有多方面的作用。合理地对成本进行预估,能够使得资金灵活调控,可利用的资源变多。在项目实施之前进行造价控制,可以合理地调控预期资金,达到建设的目标,确保工程的质量达到要求,同时能够为企业节省资金,提高经济效益,实现企业的长期发展。这也是一些成功的企业的经验,正是如此,才能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1)部分建设单位的成本意识薄弱,不能很好地对于成本作出规划和控制。一些建设项目的管理者一味地追求项目的质量与安全,从而加大了施工的成本,使得建设项目的经济效益下降。还有一部分项目的管理者一味地想要缩减施工的成本,从而使得项目的安全与质量不能得到保证,建筑项目存在极大的质量、安全隐患。还有一些建设项目工程为了在预计工期内完成施工,不按照预先的施工计划进行,导致成本大大增加。
2)整个建设工程项目的管理体制不够健全,监督不到位。在成本控制方面往往是财务部单独负责,其他部门在成本控制中并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使得成本控制失去真实性和科学性。
3)市政成本的管理和控制手段较为落后,还沿用以往的控制方法,没有做到与时俱进,已经不符合当代建筑项目的控制要求。由于缺乏现代化的方法,市政项目的管理水平较低,很难真正做到对于工程项目成本的控制,对于整个建筑项目的经济效益有一定的影响。
成本控制的方法很多,理论上有制度控制、定额控制、指标控制、价值工程和增值法等。其中增值法主要是支持项目绩效管理,最核心的目的就是比较项目实际与计划的差异,关注的是实际中的各个项目任务在内容、时间、质量、成本等方面与计划的差异情况,其他方法实际操作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其实就控制两点:合同价款和施工过程中的变更。市政工程中运用施工图预算控制成本是实际施工过程中最有效的方法,实行“以收定支”,或者叫“量入为出”。包括人工费的控制、材料费的控制、支架脚手架、模板等周转设备使用费的控制、施工机具使用费的控制、构建加工费和分包工程费的控制。
1)预算定额规定的人工费偏低,合同中规定人工费有一定的补贴,二者相加,就得出了人工费的预算收入,这种情况下施工过程中人工费就不会超支,还留有余地,以备关键时候应急之用。
2)对材料和设备的花费进行严格的控制,实行“量价分离”。在市政建设工程中,花费最多的部分是设备和材料的投入,控制好这部分费用对于整体的造价控制起着重要的作用。在确保材料质量的前提下,做好材料费用的控制是极为重要的。材料管理人员有必要经常关注材料价格的变动,并积累系统的市场信息,在材料的预算计划采购使用等各个环节中,加强监督与管理,采取责任到人的制度。在材料投入使用之前,要严格按照施工规定对材料的数量和质量进行检验,坚决不能使用不符合要求的材料。严格按照施工材料消耗的数量和工程的进度合理地发放材料,在材料的使用上进行监督,杜绝浪费的现象,节约资源,从而较好地控制材料的价格和质量,降低工程的造价。
3)建立健全工程造价的监督管理制度,完善管理体系,健全行业规范。对市政项目进行造价控制,很重要的因素就是要建立起公平合理的管理方式,可以建立第三方监管机构,专门负责造价控制的监督与管理,由政府和国家运用强硬的行政及法律手段,规范市场竞争,运用有效的方法进行宏观调控。同时还要建立起相关的规章制度,对于违反制度的企业进行惩罚,从而规范市场竞争。只有这样,才能使得市场体制得到完善,建立起良好的竞争和监督机制。
1)项目管理的最终目标是建成质量高、工期短、安全的、成本低的工程产品,而成本是各项目标经济效益的综合反映,因此成本管理是项目管理的核心内容。成本管理按其类型分有计划管理、施工组织管理、劳务费用管理、机具及周转材料租赁费用的管理、材料采购及消耗的管理、管理费用的管理、合同的管理、成本核算等八个方面。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在满足合同约定条件下,以尽量少的物质消耗和工力消耗来降低成本。
2)成本管理必须依赖于高效的组织机构,企业和项目部应根据施工成本管理实际的要求,确定管理职责与工作协调的关系,施工企业必须通过建立责权分明、全员参与、全程控制、工作规范的成本管理体系和制度来加强施工项目的成本管理,同时还要开展开源节流、增收节支、精打细算,这样才能挖掘出更多的利润空间。
3)施工成本管理的基本流程:成本预测(人工费、材料费、机具使用费用等)—管理决策—管理计划—成本过程控制(人力、物力、财力等)—成本核算(财务核算、统计核算、业务核算等)—分析和考核。
4)施工成本管理的措施
为做好施工成本管理工作,必须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加强成本管理观念,使项目部人员自觉地参与施工项目全过程的成本管理;二是加强定额和预算管理,根据国家统一定额、取费标准编制施工图预算,依据企业的施工定额编制单位工程施工预算,通过两算对比,可以确定成本控制的重点和可控程度;三是完善原始记录和统计工作,项目施工中的工、料、机和费用开支都要有及时、完整、准确的原始记录,且符合成本管理的格式要求,由专人负责记录和统计;四是建立健全责任制度,这是实现有效的全过程成本管理的保证和基础;五是建立考核和激励机制,对于达到考核指标的施工项目部和项目部经理应兑现奖励承诺,以便推进项目成本管理工作。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对工程项目的要求逐渐提高,施工单位在建设过程中,要具有对工程造价成本合理预估和及时调整的能力,在保证市政工程质量不受损害的前提下,确保最大的经济收益。
[1] 谢银平. 浅谈市政工程造价成本控制和成本管理[J]. 江西建材,2014,24:262~267.
[2] 刘辛波. 谈市政工程施工过程中的造价成本控制与成本管理[J]. 门窗,2015,03:254.
[3] 张妮妮. 市政工程施工过程中的造价成本控制与成本管理分析[J]. 建材与装饰,2016,35:49~50.
2017-07-03